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科工医典专营店
  • 大话移动通信 第2版
图文详情

大话移动通信 第2版

举报

正版全新

  • 作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239157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33.46 6.7折

定价 ¥4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17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1.82% (79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15.35小时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计算机与互联网
      货号:
      1004963
      商品描述:
      【书    名】 大话移动通信 第2版
      【书    号】 9787302391579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    者】 张海君,郑伟,李杰
      【出版日期】 2015-04-01
      【版    次】 2
      【开    本】 16开
      【定    价】 49.80元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移动开发人员、通信专业的学生、通信技术爱好者、基站建设人员、基站服务人员、移动通信研究人员等

      移动通信通俗读本(涵盖1G、2G、3G和4G)
      移动通信经典畅销书全新升级,以白话风格讲解,很通俗,很幽默,很好玩
      趣味解读从移动通信的理论基础到关键技术,以及从1G到4G的技术演进
      重点介绍了4G技术及其发展,新增4G核心网、eNodeB和4G小区搜索等内容

      推荐阅读(请点丛书链接查看)

      《程序员的数学思维修炼(趣味解读)》 (专门为程序员而写的数学书,生动有趣,程序员必读!)

      《我和数学有约——趣味数学及算法解析》 (作者8次获得***和省级数学建模竞赛大奖)

      《妙趣横生的算法(C语言实现)第2版》(算法入门经典畅销书全新升级!培养编程兴趣,提高编程能力)

      《妙趣横生的算法 (C  语言实现)》(算法入门必读经典!培养编程兴趣,提高编程能力)

      【内容简介】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是畅销书《大话移动通信》的全新升级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移动通信技术读物。作者力求用通俗、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身边的通信讲起,历数古代通信到现代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从*基础、*通用的通信理论与技术到1G、2G、3G、4G通信系统所特有的技术特点。本书用白话风格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将移动通信的知识娓娓道来。为了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书中穿插了多幅专门为本书绘制的漫画,并提供了大量的原理图。阅读完本书,您会发现原来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很白话,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书共12章,分3篇。第1篇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移动通信要用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信息安全与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等。第2篇介绍了从*代移动通信技术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空中接口、基本呼叫与信令流程等技术的演进过程。第3篇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标准化,还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网络规划及优化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将艰深复杂的通信理论进行了通俗的解读,适用于移动开发人员、通信专业的学生、基站建设人员、基站服务人员、移动通信研究人员等阅读。对于那些没有任何通信理论基础的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在本书的引领下了解很多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移动通信知识。希望本书能让您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下对移动通信有一个立体而直观的认识,并能快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特别是对3G和超LTE、4G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整体的概念。
        本书涵盖的主要内容:
        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
        通信基础理论
        移动通信基本技术概述
        鉴权与加密——安全性的考虑
        无线资源管理——管理无线资源
        *代移动通信——大哥大一统江湖
        2G时代——GSM与IS-95的捉对厮杀
        3G时代来了——第三代移动通信之三足鼎立
        4G时代——TDD-LTE与FDD-LTE的*对决
        LTE无线网络——看透4G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
        网络规划与优化

      【目录】 
      第1篇 大话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第1章 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
      1.1 初识通信
      1.1.1 为何要通信——我们要信息
      1.1.2 通信的基本形式
      1.2 古代通信——通信基本靠吼
      1.2.1 *古老的官方通信——快马 驿站
      1.2.2 *古老的军事通信——烽火台的狼烟
      1.2.3 中国古代民间通信
      1.2.4 中外古代其他通信方式
      1.3 近现代通信
      1.3.1 电报——人人都是余则成
      1.3.2 电话——人声若只是初现
      1.3.3 移动通信——我的电话我做主
      1.3.4 光通信——挑战速度极限
      1.4 小结
      第2章 通信基础理论
      2.1 信号与系统
      2.1.1 何为信号?何为系统
      2.1.2 信号与系统的分类
      2.1.3 卷积的概念
      2.1.4 傅里叶级数分析与傅里叶变换
      2.2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2.2.1 概率论——掷骰子的故事
      2.2.2 随机过程——随机过程不随机
      2.2.3 马尔科夫过程——由爱情呼叫转移想到的
      2.2.4 排队论——人多很拥挤?排队吧
      2.3 模拟通信系统
      2.3.1 初识模拟通信
      2.3.2 模拟信号的调制
      2.3.3 模拟系统举例——童年的收音机
      2.4 数字通信系统
      2.4.1 数字模拟大比武——我们喜欢容易控制的技术
      2.4.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2.5 移动通信中的三大损耗
      2.5.1 路径损耗——俗称路损
      2.5.2 慢衰落损耗——俗称慢衰
      2.5.3 快衰落损耗——俗称快衰
      2.6 移动通信的四大效应
      2.6.1 阴影效应——阳光不能普照
      2.6.2 远近效应——CDMA特有的效应
      2.6.3 多径效应——余音绕梁
      2.6.4 多普勒效应——你跑得太快了,我跟不上
      2.7 小结
      第3章 移动通信基本技术概述
      3.1 多址技术
      3.1.1 多址与复用的纠结
      3.1.2 寸金难买寸“频率”
      3.1.3 FDMA——频分多址
      3.1.4 TDMA——时分多址
      3.1.5 CDMA——码分多址
      3.1.6 SDMA——空分多址
      3.1.7 OFDMA——正交频分多址
      3.2 移动通信的调制
      3.2.1 调制——不仅仅是搬频谱
      3.2.2 各种调制解调方式
      3.3 信源编码——别废话,拣主要的说
      3.3.1 信息熵——你说的话到底有多少信息量
      3.3.2 信源编码方式ABC
      3.4 信道编码
      3.4.1 信道编码的奥秘
      3.4.2 信道编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5 分集与均衡
      3.5.1 分集——兼听则明
      3.5.2 分集技术的分类
      3.5.3 分集的合并方式
      3.5.4 均衡——减少符号间的干扰
      3.5.5 均衡器一览
      3.6 小结
      第4章 鉴权与加密——安全性的考虑
      4.1 移动通信信息安全初体验
      4.1.1 手机窃听
      4.1.2 手机盗号
      4.1.3 短信诈骗
      4.2 牛刀小试——2G中的信息安全
      4.2.1 GSM的信息安全——潜伏和风声的故事
      4.2.2 IS-95的信息安全
      4.3 登堂入室——3G中的信息安全
      4.3.1 3G信息安全概览——保镖升级
      4.3.2 WCDMA的信息安全
      4.3.3 CDMA2000的信息安全
      4.3.4 TD-SCDMA的信息安全
      4.3.5 3G的安全漏洞——缺憾美
      4.4 轻车熟路——B3G与4G的信息安全
      4.4.1 WiMax的系统安全架构
      4.4.2 LTE的安全需求
      4.4.3 LTE中UE与EPS之间的保密流程
      4.4.4 WiMax的系统安全架构
      4.4.5 WiMax的PKM协议
      4.4.6 WiMax的密钥使用
      4.4.7 多播广播密钥更新算法
      4.5 小结
      第5章 无线资源管理——管理无线资源
      5.1 无线资源分配——资源的稀缺性
      5.1.1 无线资源分类
      5.1.2 功率分配——传说中的注水定理
      5.2 接纳控制——名校招生在行动
      5.2.1 接纳控制初识——录我还是他
      5.2.2 接纳准则——招生原则
      5.2.3 怎样判断接纳控制准则的好坏
      5.3 分组调度——军事指挥中的兵力调配
      5.3.1 分组调度初识——兵力分配的学问
      5.3.2 调度算法——怎样分配兵力
      5.4 功率控制——别吵,我听不见了
      5.4.1 功率控制的必要性——为啥俺就这么受欢迎呢
      5.4.2 功率控制也要讲原则
      5.4.3 功率控制分类——掰指数一数
      5.5 移动性管理——也谈跳槽的艺术
      5.5.1 切换——看好了你再跳
      5.5.2 小区重选
      5.5.3 LTE系统内的移动性管理
      5.5.4 LTE的测量
      5.5.5 LTE的随机接入过程
      5.5.6 LTE与其他接入网间的移动性管理
      5.5.7 LTE宏基站与家庭基站间的切换
      5.6 位置管理——老婆查岗
      5.6.1 位置管理初识
      5.6.2 跟踪区更新
      5.7 负载均衡——平衡我的负荷
      5.8 小结
      第2篇 大哥大、2G、3G、4G各领风骚
      第6章 第*代移动通信——大哥大一统江湖
      6.1 模拟语音风靡江湖
      6.1.1 大哥大的起源
      6.1.2 什么是移动通信
      6.1.3 模拟技术 频分多址
      6.2 “无敌砖头”的商用情况
      6.2.1 第*代移动通信的收费模式
      6.2.2 商用之初
      6.2.3 我国的商用情况
      6.3 “大砖头”的不足之处
      6.4 小结
      第7章 2G时代——GSM与IS-95的捉对厮杀
      7.1 来自欧洲的GSM——成熟商用的典范
      7.1.1 GSM的基本技术与特点
      7.1.2 网络架构与接口——GSM的骨架
      7.1.3 GSM的信道——动脉
      7.1.4 GSM的呼叫流程——电话是这么打通的
      7.2 来自北美的后起之秀IS-95
      7.2.1 IS-95的技术特点
      7.2.2 软容量与软切换——弹性更好
      7.2.3 IS-95的功率控制
      7.2.4 IS-95的呼叫流程——电话还可以这么打
      7.3 小结
      第8章 3G时代——第三代移动通信之三足鼎立
      8.1 WCDMA——GSM的演进
      8.1.1 WCDMA的主要技术参数
      8.1.2 网络架构与接口——WCDMA的骨架
      8.1.3 WCDMA的关键技术
      8.1.4 WCDMA的基本信令流程
      8.2 CDMA2000——IS-95的演进
      8.2.1 CDMA2000的主要技术参数
      8.2.2 网络架构——CDMA2000的骨架
      8.2.3 CDMA2000的基本信令流程
      8.3 TD-SCDMA——孩子还是自己的好
      8.3.1 TD-SCDMA——中国人提的移动通信标准
      8.3.2 网络架构——TD-SCDMA的骨架
      8.3.3 TD-SCDMA的信道与帧结构
      8.3.4 接力切换——快速准确的交接棒
      8.3.5 智能天线——指哪打哪的六脉神剑
      8.4 小结
      第9章 4G时代——TDD-LTE与FDD-LTE的巅峰对决
      9.1 是什么催生了LTE
      9.1.1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兴起把LTE“逼”了出来
      9.1.2 LTE主要指标和网络构架——“性能优越,结构简单”
      9.1.3 OFDM\MIMO技术——LTE全靠“我们”
      9.2 想用手机就得分清楚TDD-LTE与FDD-LTE
      9.2.1 TDD-LTE与FDD-LTE的实质区别——“时间与频率”
      9.2.2 TD-LTE与FDD-LTE的频段划分——“大哥还是大哥”
      9.2.3 TD-LTE与FDD-LTE的优缺点——“各有千秋”
      9.3 LTE的天生缺陷
      9.3.1 哑巴,我说话要靠2G、3G
      9.3.2 LTE中也有恶魔——“模三干扰”
      9.3.3 解析TD-LTE先天缺陷的原因
      9.4 LTE语音的标准——VOLTE
      9.5 LTE更上一层楼之LTE-Advanced
      9.5.1 LTE-Advanced的速率简直无法想象
      9.5.2 LTE-Advanced的几个关键技术
      9.6 小结
      第10章 看透4G——LTE无线网络
      10.1 组网结构——“精兵简政”
      10.1.1 全路由IP的扁平化网络结构——“原来RNC是可以被拆分的”
      10.1.2 S1接口——校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
      10.1.3 X2接口——老师之间的交流媒介
      10.1.4 EPC网元的基本功能——“我是核心网”
      10.1.5 eNB功能——“我是NodeB升级版”
      10.2 LTE信道介绍——“兄弟多,功能强”
      10.2.1 LTE逻辑信道
      10.2.2 LTE传输信道
      10.2.3 LTE物理信道
      10.3 LTE帧结构——“TDD的上下行速率分配全靠它”
      10.3.1 FDD-LTE帧结构
      10.3.2 TD-LTE帧结构
      10.3.3 资源栅格
      10.4 LTE核心技术——“有了它们,我才给力”
      10.4.1 OFDM技术——一朝天子一朝臣
      10.4.2 SC-FDMA技术
      10.4.3 MIMO技术
      10.5 LTE层1层2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LTE”
      10.5.1 功率控制
      10.5.2 干扰抑制——别干扰我说话
      10.6 LTE小区搜索过程和随机接入过程
      10.6.1 LTE小区搜索过程
      10.6.2 LTE随机接入过程
      10.7 小结
      第3篇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网络规划与优化
      第11章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
      11.1 标准化组织概览
      11.1.1 3GPP初识
      11.1.2 3GPP2简介
      11.1.3 WiMax标准演进
      11.2 3GPP的组织架构——天地会模式
      11.2.1 组织架构
      11.2.2 标准化文档输出
      11.3 工作方法——一份提案的自白
      11.3.1 工作方法
      11.3.2 我要提提案
      11.4 小结
      第12章 网络规划与优化
      12.1 规划与优化——为了有更好的通信质量
      12.1.1 网络规划入门
      12.1.2 网络优化ABC
      12.1.3 网规网优的自动化
      12.2 网络规划
      12.2.1 基站间距与天线高度
      12.2.2 基站选址
      12.2.3 中继与家庭基站的部署
      12.3 网络优化——参数的调整
      12.3.1 移动鲁棒性优化
      12.3.2 负载均衡优化
      12.4 小结
      参考文献

      【文摘】 
      第1章 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
        本章首先对通信的概念做一个全面、通俗的解读,然后介绍古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后介绍现代人类的通信方式,从感性上介绍移动通信的前世与今生。第2章,将深入讨论通信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如下所示。
        通信的概念:什么是通信,为何要通信。
        古代通信:现代通信技术的前世。
        现代通信:移动通信横空出世。
        1.1 初 识 通 信
        本节将通过笔者普通的一天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通信行为,顺便介绍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及为何要通信的问题。本书说的就是移动通信的那些事儿,我们的移动通信之旅,就从何为通信开始吧。
        1.1.1 为何要通信——我们要信息
        近年来,“通信”与“信息”这两个词语早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中,信息化也成了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通信技术也已经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生根发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与通信技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要通信,企业联系业务要通信,国家之间要通信,航天飞机上天也要与地面保持视频通话。
        从人们的日常行为来说通信在当今社会用得有点泛滥了,无论从农村到城市,从婴儿到老人,从普通市民到专家教授,大家每天都在用通信技术和产品,如图1.1所示。通信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一个分支,笔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专业名称就叫做“通信与信息系统”。
        从古代的邮驿到今天的手机,从手写的书信到计算机网络即时通信软件,从古代的烽火台到今天的卫星通信,从飞鸽传书到今天的物联网,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每一个脚印都可视为通信技术发展的烙印。可以说,通信技术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下面就先来看看生活中的通信技术吧。
        1.生活中的通信
        以笔者生活中普通的一天为例,看看人们平时都用到哪些通信?
        早上7:30,恪尽职守的闹钟无情地把笔者从美梦中叫醒。闹钟的铃声传到笔者的耳朵里,这就是一种通信,闹钟的铃声传递给笔者的信息是:你得起床了!
        图1.1 各行各业的通信
        洗漱完毕,7:45,笔者走出宿舍门,按一下电梯的下行键,笔者走进电梯。笔者按电梯的按键也是一个通信的过程,按键被按下这个动作向电梯的处理系统发送有人要坐电梯下楼的信息。
        8:00,笔者从学生餐厅出来直冲实验室而去,路遇一美女脚步轻盈地从对面走来,轻启朱唇道:“同学,你好,我是北x大的,请问教三怎么走?”。“教三不远,你可以这么走……”如图1.2所示。
        遇见美女就有通信了吗?呵呵,这个可以有。此处的通信就是不借助任何工具的美女和笔者的对话过程。我们通过对话来实现通信,一方的嘴唇充当信源(通信的源头)的时候,另外一方的耳朵扮演的是信宿(通信的归宿)的角色。在我们通信的过程中,通信的编码格式是中文的普通话,信道是空气,所以尽管这里的通信距离比较短,但还是有通信的,而且还是无线通信!
        2.几个基本通信概念
        结合上面的例子,这里补充几个通信的基本概念。在通信中,如下几个概念是经常要用到的。
        (1)信源:顾名思义,信源就是信息的源头。在上面的例子中,闹钟把笔者叫醒的时候,闹钟是信源,笔者按电梯下行键的时候,笔者(或者说是笔者的手指)是信源,美女和笔者说话的时候,美女就是信源。
        (2)信宿:和信源类似,信宿就是信息的“归宿”,即信息传达的目的地。前文提到的电梯、闹钟闹的对象——本人、本人回答美女问路时候的美女都是信宿。
        图1.2 笔者的一天
        (3)信道:信道就是信源与信宿通信的媒介,空气、电缆、光缆、石头、钢管等都可以充当通信的信道。
        (4)信息:通信就是信源向信宿传递信息的过程,那什么叫信息呢?信息就是有价值的消息。有用的消息才叫信息,没用的消息不叫信息。用术语说就是通信传递的消息必须要有信息量,没用信息量的消息也就不叫信息。比如,笔者刚看过了今天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季后赛的第三场,凯尔特人大比分输给骑士队,一个哥们过来和笔者说:
        “Hey,man!今天我皇赢了你凯!”
        “Shut up!Boy!早知道结果了,我凯在为总冠军攒人品呢!你甭和我废话!xxxx!”,这个哥们说的话对笔者来说没有任何的信息量,因为笔者早已经知道了这场比赛的结果了,所以这不是一个成功的通信过程。
        上边的笔者和美女的聊天过程为什么是一次通信过程呢?因为笔者给她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告诉了她怎样走到教三!
        (5)双工方式:双工方式分为双工、半双工和单工3种方式,简单地说,双工就是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既作为信源也扮演信宿。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夫妻两人在激烈争吵,两人同时指责对方,此时就是全双工;半双工就是一方在做信源的时候,另一方充当信宿。反之亦然,比如,前面笔者和美女的对话就是半双工,美女问笔者听着,笔者回答美女听着,这就是半双工;单工就是在通信的过程中,信源与信宿的角色不能互换,信源只能做信源,不能做信宿,信宿只能做信宿,不能做信源。生活中的广播电视就是单工通信的典型,永远是电视塔发射信号,电视机接收信号,电视机不能向电视塔发射信号,至少现在的家用电视机暂时还不能。当然,早上闹钟叫醒笔者的过程也是单工通信的过程。
        ?注意:通过概念一定先熟悉双工与单工的区别。
        3.网络即时通信
        闲言少叙,继续说笔者的一天。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美女,本大侠施展出八步赶蝉的轻身功夫,大步流星地朝着实验室迈进。8:10,准时到达实验室,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打开电脑电源,选择了Windows系统。和往常一样,刚进入系统,就先打开QQ、微信、MSN,看看有没有人留言,接着进入邮箱查收电子邮件。不一会,QQ的小企鹅头像在闪动,打开一看是鹏哥。鹏哥是笔者大学时的舍友,山西大汉,为人极其仗义,有“及时雨”之称,鹏哥要我给他传一个学习资料,遂给其发了过去。
        过了一会,敬爱的Z老师发了个飞信过来,“那个863项目申请书修改意见已经发你邮箱,请中午11:00之前修改完发给我!谢谢!”Z老师总是这么客气,我回复,“好的,别客气”,马上投入到项目申请书的修改中。10:30,修改完毕,给Z老师发了邮件。
        上午的任务基本完成,在MSN上和工作了的同学闲聊了几句,趁着老师不在,偷偷地去淘宝网上“淘淘宝”,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有一款喜欢的,用阿里旺旺和店主联系之后,搞定了球鞋。
        在实验室的一上午的时间都用到了哪些通信工具呢?这个貌似还真不少,如图1.3所示。有点小乱,一个一个地捋捋:
        图1.3 众多的即时通信软件
        (1)QQ:QQ想必是华语世界网络即时通信软件中*为流行的一款了,它的前身就是欧洲的ICQ。腾讯将开放源代码的ICQ做成收费版,而且越做越大,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所谓“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纯属戏言,请勿当真,谢绝跨省追捕)。
        (2)微信:腾讯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超过3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目前微信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通信的一种方式。
        (3)MSN:微软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是国际上用得*多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在中国用户受众多为公司白领。记得2009年中国台湾地震,中美间的太平洋海底电光缆被震坏,直接导致了中国大陆的MSN用户无法登录,众多的公司职员没办法只能使用QQ联系业务。
        (4)阿里旺旺:淘宝网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是使用淘宝买卖宝贝的卖家和买家之间沟通的工具。由于网上购物的兴起,引发了阿里旺旺的用户急剧增多。
        在食堂吃过午饭,回实验室的路上,遇见一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宝宝,宝宝哭个不停,孩子的母亲有点郁闷。大街上人这么多,就算是喂奶也得等到回家再喂啊,还好年轻的母亲拿出制胜武器,将一个奶嘴放在宝宝嘴里,宝宝马上停止了哭泣,如图1.4所示。看来这孩子虽小却已经懂得了通信的道理,小孩儿先通过哭声向母亲传递一个信息:我要吃奶!母亲通过对孩子哭声的正确解码明白了孩子的意思,给孩子一个奶嘴叼着,多么实用的一个通信过程啊,看来通信确实是人类生存的必备的基本本领。
        图1.4 小孩哭泣吃奶嘴
        一路无话,到了实验室休息片刻,打开网页看看新闻,头条新闻是我国云南鲁甸地震的报道。中国的很多网民可以从网络上实时地了解鲁甸地震的灾情,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