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享阅心理学书城
  • 回忆维特根斯坦

回忆维特根斯坦

举报

正版全新

  •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08973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10008973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9.31 4.7折

定价 ¥2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1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宗教
      货号:
      1201334
      商品描述:
      【书    名】 回忆维特根斯坦
      【书    号】 9787100089739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作    者】 Norman Malcolm
      【出版日期】 2012-08-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定    价】 20.00元

      【编辑推荐】 
      《回忆维特根斯坦》是美国有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和挚友马尔康姆所写的一部回忆性著作。

      【内容简介】 
      《回忆维特根斯坦》是美国有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和挚友马尔康姆所写的一部回忆性著作。在书中,马尔康姆真实而具体地介绍了维特根斯坦1938年至1951年之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人们研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提供了手的资料。本书还收入了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朋友冯·赖特写的维特根斯坦的《传略》。这本书出版后,因其生动和真实,广为流传,对人们了解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思想有重要的帮助。

      【目录】 
      第二版前言 

      诺尔曼·马尔康姆 

      传略 

      乔治·亨利克·冯·赖特 

      回忆 

      诺尔曼·马尔康姆 

      维特根斯坦致诺尔曼·马尔康姆的信

      【文摘】 
      传略
       乔治?亨利克?冯?赖特
       1951年4月29日,我们时代一位声誉卓著很有影响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英国剑桥逝世了。
       人们都说,维特根斯坦启迪了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而对两者他都加以否认。一个是所谓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十年间表现得很突出。另一个甚至包含更多的不同思想倾向而不能用一个名称来概括。在早期它有时称为剑桥学派。战后随着它的影响所及而盛行于牛津,这一思潮以语言哲学或者牛津学派而广为人知。
       确实,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对于当代思想的这两股潮流是十分重要的:对前者,有他早期的著作《逻辑哲学论》和他同维也纳学派一些成员的讨论;对后者,除了《逻辑哲学论》以外,有他在剑桥的讲课以及他生前未曾出版的片断著作。而维特根斯坦对他本人影响的后果不满意,这也部分地是真实的。他没有介入由于他的著作和思想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讨论。他认为――我相信是有理由的――他的思想经常被那些甚至自称为他的信奉者的人所误解和歪曲。他怀疑将来他是否会得到人们较好的了解。有一次他说,他觉得他好像是在为那些具有与当今人们接近不同的思想方法和不同的生活态度的人而写作,好像为了另外一种文化的人。他自己所以不出版他的晚期著作,这也是一条理由。
       维特根斯坦回避出头露面,他回避同他觉得讨厌的周围环境的任何接触。在他的家庭和私交的圈子以外,他的生活和性格很少为人所知。他的难于接近引起了一些关于他的个性的荒唐传说,也导致对他的学说的广泛的误解。在关于他去世的报道中发表的资料,许多是错误的。我读到的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大多数传记文章,都与维特根斯坦的情况不相符合。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维也纳。维特根斯坦家是从德国萨克森州侨居到奥地利来的。这是一个犹太人家庭。同人们常说的情况相反,它与同名的王室门第没有关系。维特根斯坦的祖父从犹太教改信新教,他的母亲是一位罗马天主教徒,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天主教堂受过洗礼。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肯定是一个很有知识和意志坚强的人。他是一位工程师,并成为奥匈帝国钢铁工业的领导人物。维特根斯坦的母亲则以深厚的艺术素养影响着这个家庭。她和她的丈夫两个人都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维特根斯坦的富裕文明的家庭成为一个音乐生活的中心。J.勃拉姆斯是这个家庭的亲密朋友。
       维特根斯坦是五兄弟和三姐妹中年龄很小的。所有这些孩子在性格和才艺方面都有很高的禀赋。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无疑地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人。既然他摆脱了那种希望显得与众不同的虚荣形式,他就不可避免地同他的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也许他真是生活在精神病态的边缘,他终生都害怕被推过这个界线。但是说他的著作有一种病态的特点,那是错误的。他的著作具有深刻的创见,但是一点也不怪诞;同他的特点一样,他的著作也自然、坦率,没有任何矫揉造作。
       维特根斯坦在家里受教育直到十四岁。尔后的三年他在上奥地利首府林茨的一所学校上学。他的志愿似乎是想在维也纳跟玻尔兹曼学物理。然而玻尔兹曼于1906年去世,同年维特根斯坦从中学毕业,他进了柏林夏洛滕堡工业大学。
       他选定学习工程技术是他早年的兴趣和天赋的结果,并不是由于父亲的影响。他一生都对机械饶有兴趣。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制作了一架缝纫机器而备受称赞。甚至在晚年他还能花上整天时间察看放在南肯辛顿博物馆的他喜爱的蒸汽机。还有几则关于他的轶事说,当有些机械坏了时他就充当工匠来进行修理。
       维特根斯坦在柏林一直待到1908年春天,然后到了英国。1908年夏天,他在达比郡的格洛索普附近的高空风筝飞行试验站用风筝做试验。同年秋天他在曼彻斯特大学注册为工程系的研究生。他在这里注册直到1911年秋天,但是很多时间是在大陆度过的。在这三年期间他从事航空学的研究。他从风筝飞行试验转到制造一种供飞机用的喷气反冲推进器。起初是发动机吸引着他的兴趣,但很快他就埋头于推进器的设计,这实际上是一项数学任务。从这个时期起,维特根斯坦的兴趣开始转移,首先转向纯数学,后来转向数学的基础。
       有一次维特根斯坦对我提到,他在曼彻斯特那几年所研究的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遗憾的是我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更多地问他。我认为他想到的是反冲发动机当时特别是在航空学方面所起的作用。
       在维特根斯坦的一生中,从1906年到1912年是他艰难探索和很终明确自己职业的时期。他对我说,在那些年间他经常是不愉快的。他几次中断已经开始的工作,并迅速转向某项新的工作,这些都证明了他的心情不安定:如离开德国到英国,用风筝做试验,制造喷气发动机,设计推进器,对纯数学的兴趣,以及很后对于数理哲学的兴趣。
       据说维特根斯坦曾向某人请教关于论及数学基础的文献,后者向他指出1903年问世的罗素的《数学原则》。看来很清楚,这本书极大地影响了维特根斯坦的发展。可能就是这本书引导他去研究弗雷格的著作。以弗雷格和罗素作为两位很有才华的代表的“新”逻辑,成为维特根斯坦进入哲学的入口。
       P3-8

      【前言】 
      《回忆维特根斯坦》是美国有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和挚友马尔康姆所写的一部回忆性著作。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分类
    图书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