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享阅心理学书城
  • 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

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

举报

正版全新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8页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8页

售价 18.34 5.2折

定价 ¥3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05

    数量
    库存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0.99% (129笔)
    好评率
    99.91%
    发货时间
    25.66小时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宗教
      货号:
      1373627
      商品描述:
      【书    名】 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
      【书    号】 9787111549086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    者】 柯晗
      【出版日期】 2016-10-01
      【开    本】 32开
      【页    码】 198
      【定    价】 35.00元

      【内容简介】 
      一生中总有许多谈不上要见心理医生,却长期困扰心灵,不大不小地影响着生活和情绪的烦恼或怪癖,比如:有一个让自己懊恼数十年的名字,恋床恋家、不敢贸然留宿在外,害怕一个人吃饭;又有在和他人互动联系中的偏听偏信,如相信门当户对是爱的真理,或是没有爱情就要发疯;甚至有些人会为所谓常识左右着人迷失自我,比如相信“能卖钱的经历才是有价值的”“女人30岁前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内向人是不适应这个社会的”。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状态。《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以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融入温和的文学描述,温柔剖析心理亚健康状态,帮助读者了解到:世上有这么多的人,我们怀抱着各自的问题散落世上,成为璀璨人世中或明或暗的点,这才称为世间百态。

      【目录】 
      第*章 拥抱内在的小孩
      氏名认同缺失接受我们自己 2
      彼得潘症候群 8
      进食孤独恐惧 14
      味觉与本我 21
      唯有食欲与心不可掩饰 27
      名为“我”的鬼 32
      心的房间和安全依赖 38
      拖延症的真相 44
      颠倒众生的抑郁 49
      无法摆脱的白日梦 58
      逃离自己的人生 64

      第二章 于万千联结中认识自己
      饲养忧虑 74
      从物质依存到断舍离强迫症 80
      身处数码自恋的时代 86
      偶像投射误 93
      恋爱依存 99
      没有欲望的年轻人 105
      爱情不是精确匹配的游戏 112
      无法兼爱的人类 120
      弹幕上瘾 127

      第三章 在自我与现世间达成一个平衡
      外向迷信 136
      苦难崇拜 142
      贩卖狂热 148
      害怕争执、羞于发怒 154
      衰老幻觉 160
      理智与情感与怪兽网络 166
      镜中自我成瘾 172

      这真的是个看脸的世界吗? 178
      性别差异真的存在吗? 184

      【文摘】 
      跋七八年前,一位友人寄给我一本在日韩国女作家柳美里的散文集,名叫《私语词典》。那本小书很薄,包含几十篇字数在1000~1500字的短文。每篇都以一件物体或一件事为主题,讲述她自己关于此的人生故事。那是我第*次直面的“私写作”。她不像我们接触的许多充满青春期气息的私写作那样,带有挥之不去的自我辩解或美化的嫌疑,在将自己作为写作主体的过程中,柳美里冷淡得惊人。《私语词典》就是她用这种冷淡的口吻写一系列日常事物,其中展开的故事却常叫人猝不及防。比如写印度纱这种布料,她写的是小学时穿着印度纱的裙子在补课时被骚扰。写胸部,则写体检时被公开取笑胸部发育缺陷;写新年便当,在离婚的父母家分别过新年,父亲家去得太晚,定的新年便当里的鲑鱼子已经腐坏了,父亲却固执地搅一搅吃了下去……。这些故事都没有结论,当然也没有任何目的,不做升华,也不做气氛烘托。现在想想,这种冷淡的笔法也可能是一种傲慢。而当时,它向我提示了一件珍贵的真相。那就是人和写作的相处方式原来还可以像这样:通过写,毫不辩解地、极度地坦白自己。我翻来覆去地读了很多遍《私语词典》,那之后不久得到一个写专栏的机会,便把《私语词典》的字典形式用在了当时那个专栏里。当时的我刚工作了五六年,有许多关于自身和世界的意见与困惑,也开始有了不能通过买买买、游玩和与朋友倾谈排解的忧郁。于是每期以一个困惑或令人忧郁的症状为题写作,试图借用理性排解困惑。这个专栏里的小文,就是现在这本书的雏形。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今年得到合适的出版机会。我自己也因为人生轨迹变化,成为一个研究者,了解了更多来自理性世界的信息,于是重新编写了其中大部分,出版成这本书。现在看起来,这种主题加上心理学研究知识的行文,可能会被归类为科普书,但我自己并不这么看它。尽管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来讨论每个症状,但这些研究、信息,并不是*重要的部分。再回到柳美里的写作上。《私语词典》之后,我又陆续买了柳美里一个比较知名的私小说系列:《命》《生》《魂》《声》。整个系列讲述了她在30来岁时的人生:选择做单身妈妈,在前男友、剧作家东由多加的陪伴下生下孩子,身患癌症的东由多加死亡,独自抚养孩子的辛苦……生活看起来狼狈不堪,却又不可置疑地继续着。这样一套看起来充满“负能量”(一个当下流行的粗暴概念)的书,却深深慰藉和疗愈了当时被与日俱增的疑惑与焦虑折磨的我。读完这套书后的五六年,我经历了跳槽升职,从编辑行业转行到展览和心理咨询,再重回学术界走上研究之路,同时从事科普和写作等一系列人生变化。现在描述起来,似乎变得迅猛,但对我自己来说,却是个探寻自我疗愈*佳道路的自然发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无论咨询技术、艺术、工作流程或科学,都只是一个帮助探讨和梳理困惑的工具。今天的人们已经能熟稔地谈起心理学的一些经典概念,也养成了通过阅读流行心理学类文章做为自我疗愈的手段(或许也会把这本书作为其中的一种买回家)。但其中却存在一股极端错误的趋势。在运营科普公众号的过程中,我发现做为大量涉猎偏见和标签研究、力图提醒人们其弊端的心理学,在大众流行领域,实际上是被当作“标签学”对待的——人们从大量知识、假说、叙述中给自己和他人寻找标签,为自己在世界中找到一个群体,借此为自己的行为倒推理由,去辩解。这就是许多人使用流行心理学,甚至科学的方式。阅读是为了寻找理由,转发是为了声明态度和区分于他人,以至于科普文章不冠上张牙舞爪充满刻板印象和智商优越感的标题就无法获得阅读。而科学真正的思辨、怀疑和开放精神,没有人关心。这个现状多么讽刺。真正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并不能直接用于指导个体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一切关心人的思想,其真正内核精神,是学习如何坦白、暴露、直接地看自己。无论咨询技术、心理学名词和概念、统计数据还是研究结论,如果不在直面自己的前提下使用,就会像蒙眼走路,随心情和需要依附于不同的理论、说法和数据,*终只能渐渐走进迷茫深处。无论在一些有限情境下有效的咨询技术、还是由人类在严格控制实验环境下得到的观察结果,或是由目前存在限制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统计结果,它们都只是工具,是一支手杖,而不是道路本身。真正的疗愈之路,大概就是像柳美里那样,即使可笑、混乱、荒唐、 犯下无数错误,感到人生不可挽回,即使如此也要毫不畏惧地,几乎是恬不知耻地,坚持直面自己。写这篇文章前搜到柳美里的博客。她像个正儿八经的作家那样,每篇都写得很长。博客中已经自称有一家三口,当时未婚生下的婚外私生子16岁了。一家三口中的第三人是同居男友,比她小15岁,她在文章中有时称他为“珍念”,有时称“时雨”。还养了一只叫“由纪夫”的猫。看起来一切都过去了。像她那样活的话,不依靠心理学或别的什么也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对我来说*好的是,读完这本书后,你发觉自己不需要这本书。柯晗2016年9月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分类
    图书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