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享阅心理学书城
  • 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

举报

正版全新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ISBN:    9787508682471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29.05 6.1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04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79.67% (131笔)
    好评率
    99.91%
    发货时间
    25.75小时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宗教
      货号:
      922470
      商品描述:
      【书    名】 这样读书就够了
      【书    号】 9787508682471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作    者】 赵周
      【出版日期】 2017-12-01
      【版    次】 1
      【开    本】 大32开
      【定    价】 48.00元

      【编辑推荐】 
      影响百万人的拆书帮创始人赵周教你升级个人学习力,把知识拆为己用 采铜、林少、肖知兴、黄有璨、姬十三、吴晓波联袂推荐 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招商银行、银联、顺丰、广东移动等企业认可的学习策略 “便签学习法”+“RIA现场学习”: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职场竞争力

      【内容简介】 
      知识焦虑时代,每个人都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都有读不完、没时间、看不懂的困惑。
      《这样读书就够了》针对如何处理繁杂信息、如何高效迭代知识、如何将常识学以致用的问题,高级学习者的杀手锏是:
      1. 具备高效能学习力,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
      2.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让一切学习助力我成为专家。
      《这样读书就够了》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基于《这样读书就够了》*版的完善之作。拆书法与成人教育学的五大公理一脉相承,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即是供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和供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
      这本书将让你收获更高级的学习方法。通过便签法的使用和拆书家的讲解,学习者能快速直击一本书的精髓,并将其转化成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的能力。
      拆书帮曾服务无数企业、商学院、读书会,它所提供的不只是针对知识的解读,更是对学习者反思力和行动力的催化。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拥有学习力,你就拥有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章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问题一:没时间、没精力
      问题二:看不懂、记不住
      问题三:看不下去

      第二章 从“读书”到“拆书”
      职场人应该怎样学习
      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
      为什么培训比书贵?
      “拆为己用”才是真的学习
      RIA=阅读拆页 讲解引导 拆为己用
      片面追求“干货”是一种病
      “RIA现场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三章 学习者的不同境界
      你是哪类学习者?
      初级学习者:原始人的学习状态
      高级学习者:将推理用于个人生活
      学习促进者: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人
      如何正确地提问?
      做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促进者

      第四章 “便签学习法”:培养全新思维模式
      明确目标:提升学习力
      拆解原则:反求诸己
      随处可见的辅助工具
      “拆书”七步曲
      便签使用贴士
      切勿陷入误区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第五章 打造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学习力是元能力
      解读知识:为信息添加上下文
      I便签:辨别知识和信息
      不要急于质疑和挑战
      如何借助A1、A2便签来追问和反思?
      用便签法升级学习力
      为什么追逐“干货”是伪学习?

      第六章 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管理:被加工的碎片化信息
      学习不是照搬他人的体系
      知识体系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便签法:聚沙成塔的好工具
      搭建体系的三种思路

      第七章 知识体系如何搭建?
      “拆出你的沟通力”
      “拆书家成长体系”
      拆书学院:为职场赋能

      第八章 主动学习的境界
      识别自己的核心能力
      选择比勤奋重要
      经验和反思是*重要的知识
      做一个有梦想的行动家!

      第九章 拆书家——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
      一个新专业:拆书家
      没有拆书家拆不了的书
      拆解:如何提高职场力?
      拆解:如何管理下属?
      像拆书家一样学习

      后记

      【文摘】 
      知识管理:被加工的碎片化信息
      我曾在多个企业大学分享“知识管理”这个课题,在调研中我发现,大多数报名的学员对知识管理的期待有三个:
      1. 怎样更好、更高效地寻找和收藏资料。
      2. 怎样对信息、文档、资料分门别类,找到好用的方法或软件来管理。
      3. 怎样读更多的书,记住更多的内容,理解作者的体系。
      从这些期待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职场人认定,若能用心积累知识碎片,日积月累,必然能得到巨大的回报。人们的惯有认知是积少成多,但事实屡屡证明聚沙不一定能够成塔。
      对职场人来说,以收集、整理资料为主的“知识管理”产生的价值非常有限:投入不小,产出并不大。
      如今移动阅读导致信息碎片化,更是削弱了收集资料的意义。有人说,如果你想要的资料搜索一下就能出现,还有什么收集的必要呢?
      曾有一位高学历的全职妈妈说她有个习惯,看到好的育儿文章都会收藏起来,后来发现不同文章的观点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有的文章说“绝对不能孩子一哭就抱,这样会让他哭得更厉害”,有的却说“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是两岁之前建立起来的,所以这个阶段应该有求必应,一哭就抱”;有的文章说“按天性教养孩子”,有的却说要教孩子背诵《弟子规》……
      知识管理,尤其是碎片化时代的知识管理,重点不是对承载知识的文档和文章进行管理,而是对加工知识的大脑进行管理。现在人们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大多是:刻意寻找信息和资料,然后收藏、贴标签、归档,以便日后调用。就像《天空八部》里藏有大量武学典籍的“琅嬛福地”:“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尽集于斯。……书架上贴满了签条,尽是‘昆仑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山东蓬莱派’等等名称,其中赫然也有‘大理段氏’的签条。但在‘少林派’的签条下注‘缺易筋经’,在‘丐帮’的签条下注‘缺降龙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签条下注‘缺一阳指法、六脉神剑剑法,憾甚’的字样。”
      创建琅嬛福地、搜罗武削典籍的是逍遥派的两位高手——无崖子和李秋水。逍遥派的武功已经很强,书中没说他们拿这些典籍有什么用,主要是留给女儿的。段誉进入山洞时,琅嬛福地的典籍已经不在了,已被无崖子和李秋水的女儿搬到苏州夫家了。这个女儿的夫家姓王,人称她王夫人。
      虽然拥有这些一流的知识收藏,但王夫人的武功并不怎么样。在金庸的江湖里,*多算是二流。比不上情人段正淳,比不上隔壁亲戚慕容家,更比不上乔峰、段誉和虚竹。要论王夫人的待人接物、处世机变、谈吐审美,就完全是反面典型了。王夫人的例子说明,文档整理式的知识管理就算不是完全没用,也是用处很小。
      王夫人的女儿叫王语嫣。王语嫣也能看到那些典籍,但她不只是简单地收藏和阅读,而是把不同的武功知识在自己心中串联起来。所以,虽然她自己不会动手,但可以指导实战。
      王语嫣的例子说明,能把不同来源的碎片化信息加工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联系实际问题规划自己的实际运用,是知识管理的更高境界。
      王语嫣虽然识尽天下武功,且能在脑中融会贯通,但她的见识在金庸的江湖中不算第*流的。着墨*多的、*受推崇的,无论是武功还是待人接物、处世机变、谈吐审美都第*流的人物,是张三丰。至于他读过多少书,收藏了多少武功,书中没说,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输出能力超强:爱徒俞岱岩受伤,他烦闷之下写了24 个字,教会张翠山一套武功;他闭关18 个月,发明太极剑,教会张无忌;他教出的武当门徒,各个人品武功都是上乘。张三丰(以及其他一流高手)的例子说明,知识管理的*高境界是输出,包括写作输出和教会别人。
      知识管理这个概念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30 年间已经完善了很多。总的来说,知识管理有两大分支:学院派的知识管理和实践派的知识管理。学院派的知识管理对应学院式学习,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用更多、更好、更清晰、更系统和更易提取的知识指导科研、梳理框架、撰写论文;实践派的知识管理对应成人学习,以促进应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为目标,企业、军队等大型组织更为关注。
      在中国企业界,大家公认知识管理投入*大、成效*明显的是华为。很多大企业都派人去华为学习知识管理。
      华为内部有个拆书帮分舵,发起人正是知识管理部的一位负责人,我曾请他分享华为知识管理的心得。他说,华为的知识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个阶段是2010 年之前,重点是显性知识管理,也就是文档管理,包括归纳、存档各种专利文档、人员文档、客户相关文档、事件相关文档,以及研究如何方便调出。
      第二个阶段是在2011 年之后,重点是经验管理。2011 年华为引入了美国陆军、英国石油的知识管理顾问,开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经验交流,强调知识应用和实践社区。
      第三个阶段叫作集体智慧管理,其本质是输出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华为开始追问,怎么利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除了总结利用好旧知,如何激发组织创造出新知?内容和知识能否直接变现?
      这本书的重点不是组织的知识管理,但对个人学习来说,这三个阶段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第*个阶段对应王夫人的境界,收藏很多文档、音频、视频并分门别类,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第二个阶段对应王语嫣的境界,知道要联系经验,要加工梳理,要在用中学,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三个阶段对应张三丰的境界,通过输出来升级表达、成为专家、知识变现,同时增长自我智慧、解决复杂问题、促进他人成长。
      在移动阅读时代,如果你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达到20 个,那么每天你收到的推送信息可以编成一本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碎片化信息。在海量信息中看到可能有用的信息,总要浏览一下吧,再收藏、加个标签、笔记分级、硬盘扩容……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能产生的价值却越来越少。
      职场人*需要的是聚沙成塔知识管理。打造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用于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有助于式的深化思维、升级表达和成为专家。
      学习不是照搬他人的体系
      你有没有算过每天花在微信、微博、知乎、今日头条上的时间有多少?随着移动阅读逐渐成为接收信息的主流渠道,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听到类似的感慨:如果人们把看手机的时间用来看书就好了。
      这么说的人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手机上的阅读是碎片化的,而读书是系统的、完整的信息输入,效果更好。
      很多人接受这个说法,然而没什么改变,还是继续带着负疚感刷手机。然而,看书一定比看手机更好吗?这个惯有认知符合事实吗?
      如果要追问下去,本质上牵涉四个问题:
      第*,系统化的信息一定比碎片化的信息更有价值吗?
      第二,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定比没有更好吗?
      第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书上的知识体系是一回事儿吗?
      第四,看书一定比看手机更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吗?
      我们分别从这四个角度来深入分析。
      1. 系统化的信息一定比碎片化的更有价值吗
      答案显然是“不一定”。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说,《论语》本身是碎片化的语录,《圣经》的信息远没有基督教“系统神学”那样体系化,《道德经》差不多是一篇长博客的篇幅,帕斯卡尔《思想录》的价值也不见得小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从成人学习的角度来说,如果我希望解决孩子不肯按时睡觉的问题,却从儿童心理学绪论开始学习,那投入产出比很低;如果我希望跟学物理的男友有共同语言,却从古希腊的泰利斯开始了解物理学,那叫南辕北辙。韩非子说过:“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这里不是要否定系统性知识或构建知识体系的价值,而是要提醒读者:当知识体系可以更好地完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模式时,才是*应该注重系统性知识学习的时候。
      2. 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定比没有更好吗
      是的,但需要强调的是“自己的”知识体系。
      很多人自以为学历高、读书不少的人,其实并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他们对待信息或知识的态度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听风是风、听雨是雨;二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三是顺我者点赞,逆我者不看。
      有的人今天转发一篇题为《人生就是一杯清茶》的文章,明天转发《你从未真正拼过》。这是第*类人,这样的人去读书,会随着书的内容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今天觉得人际关系*重要,明天立志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后天发现情商才是自己*大的短板。
      有的人只关注手机上的新闻、八卦、时尚,从不关注知识或信息;他们看电视、看电影、看美剧,从不看书。这是第二类人,这样的人在遇到与原有认知不同的信息时,会很愤怒。永远不要试图说服他。
      三八妇女节时,妻子转发一篇文章给丈夫,标题是“为什么女人总是渴望礼物,其实她要的只是一个态度”,丈夫回给妻子一篇“喜欢你会为你花钱,真正爱你会为你省钱”。这是第三类人,这样的人有可能学识很丰富。他们路遇仇人时,心里会盘算一下,若打得过就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打不过就说“忍一时风平浪静”。林语堂说某些中国人“得意时信儒,失意时信道,绝望时信佛”,正是此意。这不叫“把知识拆为己用”,只能说是拿来为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或行动进行合理化辩护。
      这三类人的行为都是没有知识体系的表现,看似差别很大,本质却是一样:都没有真正地学习。没有了体系,信息或知识就是一盘散沙。沙粒聚得再多,也堆不成塔,只会成为没有结构、风雨飘摇、随时坍塌的沙丘。
      所以,构建知识体系不是因为体系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知识体系能够让人更好地反思、应用、解决问题,让人具备稳定的根基和框架,具备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不至于一一接收新信息就跟着改弦易辙去了。
      3. 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书上的知识体系是一回事儿吗
      提到知识体系,大多数人默认的理解是把书的架构、专家的逻辑和学科的体系搬到自己头脑中。这是典型的学院式学习,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认知。
      首先,只是把书读过一遍,根本无法把握书中体系。因为记不住。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见图6–1),通过阅读得来的信息,在两周后的记忆留存率约为10%。你拿着1/10 的拼图能拼出图形框架来吗?不可能。
      对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者,搭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是,在空白页写下个人索引,再加工出全书的结构笔记,梳理整体架构,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顺序。
      这也是大部分人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如果在某领域做研究,那这是必经之路。但是,从书中照搬知识体系不是成人学习的方法,成人学习要求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来对比成人学习五大公理一解释。
      一是,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自我导向”的与学习者无关。
      你知道致用类图书的作者一般从第几章开始写吗?不是第*章。通常是从第二章或第三章动笔,阐释*核心、*具创见性的内容。然后回头去补第*章,以铺陈背景、合理引线、完善系统。*后加上引子或前言。这些对体系的考量对于一本成书来说很重要,但对一位非专业读者并没有什么意义。
      *典型的例子是教科书。比如,《斯波克育儿经》从孕期讲到新生儿、青春期,从饮食讲到健康、心理,但善于学习的父母只看与自己孩子相关的章节,将之与自己孩子的情况结合,吸收相关要点并加工为自己需要的信息框架。
      二是,作者永远不如学习者清楚自己的实际问题。
      以时间管理为例,很多人宣称自己这套方法是*前沿的时间管理方法,言外之意是它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实际上,若不清楚相关的适用边界,即使学习者对某本时间管理类书的体系了如指掌,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时间管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只能自己想清楚,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经常有可能夸大所讲方法的适用边界,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的情况和习惯考虑进去。比如有人主张记录做每一件事所占用的时间,这法子对某些人来说如鱼得水,对另一些人来说却苦不堪言。
      三是,强调书中的体系会导致学习者忽视实践经验和学习动机。
      专家研究和归纳出的宏大、缜密的知识体系固然好,但若学习者在相关领域并无经验,那这样的知识体系就只具备审美或逻辑上的价值。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明确反对大学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课程,理由是学生之前根本没有相关经历,依靠理论学习得来的知识体系,日后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还是会手足无措。无独有偶,管理学家明茨伯格严厉批评高校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教学是“以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育了错误的人”,根源也在于只重理论体系,忽视了学习者的经验和实践。
      另外,若非“内在驱动”而搭建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可能不堪一击。美国教会里的小孩从小上主日学,很早就熟知基督教教义,但有些孩子到十几岁后,仅因为发现圣诞老人不是真的,整个信仰就崩塌了。究其原因,那些神学知识体系不是他主动思考和追问得来的,只是为了得到家长表扬或讨老师欢心而学,是“外在驱动”的结果。
      4. 看书一定比看手机更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吗
      如果学习者缺乏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看书和看手机都没有多大益处。
      书中信息确实比网络信息更加体系化,但书上的体系和自己的体系不是一回事儿。既然如此,那么人们所认为的“多花时间看书,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如同“多吃猪脑可以补脑”的说法,是典型的想当然。你以为用更精密的方法(比如列索引、写大纲)看书,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这就如同依靠吃保健品来维持健康。也许有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健康之路只有一条:自己锻炼。
      要想聚沙成塔,沙粒与沙粒之间必须能够连接、黏合。若能够对林林总总、扑面而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就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信息或知识的碎片化不是问题,能否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才是关键。
      归纳一下,若学习能力差,看书和看手机没有区别;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尚无基础的领域,看书比看手机好;若学习能力较强,在该领域发展了属于自己的体系,看书和看手机都可以拆为己用,进一步为自己的体系添砖加瓦。
      第四章介绍便签法时提到,由成人学习五大公理可以推导出一个原则:在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现在可以推论,反求诸己的原则意味着:要打造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前言】 
      读书无用论与学习能力
      读书有没有用,是老问题。
      很多人批驳“读书无用论”,但都没有批到本质。读书无用论的本质是,学习者不具备使学习有用的能力。*明显的是,仍然有太多人没有对“读书”进行分类。
      熟读唐诗三百首,但我依旧牙疼,所以读书无用;研读高等数学,但我还是不幸福,所以读书无用;读过托尔斯泰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但领导还是不喜欢我,所以读书无用;读了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但月薪还是不到一万元,所以读书无用。
      有的书是“颜如玉”,有的书是“黄金屋”。你在“黄金屋”里细细找了三圈,说根本没有“颜如玉”,你很失望。这不是书的问题,这是缘木求鱼。就像你跟皮肤科医生打了一天麻将,然后抱怨你儿子的感冒一点儿没好。
      读数理化可以益智,读文史哲可以怡情,读本科课程可以训练思维方式,读研究生课程能掌握科学方法。有些书是为了兴趣而读,有些书是为了拿到证书而读,适合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
      如果不会烧菜,那就去读菜谱;如果总是跟人闹别扭,那就去读与沟通相关的书;如果买不起房,那可以去创业,同时读读《如何经营一家饭店》《做好市场》《怎样服务好客户》……有些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提升能力,我们称之为“致用类阅读”。
      所以,读书之前应该先确认自己的目的,然后选择不同的书,并使用不同的读法。比如,致用类图书就不用在乎是否读完,是否理清了作者逻辑、知识脉络,而应该拆为己用,联系个人经验加以运用。(至于原书的体系,并不重要。致用类阅读的关键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小说或诗集,正读或跳读都无所谓,懂或不懂也无影响,沉浸其中,物我两忘,一个闲适的下午就这样消磨过去,比看电影开心,比旅游成本低,本身就是无用之用,又关乎什么“读书无用论”!
      古代有人生病了,不论啥病——头疼了、手断了、消化不良了——都送到医馆,找同一个大夫用同一套“望闻问切”来瞧病。现代医院就不是这样,你到医院一层大厅的咨询台询问“
      我要看病,哪个医生*厉害”,对方一定不是直接回答你的问题,而是先问你的症状。
      从全科到分科,从笼而统之到分门别类,这是一门学问进化的必然。
      读书和学习也是。想想看,为了通过考试而读的书,为了消磨时间而读的书,为了博闻强识而读的书,为了解决问题而读的书……怎么可能用一样的阅读方法?
      当发现读书无用时,有人因此嘲笑学习,有人因此指责读书这件事,还有人抱怨内容太晦涩、太浅显、翻译质量太差。这些问题也许客观存在,但这些指责和抱怨忽略了*需要对学习结果负责的人——学习者本人。
      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关键在于学习者是否具备使学习有用的能力。
      知识付费与学习能力
      知识付费是不是风口,是一个新问题。
      2016 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知乎live”“分答小讲”“得到”“在行”等应用纷纷上线,“喜马拉雅”“豆瓣”“微博”也都推出各自的知识付费模式。
      据《2016 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称,33.8% 的新媒体用户已经开始为新媒体内容付费,15.6% 的用户有付费意愿但还没有付费行为。
      拆书帮虽然是非营利性组织,但汇聚了各个城市*爱学习的一批职场人。拆书帮超过六成的会员都参与过某种形式的知识付费,有一位“报课狂人”过去一年在网络学习上投入数万元。
      我问他,那些形形色色的在线课和训练营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他想了一会儿说,主要是心里踏实吧,比如开车的时候放一段名师音频,就觉着“时间没白过,充了点儿电”。他又说,后来买了很多课都没来得及听。
      过去一年中看似火爆的“知识付费”,其实是由用户的焦虑、恐慌和好奇心驱动的。在当下这个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人们都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于是他们的内心满是“知识焦虑”和“知识恐慌”,这时候,每当有人包装出一个“你必须关注的未来”或是某些“成功之道”时,他们就忙不迭地要去一窥究竟。
      这情形像极了家长们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奥数班、写作班、智力开发班、兴趣班,而仅仅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我们不上,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一个大家无法回答的问题是,假如这群焦虑、恐慌的用户从知识付费产品中感受到的价值并不明确,他们还愿意继续付费吗?
      2017 年3 月,“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披露,“得到”总用户数为558.48 万,日均活跃用户数为45.45 万,专栏日打开率为29.3%。也就是说,虽然花了钱,但每天听课的学习者占比不到三成。
      这不是个别现象。实际上,“喜马拉雅”等平台的公开数据显示,付费用户的打开率和播放率都在大幅下降。花钱买了却不听的大有人在,且这一人数的比例在持续上升。
      各种声音也相继出现,有人说知识付费是“欺骗者的游戏”,有人把“购买知识产品”称作“交智商税”。
      此时距离这个风口兴起还不足一年。
      有人感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风口轮番登场,新问题层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分类
    图书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