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社科书专卖
  • 福柯 伟大的思想家系列

福柯 伟大的思想家系列

举报

正版全新

  • 作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252543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25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0页
  • 作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252543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25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0页

售价 16.45 4.7折

定价 ¥3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16

    数量
    库存8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社会文化
      货号:
      1030068
      商品描述:
      【书    名】 福柯 伟大的思想家系列
      【书    号】 9787302525431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    者】 [美] 艾莉森·利·布朗(Alison Leigh Brown)著,聂保平 译
      【出版日期】 2019-04-01
      【版    次】 1
      【开    本】 25开
      【页    码】 160
      【定    价】 35.00元

      【编辑推荐】 
      马克思、黑格尔、罗素、荣格等51位国外哲学大师的主要思想与精彩作品!了解重要的西方哲学家、感悟哲学大师精髓的上佳之选!
      《伟大的思想家》丛书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又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哲学家的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的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
      本套丛书每本都用短短的一百来页概述一个哲学家的整个哲学体系,没有让你阅读原著的迷惑,脉络清晰,通俗易懂。
      本套丛书虽不能帮你解决困境,但伟大的思想家留下的思索,会给予你慰藉和力量,让哲学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生之路。
      张世英、赵敦华主编。张祥龙、刘清平、郝长墀、袁银传、李超杰、方旭东、周伟驰等知名学者鼎力推荐!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内容简介】 
      《伟大的思想家:福柯》首先简要梳理了福柯的主要著作和其中的主要思想,及其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的影响。然后着重对其“认识论”、“权力”、“话语”、“自我关怀”等思想进行了要言不烦地详细论述,帮助读者了解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目录】 
      目录 
      1 001 
      2 031 
      Contents
      总序
      真理·权力·自我
      主要著作 / 002影响 / 018
      认识论
      经验 / 033权力—知识 / 042话语 / 048话语的功能 / 051理解 / 055评论 / 057 
      3 061 
      4 091 
      5 121 
      权力政治学
      权力 / 064生物权力 / 070策略 / 071反抗 / 076规训 / 078立场 / 083评论 / 087
      主体的萎弱
      主体的诞生 / 094主体的死亡 / 099道德 / 102作者—功能 / 109知识分子的角色 / 111评论 / 115
      自我关怀
      求知之志 / 124性 / 129认知我们的外部结构 / 132忏悔 / 135
      参考书目 / 141

      【文摘】 
      On Foucault真理·权力·自我 

      主 要 著 作
      米歇尔·福柯( Michael Foucault, 1926—1984)首先自描为一位教师。对很多哲学家来说,哲思的目标是一种不断增长的自我知识;对福柯来说,这个目标则一直是改造。更为特别的是,福柯对成为某种东西的兴趣,胜于把自己作为各种权力计谋所塑造成的结果。这意味着,他必然要从自身出发,对他所认为的嚣乱的真理本质进行详细阐述,给予它一个更为明晰的轮廓,并勇敢地与其对抗。
      福柯强烈的自我关怀使得他与构成自身的制度、人和观念具有深层联系,所以,他的工作呈现出一种“努力在人们的意识中改变点东西”(《自我的技术》,第 10页)的伦理维度。福柯成功地迫使其读者重新审查自己与真理、权力和自我之间的关系。福柯之所以具备教导读者改变自己生活的能力,在于他拒绝为真理、权力或者自我提供一套普适的模本,在于他坚信人是自由的。

      在其后期的一次访谈中,福柯概括自己的目标说:“我所有的分析都反对人类中普遍必然性的观念。这些分析揭示出制度的专制,呈现出我们还可以享受的自由空间和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被改变。 ”(《自我的技术》,第 11页)这些分析具有这样的效用:在一个没有危险的权欲伴随的世界中强化经验。为了教给学生、读者和自己一种方法,以消解由制度强加给事物的偶然秩序,福柯不得不重新思考哲学实践本身。在那些应用于身体规训的话语和制度化力量的创造之外,不再有概念分析。知识既不是一种抽象的真理,也不是对某些原初现实的一种理解。相反,在反抗权欲的战斗中,作为一种渗透自身及类群的工具,知识是一种进行性的过程。
      对福柯来说,权欲是个坏玩意。按他的说法,权欲是一种否定性的态势,这种态势企求统治和愚民,而非开启和赋予生气。运用知识工具不见得就要变为权欲或源自于权欲。正确地说,这就是为什么政治行为必然置身某一类群的利益中。为其他与己无关的群体进行政治性思考(此后便是政治性的行动),是难以判明任何当下的形势的。事实上,是权欲给予人们和制度这样的想
      法:他们能代表别人说话并超越异己。这在福柯著作中有一个很
      明显的例子—监狱改革。福柯在此对政治行为的思考,仅仅是倾听犯人对其所受限制的描述,并同他们讨论权力关系。监狱改革必然从犯人那里开始。但如果监狱改革是为了犯人的利益,那么这个知识进行性过程(监狱改革)就不可能被统治话语所规约。统治话语遭到谴责是由于它只重复着人为建构的秩序范畴,而这些秩序范畴则伴随被分析的身体的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通过福柯那些雅致而大度的访谈录,每个文本都被详细阐述。而这些访谈是作为一些更具难度的研究的持续评论而发生作用的。福柯思想的入门者会发现,开始阅读福柯的*佳起点正是这些精彩访谈文集中的某一部。其中,福柯的生活和工作是以如何把自己作为快乐本身来关怀的范例而呈现的,尤其是在反抗权欲的战斗中,除了自我关怀,别无他物。“你知道,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像狗一样地工作—而且终生如此!我对自己正在做的东西的学术地位并不感兴趣,因为我的问题是自我改造。”(《政治、哲学与文化》,第 14页)
      这种改造是沿着真理、权力和自我的轴进行的。福柯的同事—哲学家吉尔·德鲁兹( Gilles Deleuze)评论说:“有三个维度(知识、权力和自我)是不可约减但却相互蕴涵的。它们是三个‘本体’。可福柯为何又说它们是历史的呢?因为它们并不设定普遍的情境。 ”(《福柯》,第 14页)我们在介绍福柯的文集时,应该记住: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发生在福柯著作的各个层面。但福柯使用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厚此薄彼,没有让其中的一个凌驾于其他两个之上,也没有为它们排出特定的座次而使其中的任何一个涵盖另外两个—它们是共时伴生的。 ①正是基于这点,福柯把自由作为不容置疑的存在事实提出来,与它们共时作用。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特定的处境中对这些概念进行可能的探究。换言之,我们要依据这种语境,并在其中发现这些概念不同的意义。要成为能进行自我关怀的更为道德的人,我们必须研究真理、权力和自我在处境中运作的方式,也许,这些处境就是自由所在的场景。我们是否有意识地接受这种责任的挑战,对我们的实际责任影响不大。对福柯而言,思想和行动是不可分离的。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自由一直在此,而非争得。
      在进入本书的主体(第二至五章)前,我将概括出福柯著作的几个主题,并对它们按序略述。福柯的著作大致分成五类:疯狂与理性、经验与知识、过失犯罪与审判权力、性与自我,以及访谈和短论。正如福柯所指出的,任何秩序化都是人为的,我的这种分类也不例外。但愿以上分类范畴对读者选择从何处同福柯一道开始改造的旅程能有所帮助。
      疯狂与理性
      有四本书可以归入此类,它们是:《疯癫与文明—理性
      时代的精神病史》《精神病与心理学》《诊所的诞生—医学
      诊察的考古学》《死亡与迷宫—雷蒙·拉塞尔( Raymond Roussel)的世界》。在每本书中,疯癫与理性都交织斗争和展现,以让我们认知到理性与疯狂、可视和盲目以及健康与疾病都是制度的建构,我们的生活经验被强化了。这种认识的结果是一种外在可能,是一种发生在外部的巧妙转变的可能。例如,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论证,疯癫概念的历史分析表明,疯癫本身空无一物。疯癫的症候话语与那些呈现出清晰症候(各个时期的症候变化很大)的疯癫者的关系是,他们被当代以及这个时代占优势地位的理性话语所割裂、展现、扭曲或救治。通过疯癫的无能创造(例如艺术作品的产生),疯癫自身并非是种自治的存在物得以说明。但与此同时,没有对疯癫的构造,也就没有艺术可言。 ②在福柯看来,当绘画、小说或创作质问标准的经验阐释时,艺术就诞生了。没有疯癫即空无一物的反抗际遇,这种质问是不可能的,这种际遇正是个体拒绝接受事物秩序的所在。在《诊所的诞生》中,福柯转而关注诊察本身。
      福柯提醒我们:“我们被历史地注定去面对历史,面对关于话语的话语韧性结构,面对倾听什么是已说的任务。 ”(《诊所的诞生》,第 xvi页)医学科学已经调适它所有的课程,察知疾病征兆的各种方式使其自身显现出医者的目光:“症候不再是说疾病自己的语言,它只是在医疗诊察所提出的问题中确认形式和价值。因此,什么也不能阻止医疗诊察对它的呼唤和构造。它不再由疾病本身所自行规定,而是病理机体和研究方式的会合点。 ”(《诊所的诞生》,第 163页)正如在《疯癫与文明》中所说,有一种潜在的现实 —人可能生也可能死,而死亡一定会发生。医生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对生死的可能性作出诊断,而描述这些方法则会把不可见的变成可见的,不可言说变成清晰描述。
      在《死亡与迷宫》中,福柯描绘了法国小说家雷蒙·拉塞尔的作品。福柯是在一家书店里整理其他东西的时候,偶然“碰见”雷蒙·拉塞尔。事实上,那天福柯需要拉塞尔小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时,店员正在忙于招呼其他读者,而福柯却很悠闲,他几乎没做什么,只是浏览而已。后来,他责备自己怎么不知道拉塞尔是何许人。但是,他很快就看完了剩余的内容,并立即着手写作《死亡与迷宫》。拉塞尔小说中要表达的东西,与福柯在“疯癫与理性”系列著作中所要表达的产生共鸣。福柯说:

      那就是拉塞尔围绕其无限创作的奇迹有意设置和追溯的界限。一只高卢雄鸡因斑斑血迹而被训练得会创作,或者一个猪油薄饼在标准度量中会吟唱[这就是艺术法则,参见让 ·弗雷(Jean Ferry)];③头颅变成果酱得以宣告;死亡可以改变。然而所有这些复苏的或被赋予生命的东西的结合都无法返回生活。整个动物生命的秩序可以被超越,一张卜用纸牌上的蛆也能成为音乐家的苏格兰合唱。但是,死永不复生。(《死亡和迷宫》,第 85页)

      【前言】 
      总序 
      贺麟先生在抗战时期写道:“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①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解放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哲学”和“政治学”系列以翻译引进西方哲学名著为主。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译出版现代西方哲学著作,这些译著改变了中国学者对西方哲
      ①贺麟.当代中国哲学.上海:上海书店, 1945:26. 
      学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问题:西方哲学的译著即使被译为汉语,初学者也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王国维先生当年发现西方哲学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不少读者至今仍有这样体会。比如,有读者在网上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原著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研究性著作应是*该着力的地方。但哲学也需要普及,这样的哲学普及著作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都很有意义,起码可以避免误解,尤其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误解。只是这样的书还太少,尤其是国内著作。”这些话表达出读者的迫切需求。
      为了克服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普及之间的隔阂,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翻译了国际著名教育出版巨头圣智学习集团的“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 Wadsworth Philosophers)。“华兹华斯”是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系列丛书,门类齐全,“哲学家丛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哲学系列”的一种,现已出版 88本。这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发表过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他们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又不泛泛而谈。因此这套书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哲学家的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
      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
      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所介绍的,包括耶稣、佛陀等宗教创始人,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 ·兰德等文学家,还包括老子、庄子等中国思想家。清华大学出版社从中精选出中国人亟须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学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罗和加缪等富有哲思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飨读者。清华大学出版社非常重视哲学领域,引进出版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重磅图书奠定了在哲学领域的市场地位。这次引进翻译这套西文丛书,更会强化这一地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张世英先生担任这套译丛的主编,他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认真负责地选译者,审译稿。张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辈,多年聆听他的教导,这次与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这套丛书的各位译者都是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或后起之秀,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和翻译经验为基础,翻译信实可靠,保持了原书详略得当、可读性强的特点。
      本丛书共 44册,之前在中华书局出版过,得到读者好评。我看到这样一些网评:“简明、流畅、通俗、易懂,即使你没有系统学过哲学,也能读懂”;“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入门书”;“集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为一体”;“要在一百来页中介绍清楚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只能是一种概述。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概述很有意义,简单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决很多阅读原著过程中出现的误解和迷惑”’;等等。
      这些评论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深知哲学的普及读物比专业论著更难写。我在中学学几何时曾总结出这样的学习经验:不要满足于找到一道题的证明,而要找出步骤*少的证明,这才是*难、*有趣的智力训练。想不到学习哲学多年后也有了类似的学习经验:由简入繁易、化繁为简难。单从这一点看,柏拉图学园门楣上的题词“不懂几何者莫入此门”所言不虚。我先后撰写过十几本书,*厚的有八九十万字,但影响*大的只是两本 30余万字的教科书。我主编过七八本书,*厚的有 100多万字,但影响*大的是这套丛书中多种 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现在学术界以研究专著为学问,以随笔感想为时尚。我的理想是写学术性、有个性的教科书,用简明的思想、流畅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学著作烦琐晦涩的思想,同时保持其细致缜密的辨析和论证。为此,我*近提出了“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的主张。我自知“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现在还不是现实,而是一个实践的目标。本人实践的第*步是要用中文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片段和观点讲得清楚明白”①。欣闻清华大学出版社要修订再版这套译丛,每本书都是讲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奥哲理。我相信这套丛书将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使西方哲学融合在中国当代思想之中。
      赵敦华 2019年4月 
      ①详见赵敦华.中国大众的现代西方哲学.新华文摘,2013(17):40.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