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社科书专卖
  • 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机会与障碍
图文详情

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机会与障碍

举报

正版全新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54217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72.20 8.0折

定价 ¥9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06

    数量
    库存9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2.35% (105笔)
    好评率
    99.98%
    发货时间
    19.86小时
    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社会文化
      货号:
      1241038
      商品描述:
      【书    名】 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机会与障碍
      【书    号】 9787030542175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作    者】 刘鑫
      【出版日期】 2017-10-01
      【版    次】 1
      【开    本】 128开
      【定    价】 90.00元

      【内容简介】 
      申请专利的*终目的在于对专利技术的应用与转化。3D打印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技术,被我国制造业产业界和技术管理学术界寄予推动“**”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厚望,其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也备受关注。在新兴技术管理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背景下,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具有其特殊的研究价值。挖掘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机会与障碍并提出有效驱动策略推动3D打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推动我国3D打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向耦合、协同驱动,深化了专利技术产业化战略作为专利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涵,丰富了面向新兴技术产业化的专利生态理论

      【目录】 
      第*章绪论
      1.1背景意义与研究目的
      1.2相关概念的说明和界定
      1.3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1.5基本框架介绍
      第二章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与现状
      2.1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及其影响
      2.1.13D打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
      2.1.23D打印的商业模式与专利制度的关联
      2.2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产业化
      2.3创新系统的演化与维度
      2.4专利技术产业化评价研究
      2.4.1技术产业化评价
      2.4.2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内涵与评价
      2.5研究评述
      第三章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机会与障碍研究框架的提出
      3.13D打印的技术特点与工艺
      3.1.1主要技术特点
      3.1.2技术分解
      3.1.3主流工艺介绍
      3.2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机会与障碍的发掘
      3.2.13D打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与技术空间
      3.2.23D打印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产业化路径
      3.2.33D打印与互联网融合的产业化路径
      3.2.4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与商业模式创新
      3.2.5产业化在商业模式上机会与障碍的提出
      3.3以发明人为主体的专利技术产业化――以华科三维为例
      3.3.1发明人主导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必要性
      3.3.2以发明人为主体的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中的知识扩散
      3.4基于案例的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机会与障碍研究框架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技术性机会与障碍的分析机制
      4.1专利竞争情报在技术产业化分析中的应用
      4.2技术功能属性在专利产业化适用性分析中的作用
      4.2.1专利技术功能属性的提出
      4.2.2技术功能属性与专利产业化的关联性
      4.2.3技术功能分析在专利产业化机会评价中的实现路径
      4.3产业专利属性维度下技术产业化机会与障碍的识别
      4.3.1产业专利属性的界定
      4.3.2产业化成果的专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4.3.3产业专利属性在机会与障碍分析中的研究问题
      4.4知识基础维度下专利技术产业化机会与障碍的评价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技术性机会与障碍的度量与评价
      5.1中外3D打印专利竞争态势与产业技术成长比较
      5.1.1专利统计分析
      5.1.2专利计量分析
      5.2驱动3D打印专利产业化应用的技术功能分析
      5.2.1功能的定义与提取
      5.2.2产业化领域的识别
      5.2.3产业化机会领域的评价
      5.3测量3D打印产业化外部环境的产业专利属性分析
      5.3.1产业化成果的专利偏好
      5.3.2专利产业化主体的合作模式
      5.3.33D打印的产业专利技术融合度
      5.4决定3D打印产业化实施的专利技术知识基础分析
      5.4.1专利技术知识基础评价指标设置与解释
      5.4.2区域专利技术知识基础的综合评价与启示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制度性机会与障碍的影响与对策
      6.1专利直接侵制度对产业化的制约与对策
      6.1.1直接侵制度对产业化的制约――“舆论障碍”
      6.1.2对专利直接侵制度的建议
      6.23D打印推动我国专利间接侵制度的构建
      6.2.I间接侵可能发生于技术产业化全链条
      6.2.2对专利间接侵制度的建议
      6.33D打印专利实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6.3.1对创新动机的影响
      6.3.2对跟随创新的影响
      6.3.3对技术实施的影响
      6.3.43D打印CAD文件的可专利性
      6.4职务发明制度对3D打印专利产业化的潜在制约
      6.4.1发明人主导3D打印技术产业化的专利法律风险
      6.4.2完善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职务发明制度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驱动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策略
      7.1战略性和技术性的机会与障碍因素的驱动策略
      7.1.1SWOT技术产业化的机会与障碍测量模型的构建
      7.1.2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机会与障碍的SWOT实证分析
      7.1.3战略性和技术性机会障碍的驱动策略
      7.2制度性机会与障碍因素的驱动策略
      7.2.13D打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流变
      7.2.2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制度性启示与对策建议
      7.3培育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主体
      7.3.1美日创新成果转移机构的对比
      7.3.2美欧跨国创新成果转移机构的对比
      7.3.3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转移机构经验启示
      7.4构建面向新兴技术产业化的专利结构生态
      7.4.1专利结构生态理论的构建
      7.4.2专利结构生态的特征
      7.4.3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启示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面向知识产管理的3D打印技术产业化案例
      8.1中国3D生物打印的专利前沿动态
      8.2惠普的3D打印技术创新之路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9.1研究结论
      9.2探讨和深化
      参考文献
      附录

      【文摘】 
      靠前章绪论
      靠前章绪论
      1.1背景意义与研究目的
      人类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福祉的提升,而一切归根结底在于将创新付诸应用与实践。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如果专利制度仅仅实现了保护利人利益不受侵犯,那么这种制度不但可能会因其本身潜在的文字逻辑困境无法有效实施,而且会因与垄断的模糊边界而失去道义支持,更失去了其对人类社会施加更为深远影响的可能(郑成思,2001)。专利制度只有通过鼓励发明创造的应用与实施,促进专利向产业的转移转化,才能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更需认识到,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实施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相比一般技术更为显著,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势必更为深远。
      1)技术发展背景与意义
      3D打印作为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得到了优选范围内的积极聚焦,继3D打印技术与互联网、绿色电力被并称为优选“第三次工业革命”三大支柱之后(杰里米,2012),2014年以3D打印为代表的绿色制造技术再一次被期许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乌尔里希,2014)。美国、欧盟、日本等纷纷将3D打印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关键技术加以培育,制定了“优选制造伙伴计划”和“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美国)、“Horizon2020”专项扶持3D打印技术发展计划(欧盟)、《高技术战略2020》(德国)、“工业4.0”(德国)、“未来工厂”(日本)等推进发展3D打印的国家战略和具体行动措施,力争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也被赋予很高的期待,2013年,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中央领导专门考察了中关村3D打印研发和生产企业;为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201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联合发布《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将3D打印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之一;2015年5月,国*院印发《**》计划,将增材制造列为中国迎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进中国建成优选制造强国的重点战略工程技术;2015年8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院主持国*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优选制造与3D打印;在2016年8月国*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将3D打印列入“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发展的“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和“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从专利层面看,欧洲专利局(EPO)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为了应对3D打印专利技术的快速发展,还针对3D打印制定了专属于该技术的合作专利分类(CPC)B33Y,预示专利保护在该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进程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D打印将带来材料、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革命,正如同蒸汽机之于靠前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学者指出,截至2025年,3D打印降低成本的潜力达到1700亿~5930亿美元,主要能源供应可降低2.54~9.30EJ,CO2排放可减少130.5~525.5Mt,3D打印优选可降低工业制造CO2排放量的5%,若3D打印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那么其减排潜力还将进一步增加。尽管我国3D打印技术与世界优选水平基本同步,但技术的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优选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创新体系,离大规模产业化、工程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据初步统计(统计时间截至2015年12月15日),我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中,已有4个省区市出台了3D打印产业专项推进扶持政策,15个省区市已规划建设3D打印产业园区,为了避免过度投资造成浪费,同时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的时机、规模和路径,对该技术实现产业化中的机会与障碍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恰逢其时。
      我国自1997年航空科学基金将该技术抢先发售设立为重点项目后,863计划、972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也开始对该技术的研发立项支持。目前,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滨湖机电等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均已开展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对中国而言,3D打印产业虽发展迅速,但由于3D打印是一项复合型技术,涉及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技术发展面临一系列瓶颈。特别是目前中国的3D打印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整合度低,技术和产业链条尚不完整,技术研发、技术管理和产业化推广应用还处于无序状态,亟待政府和产业层面的宏观规划和引导。
      2)政策环境背景与意义
      2015年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进一步扫清了障碍,各级地方政府和专利行政部门也出台了许多促进和引导科技成果尤其是专利成果实现转移、应用、实施、产业化的具体政策措施。当前,中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上,以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国家改革创新的必经之路。以2014年为例,中国国家知识产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靠前;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在“专利数量”大国的光环之下,我国的专利实施率为57.9%,高校专利实施率则仅有9.9%,而用于生产产品并投放市场的专利占有效专利比率的42.9%,在高校这一比率仅为1.7%(国家知识产局,2016),“为了专利而专利”现象的后果是大量“沉睡专利”和研发、创新、管理资源的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利未能有效实施和产业化,首先可能是因为专利本身质量不高,即不具备产业化价值;其次是因为产业环境不健全,不同产业的竞争格局、组织模式、技术发展态势等存在很大差异,现有的技术基础水平、政策环境不足以构成动态可持续的产业创新系统。此外,连接这些因素的一个要素,则是法律政策机制的建立,如果不能理清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影响机制并突破机制障碍,实现专利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与产业知识产管理水平升级,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尤其是新兴的专利技术产业化仍将是一个难题。
      3)研究目的
      **,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靠前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由“智能数字化制造”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迫近,这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纲领指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靠前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之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还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五大工程,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3D打印作为一种优选的制造技术,变减材为增材的制造流程颠覆,恰恰体现了一个“智”字和一个“绿”字,技术中蕴藏的深层次内涵具有改变传统工业格局和大规模粗放式生产方式的巨大潜力,可能极大地降低制造业工厂建设的投资标准和基本要求,引发新一轮中小企业扩张的热潮。中国能否在新一轮制造业革命浪潮中实现引领抑或是继续跟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优选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动向的准确把脉。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引领,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实现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化保护;另一方面还须加强优选制造业的优选化进程,开展靠前比较与跟踪预警,在优选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和科技整合,找准自身定位。3D打印技术与产业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将为我国在优选制造领域实现引领打开突破口,这也是开展技术产业化研究,寻找助力我国摆脱制造业处于优选制造业产业链底端尴尬局面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重突破路径。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产出形式,产业是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本书选取3D打印专利技术作为研究样本,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的视角对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炼并评价影响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机会与障碍因素,对专利与产业、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专利与产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在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两者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联系的(甘绍宁,2013),本书将专利与产业两个概念进行关联性分析,探索性地挖掘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机会与障碍,为引导我国专利技术的研发产出与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组织自身与专利制度的相互适应与融合、制定合理科学的专利技术产业化策略、完善3D打印产业创新系统提供建议,促进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的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兴专利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实施,丰富面向技术产业化的知识产管理理论与实践。
      1.2相关概念的说明和界定
      “科学”与“科技”两个概念的接轨源于1620年培根(FrancisBacon)发表的《新工具》(TheNewInstrument)一书,书中抢先发售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尤瓦尔,2014)。一般来说,科学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在刚刚形成体系规范之初,只是人类“反求诸己”和探索周遭的单纯、封闭的动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促使科学帮助人类做出新的东西,并提供新的工具,这便是科技。“知识就是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识、技术、创新、产业循序渐进式的演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离不开知识创造,更离不开技术创新。
      1)技术的界定
      从哲学角度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技术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联系并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技能。从词义角度讲,我国《辞海》将技术定义为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资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从生产角度讲,Erdilaek和Rapopor(1985)指出技术是关于产品或生产产品的知识,包括使用某个产品或生产技术的技巧,技术与生产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技术是方法和工具,生产是结果和目的。从专利角度讲,Helleiner(1975)认为技术不但包括可法律化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也包括未经法律化的、存在于劳动和商品中的知识形式;专利作为一种经法律程序认定的技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揭示着技术的发展态势和细节特征,也预示着技术的趋势和前沿(Wooetal.,2015);然而这并不是技术的全部,Teece指出,以技术诀窍(know-how)和商业方法为代表的技术内容占据了“海面之下的冰山”,这些隐性知识也属于技术(Teece,1986)。概括来说,宏观上,技术是科学知识的应用;微观上,技术是生产手段的综合。专利是描述特定技术方案的法律文本,专利视角下的技术则是指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基于专利情报对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在本书中,“专利技术”是对处于申请和确状态的专利法律文本的统称。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