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书山有路图书专营店
  •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举报

【保正版 出版社正版新书发货放心订购】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56208967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2页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2页

售价 50.20 8.5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08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3.96% (431笔)
    好评率
    99.94%
    发货时间
    11.44小时
    地址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1202167882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发生在高校学生公寓区域范围内,以一定的物质建筑为基础、制度规范为保障、精神内涵为核心、行为表现为范式而呈现的一套与校园文化相契合的特定群体文化。具体承担建设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任务的是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部门,学生既有接受被管理和教育的义务,也有诉求被服务的权利,因此,参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既是其义务也是其权利。本书以北京大学作为主要样本,梳理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历程,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形态经历了从斋舍到宿舍再到公寓的过程,并有逐步走向社区化的趋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公寓物质文化形态的变化,公寓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也必然有所变化,对应的行为文化也会有不同的样式。北京大学办学过程中,在筹建“燕京学堂”、拆除“宿舍老楼”等工作中因物质基础薄弱而引发的诸如“中外学生之间住宿资源分配是否公平”“老楼拆除是否影响北大精神传承”“住宿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匹配是否必然有对应模式”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其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系列实践和取得的成效,也生动地验证了公寓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对于物质文化表现出独特和能动的反作用。

      作者简介
      王太芹,女,汉族,法学博士,副研究员。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工会博览》等刊物公开发表文章二十余篇。曾参与或主持文化部重大课题、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重点课题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实践教学改革课题等。荣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高校后勤物业工作优选个人、北京市工会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南京机床厂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王太芹同志曾在江苏省南京机床厂任党政办公室和总工程师办公室秘书;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任学生辅导员兼团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等。2007年7月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曾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兼行政党支部书记、现任公寓服务中心兼特殊用房管理中心副主任、公寓中心党总支副书记。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学理支撑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基本概念厘清

       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校园文化与立德树人

       三、公寓与高校学生公寓文化

       第二节 建设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价值分析

       一、顺应了中华文化复兴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三、探索和构建了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

       四、补充和完善了学生成长成才和立德树人途径

       第三节 研究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学中的品德教育理论

       二、心理学中的环境暗示理论

       三、管理学中的协同创新理论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历史梳理及当下发展——以北京大学为样本

       第一节 中国传统书院建筑与斋舍形态

       一、书院的选址与布局

       二、书院的景观与人文

       三、书院的斋舍与管理

       第二节 北大百年历程中的学生住宿形态与文化呈现

       一、京师大学堂时期校园布局与斋舍功能初分

       二、民国时期的五斋布局及斋舍管理的自治化

       三、民国时期燕京大学斋舍外显神韵内藏舒适

       四、联大时期学生住宿中物质艰苦与精神饱满

       五、1952年至今北京大学学生住宿形态的变迁

       第三节 新时期北京大学对构建新型公寓文化的探索

       一、筹建燕京学堂掀起的风波与启示

       二、拆除宿舍老楼引发的问题与应对

       三、当下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尝试

       第四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当前挑战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多重挑战

       一、公寓建设标准统一与建筑美学育人存在冲突

       二、社会文化的多元对公寓文化建设有负面影响

       三、新居民出现需要学生公寓管理模式随之变革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异化发生恶性事件急需警惕

       第二节 九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证研究

       一、九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工作运行梳理

       二、九所高校有关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典型举措

       三、九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三节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西比较:住宿学院视角

       一、中西方住宿学院的历史溯源

       二、当代住宿学院的中西方实践

       三、北京大学住宿学院制的尝试

       四、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及趋势应对

       第一节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兼容原则

       二、“认知、认同”与“践行”需要并重原则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需要统一原则

       第二节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集体舞”:多部门共建合力性机制

       二、“参与式”: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

       三、“实践化”:文化内涵渗于系列活动

       四、“内核化”:融核心价值观于建设中

       第三节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趋势应对

       一、主体关系法治化趋势

       二、主责角色职业化趋势

       三、运行模式社区化趋势

       结论 从公寓文化迈向文化公寓

       致谢

       附录一 北京大学学生公寓硬件设施建设意向调查

       附录二 北京大学公寓文化建设活动成果汇编

       附录三 《光明日报》以“一室若不治何以奉家国”为题介绍北京大学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经验

       附录四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宿舍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

       附录五 北京大学学生于晓磊:在一个善治社区中合意地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