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文学书专卖
  • 疯子与扫把

疯子与扫把

举报

正版全新

  • 作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ISBN:    9787544769143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 作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ISBN:  9787544769143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售价 31.13 5.4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0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209173
      商品描述:
      【书    名】 疯子与扫把
      【书    号】 9787544769143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作    者】 迈克·帕尔玛 著,黄运特 译
      【出版日期】 2017-10-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定    价】 58.00元

      【编辑推荐】 
      迈克·帕尔玛是美国当代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一直以其语言的深度和启示录般的活力,在美国诗坛独树一帜。从*早的《布莱克的牛顿》到*近出版的《线条》,帕尔玛的二十多本诗集既具有英美诗歌传统的优雅,又发挥现代派的大胆创新。

      【内容简介】 
      《疯子与扫把》收录了迈克·帕尔玛的五十首作品,英语与汉语对照,并附有译者黄运特的译序和诗人创作年表。

      【目录】 
      译者前言 
      疯子与扫把 
      尺度 
      某些眼睛 
      散文之二 
      冰川纪的结束及其见证者 
      它分成 
      十四行诗:此时我看到 
      十四行诗:我们开始前 
      对称诗之九 
      蜂舞 (七月) 
      通往语言的路上 
      对称诗之十 
      越过山坡 
      十一月的谈话 
      回音湖札记之四 
      圆形人之歌  
      这样,那黑影 
      *亲爱的读者 
      那一切词语 
      理性的村庄  
      这次 
      散文之五 
      波德莱尔系列(选一)  
      太阳 
      博物馆的建造  
      循环 
      声明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自传之三  
      练笔  
      我不  
      然后  
      这  
      思想  
      无题 (2000年2月) 
      那么  
      皱折  
      这个 
      水仙的梦  
      可它们已经 
      我的讲座 
      古典研究  
      古典研究(六)  
      湛蓝 
      我没说的 
      移动 
      顾城  
      蜂群 (2006年6月12日) 
      线条 (1)  
      线条 (2)  
      迈克·帕尔玛创作年表简编

      【文摘】 
      疯子与扫把

       

      现实主义的乌鸦

      一大早回来了。

      那疯子拿着扫把, 

       

      穿睡衣的疯子

      拿着扫把,也回来了。

      他想把鸦群

       

      从桑树枝上轰走

      用扫把猛刺,急旋, 

      用扫把疯狂地挥舞

       

      在夏日潮湿的空气里

      越过枝杈和鸦群

      对天诅咒

       

      咒骂那在消逝的群星间消逝的众神。

      可是现实主义的乌鸦知道

      那不过是一个人

       

      在清晨穿着睡衣, 

      扫把也不过是扫把

      他的吶喊也仅仅

       

      是一些词语和半词语

      将被沉重的空气吞没。

      但它们还是从树上飞起

       

      *好让他安静

      让清晨依然是清晨。

      很快它们又会回来

       

      三三两两,在伸展的枝杈间

      栖息,它们的笑声仍是一样

      前后不变。

       

      我不

       

      我不懂英文。 

      乔治·休格纳

       

      我不懂英文。

       

      我不懂英文,所以我对*近的战争 

      那在夜视镜的晚空开花的战争 

      无话可说。

       

      我不懂英文,所以当我饥饿时,只能 

      对着自己的嘴巴不断比画。

       

      但是这样的手势可作多种阐释。

       

      我不懂英文,所以无法申请必要的 

      准许,如*新条令里陈述的。

       

      比如说:我可以说一句亲热的话吗;我可以

      用手臂或双臂搂着你,轻柔地施压 

      吗;我可以直接亲你的嘴唇吗;先亲 

      你脖子左侧的韧带;然后亲你的两个 

      乳头;如此等等。

       

      我反正也无法判断她的反应。

       

      我不懂英文。所以我无法表明 

      我喜欢的是这幅空无一物的画 

      而不是那幅上面有东西的。

       

      无法诉说我的过去或对未来的憧憬,我的 

      眼镜如何在鹿特丹神秘兮兮地碎裂, 

      夏日花园里爱神与美女的塑像,圣保罗 

      街上突然的尖叫,一块手表

      在巴黎忽然停掉。

       

      无法讲犹太牧师与鹦鹉的笑话,或者 

      讲酒吧服务员与鸭子,或教皇与泊车点。

       

      你应该明白为何你从未收到我的信, 

      为何你的信我从未打开。

       

      我指的是你的那些信,如此准确地描述 

      可见宇宙和不可见宇宙怎样汇合 

      以及暗物质的镜头。

       

      无法区分镜子的走廊与毛蕊的草坪, 

      甲虫树与小雨蛙, 

      锅穴与风磨石。

       

      我也无法发这些词的音:science,
      séance, silence, 

      language 和languish。

       

      我也无法描述当太阳的斜度靠近冬令*低点时,树木的影子顺着墙壁延伸移动。

       

      无法描述杏仁眼的面孔从井底 

      向外窥探,石船以舌头为帆。

       

      我无法报告这朵玫瑰有二十四片花瓣, 

      其中一片微有虫蛀。

       

      无法陈述我怎样在这张桌子上一手把它掰散。

       

      无法问这朵玫瑰的名字。

       

      我无法重复记录天使或删除天使 

      所说的话。

       

      无法述说比比皆是的物体,或那些消失之中的 

      东西。

       

      然而游戏还在继续。一位健壮的男子对着球 

      挥舞棍子。一位白衣女子,两臂张开, 

      在空中 

      画一个真实的圆圈。一座村庄在粉笔山上化为灰烬。

       

      我不懂英文,所以我有各种各样的绰号 

      别扭先生,被毁者,无反应者, 

      彻底迷失的男孩,被马讥讽的人。

       

      战争几乎都还没开始,就已宣布结束。

       

      他们把它命名为“近与远的决战”。

       

      我不懂英文。

      【前言】 
      “镜中丛书”总序

      自2010年起,由我主持的“国际诗人在香港”项目,每年邀请一两位著名的国际诗人,分别与优秀的译者合作,除了举办诗歌工作坊、朗诵会等一系列诗歌活动,更重要的是,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双语对照诗集的丛书。到目前为止,已有八位应邀的国际诗人和译者合作出版了八本诗集,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传统。这套丛书再从香港到内地,从繁体版到简体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取名为“镜中丛书”。按原出版时间顺序,包括谷川俊太郎、迈克?帕尔玛、德拉戈莫申科、盖瑞?施耐德、阿多尼斯和特朗斯特罗默的六本诗集。

       与此并行的是“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自2009年起创办的香港国际诗歌节,每两年一届。这两个诗歌项目交织互补,为香港提供独特的文化平台,进一步形成汉语诗歌与国际诗歌的双重推动力。

      这套丛书的设想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在国际诗人与汉语译者的文本互动之中,跨越语言的边界;其二,对多语种的译者提出挑战,为丰富现代汉语提供新的品质及方向;其三,在国际诗人、译者和读者之间,在文本对应与参照中,构成某种内在张力,激活一连串语言内外的连锁反应。这套丛书首先面对的是院校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初学或精通外语的读者,当然也包括学者、译者和诗人同行。

      “镜中丛书”是我和同行合作编辑出版的中英、中法等一系列双语对照诗集丛书的“兄弟姐妹”,共同组成了一个国际诗歌的“大家庭”。诗歌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保证,也是一个民族苦难中的幸运。

      北岛

       

      【译者序】

      在2005年的一次讲演中,美国著名诗人迈克·帕尔玛曾引用一位苏俄诗人的话宣称:“诗歌是一把犁,给时间耕地,把深层的东西翻起来,黑土才会呈现在上面。”从70年代以来,帕尔玛的作品一直以其语言的深度和启示录般的活力,在美国诗坛独树一帜。从*早的《布莱克的牛顿》(1972) 到*近即将出版的《线条》,帕尔玛的二十多本诗集既具有英美诗歌传统的优雅,又发挥现代派的大胆创新。融艺术美学、语言哲学和时事政治为一体,深刻挖掘时间与现实,帕尔玛的作品把美国诗歌提到了继60年代垮掉派之后的又一个新高度。

      在帕尔玛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感到诗歌在不断地责问自己,斟酌自己跟世界的关系,寻找自己在现实里的地位。尤其是在人类语言正被鼓吹战争的政客与骗子肆意蹂躏的年代,帕尔玛觉得每一行诗都是一次清洗语言的机会。因此,那些让人产生惰性的陈词滥调,被作者玩于手掌,颠来倒去,点石成金,将它们沦为自己诗歌的笑柄和材料。这一特点使帕尔玛成为美国语言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帕尔玛的诗往往不是独白,而是对话;不是独自一人在柏拉图的山洞里给世界发信号,而是在茫茫人海中,在语言的沙漠里寻找回声。他早年的诗集《回音湖札记》,就是探索像蝙蝠一样在黑夜里,靠回音来辨别方向的能力。“他跟谁讲过”、“谁教你不要讲话”、“谁的声音掏空一切”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暗示有一个对话者,一个听众。即便是独白,帕尔玛的叙述者也往往呈现精神分裂症的征兆,“它会说,玫瑰是红的,二二得四——仿佛有人在场”(《循环》)。在世界的黄昏,帕尔玛曾感叹:“我们有幸跟别人一起工作。”他又说,“对话就是思想。”而在对话中,难免有暂时的沉默、尴尬、不安、空缺、犹豫、疑惑、模拟、引用、责问,等等。这些都是帕尔玛作品里常见的场景片断,也是诗歌存在的状态。*可怕的是那“掏空一切”的、独裁暴君式的声音,硬把墙上的有些字“指定为真理”,而另一些作为艺术拍卖 (《声明》)。这些“完*的半月”,只是“都市的谎言”(《这个》)。

      1996年,在给北岛的英文版诗集《在天涯》所作的序里,帕尔玛提出一个诗歌远近的概念,这同时也是一个时间与世界观的概念。他所谓的far away near,直译为“遥远的近”,可用中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来理解,说明诗歌所创造的不仅是一个距离观,而且是一种现时性,融合过去与将来。否则,语言将变成威尼斯的那座叹息桥,囚犯经此桥入狱,一去不返,再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通往语言的路上》)。拒绝历史叙述的单向行驶,拒绝成为僵化语言的囚犯,帕尔玛宣称:“诗歌是对遗忘的反抗。”以这种艺术精神,诗歌才到达一个新的伦理高度,成为对正统文化的抵抗和批判。

      黄运特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