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文学书专卖
  • 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
  • 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
  • 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
  • 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

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

举报

正版全新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8页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8页

售价 25.76 5.4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24

    数量
    库存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993821
      商品描述:
      【书    名】 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
      【书    号】 9787537860291
      【出 版 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    者】 孙丽  邰筐
      【出版日期】 2019-10-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页    码】 348
      【定    价】 48.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征选、汇编了来自全国各地57位普通中国人的亲述文字。在他们对各自人生际遇的讲述中,折射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伟大历程,是无数令人心动的瞬间或永恒。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生动描述了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精彩呈现了在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气象新精神。整本合集丰富多彩、鲜活厚重,从中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无数令人心动的瞬间和永恒。

      【目录】 
      第*辑  穿越七十年的乡愁

      堇荼如饴  叶浅韵003

      岁月里的家国春秋  艾诺依010

      家乡三忆  孟宪春018

      如是我闻  空灵032

      穿越七十年的三代乡愁  舒仕明040

      隔着八十一年的亲情  葛权050

      两张欠条  黄崇羽059

      亲亲沂蒙  苏雨景063

      边境小城  韦佩贝069

      *好的时代  王飞075

      一担谷  廖辉军079

      吃肉的记忆  朱小毛083

      大山的情怀  郭增吉087

       

      第二辑  岁月里的流光碎影

      奎屯的阳光  宁红瑛097

      书包、手表、花衣裳  刘应姣106

      城市上空的麦田  葛亚夫114

      老农的初心  罗涌126

      集邮记  刘海涛131

      毛票  张楠134

      与一条铁路的爱恨情仇  西雅137

      我和我的祖国  韩兵143

      我一直在诗意中寻找  崔友146

      明天会更好  彭慧慧156

      与铁路同行的检察生涯  刘晓莹160

      终生难忘的三次升旗  张治乾167

      上街下乡  曹瑞冬172

      祖国是个大家庭  唐红生179

      湖区上有一面旗帜  周玲182

      对峙  陆露187

      郑上慧:自行车上的温情蓝  赖东梅194

      你们依然是我的牵挂  赵娟201

      二叔  李焕年207

      老宋和高一帅  吴咏虹211

      愿你的童年被岁月温柔以待  苏伊凡220

      草根创业者的三段往事  徐歆225

      “90后”检察官小丸子的七年网事  胡雨晴234

      与时俱进的90 岁老人侯龙柱  余海燕240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与大海  尤萍243

      我和祖国的青春岁月  曾啟秀250

       

      第三辑  一个时代的憧憬和梦想

      我家三代人的梦想  曲京溪259

      时代三迁  郑骅267

      灯光的蝶变  晓宇276

      我教母亲学支付  张君280

      灯,照亮人间美好生活  周玉成283

      时光·印记  赵颖285

      农家的“能源史”  顾艳288

      电视机的变化  路志宽291

      通信方式的变迁  姜利晓295

      回想写信的那些年  路志清299

      村歌  朱仲祥301

      老冰箱,新冰箱  曹祖兴307

      一把茶壶  刘干311

      碎影流香  庞雷314

      我家厨房变化记  刘志宏322

      一日三乘,日行千里  聂彦325

      *后一次换房  张运涛329

      安得广厦千万间  俞珉333

      【文摘】 
      城市上空的麦田

      葛亚夫

       

                                                                              1

          凌晨,灯光刺眼。窗台上栖息的公鸡,迷瞪着眼,往暗影里挪挪,追上刚惊醒的梦。

          我往被单里钻,母亲往外拉。父亲在院里吆喝:都起来割麦!公鸡一激灵,应付了事地叫几声。我一骨碌滚下床,迷迷糊糊跟着父母,下地割麦。太疲倦了!二十多年来,一提到收麦,我就像中了蛊,神情萎靡,四体乏力。仿佛冥冥中注定,我不是

          父亲合格的接班人。

          那是一个父辈引以为豪的光辉年代,那是一个秉承勤能补拙的蒙昧年代,那是一个笃信勤劳致富的纯真年代,那是一个一去不返的年代。有谁知道,那是否是*好的年代?

       

                                                                                2

          我*大的贡献,是作为全家的笑料,勾兑清贫的生活。他们干活累了,拿我寻开心。麦收漫长如“西天取经”,我则是开心果八戒。

          早怕露水午怕热,晚上又怕蚊子蜇。打一人。我说:八戒。姐姐骂我猪。我忙说:猪八戒。父亲作势要打我:兔崽子!敢改姓猪,我打断你的狗腿。

          我这才明白,谜底是我,他们合伙耍我。母亲笑着打圆场:别打了,再打他就懒成“四不像”了——弄不清他自己到底是姓葛,还是姓兔、姓猪、姓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滴汗水,一颗麦粒。这个遵循了千万年的法则,我却认为很不公平,就消极怠工。那天,我正望着云彩发呆,父亲走过来。我问:有没有一种东西,人啥都不要干,它就把麦子收好了?

          父亲看我一眼,朝我屁股上烙个“烧饼”:有,做梦!

          但我做梦都没想到,只是十多年的时间,“铁牛”的出现,就颠覆了传统的农业,更新了土地的法则,顺带改变了农民的命运。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振奋人心的变革叫机械化。

      穷则思变。我纳闷的是,父亲那么“不思进取”,一定很富有,只是他富有的是什么呢?

       

                                                                           3

          村人对麦的虔诚,犹如圣人和亲人。

          爷爷喜欢把麦写成麥,他的解释是:麥就是一家人吃晚饭。上边的两个“人”是父母,下边的“人”是孩子……正因如此吧,每株麦子都不能落下,都要按部就班回家。但总有些顽劣的麦子。老人和孩子就负责拾麦,把潜逃的麦子捉拿归案,颗粒归仓。

          拾麦时,老人常捉弄我:拾麦干吗?

          我说:卖钱娶媳妇。

          娶媳妇干吗?

          娶媳妇生孩子,孩子拾麦子。

          老人笑,我也笑。十岁后,我就不笑了。我发现,转一圈咋又回来拾麦了?我可不想像父亲,一生都耗在麦田里;更不想像老人,一大把岁数了,还在弓着腰拾麦。

          学《观刈麦》,我扭曲了诗歌主旨,对作壁上观的白居易无比崇拜。老师说,只要好好学习,跳出农门,就可不事农桑了。以后,老人再问我拾麦干吗,我就说,卖钱上学,成为城里人。他们向父亲夸我有出息,父亲乐坏了:他那不叫出息,叫懒,懒得出奇!

          我的世界,父亲一点也不懂。一如父亲满脸的墨迹,我也一字不识。

         父与子,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注定要各奔东西,走向南辕北辙的人生。

       

                                                                       4

      *喜欢“打场”,因为那是老黄牛的活,不关我事。闲看别人干活是件很快乐的事。

          老黄牛未必这么想。它拉着石磙、石磨,有时还得捎上我,在麦场转呀转……这种循环播放的慢镜头,不像劳动,更像是对人的催眠。牛的确任劳任怨,但它背负的几千年农耕文明,多少有点忽悠人类之嫌。千年可以走多远啊!它却和人配合默契地原地踏步走。

         父亲牵着牛在麦场里转圈,牛牵着父亲在人生里转圈。那时,时间真的很慢,很慢。

          扬完场,麦归麦,糠归糠,一天就结束了。我躺在麦堆上,嚼麦粒,看天上的云。

          老师说,麦,天所来也,那天外一定有天,它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到*繁华的词:城市。

       

                                                                           5

          十五岁前,我是村里*懒的农民,*没出息的孩子。

          所谓出息,就是像父亲——种田能手,干活好把式。那时,庄稼的好坏还决定出息的大小和家庭境况的良莠。参照这个农耕标准,我就是不达标的残次品。哪怕站在麦田里,我也“游手好闲”,看见的从来都不是麦子,而是麦田上空的城。

          身在曹营心在汉。像我这样的人很多,只是他们潜伏得更深,如同等待戈多的暗号。

          十五岁,我以*出息的方式离开村庄,进城上学。但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一路碰壁,终于找到学校。父亲发自肺腑地说:城里好个鸟!娃,上不好学不要紧,回家爹教你种地。我没有吱声,但心底敞亮:这条路我不会回头了。

          目送父亲凄怆远去,我忽地生出永别的伤感。20世纪*后一年,一条柏油路穿过村庄,像根橄榄枝,冲破了城乡的藩篱。

          村庄再也无法屏蔽时代,不安分的年轻人,追逐着朦胧的梦想,纷纷涌向城市。“众叛亲离”,村庄衰落得比王朝还快。麦子成了孤儿,孩子成了孤儿,老人成了孤儿。村庄像硕大的唱戏机,不停唱着“空城计”。老人靠着墙根,偶尔也会吼一段:魏延反,马岱斩……

          他们和父亲一样,固执地认为孩子脑后有反骨,所以才会抛亲弃子,背井离乡。

       

                                                                                 6

          2009 年底,我迁回颠沛流离的户口。本子上标注着:非农。我豁然明白,故乡,我再也回不去了。但我恐慌的是,“农”会不会从户口本上消失,就像村庄从大地上消失一样。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