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文学书专卖
  • 陈旧人物(叶兆言经典作品)

陈旧人物(叶兆言经典作品)

举报

正版全新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63页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63页

售价 18.90 4.2折

定价 ¥4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06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945101
      商品描述:
      【书    名】 陈旧人物(叶兆言经典作品)
      【书    号】 9787544779142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作    者】 叶兆言
      【出版日期】 2020-05-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页    码】 263
      【定    价】 45.00元

      【编辑推荐】 
      民间视角、文史笔法,形塑文化界知识分子群像
      本书写有近现代文人学者共三十八人,基本囊括近现代文化界的各类名家代表。有近代老派文人或学者,如康有为、梁启超、林琴南、严复、吴宓、陈寅恪、章太炎等;有祖父叶圣陶相知相惜的故交挚友,如王伯祥、顾颉刚、俞平伯、吕叔湘等;有新文化运动主将及新文学代表作家,如刘半农、钱玄同、朱自清、闻一多等;另有成名于三十年代上海滩的小说家,如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苏青、张爱玲;还有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等。
      这些“陈旧人物”,在叶兆言笔下既代表人的陈旧,也表明他试图把“陈”当作动词,展览一下几个“老掉牙”的前辈。他们从刻板幽渺的史书中跳脱,借由叶兆言的民间视角、文史笔法,重新立体传神起来:有纵酒骂袁以致误车的章太炎,有吃着饭突然红光满面吟咏古诗的俞平伯,还有课堂上只有三人还要点名、认真得近乎迂阔的朱自清……叶兆言举重若轻,打捞历史细节,还原昔时现场,将岁月深处的陈旧人物勾勒成一幅生动丰满的近现代知识分子群像。
      文化世家、学风谨严,文人剪影画骨描神
      言说近现代文人,叶兆言具有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他出身文化世家,家学深厚,祖父叶圣陶是五四以后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与社会活动家,伯父叶至善为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编辑,父亲叶至诚是知名作家和编辑。受家学渊源泽被,他交游广泛,文学史上的文人逸趣、学者方家于他而言,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不是神秘莫测的人物。他们活跃在作者的生活圈子中,是祖父辈的知己故交,是鲜活可亲、触手可感的人物形象。
      叶兆言从身边人事出发,从才情劲笔入手,相对于故纸堆里找材料的隔靴搔痒,他从耳闻目睹的掌故中画骨描神,解析少为人知的历史背面,揭开易于忽略的历史常识。特殊家世中成长起来的叶兆言,写出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文人剪影的高度。阅读作积淀,趣味为根底,书写一个人的近现代文人史.
      叶兆言好历史,尤其喜欢关注历史长河中命运浮沉的文化人物。他以广博的阅读作积淀,以博杂史料的趣味为根底,简笔勾勒近现代文人,逸闻掌故,由浅而深,由表及里,寥寥数千字,似行云流水般自然,如凌波微步般轻盈,书写一部带有浓郁个人兴趣的近现代文人史。
      以虚君共和诳骗光绪帝的康有为,藏书十万卷信仰趣味主义的梁启超,耻谈因翻译获巨额稿酬的林琴南,……他们是国学大师,是革命志士,是文学大家,他们早已成为近现代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叶兆言笔下,近现代史不是教科书中的一板一眼,不是怒目圆睁、不近人情,而是真实可触、细腻可感。他举重若轻,小心撕开历史的一角,打捞历史细节,还原昔时现场,用话家常的方式拆解史料,将厚重刻板的历史解码重组,从个人言史的角度,重新书写那一段曾大放异彩的时代与人物。

      【内容简介】 
      从国学大师梁启超陈寅恪,到新文化运动旗手刘半农钱玄同,从刘呐鸥、穆时英,再到朱自清、闻一多、李叔同、苏青、张爱玲……他们早已成为现代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叶兆言举重若轻,打捞历史细节,还原昔时现场,用话家常的方式拆解史料,将厚重刻板的历史解码重组,将岁月深处的陈旧人物勾勒成一幅生动丰满的近现代知识分子群像。

      【目录】 
      001 康有为 
      008 梁启超 
      015 林琴南 
      022 严 复 
      030 刘半农 
      037 钱玄同 
      044 朱自清 
      051 闻一多 
      058 张闻天 
      063 潘汉年 
      070 刘呐鸥 
      077 穆时英 
      084 王伯祥 
      090 顾颉刚 
      095 周瘦鹃 
      101 范烟桥 
      107 俞平伯 
      113 吕叔湘 
      119 吴 宓 
      126 陈寅恪 
      132 蒋百里 
      138 李叔同 
      145 章太炎 
      152 齐白石
      158 张大千 
      164 傅抱石 
      170 苏 青 
      174 张爱玲 
      183 朱希祖 
      193 朱 偰 
      205 傅 雷 
      214 沈从文 
      222 钱钟书 
      229 王泗原 
      236 张中行 
      243 师 陀 
      250 柯 灵 
      257 施蛰存

      【文摘】 
      康有为 我对康有为一直没什么太好的印象,说来可笑,这反感首先来源于一种妒忌,大约自己比较笨,总觉得喜欢自我吹嘘,总有问题。读康有为的东西,老想着他是在吹牛,翻开中国近代的历史,像他这么感觉良好和敢说大话的人,还真不太多。康有为自订的年谱上说自己五六岁时开始读四书,到十岁便“知曾文公、骆文忠,左文襄之业,而慷慨有远志矣”。书读多了,对有些文字已经麻木,譬如神童之说,在这一点上,康有为表扬自己和表扬自己儿子如出一辙,他老人家五十岁才得子,儿子三岁,能背三十首诗,认识几百个字,他立刻写诗盛赞“风骨凝端秀,神明得静舒”,认定这孩子前途无量,将是自己优选的接班人。三岁毛孩能背诗识字,这样的神童在今天也不少见,一个人日后若有了出息,早年的聪慧便是明证。其实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经常的事情。 康有为被称为“康圣人”,这又是我不喜欢的一个原因,因为圣人不是普通人,没有人情味。他是天生的教主,一言一行部和他的书法一样,流露出强悍的霸气。我始终想不太明白,光绪皇帝如何就轻信了他的蛊惑,读谭嗣同的《仁学》,读康有为的《大同书》,总觉得是年轻的皇帝上了文人的当。站在大清朝的角度上,康梁一党,不仅要杀,而且要斩草除根。光绪当皇帝毕竟嫩了一些,虽然《仁学》和《大同书》都是戌戌之后才出笼,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显然是早已形成。谭嗣同的变法,迟早一天是连皇帝的脑袋也要砍的,因为他赞美法国大革命,“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康有为表面上温和,开口皇上闭、口忠君,他的《大同书》更让人目瞪口呆,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说到乃师的哲学思想: 先生者,天禀之哲学者也。不通西文,不解西说,不读西书,而惟以其聪明思想之所及,出乎天天,入乎人人,无所凭借,无所袭取,以自成一家之哲学,而往往与泰西诸哲相暗合,得不谓理想界之人杰哉? 先生之哲学,社会主义派哲学也。泰西社会主义,-源于希腊之柏拉图,有共产之论。及十八世纪,桑士蒙、康德之徒大倡之,其组织渐完备。隐然为政治上一潜势力。先生未尝读诸氏之书,而其理想与之暗合者甚多。其论据之本,在《戴记·礼运》篇孔子告子游之语。 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一年成立,梁启超这篇介绍文字,写于一九〇一年,此共产当然不等于彼共产,但是就其宣扬的一些东西来看,如“土地归公”,“男女平等,结婚离婚自由,严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教育平等”,“遗产一半归公”,设“养老院”,“育婴之事,必由公局,父母不得与闻”,还真有些共产主义色彩。对于大清朝来说,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无疑异端邪说,光绪皇帝会糊涂一时,不可能糊涂一世。康有为显然是阴谋家,早就有几步走的如意算盘,可惜历史有自己的逻辑,并不按照他的想法发展,戊戌变法是步,这一步刚跨出去,就输得一塌糊涂。人们谈起这一段往事,喜欢把过错推到袁世凯身上,好像袁当时只要站在维新党人一边,变法便可能成功,中国的前途于是会另一副模样。这是过于天真的想法,在一个有着古老封建传统的国度里,仅仅是搬搬椅子挪个座位,都要流血死人,靠文人的一纸改革理想,想实现什么大同世界,实在是痴人说梦。 P1-3

      【前言】 
      前言
      这本书内容看似整齐,长短差不多,却陆续写了十年。其中有两年的专栏,为此,要隆重感谢约稿编辑,没有他们坚决督促,就不会有这本小书。熟悉一点掌故的都知道,鲁迅先生成为小说大家,与钱玄同的引诱和教唆不无关系。文章往往是逼出来,历史证明大作家得逼,各式各样小作家,同样可以逼上梁山。 
      “陈旧人物”既代表人的陈旧,也试图把“陈”当作动词,展览一下几个老掉牙的前辈。文章写出来,照例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劝不要写这类文字,他的意思是说,等你老了,不能写小说了,再写也还来得及。有人鼓励多写,觉得这些文章比我的小说更精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从来不是个有主见的人,耳朵根也软,常常身不由己,一直处在写与不写之间。 
      本书*早结集,是二〇〇七年,感谢陆灏兄提供出版机会,感谢上海书店出版社。初版删《张闻天》和《潘汉年》,三年后出版增订本,重新补上,同时编入新写的文字,增加了五分之二内容。同一个书名,出现两个不同版本,给读者造成困惑和不方便,为此深表歉意。 
      再版后记中,已做过声明,目前的这个版本为*后定稿,以后再写同类文章,将另编成书。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下关三汊河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