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文学书专卖
  • 白居易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桐花诗 顾学颉,周汝昌 人民文学出版社9787020156061正版全新图书籍Book

白居易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桐花诗 顾学颉,周汝昌 人民文学出版社9787020156061正版全新图书籍Book

举报

全年无休~正版全新图书~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品质保证^_^

  • 作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    978702015606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27.32 7.2折

定价 ¥38.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1-08-28

此商品已售罄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315594
    商品描述:
    【书    名】 白居易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书    号】 9787020156061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    者】 顾学颉,周汝昌
    【出版日期】 2021-05-01
    【开    本】 32开
    【定    价】 38.00元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总体介绍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是普通读者阅读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和基础书。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历史超过60年。这套丛书旨在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呈献给普通读者,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品鉴古典文学可靠版本。这套丛书以中国历代文学经典名著、诗文名家作品为对象,约请相关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整理注释,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质量可靠且方便阅读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书和入门书。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是在“读本丛书”的基础上进行分化重组(四大名剧和小说部分另做新丛书)、遴选再版、增补扩充而成。该丛书分批编辑出版,辑于2017年12月出版,第二辑于2020年1月出版。第三辑于2021年1月出版。

    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是一套古典文学普及读本,丛书以选本为主,撷取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把古典文学精华的部分呈现给读者。

    二、时间从先秦至晚清,贯穿中国古代历史,文体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赋、乐府、词、散文、戏曲等主要文体。

    三、整理者皆是学殖深厚的学者,如钱锺书、王伯祥、俞平伯、余冠英、游国恩、唐圭璋、萧涤非、夏承焘等,他们都是当代学术大家、名家,工作严谨细致,认真规范。这些图书也是他们的代表作。

    四、众多图书经过几代读者的认可,具有良好的品质口碑。

    五、丛书至今历时六十余年,图书经过多次再版修订和编辑加工,质量日臻完善。

    六、本次出版,所有图书皆重排、重编、重校,版式、封面设计典雅大方。

     

    第三辑书目

     

    1.楚辞选(金开诚 高路明 选注)

    2.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选注)

    3.元明清散曲选(王起主编 洪柏昭 谢伯阳 选注)

    4.唐宋传奇选(张友鹤 选注)

    5.高适岑参诗选(孙钦善 武青山;陈铁民 何双生 选注)

    6.白居易诗选(顾学颉 周汝昌 选注)

    7.陆游诗选(游国恩 李易 选注)

    8.元好问诗选(郝树侯 选注)

    9.李梦阳诗选(张兵 冉耀斌 选注)

    10.何景明诗选(饶龙隼 选注)

    11.谢榛诗选(李庆立 选注)

    12.李攀龙诗选(李伯齐 李斌 选注)

    13.钱谦益诗选(孙之梅 选注)

    14.吴梅村诗选(叶君远 选注)

    15.王士禛诗选(赵伯陶 选注)

    16.袁枚诗选(王英志 选注)

    17.黄景仁诗选(李圣华 选注)

    【内容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三千多首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本书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歌的选注本,由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顾学颉、周汝昌两位先生选注而成。本书以较早的宋本为底本,以全面展现白居易诗歌艺术成就为宗旨进行选目、校勘;注释方面,除了对于一般读者认为困难的词句和典故加以注解,更着重在作者创作这一些诗歌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生平和他的交游活动等方面。书后还附录由顾学颉先生编写的《白居易年谱(简编)》,便于读者朋友对照作品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情况。本书体现了前辈学者深厚的学养和功力,初版六十年来,已成为研习欣赏白居易诗歌的经典读本。

    【目录】 
    目录

     

     

    前言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

    赋得古原草送别

    游襄阳怀孟浩然

    李白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

    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

    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

    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寒闺夜

    杏园中枣树

    邯郸冬至夜思家

    西原晚望

    长恨歌

    观刈麦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

    再因公事到骆口驿

    初授拾遗

    李都尉古剑

    云居寺孤桐

    惜牡丹花二首(选一)

    宿紫阁山北村

    杂兴三首

    凶宅

    悲哉行

    赠友五首并序(选一)

    赠卖松者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

    晚秋夜

    新制布裘

    赠杨秘书巨源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选一)

    望驿台

    新乐府并序(选十九首)

    海漫漫

    上阳白发人

    新丰折臂翁

    道州民

    两朱阁

    八骏图

    涧底松

    红线毯

    杜陵叟

    缭绫

    卖炭翁

    母别子

    盐商妇

    井底引银瓶

    官牛

    黑潭龙

    秦吉了

    鸦九剑

    采诗官

    秦中吟十首并序(选六)

    重赋

    伤宅

    立碑

    轻肥

    歌舞

    买花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

    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和答诗十首并序(选一)

    和大觜乌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寄唐生

    伤唐衢二首

    村夜

    采地黄者

    溪中早春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并序(选一)

    村居苦寒

    夜坐

    游悟真寺诗

    读张籍古乐府

    白牡丹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

    然有感,因成四章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登郢州白雪楼

    放言五首并序(选一)

    舟中读元九诗

    望江州

    江楼闻砧

    放旅雁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

    赠元九、李二十

    夜雪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官舍内新凿小池

    访陶公旧宅并序

    西楼

    琵琶引并序

    湖亭望水

    题浔阳楼

    题元〔十〕八溪居

    赠内子

    大水

    南湖早春

    浔阳春三首(选一)

    春生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大林寺桃花

    遗爱寺

    早发楚城驿

    问刘十九

    山中独吟

    西河雨夜送客

    截树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游石门涧

    湖亭晚望残水

    读谢灵运诗

    建昌江

    题岳阳楼

    竹枝词(四首)

    东坡种花二首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之一)

    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

    暮江吟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画竹歌并引

    立春后五日

    江楼夕望招客

    余杭形胜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吟玩成篇,寄水部张籍员外

    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江南遇天宝乐叟

    早兴

    钱唐湖春行

    杭州春望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春题湖上

    别州民

    茅城驿

    洛中偶作

    梦行简

    履道春居

    渡淮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知足吟

    魏王堤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天津桥

    七年春题府厅

    岁暮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杨柳枝词八首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题文集柜

    池上寓兴二绝

    达哉乐天行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选一)

    秋思

    乌夜啼

    花非花

    采莲曲

    长相思

    忆江南词三首

    浪淘沙词六首(选四)

     

    附录 白居易年谱(简编)

    【文摘】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body{font-size:1.28em}
                    img {max-width:100%;}
                

                江南〔1〕送北客,因凭〔2〕寄徐州兄弟〔3〕书

    故园〔4〕望断〔5〕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6〕。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年(786),白居易客居江南,托人带家信到徐州,并作了这首诗。这是作者现存作品中早的一首。题下作者原注:“时年十五。”

    〔1〕江南:唐代初年,划分全国行政区为十道,江南道是其中之一。玄宗(李隆基)时增加为十五道,把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白居易当时旅居苏、杭,所说的江南,指东道(包括今江苏南部及浙江、福建一带)而言。

    〔2〕凭:请托、捎带。

    〔3〕徐州兄弟:当时作者的父亲白季庚做徐州别驾。他的哥哥幼文、弟弟行简和幼美都在徐州。

    〔4〕故园:家乡。白季庚在徐州做官多年,在徐州属县符离(今安徽宿州)住家很久;徐州可算是作者青年时期的故乡。参阅《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篇注释。

    〔5〕望断:望尽、望极的意思。

    〔6〕“楚水”句:楚水,战国时楚国的势力曾伸张到徐州一带;又,项羽灭秦后,自称西楚霸王,都于彭城(即徐州);徐州境内有泗、汴等水:故称徐州的水为“楚水”。这里泛指徐州。吴山,春秋时吴国都于吴(今苏州市地);故称此地的山为“吴山”。这里泛指江南。万里余,夸大形容两地距离很远。

    赋得〔1〕古原草送别

    离离〔2〕原上草,一岁一枯荣〔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5〕。

    贞元二、三年,白居易十五六岁时作。据唐人张固《幽闲鼓吹》等书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拿着诗文谒见著作郎顾况,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居’亦不‘易’!”及至看了这首诗,又大加赞赏说:“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于是到处赞扬。参看后面的“备考”。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两字。这是练习应考的拟作,所以也加“赋得”二字。

    〔2〕离离:野草很长、很多的样子。

    〔3〕枯荣:枯,枯槁,指草枯死。荣,指草生长、茂盛。

    〔4〕“远芳”二句:远芳,指远处的草。晴翠,阳光照在草上反射出的一片碧绿的颜色。古道和荒城,都是野草丛生的地方;也就是行人即将经往的处所。

    〔5〕“又送”二句:本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出门远游的人。萋萋,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这两句,点明题目,说出送别的意思。

    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宋·尤袤《全唐诗话》:“乐天未冠,以文谒顾况,况睹姓名,熟视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及披卷,读其芳草诗至‘野火烧不尽……’叹曰:‘我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前言戏之耳。’”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叙白谒顾事同前,略)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诗名动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白乐天以诗谒顾况,况喜其咸阳原上草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余以为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之句,语简而意尽。”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刘商柳诗:‘几回离别折欲尽,一夜春风吹又长。’不如乐天草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简而意畅。”

    ......

    【前言】 
    前言(节选)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发展到了唐代,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成千累百的诗人在那一时期先后出现,他们以各有特色的诗篇,从多方面来反映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使后来的读者真如置身山阴道上,但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应接不暇。在那众多的诗人之中,白居易便是杰出的代表之一。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在数量上比其他任何唐代诗人流传下来的都要多,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也是较为广阔的,而在艺术创作上更显示了他自己的特色。

    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不仅流传于他的朋友之间,在宫廷和民间、甚至在国外也曾经广泛地流传过;在唐以后的历史上各阶层的读者中间也有广泛的影响。在今天,白居易的诗歌也还有不少的篇幅博得了人民的喜爱,人民把它当作祖国文学中的瑰宝,珍视着它,热爱着它,并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作为滋养料,以促进社会主义的新诗歌更加迅速地成长。但是,在那些篇帙浩繁的白居易的诗歌中,也有在今天看来是无益的部分,这是必须加以区别和抉择的。为了批判地继承这一份祖国的宝贵的文学遗产,我们尝试编选了这一部《白居易诗选》;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位历史上的杰出诗人和他的诗歌,对于白居易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作品产生的历史条件,我们在这篇前言和有关的注释中也略加一些介绍和分析。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生活在和我们迥然不同的时代。他诞生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所谓“中唐”时期。他的先世原是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但他本人却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后又迁居荥阳。他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卒于武宗会昌六年(846),中间经历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个朝代。那曾经是集中的统一的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走向它的下坡路,宦官专权于内,藩镇割据于外,封建统治集团正处于分崩离析,即将瓦解的前夕。这中间,虽然有一两个皇帝曾经希图“中兴”,无奈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没落的命运。而在另一方面,农民革命的风暴也还没有起来,李唐王朝建国初期对于农民所作的某些让步,某些改良的措施,曾经施行过的一些“仁政”,已经荡然无存。例如,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一些负担的“租庸调”法,和行之虽不彻底但对于恢复农业生产仍有一定作用的“均田”制,这时都已遭到了破坏;代替它们的是新的压迫和剥削。大地主的庄园土地日趋集中,以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失去了大量的土地,降为农奴或奴隶。“两税法”代替了“租庸调”法,剥削是更加残酷了。此外,还有不少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甚至是公开的掠夺,如“宫市”、“白著”等,真是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人民受着熬煎,到处是混乱,到处是黑暗。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个正直的诗人能有什么光明的出路呢?

    光明的出路是没有的。

    白居易就是在愤激、苦闷和矛盾中,度过了他的一生。

    ……



    任何一个古代的伟大诗人,他的思想和创作都不是单纯的而是相当复杂的,白居易自然也是这样。

    白居易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上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这反映着他在创作这一些诗歌时的生活和思想的变化情况。从大体上说,在他的早年的作品中,白居易更多地着重于思想内容和题材方面的发掘,而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则更多地着重于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的探求,虽然在他的许多优秀的诗歌中(不论是早年的或晚期的),题材和风格、内容和形式大都是密切结合、和谐统一的。在白居易的创作思想上和生活态度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这就是“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矛盾。这一种思想上的矛盾,在他的作品中曾经多次地表现出来,而集中也完整的表述,则是他的著名的《与元九书》中的一段话,他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 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觉仆诗,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白居易在这里所说的主要是他对于出处进退、立身处为世的见解;在这里,他又谈到了对于自己诗歌的看法;同时,他也说明了他的“奉而始终之”的“道”和“言而发明之”的“诗”的关系。这样的一个矛盾,在他的思想中和创作中是长期地并且也是普遍地存在着的,只是它的表现的形式时有不同而已。大致看来,在他的创作的早期,在写《新乐府》和《秦中吟》以及其他的“讽谕诗”的时候,在他的思想里,“兼济”的思想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而当他处在无可作为,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的时候,或是在政治上遭受到打击或排斥的时候,特别是在他的暮年,饱食闲居,皈心佛教的时候,“独善”的思想则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而在更多的时候,更多的场合,不论是在他的“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或“杂律诗”中,“兼济”和“独善”的思想则是互相掺合在一起并且又是互相矛盾着的。当他看到了在烈日炎炎下拾麦穗以充饥肠的农妇的时候,在他写《观刈麦》的时候,他想到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他感到了内心的愧疚:“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他想到要为人民做一些好事。当他穿上了新制的布裘的时候,他“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他认为:“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他产生了这样的愿望:“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布裘》)他在谏官的岗位上,固然写出了像《新乐府》、《秦中吟》之类目的在于“兼济”的诗,当他遭受到打击的时候,在他的转徙生活中,路过洞庭湖时也写下了《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这样的诗。在这首诗中,他想到了当时如果能有大禹这样的人出现,化水患为水利, 来解除人民的疾苦,那是如何的好啊!他即使是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在那夹杂着很浓厚的佛家思想的《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中,也还没有忘记那一些“大寒之月,躶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的舟子;当他想到自己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时,便感到“适愿快心”。从总的倾向上看,在“兼济”和“独善”的矛盾中,“兼济”的思想仍是他的思想的主要方面。

    ……



    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为了叙述上的方便起见,我们把他的诗歌分为讽刺诗、叙事诗和抒情诗三方面来考察,而没有按照他自己原来的分类,即“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来叙述。不论是在讽刺诗、叙事诗、抒情诗或是其他的题材方面,他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指导着白居易进行创作的是他的政治观点和文学观点,特别是在他的《新乐府》和《秦中吟》这两组诗里,这一些观点表现得更加鲜明而突出。在《新乐府》的序言中,他明白地告诉读者,说他之所以要写这一些诗是有所为而作的,他是有意识地继承着《诗经》以来的文学传统,用诗歌来为他的政治主张服务的:“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他反对那一些“嘲风雪,弄花草”的脱离现实生活和斗争的创作倾向。他在《策林》六十八、六十九中,论及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时,也表示出同样的观点。在这样的创作思想指导之下,白居易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一些诗都是有所为而作的,为着他的进步的政治观点服务的,这是他的诗歌的主流,他的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

    从全部白居易的诗歌看来,他的诗歌语言是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但同时又是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的。“老妪解诗”自然是一个虚构的流传于诗坛上的佳话,但是,从这个传说中,我们也不难理解,诗人在语言艺术上是下过一番工夫的。在明代评论家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