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乐匋书社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图文详情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三编(16开精装 全三十五册 原箱装)

举报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一书集为三编,共计收录期刊达280余种,成书340卷。在三编中,我们组织了强大的专家队伍,调用了几十家图书馆馆藏以及部分民间收藏资源,历时五年,终于收集到新刊51种,并对前两编所收期刊中的近20种进行了增补,合编成约40卷。三编的推出使得这套珍贵文献更加完整,价值因此大大提升。此书具备了佛教文化研究、版本收藏等多方面的价值。堪称我国目前收集最完整的早期佛教期刊合集。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 ISBN:    9787514900477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13-11
  • 印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 ISBN:  9787514900477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13-11
  • 印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8472.00 5.0折

定价 ¥1700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0-06-09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九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79.81% (338笔)
    好评率
    99.16%
    发货时间
    11.62小时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国学古籍 > 宗教
      货号:
      v2
      商品描述:
      在民国之前,中国佛教界几乎没有自己的文化载体,有关佛教消息都是揭诸于报端,且多是负面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佛教界创办了第一份佛学刊物——《佛学丛报》,从此佛教文化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为止,中国佛教界及其与佛教文化有关的单位共创办了300余种佛教刊物,出版了成千上万种读物,佛教开始复兴,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佛教刊物的创办者可以说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既有佛教团体与寺院创办的佛教期刊,又有学院与居士创办的佛教学报,还有私人与公司创办的报纸媒体,总之林林总总,内容繁芜,观点各异,成为当时文化界、学术界的一大气象。然而,民国佛教界开创的佛教文化事业繁荣的局面并没有长期保存下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正处在上升势头的佛教文化事业,被嘎然中止,寺院在战火中烧毁,僧人流离,绝大部分刊物都被迫停刊,仅存的几种刊物不能定期出版,整个佛教文化事业再次重新坠入衰颓状态。抗战胜利以后,又因内战的影响,虽然在出版文化事业上有所恢复,但是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依然未能重新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

      面对当代佛教的种种情形,百年民国佛教前贤的现代性杰作,我们现在读起来仍然感到隽永体味的深义。他们所碰到的各种问题,也是至今中国佛教界还在面对的难题;他们所提出的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中国佛教界正在思考想到的办法;他们所走过的道路,也正是当前中国佛教界一直在试图摸索而找到的道路,当今转型期社会的佛教发展,无不依赖于民国前贤的睿智瞻识,换句话说,未来佛教的发展的理论建设,应是在民国以后而出现的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民国佛教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没有古代大德对现代中国佛教建设的努力思考与变通,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佛教的局面。

      可惜的是,这么有价值与宝贵的前贤的文化遗产,却在没到百年时间已经寻觅不见。由于种种原因,民国时期出现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基本散佚,以致于研究民国佛教史上的人有资料匮乏、无处措手的感觉,成为当代佛教研究中的一个瓶颈。可喜的是,经过有心人的努力,民国佛教的资料正在陆续不断地找回。因其数量庞大且分散收藏,鉴别甄选不易,收录起来更是弥足艰难。编委会特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佛教学者组成强大的专家队伍,进行海量筛选,并且调用了全国二十余家图书馆和十数家民间收藏机构的资源,历时十余年的汇集、制作,最终基本完成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文献的编辑和出版工作。2006年《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正编出版,收集了已经找到的152种珍罕期刊,编为209卷。其中未见各著录者有37种,各馆藏孤本39种。像曾经影响了几代学人的《海潮音》《威音》《内学》《微妙声》《世间解》《狮子吼》等名刊皆以完整的面貌再现世人。2008年《民国佛教期刊集成》补编86卷再次出版,其中新增收民国佛教期刊86种,并对《集成》中所收期刊中的56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补,其中补齐者多达34种。在2013年,民国三编又正式出版,共35卷,共收入刊物70种。目前整套《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已达330卷,其总量已与历代大藏经相当。在整理出版期刊文献的同时,又将“佛教报纸”这一稀见品种单独出版,八开13册,于2008年出版。自此,正编、补编、三编加之报纸文献,基本已将民国时期的佛教期刊收罗殆尽,这在项目之初是并未预料到的,自出版后的反馈情况来看,其在佛教界与学术界已经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学术界,利用这套资料来撰写论文与学术著作的人日益增多,已经出现利用这些资料撰写的博士论文和申报了国家课题的行为,研究民国与当代的佛教,不参考这套《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是不可能的,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这部丛书的相继出版,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其重要性已经凸显。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民国佛教,其意义自不待言。首先,因为民国佛教是沿袭明清佛教而来的,而明清佛教又是当代佛教模式的源头,所以研究民国佛教的重要性在于,既能对以往的明清佛教作一个回溯,又能对当代佛教的未来有一个清醒的借鉴,它既继承了过去,又开创了未来。其次,研究历史和思想文化,重要的是资料积累,没有资料就无法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近现代佛教的研究相当重视,但是由于资料还不充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囿于几个重要人物或思想的研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研究。现将绝大部分民国佛教刊物影印出版,既扩大了学者的视野,又为学术研究的深入打下了基础。再次,民国期间,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佛教学术争论,像当时出现的有关《大乘起信论》真伪的争论、佛陀诞生年代的争论、法相唯识是一家还是两家的争论、对密教评价的争论等等,不仅对当时佛学研究的深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透过影印的民国刊物,我们既可以了解过去佛学界关心与研究的重点议题,也对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可以避免一些课题的重复研究,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另外,这批珍罕民国佛教期刊的原样影印面世,对现在许多寺院建设寺院文化、重编寺志提供重要情况与资料;对近代以来兴起的“居士佛教”和“居士佛学”做出历史的梳理,也可以为现在的居士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对民国时期佛教改革、佛教思潮、佛教教育、政教关系等的发展和演变提供史料,加深人们对它的认识。

       总之,民国佛教期刊的整理和出版,对佛教界和学界来说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我们今天站在更高的起点,重新审视以往,对前人所做的工作与成就更能有一番新的认识。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一书集为三编,共计收录期刊达280余种,成书340卷。在三编中,我们组织了强大的专家队伍,调用了几十家图书馆馆藏以及部分民间收藏资源,历时五年,终于收集到新刊51种,并对前两编所收期刊中的近20种进行了增补,合编成约40卷。三编的推出使得这套珍贵文献更加完整,价值因此大大提升。此书具备了佛教文化研究、版本收藏等多方面的价值。堪称我国目前收集最完整的早期佛教期刊合集。可以认为,是当代佛教大藏经续编的一项重大的工程,其影响和价值不容忽视。

        此次三编出版,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不可或缺的即是目录索引。我们集中数名编辑之力,历时数月,将民国佛教期刊文献三编的条目详细录入,校对整理,准确率更高、内容更详尽。索引分篇名索引、作者索引两项,各附检字表,条目清晰,更易检索。依目录索引提供之条目查阅此文献,可谓事半功倍,希望给学界教界人士研究民国佛教予一臂之力。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