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乐匋书社
  • 范氏家乘(16开精装 全二十九册 原箱装)
图文详情

范氏家乘(16开精装 全二十九册 原箱装)

举报

《范氏家乘》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族谱,该书记载了范仲淹的家族历史,是学界研究范仲淹及其家族的重要资料。《范氏家乘》记载了范仲淹所立家训在这些家训的规范下,范仲淹后的范氏家族传承八百余年不衰。此次出版的范仲淹家族族谱为乾隆刻本,是国内孤本,现藏于苏州,具有非常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此次拟将该书影印出版,以便世人学习和研究。

  • 作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ISBN:    9787553112039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19-10
  • 印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作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ISBN:  9787553112039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19-10
  • 印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14015.00 6.4折

定价 ¥2200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0-03-26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九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3.11% (238笔)
    好评率
    98.48%
    发货时间
    17.66小时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国学古籍 > 历史
      货号:
      d
      商品描述:
      范国强,男,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常务所长,编著有《范文正公全集》《范仲淹研究文集》等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范敬中,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原苏州市发改委主任。李勇先,男,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范敬中,李勇先。内容简介:《范氏家乘》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族谱,该书记载了范仲淹的家族历史,是学界研究范仲淹及其家族的重要资料。《范氏家乘》记载了范仲淹所立家训在这些家训的规范下,范仲淹后的范氏家族传承八百余年不衰。此次出版的范仲淹家族族谱为乾隆刻本,是国内孤本,现藏于苏州,具有非常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此次拟将该书影印出版,以便世人学习和研究。
      商品描述:
      《范氏家乘》书评
        《范氏家乘》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族谱,该书记载了范仲淹的家族历史,是学界研究范仲淹及其家族的重要资料。
      追根溯源,敬宗思祖是中国人的天性。古时,家谱经历了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竹简家谱的发展变化,已经趋于成熟。汉唐以来,官修牒谱与民修牒谱共同发展。此时的家谱囊括了大到社会变革、家族迁徙、人物传略、地理环境,小到详世次、联宗祀、明本支、彰人伦、亲九族、忧乐与共、有无相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敦宗睦族、仁爱滂沛。对家族而言,家谱的基础功能也不仅是先祖生平的记载、家族盛衰的变迁,更是家风的传递、家训的引导。“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国史、方志、家谱成为记录九州华夏、炎黄子孙文明发展的三大载体。
      北宋皇祐三年,范仲淹主持修撰了苏州《范氏家乘》,并为其作序:“吾家唐相履冰之后,旧有家谱。咸通十一年庚寅,一支渡江,为处州丽水县丞,讳隋,中原乱离不克归,子孙为中吴人。皇宋太平兴国三年,曾孙坚、垌、墉、埙、埴、昌言六人,从钱氏归朝,仕宦四方,终于他邦。子孙流离,遗失前谱。至仲淹蒙窃国恩,皇祐中来守钱塘,遂过姑苏,与亲族会,追思祖宗,既失前谱未获,复惧后来昭穆不明,乃于族中索所藏诰书家集考之。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子孙支派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又理祖第,使复其居,以永依庇。故作续家谱而次序之。”这也是苏州《范氏家乘》重修的缘由,它以苏州五服十六房为基本,共推范仲淹为苏州《范氏家乘》第一世。该书还记载了范仲淹所立家训,通过这些家训的引导、规范,范仲淹后的范氏家族传承八百余年不衰。
       此次出版的范仲淹家族族谱为收录了两种版本,分别为清范宏金纂修 清道光三十二年苏州吴县刻本和清范端信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苏州吴县文正书院木刻活字本,现均藏于苏州,具有非常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編纂出版説明

      我國編修家譜的歷史源遠流長,家譜文獻成爲我國歷史文獻中重要組成部分。家譜與正史、方志一起,構成中華民族歷史大厦三大支柱,被譽爲“史界瑰寶”(梁啟超語),史學領域尚待開發的“大金礦”(顧頡剛語),不僅對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等提供許多珍貴資料,而且家譜還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不僅記載以血緣關係爲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遷徙歷史和重要人物事迹,而且家譜中的“家訓”、“族規”、“家法”等內容充分體現了敬老愛幼、孝順父母、崇儉戒奢等傳統美德。
      自古以來,我國十分重視家風家訓建設和良好家風傳承。尤其在宋代,以孝、悌、忠、信、禮、義、廉、耻八德爲標志,形成了“以家爲本”的倫理道德規范。在這方面,北宋政治家、教育家范仲淹(公元九八九一一〇五二)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他一生踐行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無論蒞州牧民,還是守邊安境,都極爲重視對後代的教育和培養,進而形成范氏家族世代傳承的良好家風。
      中國范仲淹研究會學術委員會致力於對歷代范氏家譜、族譜整理,希望通過對歷代范氏家風家訓總結,爲當代家風建設提供有益借鑒。目前已完成海內外范氏家譜的搜集和整理,擬編纂出版范氏家譜系列叢書,《范氏家乘》是其中之一。
      《范氏家乘》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及其後裔歷代續修的家譜,主要由蘇州范氏義莊具體負責編修和刻印。北宋范仲淹曾準備續修范氏家譜,仁宗皇帝得知後,主動給大臣范仲淹賜寫譜序,這是仁宗皇帝唯一主動爲大臣家譜賜序。自北宋以來,歷元、明、清,范氏家譜代有續修。現存最早范氏家譜爲明佚名纂修《皇甫莊范氏家譜》,爲明萬曆六年鈔本。清代《范氏家乘》既有蘇州范興本纂修 [江蘇吴縣]《范氏家乘》二十四卷(首一卷,附世系十六卷),清乾隆十一年刻本,還有清范□編[江蘇吴縣]《范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清道光刻本;清范宏金等纂修[江蘇吴縣]《范氏家乘》左編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右編十六卷(首一卷),清道光三十年蘇州吴縣刻本。清光緒年間,范端信在此基礎上又加以續修,有清光緒二十五年蘇州吴縣范文正書院木活字印本。此外,自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全國各地范氏後裔也陸續編有《范氏家乘》多部,如清佚名纂修[浙江蘭溪]《梅林范氏家乘》(十七卷)、范斯芹纂修[山東龍口]《范氏家乘》(不分卷)、范章霖纂修[湖南]《范氏家乘》(十卷)、范顯瑤纂修[江蘇常州]《范氏家乘》(十二卷)、范遜齋纂修[江蘇宜興]《范氏家乘》(□卷)、范鎬鼎纂修[江蘇無錫]《范氏家乘》(十卷)、佚名纂修[浙江寧波]《范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等。本次所收《范氏家乘》爲清范宏金、范端信所編道光、光緒本《范氏家乘》,爲人們從事范學研究提供珍貴文獻。其他各地所編《范氏家乘》,將與眾多范氏家譜一起陸續編纂出版。
      本次《范氏家乘》在編纂出版過程中,得到蘇州范仲淹研究會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李勇先  謹識
      二〇一九年十月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