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美]Bijay、Peter Patton 著; 吴峻申 、 蒋乐天 、 黄诚 译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3-06 / 平装
售价 ¥ 175.00
品相 全新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0-04-2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软件工程技术丛书:可信软件设计·开发健壮软件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软件工程技术丛书:可信软件设计·开发健壮软件的工具、技术和方法》基于变革型领导力原则、学习型组织最佳实践、企业内部结构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策略和体系,总结出开发“健壮软件”的工具、技巧和方法论的一套框架-可信软件设计(DFTS)。《软件工程技术丛书:可信软件设计·开发健壮软件的工具、技术和方法》系统讲解开发可信软件面临的挑战,所使用的核心技术、软件框架、工具、方法和技巧,以及6个一流的研究案例,阐述软件质量管理的技巧和最佳实践。
《软件工程技术丛书:可信软件设计·开发健壮软件的工具、技术和方法》分为五大部分,共27章。第一部分(第1~5章)介绍当今一些软件开发实践,以及在开发可信软件时,这些实践的缺点和受到的质疑,同时概述为开发可信软件所使用的软件框架,深入讲述两个关键的软件质量问题:可信软件的软件质量度量问题和从经济成本角度对其的考虑。第二部分(第6~14章)介绍本书核心倡导的开发可信软件使用的工具和技巧,包括:质量管理的七大基本(B7)工具、七大MP工具、层次分析法、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复杂度、错误和PokaYoke、智能管理软件开发的5S法、软件QFD和客户心声、TRIZ和普氏概念选择法、软件中的风险评估、故障模式以及影响分析、对象、组件技术等。第三部分(第15~19章)介绍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尽早使用这些工具和技术。第四部分(第20~21章)为在企业中实施DFTS计划奠定基础。尤其强调,与所有质量管理计划一样,DFTS必须得到上层领导的支持才能成功。第五部分(第22~27章)综合介绍6个使用软件质量管理技巧的研究案例。
译者序序前言第一部分当今软件开发过程与不足之处,以及可信软件的挑战第1章当今软件开发方法论1.1软件开发:需要一种新模式1.2软件开发策略和生命周期模型1.2.1构建-修复模型1.2.2瀑布模型1.2.3快速原型模型1.2.4增量模型1.2.5极限编程1.2.6螺旋模型1.2.7面向对象编程1.2.8迭代开发或渐进模型1.2.9不同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比较1.3软件过程改进1.3.1Rational统一过程1.3.2能力成熟度模型1.3.3ISO9000-3软件开发指导准则1.3.4比较RUP、CMM和ISO90001.4ADR法1.5健壮性软件开发过程的七要素1.6健壮性软件开发模型1.7关键点1.8补充资料1.9Internet练习1.10问题回顾1.11问题和项目讨论1.12参考文献第2章开发可信软件的挑战:软件开发环境下的健壮性设计2.1软件可靠性:神话与现实2.1.1软件开发和产品制造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2.1.2软件和硬件可靠性比较2.1.3引发软件不可靠性的原因2.2传统质量控制体系的局限性2.3日本质量管理体系和田口法2.4健壮性设计中田口法的本质2.4.1信噪比概念2.4.2质量损耗函数概念2.4.3健壮性设计概念2.5软件可靠性挑战:可信软件设计2.6健壮性软件开发模型:实践中的DFTS过程2.7关键点2.8补充资料2.9Internet练习2.10问题回顾2.11问题和项目讨论2.12参考文献第3章软件质量度量标准3.1软件质量度量方式3.2经典软件质量度量标准3.3全面质量管理3.4通用软件质量度量3.4.1度量标准方法3.4.2软件测试过程中的质量度量标准3.4.3软件复杂度度量标准3.4.4软件科学3.4.5圈复杂度3.4.6功能点度量标准3.4.7可用性和客户满意度度量标准3.5目前的度量标准和技术模型3.6架构设计和评估中的新度量标准3.7架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8OOAD中的度量标准模式3.9关键点3.10补充资料3.11Internet练习3.12问题回顾3.13问题和项目讨论3.14参考文献第4章可信软件经济观点4.1为什么DFTS需要不同的经济分析方法4.2成本和质量:过去和现在4.3软件质量成本4.3.1质量成本分析优点4.3.2质量任务成本4.3.3软件质量成本的分类4.3.4建立CoSQ汇报系统4.3.5质量投资回报效益4.3.6贴现现金流法4.3.7CoSQ分析价值4.3.8CoSQ计划中的误区4.4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软件质量成本4.5CoSQ和作业基准成本法4.5.1软件企业组织中的ABC4.5.2启动软件企业组织中的ABC4.5.3ABC优点4.6软件质量损耗函数4.7DFTS投资的经济评估4.7.1DFTS评估度量标准4.7.2为DFTS计划建立经济评估框架4.8关键点4.9补充资料4.10Internet练习4.11问题回顾4.12问题讨论4.13问题4.14参考文献第5章DFTS企业组织化结构和领导力管理5.1部署DFTS的企业组织面临的挑战5.2DFTS执行框架5.2.1第1步:树立管理意识并引入DFTS5.2.2第2步:与高级管理层沟通达成共识并获取他们的承诺5.2.3第3步:识别DFTS计划的潜在误区5.2.4第4步:为建立关注质量的企业奠定哲学基础5.2.5第5步:构建企业组织化基础设施5.2.6第6步:理解关键人员角色5.2.7第7步:设计支持性的企业组织结构5.2.8第8步:建立有效沟通的机制5.2.9第9步: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5.2.10第10步:确定软件质量成本5.2.11第11步:规划并启动整个企业组织范围内的学习过程5.2.12第12步:执行DFTS模型5.2.13第13步:监控学习和改进过程并获取反馈5.2.14第14步:巩固改进过程和所积累的经验5.2.15第15步:整合并推广计划5.3汇总5.4关键点5.5补充资料5.6Internet练习5.7问题回顾5.8问题和项目讨论5.9参考文献第二部分可信软件设计的工具和技术第6章质量管理的七大基本(B7)工具6.1B7工具6.2DFTS背景下的B76.3其他DFTS工具、技巧和方法论6.4流程图6.4.1高级流程图6.4.2详细流程图6.4.3泳道流程图6.5帕累托图6.6因果图6.6.1绘制确定原因的因果图6.6.2过程分类因果图6.7散点图6.8检查表6.9直方图6.9.1确定分布规律6.9.2确定是否满足规约6.9.3通过分层法来比较数据6.10图表6.11控制图6.12关键点6.13补充资料6.14问题回顾6.15问题讨论6.16参考文献第7章七大MP工具:分析和解释定性及可表达化数据7.1N7和七大MP工具7.2七大MP工具的典型应用7.3亲和图7.4相互关系图(I.D.)7.5树形图7.6优先级矩阵7.7矩阵图7.8过程决策程序图7.9活动网络图7.10七大MP工具行为技巧7.11关键点7.12补充资料7.13问题回顾7.14问题和项目讨论7.15参考文献第8章层次分析法8.1优先级、复杂性和层次分析法8.2多目标决策制定和AHP8.2.1术语8.2.2结构化目标层次8.2.3决策层次8.3使用专家选择的解决方案8.3.1第1步:头脑风暴和构建问题的层次模型8.3.2第2步:为目标推导出比例大小的优先次序8.3.3第3步:推导出与各目标相关的可选方案的优先次序8.3.4第4步:综合8.4使用手工粗略计算AHP的解决方案8.4.1粗略计算解决方法18.4.2粗略计算解决方法2:Brassard优先次序全面分析标准法8.5结论8.6关键点8.7补充资料8.8Internet练习8.9问题回顾8.10问题和项目讨论8.11问题8.11.1问题1:系统转化过程中的复杂度管理8.11.2问题2:在一高科技创业型公司中管理软件复杂度8.11.3问题3:病历系统中的复杂度8.11.4问题4:石油钻探决策系统8.11.5问题5:ROI问题8.11.6问题6:抽象的复杂度分析8.11.7问题7:复杂度的影响8.12参考文献第9章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复杂度、错误和PokaYoke9.1作为质量控制系统的PokaYoke9.2PokaYoke原则9.3导致缺陷产生的原因:差异、错误和复杂度9.4成功部署PokaYoke的几种情况9.5作为缺陷原因的错误9.6控制软件开发中的复杂度9.7错误、检测方法和PokaYoke9.8实施PokaYoke体系9.9确认PokaYoke体系9.10关键点9.11补充资料9.12Internet练习9.13问题回顾9.14问题和项目讨论9.15参考文献第10章软件开发智能管理的5S法10.15S:迈向多产的工作环境的巨大一步10.25S系统各执行阶段10.2.1第1阶段:筛选/清理10.2.2第2阶段:整顿/井井有条10.2.3第3阶段:清洁/清扫10.2.4第4阶段:标准化10.2.5第5阶段:维持清洁/规范10.35S系统和DFTS过程10.4克服阻力10.5执行5S10.5.1第1步:管理层的介入10.5.2第2步:培训和执行10.5.3第3步:与奖励系统相关联10.5.4第4步:进行后续和持续的改进10.6关键点10.7补充资料10.8Internet练习10.9问题回顾10.10问题和项目讨论10.11参考文献第11章理解客户需求:软件QFD和客户心声11.1QFD:起源和介绍11.1.1QFD作为质量体系会有什么不同11.1.2QFD历史11.1.3软件QFD历史11.1.4什么是QFD,我们为什么需要它11.1.5关注优先级次序11.1.6QFD定义11.1.7QFD实施11.1.8QFD四阶段模型11.1.9“质量屋”矩阵11.2应用于软件的传统QFD问题11.2.1传统QFD失败之处11.2.2“矩阵太大了”11.2.3“花的时间太长”11.2.4“我们早就知道了”11.3软件的现代化QFD11.3.1BlitzQFD11.3.2七大管理和规划工具11.3.3客户满意度和价值11.4BlitzQFD过程11.4.1第1步:关键的项目目标11.4.2第2步:关键客户群11.4.3第3步:关键过程步骤11.4.4第4步:去现场11.4.5第5步:客户需求是什么11.4.6第6步:对客户需求进行结构化11.4.7第7步:客户需求结构分析11.4.8第8步:对客户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11.4.9第9步:实现经过优先次序排序的客户需求11.4.10后期部署:(只)对重要关系进行详细分析11.4.11“质量屋”及其扩展11.4.126Sigma项目11.4.13后续工作:应用、发展和改进过程11.4.14快速开发11.4.15关键链项目管理的进度部署11.5实现软件QFD11.5.1QFD中的人员因素11.5.2QFD所面临的挑战与陷阱11.5.3如何实现软件QFD11.6结论11.7关键点11.8补充资料11.9Internet练习11.10问题回顾11.11问题和项目讨论11.12参考文献11.13关于作者第12章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创新:TRIZ和普氏概念选择法12.1DFTS创新需求12.2创造力和TRIZ12.3软件开发中的TRIZ12.4TRIZ、QFD和田口法12.5头脑风暴12.6普氏概念选择法12.7作为知识产权成果的软件12.8关键点12.9补充资料12.10Internet练习12.11问题回顾12.12问题和项目讨论12.13参考文献第13章软件中的风险评估以及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13.1FME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13.2要在早期应用FMEA13.3软件故障树分析13.4软件故障模式及其原因13.5DFTS各阶段风险识别和评估13.6关键点13.7补充资料13.8Internet练习13.9问题回顾13.10问题和项目讨论13.11参考文献第14章对象、组件技术及其他软件开发工具14.1企业级业务应用中所面对的几种主要挑战14.2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编程14.3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14.4极限编程的生产率14.5N版本编程的可靠性14.5.1NVP的优势14.5.2NVP的劣势14.6现代化编程环境14.7计算机自动化编程的趋势14.8关键点14.9补充资料14.10Internet练习14.11问题回顾14.12问题和项目讨论14.13参考文献第三部分可信软件设计第15章可信软件质量测量和数据统计方法15.1可信软件15.2微软公司的可信计算计划15.3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统计过程控制15.4软件架构的统计方法15.5关键点15.6补充资料15.7Internet练习15.8问题回顾15.9问题和项目讨论15.10问题15.11参考文献第16章健壮性软件背景介绍16.1软件规约过程16.2何为健壮性软件16.3让软件健壮的需求16.4软件健壮性指标16.5关键点16.6补充资料16.7Internet练习16.8问题回顾16.9问题和项目讨论16.10问题16.11参考文献第17章用于健壮性软件的田口法及其优化17.1用于健壮性软件设计的田口法17.2工程设计实例17.3软件设计与开发实例17.4用于田口参数设计实验中的正交矩阵17.5可信软件设计应用17.6关键点17.7补充资料17.8Internet练习17.9问题回顾17.10问题讨论17.11问题17.12参考文献第18章确认、验证、测试和评估可信度18.1持续的开发生命周期18.2验证18.3确认18.4测试和评估18.5关键点18.6补充资料18.7Internet练习18.8问题回顾18.9问题和项目讨论18.10问题18.11参考文献第19章可信度的集成、扩展和维护19.1完成开发生命周期19.2集成19.3扩展19.4维护19.5关键点19.6补充资料19.7Internet练习19.8问题回顾19.9问题和项目讨论19.10问题19.11参考文献第四部分综合运用:DFTS计划部署第20章为DFTS进行的组织准备20.1反复思索20.2转型计划中的领导力挑战20.3评估关键组织化元素20.3.1建立领导承诺20.3.2了解领导角色20.3.3评估战略关系20.3.4确保整个企业组织参与20.3.5了解客户关注的需求20.3.6评估现有质量管理能力20.4关键点20.5补充资料20.6Internet练习20.7问题回顾20.8问题和项目讨论20.9参考文献第21章DFTS计划启动21.1DFTS和PICS框架21.2规划21.3执行21.3.1第11步:启动整个企业组织范围内的学习过程21.3.2第12步:执行DFTS技术:学习和应用过程21.4控制21.4.1第13步:反馈控制体系21.4.2项目管理21.5安全保证21.5.1第14步:总结改进过程和所积累的经验21.5.2第15步:整合并推广计划21.6在小型软件公司和“电子山寨”中的使用情况21.7下一个是什么21.8关键点21.9补充资料21.10Internet练习21.11问题回顾21.12问题讨论21.13参考文献第五部分6个研究案例第22章雷神电子系统公司(RES)的软件质量成本(CoSQ)应用22.1简介22.2RES及其改进计划22.3软件质量成本22.3.1RES的CoSQ模型22.3.2CoSQ数据收集22.4经验教训22.4.1CoSQ模型使用教训22.4.2使用CoSQ数据来了解改进的影响22.4.3CoSQ成本和收益22.4.4CoSQ追踪记录制度化22.5研究案例启迪22.6参考文献第23章IT项目群整合23.1第一部分:挑战23.1.1迭代过程的五个阶段23.1.2客观性、主观性和质量23.2第二部分:一个新的合理方法23.2.1第1步:设计23.2.2第2步:复杂度结构化-关注目标23.2.3第3步:度量方式23.2.4第4步:综合23.2.5第5步:优化23.3风险23.4扩展23.5小结23.6参考文献第24章为全新产品定义客户需求:用于创新软件的QFD24.1简介24.1.1价值定义24.1.2为什么不问24.1.3创新产品24.2全新需求定义24.2.1客户需求定义方法24.3工具24.3.1QFD的七大管理和规划工具24.3.2思考过程24.4最后几步24.5阻力层次24.6结论24.7致谢24.8参考文献24.9关于作者第25章JurassicQFD:集成服务和产品质量功能部署25.1MDRobotics公司介绍25.2为什么要用QFD25.2.1QFD历史25.2.2Kano需求25.3佛罗里达冒险岛环球工作室在场景制作中的QFD应用25.3.1QFD模板25.3.2客户心声分析25.3.3情绪信息实施25.3.4肢体动作实施25.3.5工程需求实施25.4小结25.5关于作者25.6参考文献第26章QFD项目:使用BlitzQFD更好地管理软件开发项目26.1简介26.1.1失败26.1.2部分成功26.1.3QFD定义26.1.4正确启动26.2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26.2.1没有条理的开发是低效的26.2.2有条理的开发是有效的26.3关注QFD项目的价值26.4小结26.5致谢26.6参考文献26.7关于作者第27章QFD2000:集成QFD和其他改进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27.1新产品需求27.2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27.2.1现代质量工具27.2.2新产品开发过程27.3QFD资料和其他质量管理方法27.4关于作者27.5参考文献术语表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