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剡溪书局
  • 全新正版 台湾国学丛书: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唐君毅 9787510888434 九州出版社

全新正版 台湾国学丛书: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唐君毅 9787510888434 九州出版社

举报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088843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38.70 5.0折

定价 ¥7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7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15% (4616笔)
    好评率
    99.66%
    发货时间
    16.05小时
    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1107994
      商品描述:
      目录
      自序(述本书缘起) / 1
      第十版自序 / 7

      第一章 中西文化精神形成之外缘 / 1
      (一)西方文化之来源为多元与中国文化之来源为一元 / 1
      (二)不同文化民族之接触——战争与商业对西方文化精神形成之关系 / 4
      (三)农业与和平对中国文化精神之形成之关系 / 9
      (四)中西文化之面目之不同——重文化之类别与重文化之统 / 12
      第二章 中国文化与宗教之起源 / 16
      (一)中国古代之劳动精神与社会政治之关系 / 16
      (二)社会政治与文学艺术之相依 / 19
      (三)中国古代宗教精神之特质 / 21
      第三章 中国哲学之原始精神 / 28
      (一)中国哲学之起源问题与周代宗法制度之合家庭社会政治道德以为一 / 28
      (二)中国哲学智慧之起源,为古代宗教道德精神之升进,而非对之之怀疑与批
      评 / 33
      (三)孔子之继往开来与继天道以立人道 / 35
      (四) 孔子之全面的合天与全面的人文精神,与孔子所开启之人文精神与哲学 / 39
      (五)中国文化精神之形成与西方之不同 / 42
      第四章 孔子以后之中国学术文化精神 / 44
      (一)九流与六艺及孔子的精神 / 44
      (二)秦汉唐宋元明清之文化精神之综贯的说明 / 47
      第五章 中国先哲之自然宇宙观 / 54
      (一)西方哲学科学中之自然宇宙观 / 54
      (二)中国自然宇宙观中缺乏超越的必然律之观念,而以自然律则为内在于自然
      事物者 / 60
      (三)中国自然宇宙观中,共相非第一义之理。物之存在的根本之理为生理,此生
      理即物之性。物之性表现于与他物感通之德量。性或生理,乃自由原则、生
      化原则,而非必然原则 / 62
      (四)中国自然宇宙观,视物皆有虚以涵实,以形成生化历程,故无纯物质性之实
      体观念,万物无永相矛盾冲突之理,而有由相感通以归中和之理 / 64
      (五)中国宇宙观中物质与能力、物质与空间、时间与空间不相对立,以位序说时
      空,而无“无限之时间空间观念” / 68
      (六)中国自然宇宙观重明理、象、数合一而不相离 / 74
      (七)价值内在于自然万物之宇宙观 / 76
      (八)儒道阴阳法诸家之自然宇宙观之比较 / 81
      第六章 中国先哲之人心观 / 85
      (一)中西哲学中人心观之不同 / 85
      (二)心之无对性、虚灵性、涵盖性、主宰性 / 89
      (三)心之知与神为心之阴阳二面 / 94
      (四)心之神与志气 / 97
      (五)心之性情 / 100
      (六)性情之善不善及性与理 / 105
      (七)中国儒家所谓心性之直道而行,及心与其所对之自然之本性,皆超矛盾辩
      证历程者 / 109
      (八)罪恶之起源与道德生活中之辩证的发展 / 115
      (九)中国儒道二家之心性观之体会 / 118
      第七章 中国先哲之人生道德理想论(上) / 124
      (一)西方人生道德理想之类型与中国人生道德理想相比较 / 124
      (二)中国儒家人生思想对自然实在之敬意及惜物贵物 / 130
      (三)爱物之道德问题 / 137
      (四)家庭之尊重——孝友之意义 / 140
      (五)道德责任之范围 / 144
      第八章 中国先哲之人生道德理想论(下) / 146
      (六)道德意识中之平等慧与差别慧 / 146
      (七)良知与当然之理之内在性 / 151
      (八)恕道与过失罪恶之拔除 / 155
      (九)修养重建本教始之工夫 / 158
      (十)一切人生活动皆可为一目的 / 161
      (十一)人生一切活动与苦乐之遭遇皆充满价值意义 / 166
      第九章 中国人间世界——日常生活社会政治与教育及讲学之精神 / 171
      (一)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 / 171
      (二)中国人在自然界之农业生活与其精神涵义 / 174
      (三)中国之家庭生活日常生活之精神涵义 / 178
      (四)日常生活中之礼乐意味 / 182
      (五)致广大之社会精神 / 185
      (六)平天下法天地之政治理念 / 195
      (七)贯古今重会通之教育与讲学精神 / 199
      第十章 中国艺术精神 / 204
      (一)中国艺术精神下之自然观 / 204
      (二)泛论中国文艺精神与西方之不同 / 209
      (三)建筑 / 212
      (四)书画 / 214
      (五)音乐 / 216
      (六)雕刻 / 218
      (七)中国各艺术精神之相通 / 220
      第十一章 中国文学精神 / 223
      (一)中国文学重视诗歌散文及中国文字文法之特性 / 223
      (二)中国自然文学中所表现之自然观——生德、仙境化境——虚实一如、无我之
      实境——忘我忘神之解脱感 / 228
      (三)中国文学不长于英雄之歌颂、社会之写实,而尚豪侠以代英雄 / 233
      (四)中国小说戏剧,不重烘托一主角之性格与理想,而重绘出整幅之人间 / 236
      (五)中国人间文学中之爱情文学重回环婉转之情与婚后之爱 / 238
      (六)中国人间文学范围,包含人与人之各种关系,及人与历史文化之关系 / 241
      (七)中国文学之表情,重两面关系中一往一复之情,并重超越境之内在化 / 244
      (八)中国无西方式悲剧之理由 / 246
      (九)中国之悲剧意识 / 249
      (十)中国悲剧意识之虚与实、悲与壮 / 253
      第十二章 与中国人格世界对照之西方人格世界 / 255
      (一)西方之社会事业家、发明家型 / 256
      (二)西方之学者型 / 258
      (三)西方之文学家、艺术家型 / 260
      (四)西方之军事家、政治家、社会改造家型 / 264
      (五)西方宗教人格型 / 266
      第十三章 中国之人格世界 / 269
      (一)有功德于民生日用之人物 / 270
      (二)学者 / 272
      (三)文学家、艺术家 / 275
      (四)儒将与圣君贤相 / 279
      (五)豪杰之士 / 281
      (六)侠义之士 / 283
      (七)气节之士 / 285
      (八)高僧 / 286
      (九)隐逸与仙道 / 289
      (十)独行人物 / 291
      (十一)圣贤 / 292
      第十四章 中国之宗教精神与形上信仰——悠久世界 / 296
      (一)宗教要求之内容与其产生之必然性及当然性 / 296
      (二)世界各大宗教之异同 / 303
      (三)中国宗教精神比较淡薄之故 / 307
      (四)宗教信仰之当有与儒家之形上性的宗教信仰 / 312
      (五)中国儒者证天道之方——天或天地可指宇宙生命、宇宙精神、本心即天
      心 / 315
      (六)中国宗教之形上智慧——开天地为二 / 321
      (七)中国先哲对鬼神之信仰与对自己之宗教精神 / 325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之创造(上) / 329
      (一)中国百年来之文化问题与中国文化之价值 / 329
      (二)中国数十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西方文化之科学民主自由之精神于中国,所以
      失败之故及其态度上之错误 / 336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之创造(中) / 343
      (三)中国文化精神之根本缺点之反省(此段或须读者先看一次,再看后文,重
      看一次,乃能真理解)/ 343
      (四)内心理想之超越性、客观性与其价值 / 349
      (五)西方科学、工业文明、阶级、国家法律意识、社会文化之分途发展、民主
      自由精神,依同一理念而成立 / 352
      (六)西方社会文化精神对中国文化之价值 / 357
      (七)社会文化之分途发展与国家法律意识及世界性之人类社会组织 / 360
      第十七章 中国未来之文化创造(下) / 367
      (八)中国未来哲学及文艺之方向 / 367
      (九)宗教精神之重建 / 370
      (十)伦理道德精神之充拓 / 379
      (十一)中国文化之回顾与前瞻 / 387
      外文人名中译对照表 / 391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成书于一九五一年,一九七八年经作者修订后再版。全书本哲学观点以论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以通论为主,几乎涉及中华文化的所有方面和所有要素的品质特征及其发展,全面论证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及其创新路径。先比较中西文化精神形成的不

      精彩内容
      第十七章中国未来之文化创造(下)(十一)中国文化之回顾与前瞻嗟乎,吾人观中国文化四五千年之历史精神,自敦笃、厚重、朴实之唐虞夏商周之精神以兴起,此可谓之以求信实之精神始。禹平水土而和万邦,而尊鬼神,至周文之盛而礼乐兴,而诸侯齐统于周天子,宛然一初立洪范皇极之规模。至孔子而周衰,孔子宗周攘夷,以兴灭国,继绝世,平天下,以为外王之道;教仁教孝,而期人之与天合德,为内圣之道。二者皆立人道之仁,以继天道之仁,使天道之仁,流行于人道之中,而立太极于中国文化中之事也。由孔子之以六艺垂教,而古之道术,乃散为诸子百家之学。诸家之学影响虽大,唯皆未尝分显为不同之学术文化领域,乃归于游士之谈说,百家之学,往而不返,道术乃为天下裂。秦以强力兼并六国,使天下具形式统一。儒家人文精神之潜隐于下者,至汉乃光显其坚凝社会、建制立国之文化效用。汉分为三国,乱于夷狄,而两晋、六朝之文化精神,不生根于地上,乃盘旋于空阔,以显为文学、艺术,归于宗教。隋唐复秦汉之大一统,政治规模,更趋宏远。唐广开疆域,以与世界交通,文艺盛才情而富华采,宗教致广大而纳众流,中国文化精神之气,膨胀至极,外拓展而中反空,故终衰于晚唐,颓败于五代。及宋而理学家重加以凝摄,乃较不重文化之表现,而主静、主敬以立人极、显天理、明本心,由道德上之实践,而依理以生气,由此心之理以见天理、天心。天人不二之枢极立,而后中国文化精神,复归于贞定。然宋积弱而亡于元,明法唐乃复亡于清。宋代理学家讲学于唐五代之后,民族元气衰散之余,不得不重收摄以立极,暂薄霸术与功利。盖感于如以薄弱之气,而唯务外泄,虚张声势,徒益速其亡也。然理学之影响,初及于社会,尚未能见于治道与礼乐刑政;诸儒以理生气之事业未竟,民气未能重得昌达之道,而国祚已移于元。明儒继宋学之功,矫宋学之拘谨,故开辟新知,颇尚才气。明末诸儒,如黄石斋、朱舜水、顾炎武、黄梨洲、王船山,皆重治道,而畅言礼乐刑政与食货。船山尤善合理气以言性与天道,尚志气以期刚大,彰礼乐刑政之全体大用,以立民族文化之生命。而皆志在立皇极,由道德之实现,而重社会文化之表现。清学重考证训诂,此乃“业必贵于专精”,未能“道必抵于全量”(此与“业必贵于专精”皆章学诚语),民族精神,不能顶天立地以挺起,故终不能本“分”之精神,以立文化之皇极,中华文教,日成虚饰,而无真生命精神以实之。考古以求自信,非求精神自信于内也。学术乃日徒存名言,艺文乃日只资玩弄,缠足、鸦片与纳妾之风气流行,谓非文化堕落之征,不可也。清末而外患内忧交至,清亡而文化上欧风美雨,决民族文化精神之堤防。西方文化原崇尚文化之分途发展,与科学分析之精神,虽与清学重分、重专精之精神相应,然晚清与民初之学者,大本不立,尚国家之富强,重科学、尊民主自由之精神,皆统之无宗,会之无元。为政者、主社会革命者,与提倡教育文化思想者,因处中西文化精神错杂之际,恒不知一切文化活动,皆当为依表现的精神(表现实现之义见第十六章),以贡献生命精神于客观理想。表现向外,必先向上,向所敬之他人与社会客观精神而表现。一切道德价值之实践实现,乃向内,须先实现于自己人格。表现而不向上,则唯以增其骄盈;实践道德而先向外,以求诸他人,唯以增其恣纵。此数十年之为政者、主社会革命者、提倡教育文化思想者之大病,正在其精神:初则重有所表现而向外,而不知先向上,以求贡献生命精神于客观理想;其结果唯是持一客观理想对自我表现,自以为是,成偏执之见,奋之以意气,以号召他人,冀得信徒,加以实践,视社会徒为我实现理想之场所,而无敬他人与社会客观精神之意。于是思想庞杂之文化精神,唯使社会活气相荡相消,互摧互压,而闭敛于无形,民族精神日归瘫痪腐烂,以俄为师之马列主义者,起而承其弊,乃谓世本无精神,宗尚唯物,于一切精神皆视为物质之变形,于一切事物唯见数量之差别,不复见性质与价值之差别,与个性人格之尊严。薄高远之理想,忘固有之人文,昧自然之人性,中国文化精神之高明敦厚而广大之德慧,乃皆平沉于地下。世唯见自然生命暴力之泛滥,与理智光辉之流行。势之至此,天也,非人也。民族精神之瘫痪腐烂,终不免此文化自杀之事也。然舍表面以观底层,则中国文化精神之潜流,固当顺晚清诸儒立皇极之精神以发展。化清儒重专精之学,为社会文化并行不悖之分途发展,而期于民族精神之旁通周达,以扬升而高举,必将能转百年来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冲击之态度,而自动加以摄受,宏纳西方学术文化之众流,以充实此皇极,而展开分途充量发展之中国人文世界。则欧风美雨、北俄霜雹,坏固有文化之堤防,盖亦天之所以涤荡中国文化之尘垢与虚饰,使中国民族精神,将吞吐百川于大海之开始。先圣先贤之英灵永在,中国文化真精神,亦终将重自混沌中昭露以出,而光辉弥以新。则吾人于此剥复之交,独握天枢,吾人未尝不可悲而不失其乐。知吾人今日之责任,唯在透至底层,直接中国文化之潜流,去其土石与沙砾,重显其源泉混混、不舍昼夜、健行不息之至德于光天化日之下。则承孔孟立太极、宋明理学家立人极,与明末至今企慕皇极之精神,依太极、人极以繁兴大用,实立皇极于天下,使吾人一切精神活动,皆一一得直升而不受委屈,积诸直而并行不悖、参伍成文,成大方之直。依枢极以周流,而大方无隅,斯谓圆而神。是正吾人今日贞下起元之任也。《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又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直方大”,又曰“君子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文化之创造,诚当日新其德,通其变以不倦。文化之品物,诚须流行,以分别成位序,展开为并行不悖之人文世界。日新而后高明,直方而后广大,刚健笃实而后光辉。然此等等,皆自吾人之自求尽心性,当如是以言,绝非谓未来实立皇极之理想人文世界,人生即幸福无疆,更无吉凶、得失、死生、祸福,亦无美丑、善恶、真伪、贤不肖之别。凡此等等,皆人之为有限之生物个体,有特定之理想,而求其普遍化,与其随所遇顺逆,及心性之显于情而不可免者(可参考第六章)。此一切之相对,皆与宇宙人生之历程相终始。然人生之所贵者,唯在透过此诸相对,而反反以显正,以求上达。吾人之求绝对至善之精神,唯运于相对之中,以自尽心知性,完成其人格。唯此人格之次第成就,以上升于天而配享上帝,为一成而永成者。此自然世界、人文世界,与人生外表之活动,皆永在流行变化中,而终于未济。若人持其求自逸之心,以为理想人文世界可使人各取所需,终日享受极乐,人生从此得息肩之所,则大妄也。如此世界果可终于此,则又何不早终于无量劫来之过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经纶于雷雨之动中,即人生之所息。吾人以此心存此志,则皇极已立于吾当下之心中,透过吾此心以显,则此雷雨之动之世界,亦即皇极之理想人文世界正向之而立之世界,又岂远乎哉。直下承担,见诸行事,是待善学者。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