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剡溪书局
  • 鲁滨孙漂流记(中小学课外阅读无障碍阅读)快乐读书吧六年级下册阅读新老版本随机发货智慧熊图书

鲁滨孙漂流记(中小学课外阅读无障碍阅读)快乐读书吧六年级下册阅读新老版本随机发货智慧熊图书

举报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售价 4.22 2.9折

定价 ¥14.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2-15

    数量
    库存6929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1.89% (4410笔)
    好评率
    99.66%
    发货时间
    15.9小时
    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图书条目信息

      鲁滨孙漂流记(中小学课外阅读无障碍阅读)快乐读书吧六年级下册阅读新老版本随机发货智慧熊图书

      • 定价:  14.80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展开全部

      货号:
      31167032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有名小说家。一生中主要时间都在经营商业和写作政治、经济类小册子。笛福被称为“英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开辟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还有《摩尔·弗兰德斯》《罗克珊娜》等作品。

      鹿金,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编审。1989年起任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曾获得“全国新闻出版系统优选工作者”“另国资深翻译家”称号。主要译作有《鲁滨逊漂流记》《有钱人和没钱人》《愚人船》等。


      目录
      \\\\\\\\\\\\\\\\\\\\\\\\\\\\\\\\\\\\\\\\\\\\\\\\\\\\\\\\\\\\\\\\\\\\\\\\\\\\\\\\\\\\\\\\\\\\\\\\\\\\\\\\\\\\\\\\\\\\\\\\\\\\\\\"我生于一六三二年,在约克市(英国英格兰东北部城市)的一户好人家。我父亲是从不来梅(德国第二大港,工业中心,不来梅州首府。位于威悉河下游两岸)来的外国人,他起先居住在赫尔,靠做买卖着实挣了一份产业,后来收掉买卖,住在约克,他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我母亲姓鲁滨逊,她的家族是当地的望族,母姓成了我的名字,所以我叫鲁滨逊·克罗伊茨奈尔,而我的伙伴们喜欢叫我克鲁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在敦刻尔克(法国北部大海港,古时属佛兰达)同西班牙人交战中阵亡了。至于我二哥的遭遇,我始终一无所知,就像我的父母后来对我的遭遇一无所知那样。

      我是家里第三个儿子,我父亲深谋远虑,让我获得了足够的教育,他本来打算安排我学法律。但是,除了航海以外,我对别的一概都不乐意干。我的这个爱好使我违抗了父亲的意愿,并且把我母亲和其他朋友的一切请求和劝告当作耳边风。看来这种偏执的性格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不幸,终于使我未来的生活直接落到悲惨的境地。

      我父亲是个聪明而稳重的人,早就察觉了我的打算,对我提出了认真而高明的劝告,要我打消航海的念头。有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书房,就这个问题给了我热切的劝告。他问我,除了爱好闯荡以外,我还有什么理由要撇下父亲的家和我出生的地方呢,我在这儿可以得到很好的推荐,而且拥有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积攒财富、过自在欢乐的日子的光明前景。他告诉我,出海去历险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走投无路,只得孤注一掷的人;另一种是野心勃勃、财大气粗的人。他们不惜冒险一搏,以图出人头地;他们撇开通常的路子,另有作为,使自己成名。这两种人不是远比我高,就是远比我低,而我是处在中间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处在平民生活的高层。他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已经发现,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状态,是最适宜于人类的幸福状态,既不必像干力气活儿的人那样去经受种种艰辛悲苦,也不必像上层人士那样被骄傲、奢侈、欲望和忌妒所困扰。他告诉我,我只要凭一件事情就可以断定,这种状态是幸福的。这就是,这是其他一切人都羡慕的人的处境。

      接着,他竭力劝说我别年少气盛,别一时冲动,落入苦难,而我靠着造化和出生的情况来看,是可以免得吃这苦头的。要是我按照他的指示待在家里不外出的话,他会大力相助我干种种事情;为了避免插手我将来的不幸,所以他不愿给我任何出走的鼓励。最后,他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讳,huì)地跟我说,要是我采取了那个愚蠢的行动的话,我是不会得到祝福的。他还说,我将来可能在无处求助、难以摆脱困境的时候,会回想起当初是怎样不把他的劝告当作一回事的。

      我深深地注意到,他的最后一部分谈话,确实跟预言一样正确,尽管我认为我父亲并不知道我后来的情况完全被他说中了。他在说到我将来会后悔莫及和无处求助的时候,心情是那么激动,中止了谈话,告诉我他的心里憋得慌,已经再也没法儿跟我说下去了。

      我由衷地被这番话感动,我打定主意,再也不想出海去,而是按照我父亲的愿望,在家里待下去。但是,只过了几天,我的决心就烟消云散了。我找到我母亲,告诉她,我满脑子都是想出去见见世面的念头。在这以前,任何事情我都不可能办成,所以我父亲还是同意我出门的好,免得不经他的同意,我还是非走不可。

      几乎一年以后,我才离开家。有一天,我偶然来到赫尔,我有一个伙伴正要乘他父亲的船由海路去伦敦,而且怂恿我同他们一起去。于是我既没有同我父亲,也没有同我母亲再商量,甚至也没有捎个信儿给他们就准备出发了。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我登上一艘开往伦敦的船。那艘船刚开出亨伯湾,海上就刮起了风,浪头高得吓人。我吓坏了,我双亲一切好心的劝告,如今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脑子里。我责备自己对忠告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嗤,chī),责备自己不履行对父亲的责任。

      我们在海上航行了六天以后,进入雅茅斯港外的锚泊(船舶等借助于锚而停留在水面某处)地带。由于船是逆风航行,而且风不大,所以自从遇上风暴以来,只航行了很短的一段路程。我们不得不在这儿锚泊。由于一直是逆风,我们在
      这儿停泊了七八天。

      我们本来不用在这儿停泊这么久的,但风刮得太大了,我们待了四五天以后,风刮得更大了。第八天早晨,风变大了,我们大伙儿都动手干活儿,卸掉中桅,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帖帖。将近中午的时候,海上已经白浪滔天,船头已经泡在海水里,船里也灌了几次水。这时候刮起了可怕的大风暴,一个个海浪比山还要高,每隔三五分钟就向我们撞来。

      将近黄昏的时候,大副(轮船上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大副之下有时还有二副和三副)和水手长都请求我们的船长让他们砍掉前桅,船长最终同意了。他们砍掉前桅以后,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主桅,可船仍然摇晃得那么厉害,迫不得已下他们把主桅也砍了。于是,甲板上平平坦坦,一根桅杆也没有了。

      最糟糕的情况还没有来到,风暴持续着,来势那么猛烈。半夜里,我们已经受尽了折磨,到下面去查看的人大叫起来,我们的船漏水了。接着,所有的人都被叫去用水泵抽水。我走到水泵前,劲头十足地干起活儿来。

      我们不停地干活儿,但是底层船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明摆着船一定会沉没,我们不断求救。前面一艘不大的海船顶住了风暴,冒险派出一艘小艇来援救,我们艰难地进入了小艇。到了艇上以后,我们都认为要登上他们那艘海船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我们竭尽全力地使它向岸边靠去。就这样边划边漂,我们的小艇向北航行,几乎直到温特顿海岬才靠岸。

      我们离开海船顶多不过一刻钟,就看到船沉没了。我们慢腾腾地向岸边漂去,却没法儿靠岸。我们最终漂过了温特顿的灯塔,一股脑儿地安全登陆。后来行到雅茅斯,我们受到商人、船主和当地官员的好心招待。官员们给我们提供上好的住所,他们还给我们足够的钱,好让我们去伦敦,或者回赫尔。\\\\\\\\\\\\\\\\\\\\\\\\\\\\\\\\\\\\\\\\\\\\\\\\\\\\\\\\\\\\\\\\\\\\\\\\\\\\\\\\\\\\\\\\\\\\\\\\\\\\\\\\\\\\\\\\\\\\\\\\\\\\\\\"

      内容摘要
      \\\\\\\\\\\\\\\\\\\\\\\\\\\\\\\\\\\\\\\\\\\\\\\\\\\\\\\\\\\\\\\\\\\\\\\\\\\\\\\\\\\\\\\\\\\\\\\\\\\\\\\\\\\\\\\\\\\\\\\\\\\\\\\"我生于一六三二年,在约克市(英国英格兰东北部城市)的一户好人家。我父亲是从不来梅(德国第二大港,工业中心,不来梅州首府。位于威悉河下游两岸)来的外国人,他起先居住在赫尔,靠做买卖着实挣了一份产业,后来收掉买卖,住在约克,他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我母亲姓鲁滨逊,她的家族是当地的望族,母姓成了我的名字,所以我叫鲁滨逊·克罗伊茨奈尔,而我的伙伴们喜欢叫我克鲁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在敦刻尔克(法国北部大海港,古时属佛兰达)同西班牙人交战中阵亡了。至于我二哥的遭遇,我始终一无所知,就像我的父母后来对我的遭遇一无所知那样。
      我是家里第三个儿子,我父亲深谋远虑,让我获得了足够的教育,他本来打算安排我学法律。但是,除了航海以外,我对别的一概都不乐意干。我的这个爱好使我违抗了父亲的意愿,并且把我母亲和其他朋友的一切请求和劝告当作耳边风。看来这种偏执的性格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不幸,终于使我未来的生活直接落到悲惨的境地。
      我父亲是个聪明而稳重的人,早就察觉了我的打算,对我提出了认真而高明的劝告,要我打消航海的念头。有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书房,就这个问题给了我热切的劝告。他问我,除了爱好闯荡以外,我还有什么理由要撇下父亲的家和我出生的地方呢,我在这儿可以得到很好的推荐,而且拥有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积攒财富、过自在欢乐的日子的光明前景。他告诉我,出海去历险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走投无路,只得孤注一掷的人;另一种是野心勃勃、财大气粗的人。他们不惜冒险一搏,以图出人头地;他们撇开通常的路子,另有作为,使自己成名。这两种人不是远比我高,就是远比我低,而我是处在中间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处在平民生活的高层。他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已经发现,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状态,是最适宜于人类的幸福状态,既不必像干力气活儿的人那样去经受种种艰辛悲苦,也不必像上层人士那样被骄傲、奢侈、欲望和忌妒所困扰。他告诉我,我只要凭一件事情就可以断定,这种状态是幸福的。这就是,这是其他一切人都羡慕的人的处境。
      接着,他竭力劝说我别年少气盛,别一时冲动,落入苦难,而我靠着造化和出生的情况来看,是可以免得吃这苦头的。要是我按照他的指示待在家里不外出的话,他会大力相助我干种种事情;为了避免插手我将来的不幸,所以他不愿给我任何出走的鼓励。最后,他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讳,huì)地跟我说,要是我采取了那个愚蠢的行动的话,我是不会得到祝福的。他还说,我将来可能在无处求助、难以摆脱困境的时候,会回想起当初是怎样不把他的劝告当作一回事的。
      我深深地注意到,他的最后一部分谈话,确实跟预言一样正确,尽管我认为我父亲并不知道我后来的情况完全被他说中了。他在说到我将来会后悔莫及和无处求助的时候,心情是那么激动,中止了谈话,告诉我他的心里憋得慌,已经再也没法儿跟我说下去了。
      我由衷地被这番话感动,我打定主意,再也不想出海去,而是按照我父亲的愿望,在家里待下去。但是,只过了几天,我的决心就烟消云散了。我找到我母亲,告诉她,我满脑子都是想出去见见世面的念头。在这以前,任何事情我都不可能办成,所以我父亲还是同意我出门的好,免得不经他的同意,我还是非走不可。
      几乎一年以后,我才离开家。有一天,我偶然来到赫尔,我有一个伙伴正要乘他父亲的船由海路去伦敦,而且怂恿我同他们一起去。于是我既没有同我父亲,也没有同我母亲再商量,甚至也没有捎个信儿给他们就准备出发了。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我登上一艘开往伦敦的船。那艘船刚开出亨伯湾,海上就刮起了风,浪头高得吓人。我吓坏了,我双亲一切好心的劝告,如今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脑子里。我责备自己对忠告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嗤,chī),责备自己不履行对父亲的责任。
      我们在海上航行了六天以后,进入雅茅斯港外的锚泊(船舶等借助于锚而停留在水面某处)地带。由于船是逆风航行,而且风不大,所以自从遇上风暴以来,只航行了很短的一段路程。我们不得不在这儿锚泊。由于一直是逆风,我们在这儿停泊了七八天。
      我们本来不用在这儿停泊这么久的,但风刮得太大了,我们待了四五天以后,风刮得更大了。第八天早晨,风变大了,我们大伙儿都动手干活儿,卸掉中桅,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帖帖。将近中午的时候,海上已经白浪滔天,船头已经泡在海水里,船里也灌了几次水。这时候刮起了可怕的大风暴,一个个海浪比山还要高,每隔三五分钟就向我们撞来。
      将近黄昏的时候,大副(轮船上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大副之下有时还有二副和三副)和水手长都请求我们的船长让他们砍掉前桅,船长最终同意了。他们砍掉前桅以后,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主桅,可船仍然摇晃得那么厉害,迫不得已下他们把主桅也砍了。于是,甲板上平平坦坦,一根桅杆也没有了。
      最糟糕的情况还没有来到,风暴持续着,来势那么猛烈。半夜里,我们已经受尽了折磨,到下面去查看的人大叫起来,我们的船漏水了。接着,所有的人都被叫去用水泵抽水。我走到水泵前,劲头十足地干起活儿来。
      我们不停地干活儿,但是底层船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明摆着船一定会沉没,我们不断求救。前面一艘不大的海船顶住了风暴,冒险派出一艘小艇来援救,我们艰难地进入了小艇。到了艇上以后,我们都认为要登上他们那艘海船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我们竭尽全力地使它向岸边靠去。就这样边划边漂,我们的小艇向北航行,几乎直到温特顿海岬才靠岸。
      我们离开海船顶多不过一刻钟,就看到船沉没了。我们慢腾腾地向岸边漂去,却没法儿靠岸。我们最终漂过了温特顿的灯塔,一股脑儿地安全登陆。后来行到雅茅斯,我们受到商人、船主和当地官员的好心招待。官员们给我们提供上好的住所,他们还给我们足够的钱,好让我们去伦敦,或者回赫尔。\\\\\\\\\\\\\\\\\\\\\\\\\\\\\\\\\\\\\\\\\\\\\\\\\\\\\\\\\\\\\\\\\\\\\\\\\\\\\\\\\\\\\\\\\\\\\\\\\\\\\\\\\\\\\\\\\\\\\\\\\\\\\\\"

      主编推荐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意外与困难。当意外与困难来临时,应该学会接受和面对,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就像主人公鲁滨逊一样,他流落荒岛,在一次次坎坷曲折的磨难中,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展现着男子汉的阳刚。翻开书卷,感受那跳动的脉搏和生命的火焰。

      精彩内容
      \\\\\\\\\\\\\\\\\\\\\\\\\\\\\\\\\\\\\\\\\\\\\\\\\\\\\\\\\\\\\\\\\\\\\\\\\\\\\\\\\\\\\\\\\\\\\\\\\\\\\\\\\\\\\\\\\\\\\\\\\\\\\\\"我生于一六三二年,在约克市(英国英格兰东北部城市)的一户好人家。我父亲是从不来梅(德国第二大港,工业中心,不来梅州首府。位于威悉河下游两岸)来的外国人,他起先居住在赫尔,靠做买卖着实挣了一份产业,后来收掉买卖,住在约克,他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我母亲姓鲁滨逊,她的家族是当地的望族,母姓成了我的名字,所以我叫鲁滨逊·克罗伊茨奈尔,而我的伙伴们喜欢叫我克鲁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在敦刻尔克(法国北部大海港,古时属佛兰达)同西班牙人交战中阵亡了。至于我二哥的遭遇,我始终一无所知,就像我的父母后来对我的遭遇一无所知那样。
      我是家里第三个儿子,我父亲深谋远虑,让我获得了足够的教育,他本来打算安排我学法律。但是,除了航海以外,我对别的一概都不乐意干。我的这个爱好使我违抗了父亲的意愿,并且把我母亲和其他朋友的一切请求和劝告当作耳边风。看来这种偏执的性格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不幸,终于使我未来的生活直接落到悲惨的境地。
      我父亲是个聪明而稳重的人,早就察觉了我的打算,对我提出了认真而高明的劝告,要我打消航海的念头。有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书房,就这个问题给了我热切的劝告。他问我,除了爱好闯荡以外,我还有什么理由要撇下父亲的家和我出生的地方呢,我在这儿可以得到很好的推荐,而且拥有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积攒财富、过自在欢乐的日子的光明前景。他告诉我,出海去历险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走投无路,只得孤注一掷的人;另一种是野心勃勃、财大气粗的人。他们不惜冒险一搏,以图出人头地;他们撇开通常的路子,另有作为,使自己成名。这两种人不是远比我高,就是远比我低,而我是处在中间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处在平民生活的高层。他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已经发现,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状态,是最适宜于人类的幸福状态,既不必像干力气活儿的人那样去经受种种艰辛悲苦,也不必像上层人士那样被骄傲、奢侈、欲望和忌妒所困扰。他告诉我,我只要凭一件事情就可以断定,这种状态是幸福的。这就是,这是其他一切人都羡慕的人的处境。
      接着,他竭力劝说我别年少气盛,别一时冲动,落入苦难,而我靠着造化和出生的情况来看,是可以免得吃这苦头的。要是我按照他的指示待在家里不外出的话,他会大力相助我干种种事情;为了避免插手我将来的不幸,所以他不愿给我任何出走的鼓励。最后,他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讳,huì)地跟我说,要是我采取了那个愚蠢的行动的话,我是不会得到祝福的。他还说,我将来可能在无处求助、难以摆脱困境的时候,会回想起当初是怎样不把他的劝告当作一回事的。
      我深深地注意到,他的最后一部分谈话,确实跟预言一样正确,尽管我认为我父亲并不知道我后来的情况完全被他说中了。他在说到我将来会后悔莫及和无处求助的时候,心情是那么激动,中止了谈话,告诉我他的心里憋得慌,已经再也没法儿跟我说下去了。
      我由衷地被这番话感动,我打定主意,再也不想出海去,而是按照我父亲的愿望,在家里待下去。但是,只过了几天,我的决心就烟消云散了。我找到我母亲,告诉她,我满脑子都是想出去见见世面的念头。在这以前,任何事情我都不可能办成,所以我父亲还是同意我出门的好,免得不经他的同意,我还是非走不可。
      几乎一年以后,我才离开家。有一天,我偶然来到赫尔,我有一个伙伴正要乘他父亲的船由海路去伦敦,而且怂恿我同他们一起去。于是我既没有同我父亲,也没有同我母亲再商量,甚至也没有捎个信儿给他们就准备出发了。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我登上一艘开往伦敦的船。那艘船刚开出亨伯湾,海上就刮起了风,浪头高得吓人。我吓坏了,我双亲一切好心的劝告,如今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脑子里。我责备自己对忠告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嗤,chī),责备自己不履行对父亲的责任。
      我们在海上航行了六天以后,进入雅茅斯港外的锚泊(船舶等借助于锚而停留在水面某处)地带。由于船是逆风航行,而且风不大,所以自从遇上风暴以来,只航行了很短的一段路程。我们不得不在这儿锚泊。由于一直是逆风,我们在这儿停泊了七八天。
      我们本来不用在这儿停泊这么久的,但风刮得太大了,我们待了四五天以后,风刮得更大了。第八天早晨,风变大了,我们大伙儿都动手干活儿,卸掉中桅,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帖帖。将近中午的时候,海上已经白浪滔天,船头已经泡在海水里,船里也灌了几次水。这时候刮起了可怕的大风暴,一个个海浪比山还要高,每隔三五分钟就向我们撞来。
      将近黄昏的时候,大副(轮船上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大副之下有时还有二副和三副)和水手长都请求我们的船长让他们砍掉前桅,船长最终同意了。他们砍掉前桅以后,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主桅,可船仍然摇晃得那么厉害,迫不得已下他们把主桅也砍了。于是,甲板上平平坦坦,一根桅杆也没有了。
      最糟糕的情况还没有来到,风暴持续着,来势那么猛烈。半夜里,我们已经受尽了折磨,到下面去查看的人大叫起来,我们的船漏水了。接着,所有的人都被叫去用水泵抽水。我走到水泵前,劲头十足地干起活儿来。
      我们不停地干活儿,但是底层船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明摆着船一定会沉没,我们不断求救。前面一艘不大的海船顶住了风暴,冒险派出一艘小艇来援救,我们艰难地进入了小艇。到了艇上以后,我们都认为要登上他们那艘海船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我们竭尽全力地使它向岸边靠去。就这样边划边漂,我们的小艇向北航行,几乎直到温特顿海岬才靠岸。
      我们离开海船顶多不过一刻钟,就看到船沉没了。我们慢腾腾地向岸边漂去,却没法儿靠岸。我们最终漂过了温特顿的灯塔,一股脑儿地安全登陆。后来行到雅茅斯,我们受到商人、船主和当地官员的好心招待。官员们给我们提供上好的住所,他们还给我们足够的钱,好让我们去伦敦,或者回赫尔。\\\\\\\\\\\\\\\\\\\\\\\\\\\\\\\\\\\\\\\\\\\\\\\\\\\\\\\\\\\\\\\\\\\\\\\\\\\\\\\\\\\\\\\\\\\\\\\\\\\\\\\\\\\\\\\\\\\\\\\\\\\\\\\"

      媒体评论
      每个成长中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鲁滨孙漂流记》。——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 卢梭他(鲁滨逊)一方面是封建社会诸形态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他又是16世纪以来新发展的生产力下的产物。——德国思想家、政治家 马克思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