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剡溪书局
  • 全新正版 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精) (德)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译者:钱俊宇 9787509775899 社科文献
图文详情

全新正版 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精) (德)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译者:钱俊宇 9787509775899 社科文献

举报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作者: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ISBN:    978750977589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ISBN:  978750977589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22.96 3.7折

定价 ¥6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9-22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1.37% (3069笔)
    好评率
    99.69%
    发货时间
    19.2小时
    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哲学心理学
      货号:
      3399757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所著的《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精)》以“人是什么”的问题为起点,以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脑部科学研究成果为工具,探讨了人的认知、伦理、信仰、自由和爱的意义等这些在人的生命中必然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精)》这本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但可能没有过多考虑或考虑之后没有答案的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帮助别人?”“何谓真理?”“可以吃动物吗?”“为什么应该保护环境?”“可以对人进行复制吗?”“神存在吗?”“道德是与生俱来的吗?”“应该允许安乐死吗?”等等。

      作者简介
      钱俊宇,辅仁大学德文系毕业。曾任德国Witten/Herdecke大学讲师等职,现为科隆大学中文讲师与跨文化沟通训练讲师。
      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RichardDavidPrecht),哲学家、政论家、作家、媒体出版人。1964年出生于德国索林根市(Solingen)。1994年于科隆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其后几乎任职过德国各大报及电台,并担任过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Tribune)的研究员。2000年荣获生物医学大传奖。 创作有两本小说、三本非文学类著作。其中他的童年回忆录《列宁只来到卢登夏德》(LeninkamnurbisLudenscheid)已拍成电影,另一本非文学类作品《爱情的哲学》销售亦超过15万本。目前定居于科隆和卢森堡。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我能知道什么?
        第1章 宇宙中聪明的动物:何谓真理?
        第2章 天空中的露西:我们来自何处?
        第3章 心灵的宇宙:我们的脑部如何运作?
        第4章 三十年战争中的一个冬夜:从何得知我是谁?
        第5章 马赫经验:“我”是谁?
        第6章 斯巴克先生恋爱了:何谓感觉?
        第7章 不是自家的主人:我的潜意识是什么?
        第8章 似曾相识:何谓记忆?
        第9章 玻璃瓶里的苍蝇:何谓语言?
      第二部 我应该做什么?
        第10章 卢梭的谬误:我们需要其他人吗?
        第11章 屠龙者的剑:我们为什么帮助别人?
        第12章 我心中的法则:为什么我应该做个好人?
        第13章 利贝特实验:我可以要我所想要的吗?
        第14章 盖吉事件:大脑里存在道德吗?
        第15章 我感受到你也感受到的:值得做个好人吗?
        第16章 站在桥上的那个人:道德是与生俱来的吗?
        第17章 贝莎姑妈不应该死:可以杀人吗?
        第18章 尊严的诞生:堕胎是道德的吗?
        第19章 人生的尽头:应该允许安乐死吗?
        第20章 香肠和干酪以外:可以吃动物吗?
        第21章 文化丛林里的猴子:人类应该如何与人猿相处?
        第22章 鲸鱼的痛苦:为什么应该保护环境?
        第23章 复制人眼中的世界:可以对人进行复制吗?
        第24章 任君挑选的孩子:生殖医学将往何处发展?
        第25章 通往精神世界的桥:脑部研究允许做些什么?
      第三部 我可以期望什么?
        第26章 最大的想象:神存在吗?
        第27章 会吏长的时钟:大自然具有意义吗?
        第28章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不可思议:爱是什么?
        第29章 行动、存在、行动、存在、行动:自由是什么?
        第30章 鲁滨孙的废油:我们需要私有财产吗?
        第31章 罗尔斯的游戏:正义是什么?
        第32章 幸福之岛:快乐人生是什么?
        第33章 远方的花园:快乐学得来吗?
        第34章 母体:人生具有意义吗?


      内容摘要
       为什么一部哲学作品会是德国网络书店长达16周的销售冠军,并且在德国各大书店落地陈列,读者人手一册?
      哲学思考不应该只是对于哲学史里的思想和哲学家的解释;一部隽永有趣的哲学普及作品也不应该只是浮光掠影地介绍各种哲学学派和理论。
      这不是一部哲学史导论,也不是脑筋急转弯的哲学入门;它以“人是什么”的问题为起点,以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工具,探讨人的认知、伦理、信仰、自由和爱的意义等我们在生命里终究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于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如果你问我的话,我的回答是: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让你的好主意付诸实现,用生命来丰富每个日子,而不是用日子来堆砌生命。
      关于哲学思考与自我省思的著作不胜枚举,但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所著的《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精)》却与众不同。
      因为过去从未有一本书能在同时提供自然科学的知识条件下,这么全面性地带领读者去思考各种人生
      重大的哲学问题。作者以谐趣而优雅的笔调,用丰富渊博的知识,帮助我们在面对关于人的庞杂知识时,找到一条的小径。
      《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精)》这本书横跨了心理学、哲学、生物学、脑部科学等不同学科,为我们介绍它们当前的新发展。如同一幅令人惊叹的拼
      图,最后终于呈现出今日科学界眼中「人类」的完整样貌,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迷惘与困惑时,终于看见了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


      精彩内容
       这样说来,人类的脑部不仅是对于环境要求的反应结果。本书第一章曾说到,我们脊椎动物的脑部是适应演化过程之结果,我们得承认的是,这其中确切的关联性仍旧非常不清楚。这个“最佳化”可以说是在一个至今仍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的。此外,虽然我们远祖的头部长成了高效的运转机器,它们却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善加运用。因为在南方古猿进化成能人和直立人时,脑部虽以惊人的速度增大,却显然并未立刻带来什么文化上的成就,例如对不同工具的使用。即使到了100万年前,脑部的增长已大致完成时,那些拥有高效能脑部的人科动物在漫漫数十万年的光阴中,除了一把简陋的石斧,几乎已没有其他贡献了。4万年前才刚绝迹的尼安德特人所使用的工具依然算是简单而不够完善的,虽然他们的脑部容量甚至稍稍超过了现今的人类!
      人类脑部的容量和特性,对于现代人及其独一无二的文化,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人类为何这么晚才开始应用脑部所提供的技术革新能力呢?答案是可想而知的:显然脑部尚有大量比技术革新更重要
      的其他功能必须完成。即使是今日仍和南方古猿一样使用原始工具的人猿,聪明程度也显然比只能使用简
      单的石头和树枝强得多。人猿的智力绝大部分是运用于应付复杂的社群生活。就算对人类而言,与同类的相处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挑战(参考《屠龙者的剑》)。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只应用到脑部容量的极小部分,因为只有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智力才会派上用场。就算是让灵长类研究学家用望远镜来观察爱因斯坦,像他们今天观察猿猴一样,他们大部分时间也
      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发现。爱因斯坦一般作息里的睡觉、起床、穿衣、吃饭等行为并不会用到他的天才,因为绝佳的灵感和创意在这里根本无用武之地。
      人类的脑部确实不简单,但是它也不是一台随时设定在最高阶运算的国际象棋计算机。大部分时间它都是运转在较低阶的,而这也使人类顺理成章地和远祖归在同一列。一些根深蒂固的本能和行为模式,如
      争战与侵略、生物冲动、家庭与群体观念等,都是人类和猿猴(特别是人猿)的相同之处。我们越了解动物的生活,就越能认知自己,越能在我们脑部蜿蜒错杂
      的曲线中看出2.5亿年哺乳动物发展的痕迹。
      尼采所谓“聪明的动物”原来真的是动物,而它们独一无二的认知能力依然是个谜。有些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的哲学家曾赋予大自然进程一个意义,并把人类置于这个发展进程的终点。也就是说,人类是被创造出来了解宇宙运行的。他们自我膨胀地认为,大自然在人类的体内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在现实中当然没有证据显示人类和其行为就是演化的目的。姑且不论这种对历史过程的假设,单单“目的”这个概
      念本身就很有争议性了。“目的”属于一个非常人性的思考范畴(难道蝾螈会有目的吗?),它和“进步”或“意义”一样,都与只有人类才有的“时间”概念密不可分。而“自然”所涉及的却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用“意义”这个概念为例,它与“蛋白质”便有截然不同的特性。
      尼采所说的聪明动物中那些较为聪明且对这些有所了解者,也就不再把研究精神花费在“客观事实”这个巨大的整体问题上。他们给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我究竟能够知道些什么?而这个“知道”和“能够知道”又是如何作用的呢?哲学家喜欢称之为“认知的转向”,转向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理解的基础。若是您想了解这一点,那么请随我作一趟关于我们的“认知基础”之旅,而这些认知基础的重要部分,其实是我们和乔汉森的露西共有的。让我们和露西一起翱翔宇宙,一个几乎比从前哲学家所能想象的更加刺激而有趣的宇宙。让我们探索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来一趟深入脑部内部之旅!
      P22-24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