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鲁志国 著; 陶一桃 、 蔡昉 、 李培林 、 谢寿光 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8-09 / 精装
售价 ¥ 49.00 5.0折
定价 ¥98.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0-09-0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经济特区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中国制度变迁的起点,更是中国道路的起点与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事实和事件为依据,沿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全面总结经济特区40年发展经验。
首先还原中国经济特区底酿与创办的时代背景、讲述早期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经济特区的创新实践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做出的巨大贡献:其次,全方位再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和历史事件,就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经济特区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再次,梳理总结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示范效应和示范价值等,全面分析经济特区差异发展的状况和原因;最后,解析经济特区在新的发展时期和发展形势下新的历史使命。通过十章的篇幅,全面讲述中国经济特区40年来的发展故事。
陶一桃,女,满族,1989年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师从有名学者胡寄窗先生。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院特殊津贴专家、社科评审专家、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深圳市学术领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社科联委员。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鲁志国,男,经济学博士。现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理论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名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名师,深圳市委划预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长期致力于西方经济理论、特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周建波,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爱知大学ic(靠前中国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现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副主编。
第一章 经济特区刨设的历史背景第一节 经济特区创设前的国内环境第二节 经济特区创设前的国际环境第三节 开放前夜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二章 经济特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启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第二节 创办过程中的思想争论与实践第三节 经济特区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及变革第四节 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争议、不足和经验第三章 经济特区与市场经济的探索第一节 经济特区与市场取向的改革第二节 经济特区与市场经济的创新实践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第四章 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一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背景第二节 邓小平南方视察行程和主要谈话内容第三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第五章 经济特区的示范效应第一节 特区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第二节 经济建设要因地制宜第三节 发展理念应着眼长远第四节 学习特区经验,加快发展第六章 经济特区的二次创业第一节 全国学特区,特区怎么办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二次创业之路第三节 特区的分流——深圳为何~枝独秀第四节 特区企业的“二次创业”第七章 经济特区与转型发展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经济特区与转型和发展第二节 经济特区与转型和发展:1992年至今第八章 经济特区与创新精神第一节 经济特区创新的动力和创新成就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创新文化及其成就第九章 经济特区的新形态第一节 传统经济特区第二节 新兴经济特区第三节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节 粤港澳大湾区第五节 “一带一路”建设第十章 经济特区的新使命第一节 经济特区使命的演进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经济特区的新使命第三节 新时代各经济特区使命探索推荐阅读书目索引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内页】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