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绍瑞图书专营店
  • 8088993|明明白白看年报投资者必读[图书]

8088993|明明白白看年报投资者必读[图书]

举报

978711130433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11130433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售价 65.1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4-25

    数量
    库存999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工程技术
      货号:
      608949626243
      商品描述:
       书   名:  明明白白看年报投资者必读[图书]   图书定价: 35元   作 者: 袁克成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04-01   ISBN 号: 9787111304333   开   本:16  页   数:276  版   次:3-1 \
      \
         袁克成,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上海证券报》上市公司部记者、首席记者、部主任。现从事投资工作。\
        《上海证券报》的十年中,他近距离目睹了证券市场,特别是上市公司群体沧海桑田的变化,并用他的笔记录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基于多年来对上市公司发 \
       \
      本书按照读懂上市公司年报的三项技能的要求,对年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特别是针对投资者对年报中的内容有疑虑、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进行了重点论述。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根据读者的反馈以及最新的股市动态,对全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新,使内容更完整、更符合投资者阅读年报的要求。\
       
      推荐序一(张昕帆 中信建投副总经理)
      推荐序二(程 峰 联合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第3版前言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第2版前言 鱼龙混杂淘宝时
      第1版前言 股票也是商品
      宏观篇
      第1章 探马来报—年报业绩早知道2
      第2章 无网不利—网络年报资源扫描8
      第3章 庖丁解牛—年报正文概述14
      第4章 遗珠之憾—年报摘要概述28
      第5章 度身定做—创业板年报概述30
      第6章 质量鉴定书—审计报告34
      股东篇
      第7章 闸门开启之后—限售时间表42
      第8章 比比谁的“后台”硬—实际控制人49
      董事会报告篇
      第9章 避免人祸的发生—公司治理70
      第10章 有财大家发—股权激励80
      第11章 猜猜蛋糕怎么分—分红预案89
      第12章 百分之十五是个槛—所得税98
      重要事项篇
      第13章 身不由己的好处—交叉持股104
      第14章 亲兄弟如何明算账—关联交易113
      第15章 警惕“连坐”风险—担保117
      会计报表篇
      第16章 领略年报的半壁江山—财务报告概述124
      第17章 上市公司的“全景照”—资产负债表131
      第18章 摸家底探虚实—资产类负债类会计科目142
      第19章 好片子要从头看到尾—利润表163
      第20章 “只认钱不认人”—现金流量表174
      第21章 纸上谈兵—权益类会计科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83
      财务指标篇
      第22章 暴利从哪里来—产品毛利率194
      第23章 优质商品的可靠保证—净资产收益率204
      第24章 如果股票不能卖—每股净资产及市净率214
      第25章 让指标动起来—市盈率及每股收益222
      第26章 找到支点—杠杆效应230
      第27章 青春期的“躁动”—创业板财务特征250
      第28章 这本账要自己算—季度环比数据261
      第29章 给上市公司卸妆—非经常性损益267
      结束语 安全第一—年报中的风险提示274
       \
      \
         平庸的投资者,可能只是浏览几个简单的财务数据;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从年报中,粗略看出上市公司的价值或症结所在;而高水平的投资者,则能从年报中找寻到上市公司未来兴盛或衰败的蛛丝马迹。\
      \
        因此,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投资者占有 \
       \
      第三,公司股价太高了。从中国股市目前的客观情况分析,股价涨到30元以上,其流通性就开始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姑且将30元作为一个衡量指标。过了这个线,公司通过迭股除权降低股价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第四,小盘绩优股。很多总股本较小但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股本扩张冲动。这些公司提出大比例送转的概率很高。投资者可以特别关注中小板的公司、创业板公司,这些公司上市时间不长,资本公积金丰厚,年报中提出大比例送转预案的可能性相当大。现金分红
        与送红股或转增股本相比,投资者对年报现金分红的企盼程度不高。
        这一方面是因为,多数投资者觉得从二级市场赚取差价,所得要远远超过现金分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中,也很少有上市公司能够坚持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无法树立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榜样。但实际上,能送现金,特别是大量送现金,对投资者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能大量送现金的上市公司,大都很健康。有些公司看上去赚了不少钱,但这些钱很多是应收账款,实际账上的现金并不多,有的时候,应收账款最后就变成坏账了。因此,能大量送现金,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不大,不太可能出现突然亏损的情况。
        上市公司大量分现金,也说明它对投资者真正负责。有些钱放在公司账上,没什么好项目可以投资,日常经营中暂时也用不上,只好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或者买买国债,与其这样,不如分给投资者。
        而且,投资者分得了现金,也算是真正落袋为安,这就跟分到股票不一样,股票虽然多了,但有可能贴权,这样比起来,拿到现金更安全一些。而且,如果你真看好这家公司,完全可以用分到的现金接着再买它的股票。
        此外,有专家还从多年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些多年来坚持大量派送现金红利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涨幅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现金分红受到一些长线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如社保基金)。
      \
       \
      第3版前言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一)\
      本书第3版对第2版修订与补充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新增三个章节:“创业板年报概述”、“杠杆效应”、“创业板财务特征”。\
      ★根据证监会、交易所对2009年年报披露内容的最新要求,进行了相应补充。\
      ★对第2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这部分内容大概占原文的30%。\
      (二)\
      本书出版后,不少读者反馈了意见,其中包括不少问题,借此机会,选出三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答复如下。\
      问题一:书中介绍了这么多基础知识后,为什么不讲讲选股的直接方法?\
      答:市场中关于选股方法的书,已经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大师的经典之著,也充斥很多泛泛之作。我很怀疑,自己奢言选股方法的价值与必要性。\
      平心而论,我自认的能力,就是写出一本对普通投资者阅读年报很有帮助的普及读物。当然,这也并不是容易达到的目标,如果翻翻坊间那些以概念解释概念,或者照抄规定、准则的读物,你就知道,深入浅出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更何况,所谓选股方法并无一定之规,在我身边的朋友中,即使是那些同样使用基本面选股的成功者,其方法与风格也往往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有性格使然,也跟每个人的财务状况、回报率预期、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关。而本书的作用,就是为投资者在形成自己的选股方法或投资风格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基础性帮助。\
      而且,以我的经验看,提高投资水平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触摸掌握更高深的理论与方法,反而是回顾过往,检讨那些看似已懂实则未知的基础知识与概念。其实大家想想,我们上学时做错的数学题、物理题,有多少缘于未解妙法,又有多少因为基本概念留有夹生。\
      问题二:本书介绍的财务知识全面吗?看完后,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提高?\
      答:说全面,当然自夸了。但容我妄言一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研读更精深的财务书籍,并不是要务,多读年报,多看、多想、多比较,收获会更大,实践中遇到疑问,想不清楚了,再去查相关书籍,或者去网上找找答案,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投资者来说,会计报表是描述上市公司的一个视角,是公司生产经营的数字化展示,数字背后,是活生生的现实,而这些现实大都会遵循既有的逻辑,这里鲜有奇迹,没有那么多戏剧化效果,它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常识相通,很多最基本的道理不离左右、贯穿始终。每一个会计数据、财务指标映射着的事实,表现出的规律,才需要认真体会,才值得再三把玩。\
      问题三:研究基本面,网络中有哪些资源?\
      答:很多,网上资源非常值得开掘,大量有价值信息,其实都是公开的,就放在那儿,只不过被信息海洋掩盖,需要你去挖掘。简单而言,这样的网站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府类网站,如国家统计局、央行、海关总署,等等,这些网站中的宏观及行业统计信息很有价值;二是证券类网站,特别是两个交易所的网站,有价值的信息不少,却容易被忽略,此外如上市公司网站、研究报告类网站等等含金量也不低;三是一些论坛、博客,藏龙卧虎,不少真知灼见都值得借鉴。\
      总之,只要是有心人,注意收集、筛选、整理,“金矿”就会显现。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参考一下本人的另一本书《股市信息藏宝图》,主要讲的就是这个事。\
      (三)\
      承蒙上海证券交易所厚爱,2009年我以本书为蓝本,录制了《上交所证券大讲堂·年报系列讲座》节目,更难得的是,上交所诸位专家们对讲座稿进行了极为细致的修订,这也就使本书的大部分章节有幸经历了专业眼光的洗礼。\
      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上交所投资者教育部总监杨欣女士,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与平台,使我对年报的理解,能以一种更为广阔的方式传播开来;我还要特别感谢上交所的马军生博士,正是他高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使本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我还要特别感谢上交所的朱林,在与他长时间交流中,我的财务知识以及其他上市公司相关知识得以刷新,我以为,这是难得的享受。\
      当然,上述诸言,只是表达我的感受,而并非是为本书的质量做背书。本书错漏抑或有失严谨之处,实为本人能力所限,以及追求通俗化表述时,难以避免的代价。\
      谢意连绵,请读者允许我,继续表达一下迟到的谢意—想到第3版前言中才行此事,实在汗颜。\
      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王颖女士,她毫无吝啬很有杀伤力的一贯鼓励以及极具价值的建议,使我至今还保持着写作的乐趣。当然,还有我的父母,他们看到本书出版时的骄傲与欣慰,一直是我坚持下来的巨大动力。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陆靖,她的宽容与理解,使我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而她广博的兴趣,更是我生活中永不枯竭的滋养。还有此时就堆积在我膝下的—麦太,我必须承认,没有他肥硕的陪伴与热乎乎的袭扰,盯在电脑前苦思冥想往复敲击是相当枯燥的。当然,更应该感谢的,是我的读者,每想到有那么多读者在阅读这本小书,我岂有理由懈怠,又怎能不感动。\
      第2版前言\
      鱼龙混杂淘宝时\
      我以前的一位同事,是京城古籍善本的超级发烧友,虽然囊中难称阔绰,但多年孜孜以求,手中精品已然充栋,不少版本更是价值不菲。这位仁兄并非只识货不问价之人,购书主渠道,不是琉璃厂那些标价令人咋舌的书店。此人最大的爱好,是穿梭于潘家园那样的跳蚤市场,千挑万选,斩获严重物美价廉的好书。\
      这种在鱼龙混杂之所慧眼淘宝的方法与能力,非常值得投资者学习。特别在当下,股市暴跌泥沙俱下之时,这样的“选股”思路更值得借鉴,也更具操作性。\
      对于一位注重基本面的投资者来说,痛苦之一,就是面对高质高价、价质相符,甚至质高价更高的局面。泥沙俱下,才是下手之时;鸡犬升天,则是退避三舍之刻。这种“唯恐天下不乱”,渴望乱中渔利的心态,是成熟投资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心理架构。\
      当然,淘宝的关键在于眼光,而眼光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与长期的实践,否则,货色琳琅,也会买椟还珠。研读年报,就是投资者在股市中淘宝的基本功,是需要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的长期实践内容。\
      (一)\
      那么具备一定研读年报的能力,对股票投资有什么益处呢?\
      首先,了解公司。我们买的是股票,而股票后面是公司,这家公司在生产哪些产品,提供什么服务,产品的毛利率如何,公司的管理能力怎么样,运作是否规范,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与竞争对手相比又有什么不足。凡此种种,都需要从年报中获取,或者说,年报是上述信息之集大成者。有这些了解作为基础,才可能结合更广泛的信息,形成判断。每一个投资者都期望找到物美价廉的股票,而“物美”又是重中之重。研读年报,其实就是通过了解公司,不断规范我们的审美标准,修订我们的审美取向,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
      其次,规避风险。阅读年报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质疑的过程,就是不断吹毛求疵的过程,就是不断排除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否定、寻找答案的过程。只有那些没有明显瑕疵、没有明显疑点,经过严格筛选的公司,才可能纳入自己的股票池。很多时候,阅读年报的意义并不在于挖掘价值,而是规避风险。对多数投资者而言,通过阅读年报,即使没有找到大牛股,也要力求排雷避险。\
      最后,预测公司的未来。预测未来总是困难的,但却是这个市场中每一位投资者都在做的事情,只不过依据不同,方法各异。对于相信公司内在素质将最终决定公司股票价格的投资者来说,年报以及其他的定期报告,是预测公司未来的最基本出发点。\
      (二)\
      写完本书第1版,是2008年1月底,当时的A股市场已经开始回调,2008年年底,在本书开始补充与修订时,大盘已惨不忍睹。如此暴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
      牛熊转换的背景下,一位读者这样问我:看年报真的有用吗?大盘暴跌时,似乎无股幸免。我想,这位读者的疑问,也是很多投资者共同的心声。\
      坦率地讲,看年报不是判断大盘走势的关键依据。决定大盘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各领域的表现、投资者的心理作用等。年报作为单个公司经营情况的事后总结,难以承担起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重任。当然,对各公司年报数据汇总后的分析,可以成为预判宏观经济的一个参考,但其时效性与代表性仍然有很大局限。\
      坦率地讲,看年报也不是判断个股短期走势的关键依据。决定个股短期走势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大盘波动、机构大户的进出以及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包括年报在内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一年只有四次,无论从信息的涉及面,还是信息的发布频率看,都无法成为判断个股短期走势的有力参照。\
      坦率地讲,仅看年报无法帮助你在牛熊转换时全身而退,但肯定能帮助你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并为下一次成功奠定基础。\
      总之,研读年报是成功投资的必要条件(技术派投资者可能不这么看),而不是充要条件,虽然这个必要条件的重要性值得一再强调。\
      事实上,在股市中根本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秘诀,一个投资者的成功,来自于长期不懈的努力、学习与实践,舍此别无他途。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故步自封,以为修炼得道;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转而成为全盘否定后的虚无主义者。\
      (三)\
      本书第2版中,所修订与补充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证监会对2008年年报披露内容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相应补充。\
      第二,增加了第1版中没有谈到但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新章节:一是“所得税”,二是“环比数据”。\
      第三,对第1版没有谈透的内容进行了增添。同时,对一些不妥之处进行了修改。这部分内容大概占了原文的40%。\
      写作本书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求面面俱到,更要避免不懂装懂、貌似艰深,而是力求将一些基本概念讲透、说明白,让普通投资者能尽快“登堂入室”。这一想法,其实也是源于自己的体验,因为在我的自学过程中,看过太多泛泛而谈、浅尝辄止,关键处避重就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书籍,这类“名词解释”的读物常常令我哭笑不得。我不希望这本书带给读者同样的感受。如果读者觉得本书有同样的流弊,那肯定是能力所限,绝非我的初衷。\
      第1版前言\
      股票也是商品\
      我们去超市购物时会发现,每一种商品除了标示价格外,在其包装上还会标示产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性能介绍、原产地等信息,这些信息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品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这些信息的内容与格式,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对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股票)其实也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除了价格(股价)外,当然也会有其他的信息提供给投资者参考。与普通商品一样,上市公司所提供信息的内容与格式也有明确规范,这样,投资者看起来才有用,才方便。\
      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信息有很多,涉及的领域也很广,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年报。从某种意义上讲,年报就如同我国政府每年提交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它主要告诉我们,上市公司在去年一年都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现在情况如何,明年有什么打算等。\
      从这些信息中,投资者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的全貌,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而结合股价判断该上市公司是不是值得投资。\
      两类信息\
      从内容的角度分析,一份上市公司年报,主要包括两类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其中财务信息又是最核心的内容。\
      为什么财务信息是最核心的内容呢?因为财务信息是数字化、量化的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较,财务信息最客观、最准确、最容易进行比较。比如我们经常会在上市公司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发现这样的描述:公司去年的销售业绩同比有大幅提高。但“大幅”是多少呢?语焉不详,只有看了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数额,投资者才会知道,所谓“大幅”到底是多少。\
      再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年报中,公司董事会声称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有了令人可喜的进步,但投资者通过查阅该公司及同行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也许就会发现,虽然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的确有了提高,但与同行公司相比,提高的速度并不快。由此,我们对所谓“令人可喜的进步”就须保持相对审慎的态度。\
      当然,很多非财务信息对于投资的参考意义也同样不容忽视。如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及其持股量、上市公司的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都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2007年的新变化\
      具体到2007年年报,与以前相比,又有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年报的财务报告无论是内容还是格式,都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比如投资者以前所熟知的净资产、净利润的名称都改变了,会计报表也由之前的三张表变成了四张表,一些新的会计科目也出现了,一些老的会计科目也有了新的含义,会计附注的内容也更加翔实了。\
      另一方面,新的年报披露规范格式也使2007年年报增加了不少非财务信息。公司对持股、参股其他上市公司情况的说明,对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的详细说明等内容,都是以前年报中从未出现过的。\
      传记文学\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阅读年报是相当枯燥与痛苦的事情,这一方面是因为年报的内容主要是一大堆枯燥的格式化的记述和数字;另一方面,真正理解年报还要具备一些相应的财务知识,了解证券市场的一些政策、规定,熟悉公司运营的基本常识与规律。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年报表述的内容不仅不易理解,而且表述的方式也不能做到生动活泼。\
      毋庸讳言,看年报肯定不如读小说一般赏心悦目,但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与常识,认真体会、品味年报中所展露的信息,年报就不会像初看上去那么面目可憎了,渐渐地,你可能还会体验到一种别样的乐趣。\
      其实,如果通读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历年来的年报,就如同看这家企业的“传记”一般。从每年年报所披露的各种信息中,我们可以体会公司经营中的跌宕起伏,可以品味出开拓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我们可以目睹什么叫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什么是好风轻借力送我上青天;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千里之堤会毁于蚁穴,为什么差之毫厘能失之千里。\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同时,你更可以展开充分的遐想,推测一下公司的未来。\
      总之,如果有心,人生百态、世间道理,都可以在年报中找到踪迹。投资大师巴菲特的一大嗜好就是独自一人在办公室研读年报。可以想见,在巴菲特的感受中,阅读年报所带来的乐趣,分析年报所启发的智慧,预测未来所调动的激情,都是令人甘之如饴的。\
      每天40万字\
      目前上市公司的年报字数平均10万,截至2007年年底,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1 500家左右,其年报的总字数过亿,即使我们用一年的时间看这些年报,每天也要看40万字。\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不用说40万字,每天4万字也是很痛苦的事情。因此,我们得找到一些方法,既能够减少阅读量,又能够汲取有效信息,使年报为我所用。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三项技能:\
      一是熟悉年报的基本格局与框架,知道哪些内容,会出现在年报的什么地方。这样,查询、阅读时会大大提高速度。\
      二是具备很好的基本功。基本功主要包括一定的财务知识、证券专业知识与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知识。这样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不会使一些专业化内容与表述成为阅读障碍。\
      三是学会抓关键点。上市公司年报字数虽多,但真正有意义的内容,大概不到8 000字,剩下的多是赘言。因此,这就要求投资者深刻把握决定一家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一些关键看点,从而按图索骥。\
      记住:阅读年报并不是看上市公司希望我们看的内容,而是看那些我们期望看到的内容以及内容背后的“玄机”。\
      本书的目的\
      本书共计六篇,分别为宏观篇、股东篇、董事会报告篇、重要事项篇、会计报表篇、财务指标篇。每一篇的内容都紧密结合2007年年报的内容与格式,按照上述三项技能的要求,进行解读与分析。\
      其中宏观篇,侧重于从宏观上把握年报的大致框架与整体脉络;股东篇,着重于从控股股东、限售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董事会报告篇,主要针对于年报“董事会报告”部分的三个关键点进行解读;重要事项篇,是基于年报“重要事项”部分中,三项对评估上市公司最有帮助的内容展开的;会计报表篇,详细分析了四张会计报表的本质内涵、基本要素以及重要看点;而财务指标篇,则是讲解投资中最为常用也最为有效的五个财务指标。\
      建议投资者在阅读本书之后,再精读3~4份上市公司年报,这样就能较为熟练地把握阅读上市公司年报的基本要领。请注意,所谓精读,一定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上市公司年报全文,阅读时要结合该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的年报。\
      在选择所精读的年报时,最好挑选一家自己平时比较关注的上市公司的年报,一家业绩多年持续大幅增长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再找一家多年微利甚至亏损的上市公司的年报。这样,有利于熟悉不同业绩类型上市公司的基本特色。\
      精读之后,如果投资者还有时间,可以选择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年报进行解读,这样有利于熟悉各行业的基本财务特征。阅读时,每个行业最好选择两家公司进行对照,这样有利于加深理解年报中各项要素的功能与意义。\
      重要提示\
      在此特别提示投资者,由于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年报中,净利润和净资产都改名了。原来投资者日常所接触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改称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上市公司净利润改名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而且,上述两个财务数据以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内容为准(切不可以母公司会计报表中的数据为准)。在计算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净资产时,也都是以上述两个数据为准。\
      为遵循投资者阅读习惯,本书除有特别说明之处,所写净资产、净利润,均是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书籍'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