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黄诚祯 著; 李平 / 中华书局 / 2023-06 / 其他
售价 ¥ 102.00
日常价 ¥136.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3-08-14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海峡两岸“龙学”比较研究(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弁 言 上篇 绪论:海峡两岸“龙学”的背景、思想与路径、方法 第一章海峡两岸“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一节台湾“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二节大陆“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三节有同、相济互动的宗旨与思想 第二章海峡两岸“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 第一节台湾“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 第二节大陆“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 第三节、异中有同、相济互动的路径与方法 中篇总论:海峡两岸“龙学”的整体研究 第三章海峡两岸“龙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一脉相承两岸花香 第二节中心转移一枝独秀 第三节此起彼伏相呼 第四节多元转向平稳拓进 第四章海峡两岸“龙学”的空间分布 第一节台湾“龙学”之垦拓 第二节大陆“龙学”之谱系 第三节海峡两岸“龙学”拓进中的黄侃门生 第五章海峡两岸“龙学”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从传统到现代的学术转型 第二节术为第三节有共同的学术资源 第四节关共同的学术议题第五节共同的术事业 第六章海峡两岸“龙学”的不同特色 第一节两学界与外学术联系不同 第二节两学内部的治学环境不同 第三节两岸“龙学”关注的学术热点不同 第四节两岸“龙学”学术争鸣的风貌不同 第七章海峡两岸“龙学”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海峡两岸“龙学”的优势互补 第二节海峡两岸“龙学”的深人交流 下篇 分论:海峡两岸“龙学”的个案探究 第八章巴蜀“龙学”的授受谱系及其学术贡献 第一节巴“龙学”的二水分流态势 第二节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刘咸炘的“龙学”治学理念 第三节是正文字、倾心校雠:向宗鲁的治学倾向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李,1962年生,安徽芜湖人,1991年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的和研究工作,主持社科项目“海峡两岸‘龙学’比较研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文心雕龙汇校集评”和 “东亚文心雕龙研究文献”、社科项目“文心雕龙研究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范文澜研究、20世纪文心雕龙研究史论、文心雕龙综论、文心雕龙导读(合著)、中国散论、道教(合著)、梁启超传(合著)等。主编省级教材中国概论,参编教材古代经典选读古代文论名篇选读。曾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国学研究孔子研究周易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文献东方丛刊及港台中国东方中国研究所学报中国月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八十余篇。黄诚祯,1989年生,广东湛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面上资助项目“学术谱系视域下的‘龙学’重镇研究”。曾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与诗学等刊物上发表数篇。
弁言
上篇 绪论:海峡两岸“龙学”的背景、思想与路径、方法
章 海峡两岸“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
节 台湾“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二节 大陆“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三节 异中有同、相济互动的宗旨与思想
第二章 海峡两岸“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
节 台湾“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
第二节 大陆“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
第三节 异中有同、相济互动的路径与方法
中篇 论:海峡两岸“龙学”的整体研究
第三章 海峡两岸“龙学”的发展历程
节 一脉相承两岸花香
第二节 中心转移一枝独秀
第三节 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第四节 多元转向稳拓进
第四章 海峡两岸“龙学”的空间分布
节 台湾“龙学”之垦拓
第二节 大陆“龙学”之谱系
第三节 海峡两岸“龙学”拓进中的黄侃门生
第五章 海峡两岸“龙学”的共同特征
节 从传统到现代的学术转型
第二节 以现代学术体制为重要依托
第三节 拥有共同的学术资源
第四节 关注共同的学术议题
第五节 献身共同的学术事业
第六章 海峡两岸“龙学”的不同特
节 两岸学界与外界学术联系不同
第二节 两岸学界的治学环境不同
第三节 两岸“龙学”关注的学术热点不同
第四节 两岸“龙学”学术争鸣的风貌不同
第七章 海峡两岸“龙学”的良互动
节 海峡两岸“龙学”的优势互补
第二节 海峡两岸“龙学”的深入交流
下篇 分论:海峡两岸“龙学”的个案探究
第八章 巴蜀“龙学”的授受谱系及其学术贡献
节 近代巴蜀“龙学”的二水分流态势
第二节 辨章学术、镜源流:刘咸炘的“龙学”治学理念
第三节 是正文字、倾心校雠:向宗鲁的治学倾向
第二节 王更生对范文澜及范注的误解
第三节 王更生“采辑未备”说乃不实之词
第四节 王更生“体例不当”说经不起推敲
第五节 王更生“立说乖谬”说不能成立
第六节 王更生“校勘不精”“注解错讹”说系袭他人成说
第十五章 海峡两岸学人对徐复观文体论观点的商榷
节 理论建构与学理批判
第二节 “情”与“理”的背后
第三节 海峡两岸文体论对话的学术启示
主要参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