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江苏读客文化
  • 老戏骨——从候场到谢幕

老戏骨——从候场到谢幕

举报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0页
  • 字数:    284千字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0页
  • 字数:  284千字

售价 34.02 5.0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0

    数量
    库存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SC:9787555912569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晓华,老家河南,南京老杆子,也写过《老杆子》。生于南京,老三届知青,进过工厂,任过教师,78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河大任教,又在《史学月刋》当小编。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年,调回南京,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谋生。
          看过不少档案,也写过不少关于民国史方面的书,卖得较好的有《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和“国殇”系列两种,均印刷十次以上。也给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做节目。近年在央视法制频道做主讲人,有百十集民国专题讲座,已有《审判大汉奸》结集成册发行。
      内容简介:
      《老戏骨:从候场到谢幕》是有名历史学家、作家王晓华近期新长篇纪实文学,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的记述手法,书写了他所熟知的父辈的前半生,实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话剧运动发展史。
      摘要:
              在家靠父母
          河南老人有这样一句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我小时候,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之南京,夏天酷热无比。我和爹躺在竹凉床上,望着满天的繁星。他告诉我,天下王姓出太原。从明洪武年问,官府将山西人都集中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然后迁移到湖广、江西、江苏、河南各地。从山西出来的人,小脚指甲上都有一个沟……
          我认真地扳着脚指头观察过,真有一道沟。等到后来,很多人都说自己先祖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出来的,小脚指甲上都有沟,学名“瓣状甲”,才觉得我爹说的不一定靠谱,因为没有家谱。
          我爹1949年参加解放军后的自传中记载:祖籍是砀山县。砀山这个地方明清时期属于徐州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时属江苏省徐海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砀山归江苏行政督察铜山区,属江苏省行政督察第九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日伪占领,隶属淮海省;1952年,砀山县划归江苏省,1953年改属江苏省徐州专区(驻徐州市);1955年2月21日,砀山县划人安徽省宿县专区。
          曾祖母的丈夫去世早,为了生活,曾祖母给大户人家做女佣。清光绪三年(1877年),各地闹灾荒,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丁戊奇荒”。据《清史稿》记载,这场少有的大饥荒从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光绪四年(1878年),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灾情蔓延到安徽、四川和江苏北部地区,受灾人口约占大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曾祖母在老家砀山没法生活,就带着我爷爷王运庭,逃难到开封。根据三槐堂家谱记载,三槐堂原称太原堂,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移民到萧、砀一带,种下三棵槐树,称为三槐堂。按家谱辈分排序(武威光建国,文运曜长春),运字辈的上面是文字辈,下面是曜字辈。
          曾祖母到开封后,仍然靠着帮人,供爷爷读书。后来爷爷长大,先在安徽某县做书吏,也就是“绍兴师爷”,后来又到了祥符县衙中做书吏。书吏是清朝官署吏员的总称,秉承主管意旨,承办公事,营私舞弊,成为有清一代的一大弊政。书吏的收入不高,通过承办文书、档案与讼状,上下其手,不少挣银子。
          光绪年间的进士陈恒庆,做过京官,致仕家园,将京中杂记见闻写成《归里清谭》一书,其中记载了户部书吏史恩溥以索贿得银两数十万,“房屋连亘,院落数层,皆四面廊厢,雨雪不须张盖”。由此可见“绍兴师爷”的收人不低。当然,县衙门的书吏与户部的书吏难以相比。我爷爷多年的“积蓄”也置下了二十几间房产。大清灭亡后,爷爷继续在民国的开封县知事那里做职员,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
          爷爷王运庭共有两房太太,大太太生大伯镇华、小姑毓华;我奶奶名字叫许存义,是二房,生大姑葆华(后改名葆兰)、老二国华(即我爹)、三叔伯华和四叔舒华。
          1913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六,我爹生于开封翟家胡同1号。翟家胡同离石桥口不远。清代翟家胡同是两条街,分别称火神庙后街和翟家胡同。1912年易名维新东街。1937年改称维新街。上世纪50年代分为两条街,称火神庙后街和翟家胡同。1965年,二街合并称
      ...
      目录:
      第一部

      我爹的朋友圈

      在家靠父母

      投奔石友三

      加入青帮“江淮泗”

      两个黄鹂鸣翠柳

      马道街的广告牌

      “呼保义”戴涯登场

      来买金陵春色

      第二部

      “金眼彪”凡塞识荆

      “玉麒麟”洪正伦行侠

      “假孔明”骗“宋公明”

      “小旋风”李次玉纳贤

      “豹子头”王者落草

      一张中韩两国都有的老照片

      “武将军”到西安

      “入云龙”朱星南行正道

      偷艺——转益多师

      瞎子放鹞不见起

      延安来的那些人

      西安还是延安?

      “殿前御史”招安

      误走战干团

      《李秀成之死》引发的血案

      耍猴的绳牵紧了

      我家就在剧场里

      县太爷林晋琦

      擓篮的老太太

      “鼓上蚤”王伯华打流

      附:老四铁公鸡

      斧子砍下来了

      “鲁提辖”丁尼仗义

      “浪子”叶鼎洛风流

      “圣手书生”韩悠韩留名

      直升机下的儿童保育院

      家无三斗粮,就当孩子王

      两个小难民

      “一丈青”罗慧多情

      “高衙内”葛武棨逞威

      “没羽箭”袁孝堂举贤

      今宵好向郎边去

      “铁叫子”陈宪章助力

      情多累美人

      “旱地忽律”屠家骧混世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