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江苏读客文化
  • 守墓笔记:光绪帝陵卷

守墓笔记:光绪帝陵卷

举报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2页
  • 字数:    210千字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2页
  • 字数:  210千字

售价 20.00 5.0折

定价 ¥40.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08

    数量
    库存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SC:9787507841619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鑫,男,满族,河北省遵化市人。自幼爱好历史,对清朝陵寝的兴趣尤其浓厚。1993年8月起在清东陵工作,长期致力于清朝陵寝的研究、保护和发掘。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性文章,并出版《香妃遗事》《香妃迷案:清宫档案与考古中的香妃》《铁腕女人:清东陵慈禧陵劫难之谜》《地下佛堂:清东陵乾隆陵地宫清理之谜》《大清皇陵私家相册》及清帝陵系列等二十余部专著,其中清帝陵系列影响甚广。
      主编推荐:
      一部陵寝守护者的多年钻研之作,百余幅揭秘图片令人如临现场
      媒体评论:
      目前国内研究清史者虽人数众多,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清史研究的另外一块阵地——清皇陵研究领域里,取得瞩目成就的少数人中,徐鑫则是最值得关注的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无论是在工作中的履行职责,还是在工作之外的坚守,徐鑫已经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守墓人”,而是名副其实的“清陵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其更多的贡献还是体现在陵墓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岳南
      精彩内容:
      光绪帝,清德宗景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湉,清文宗咸丰帝的继子。他 4 岁登基,38 岁死去,在位 34 年,当皇帝时间之长在清朝仅次于康熙帝和乾隆帝而名列第三位。虽然在位时间较长,但他生不逢时;虽贵为皇帝,却命运不济。由于特殊的身份和时局,面对大清国这艘逐渐沉没的巨舰,尽管他为之努力、奋斗,乃至拼搏,但他面对的不仅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政局,还有一位控制其一生命运的人物,这就是大清国历史上最专横跋扈的女强人——慈禧,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和悲惨人生,最终与慈禧成了生死冤家。纵观光绪帝的一生,用“可怜”“可叹”“可悲”来评价,毫不为过。光绪帝的生父是醇郡王奕 (后来晋升为醇亲王)。他生在醇郡王府,按理说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由于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他意外地当上了皇帝。年仅 4 岁就离开了父母,进入了皇宫,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这是他的“可怜”。按理说,皇宫可谓人间的天堂,富贵荣华,天下第一,当皇帝在历朝历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这一切对于年幼的光绪帝来说,却是进了虎穴狼窝,有如人间地狱。本来皇宫中除了清规戒律几乎没有人情味,加上他进入皇宫是给咸丰帝当继子,也是慈禧的继子。对待亲生儿子都如狼似虎管教极严的慈禧,管教自己的继子兼外甥就更是“关心呵护”有加。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婚,按清朝规定,皇帝大婚表示已是成年人,皇帝就应该亲理朝政了。在这种情况下,慈禧不得不归政给光绪帝。但她为了继续监督、控制光绪帝,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光绪帝当了皇后,夫妻感情并不和睦。更糟糕的是,光绪帝专享情投意合的珍妃,屡屡遭到慈禧的打击,最后竟被慈禧害死在井中。家庭没有好的环境也就罢了,在朝政大事上,慈禧不仅时时监督,还处处插手过问,最后干脆软禁了光绪帝,慈禧再次抛头露面,垂帘听政。正因为处处都受、遭干预,光绪帝由傀儡皇帝变成了囚徒皇帝,还失去了最宠爱的珍妃,这是他的“可叹”。本来光绪帝的人生已降到了大力度
      ...
      内容简介:
      “守墓笔记”以正史和清宫档案为基础,结合作者徐鑫二十余年的陵寝现场调查和研究心得,为您解读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的风水与建制、历史与隐秘、被盗与清理等,折射出清王朝的起源、发展、辉煌和衰落。
          光绪帝生不逢时,死因成谜,他的崇陵匆忙选址,营建受阻,后又惨遭盗掘。在清理崇陵地宫时,人们终于揭开了光绪帝的死亡之谜。《守墓笔记(光绪帝陵卷)》为您开启尘封的历史真相。
      摘要:
          为了保证血统关系,立嗣原则如下:择胞兄弟之子为嗣;次兄弟之子次之。由于同治帝无胞兄弟,按照这个立嗣原则,同治帝选择嗣子只能遵照第二条――在叔伯兄弟的儿子中选择。同治帝是“载”字辈,他的下一代是“溥”字辈。同治帝的堂兄弟子女中的“溥”字辈,与同治帝关系最近的只有载治的儿子溥侃、溥伦。溥侃6岁,生于同治八年(1869年);溥伦刚满月,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冬。载治是道光帝长子奕纬的儿子,但实际上奕纬生前无子,载治是他死后的继子。原本载治叫“载中”,为了不让奕纬绝嗣,咸丰帝于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令载中过继给奕纬当继子,为了表明是近支宗室,并特意改名“载治”。因为道光帝的孙辈名字第二字都是“氵”偏旁。但不管怎么在名字上改动,毕竟载治在血统上不是近支皇族人。因此,将载治的儿子立为同治帝子嗣,道光帝的儿子奕?、奕?、奕?等就无法接受,道光帝的儿媳妇――两宫皇太后也是无法接受的。
              面对这种尴尬,慈禧巧妙的将为“立君”改为“立嗣”,即立谁为嗣,谁就为新君。于是,既然为同治帝立嗣无合适人选,那就为咸丰帝立嗣。这样可选择的范围就扩大了很多,只要是咸丰帝的亲侄子比如恭亲王奕?、醇亲王奕?等人的儿子,都有可能当皇帝。更重要的是,“立君”是国事,“立嗣”为家事,既然是家事,外人还是少参与的好。又因为奕?能力过人,太过机敏,有时会与慈禧有冲突,因此他的儿子自然不会在考虑范围内。而奕?为人老实本分,又是自己的亲妹夫,便于控制。慈禧就是利用这个“巧妙”,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既延续了道光帝以来的皇家血脉,也维护了清朝“父死子承”的皇帝体系,还保持了自己的已有权力。因此将自己的亲外甥载?立为咸丰帝的继子,也就是自己的继子,继位为嗣皇帝,自己还能继续垂帘听政,这也是慈禧利用规则和矛盾的高明之处。
              既然嗣皇帝已经确定,那么下一步就是迎接嗣皇帝进宫。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六日寅时,嗣皇帝由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乘坐暖舆前往皇宫,进午门、乾清门,到养心殿给两宫皇太后请安。然后到同治帝梓宫前拍胸顿足痛哭,极为悲痛。跟随护卫大臣遵照两宫皇太后懿旨,请“上即正尊位”,当了皇帝。
              辰时,嗣皇帝恭视同治帝小敛(穿衣服),然后亲送同治帝灵驾安奉在乾清宫西次间。嗣皇帝剪发穿上孝服,亲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穿着孝服按照位次排列,齐声哀哭,其中嗣皇帝哭得最为悲痛。
              未时,嗣皇帝恭视同治帝大殓(将遗体殓入棺内)毕,奉安梓宫于乾清宫正殿,行殓奠礼。嗣皇帝哭得悲痛欲绝,竟然一天水米不吃不喝,群臣跪在他四周,恳请嗣皇帝节哀。嗣皇帝哭着表示感谢,群臣不敢抬头看悲痛的嗣皇帝。自此,嗣皇帝“以养心殿为倚庐”,为同治帝守灵。    P11-12
      目录:
      引子  光绪帝继位之谜
      第一章  苦命天子的一生
        一、如此的童年
        二、维新带来的厄运
        三、离奇地死去
      第二章  最后的皇陵
        一、选址之谜
        二、并不顺利的营建
        三、陵寝规制及特点
      第三章  死后之事
        一、葬入地宫
        二、与他合葬的皇后
        三、想要陪葬的老头
      第四章  地宫密码
        一、被盗之谜
        二、地宫的秘密
        三、“能人”的研究
      第五章  走进妃园寝
        一、妃园寝规制及特点
        二、两位墓主人档案
        三、破解两个谜团
      第六章  不该进入皇宫的女人17’
        一、进入皇宫之谜
        二、死亡之谜
        三、死后哀荣
      第七章  妃园寝的尴尬
        一、“夜盗珍妃墓”见闻
        二、纠正谣言
      附录
        附录1  光绪帝遗诏
        附录2  光绪帝后妃表
      参考书目
      后记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