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江苏读客文化
  • 刑事法评论·第26卷(2010)

刑事法评论·第26卷(2010)

举报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721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721千字

售价 46.25 6.8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06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政治
      货号:
      SC:9787301171196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刑事法评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刑事法连续出版物,并已成为CSSCI的来源集刊。本卷在延续以往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收录的文章也多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并兼有交叉学科的研究。随着刑事法评论成为核心集刊,纳入正规的学术评价体系,本出版物在刑法学界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刑事法评论》从第1卷至今,已经延续了13年,第26卷收入22篇论文,大多为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所作,其清新的文笔、前卫的观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为本书增添了一股蓬勃的朝气,使人不禁眼前一亮。 
      摘要:
          3.刑事政策的调整
          
      刑事政策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国家和社会据以与犯罪作斗争的原则的总和。被害人地位的复归和刑罚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刑事政策的调整。从国外的实践看,自20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以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为主题的刑法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新社会防卫论"为基础,提出"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口号。但是,这种轻缓的刑事政策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遭到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犯罪浪潮的强有力挑战。特别是近20年来,累犯率上升,刑事犯罪恐怖化、经济犯罪严重化,以及犯罪的有组织化和国际化,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宁。西方国家只好对原有的刑事政策作出调整,即将轻缓的刑事政策调整为"轻轻重重"的复合型刑事政策。其宽松的刑事政策在法律制度上表现为:实体上,和废除死刑、广泛适用罚金刑和缓刑、非犯罪化的采取。程序上,转处、刑事和解、辩诉交易、恢复性司法的提倡。执行上,非监禁化和广泛适用假释。其严格的刑事政策在法律制度上表现为:加重对累犯、再犯的处罚。如美国于1994年通过《暴力犯罪控制与执法条例》这一"三振出局法案",严厉惩治有组织犯罪。"9·11"事件后,美、英两国分别通过《美国2001年爱国者法案》和《公共安全紧急安全法》,在立法与司法方面出现许多重大转变,甚至突破法学界一直奉行的"无罪推定"原则。在处理宽松与严厉的偏好上,各国有所侧重,有的以宽松为主,有的则以严厉为主。两极化的刑事政策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回答了防控犯罪模式究竟是采取国家本位的模式,还是采取国家与社会双本位模式的问题。在国家本位的模式下,对犯罪的防控,是以国家权力特别是国家刑罚权的运作为核心。而国家与社会双本位的模式,则强调由国家和社会共同预防和控制犯罪,对犯罪除了采取刑罚方法外,还辅之以行政、民事和调解等手段和措施。无疑后者是其当然的选择。由于这一政策对轻微犯罪实行宽松的刑事政策(既"轻轻"),采取非犯罪化、非监禁化等措施,因此借助民事赔偿的力量来处理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选择。
          
      ……
      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 
      主题研讨 
        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总检讨/付立庆 
          一、前提缺陷:凌驾于犯罪构成之上的社会危害性理论 
          二、要素缺陷:犯罪客体与犯罪主体要件之反思与消解 
          三、结构缺陷之一:缺乏违法性的阶层 ——兼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体系地位 
          四、结构缺陷之二:缺乏责任阶层——从期待可能性理论切入 
          五、实践缺陷:缺乏可操作性 
          六、功能缺陷:突出保护功能,忽视保障功能 
          七、全文小结:四要件体系的缺陷盘点 
        建立一座法律解释论的“通天塔” ——对实质的刑法解释论的反思/周详 
          一、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概念在法理学中的缺位 
          二、对《通天塔》电影的解读 
          三、对实质解释论的几点反思 
        论一只“牛虻”在中国刑法学术生态圈的诞生 ——评《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周详 
          一、中国刑法学术生态圈的描述——“牛虻物种(精神)”的缺失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