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冯天瑜 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6-05 / 平装
售价 ¥ 36.00 6.8折
定价 ¥53.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1-07-04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中华元典精神
本书从文化学和文化史学角度对《诗经》、《易经》、《尚书》、《春秋》、三《礼》以及《论语》、《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中华元典作了扼要的文本考察,进而用诠释学方法观照中华元典包藏的基本精神怎样在历史长河中被反复阐扬、重新刻勒,并考究了中华元典精神遵循“文化重演律”,实现近代转换的辩证历程,以及这种转换着的元典精神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所发挥的功能。该书考辨中华元典(诗、书、礼、易、春秋、论、孟、老、庄等)的生成机制、思想特征,探讨中华元典精神的近代转换,如忧患意识向近代社会革命论的转换,“变易”观向近代变革论的转换,原始民主、民主思想向近代民主的转换,“华夷之辨”向近代民族主义的转换,考析中华元典精神的现代价值。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专门史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著有《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晚清经世实学》(合著)、《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千岁丸”上海行——1862年日本人的中国观察》、《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生成》、《“封建”考论》等。
卷首语作者献辞导论一、“元典”界说二、“记忆”联系古与今三、“三”(今)对“一”(古)的复归四、近代化进程对元典精神的选择与承袭五、后发型近代化对元典精神的借重与转换第一章外域元典第一节印度元典一、吠陀二、佛经印度早期历史及元典创生过程简表第二节希腊元典一、荷马史诗二、希腊先哲诸元典古希腊历史及元典创生过程简表第三节希伯莱元典一、《律法先知文集》二、《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希伯莱早期历史及元典创生过程简表第二章中华元典第一节《诗》一、创作与编辑二、分类三、文学价值四、教化功能第二节《书》一、“政事之纪”二、今、古文之分与真伪之辨三、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第三节《礼》一、礼治的兴起与三《礼》的人经二、《周礼》、《仪礼》、《礼记》的编次与作者时代三、“礼”的文化学价值第四节《易》一、题解二、结构三、作者及时代四、“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第五节《春秋》一、官修编年国史之滥觞二、“笔削大义微言”的“书法”三、《春秋》三传余论:中华元典的总体特质与文本传播第三章中华元典的创制(上)第一节轴心时代一、元典竞相涌现的特别时段印度、中国、希腊、希伯莱元典产生时期略表一、“轴心时代”概会的提出三、轴心时代的历史特征四、轴心时代编纂元典诸哲人属性第二节前元典一、“原始民主”与“观物取象”:氏族制时代留给元典的两大精神遗产二、“夏礼”与“殷礼”:元典前奏第三节元典在周王官滥觞一、殷周之际的文化变革二、周的“维新”三、西周王官——元典制作之所第四章中华元典的创制(下)第一节元典从宫廷走向民间一、学术下移的春秋二、“诸子起于王官”与“诸子起于救时之弊”三、元典磨砺、发扬的新机遇四、孔丘非六经手订者,而是六经传述者第二节元典系统化及向诸子扩散一、百家争鸣的战国二、元典在战国年间的系统化三、“五经”非唯儒家专属,亦为道、墨、法、阴阳等诸家源头第三节元典定本确立经学序幕揭开一、秦帝国文化一统的努力与元典的厄运二、元典在汉代的整理、阐释及经学化第五章中华元典的“天人之辨”第一节循天道尚人文一、参照系:诸外域元典的宇宙生成论二、中国式宇宙论的特色三、《周易》的“天道生机主义”四、中华元典的人文精神第二节远鬼神近俗世一、参照系:希伯莱、印度元典对彼岸的深切关注二、《尚书》“绝地天通”与《圣经》“巴别塔”之比较三、“敬鬼神而远之”四、《易传》、《礼记》鬼神观的人文倾向五、中华元典的“世俗性”六、中国宗教的现世化风格七、“人生三不朽”与“复归自然”:中国式终极关怀两走向第六章中华元典的发展观第一节通变易守圜道一、运动与发展——人类思考的又一母题二、《诗》、《书》的常变观三、《易》之三义:简易、变易、不易四、《易经》的“长于变”五、《易经》的“反复之道”六、《易传》的“变动不居”说七、《老子》的阴柔型变易观与《易传》的阳刚型变易观八、《易传》的乾坤定位论九、元典时代的循环论第二节追先祖垂史范一、历史在诸元典系统中的不同地位二、法祖生殖崇拜孝道三、“古训是式”四、对于“藏往”的高度重视五、以史“资治”,以史“垂戒”六、历史记载与历史诠释的尊严性第七章中华元典的伦理一政治论第一节重伦常崇教化一、伦理型文化的生成机制二、以维系血缘纽带为职志的伦理观念构成汉族文化的中心环节第二节觅治道求经世一、“经世”与“人世”二、元典经世的两走向——“内圣”与“外王”三、秦汉以后经世精神的复杂形态第八章中华元典的君民之辨第一节君民之辨的左翼——民本主义一、从德治到民本二、《书》、《诗》及老、孔、墨的民本思想三、《左传》和《孟子》对民本的阐扬第二节君民之辨的右翼——尊君主义一、元典所见之尊君论二、尊君论的盛行及对民本论的压制第三节民本与尊君的论战一、以“民本”制约“尊君”二、民本论对极端尊君论的抗争三、非君论与无君论:民本主义批判尊君主义的盟友第九章中华元典阐释史鸟瞰第一节元典皆史一、元典的经院化与经学化二、元典在西方的“神化”与在中国的“圣化”三、将元典还原为历史文献的理性努力四、经史之别与元典的不朽性第二节“《诗》无达诂”:元典阐释诸路向一、“本义”的确认与“引申义”的发挥——“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之辨二、现实的评判与历史的估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辨三、文本的笺释与义理的开掘——汉学与宋学之辨四、“引古”以“筹今”,“复古”以“新变”——元典精义的古今之辨第十章元典与“文化重演律”第一节文化重演律一、元典精神: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源二、“文化重演律”界说三、“文化重演律”的典型范例: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第二节中国古代史上的文化重演律一、“文化重演律”在古代中国的一般显示二、以“文化重演律”透视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的不同前景第三节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重演律”一、近代中国与古代中国文化重演机制的差异二、历史大螺旋与历史小螺旋三、中国近代新学对早期启蒙文化的“复归”四、近代中国“文化重演”的旨趣:激动种性、西学中源、以古证今五、近代中国“文化重演”现象的历史评价第十一章中华元典精神的近代转换(上)第一节从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一、元典的忧患观二、忧患意识的近代转换第二节从“穷变通久”到近代“更法一自强”思潮一、元典论“穷变通久”和“自强不息”二、近代“更法-自强”观念的勃兴三、洋务派“变易”与“不易”的二律背反四、维新派变易观的新进展第三节从“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到近代革命论一、中华元典的“革命”本义二、中国近代革命论的勃兴第十二章中华元典精神的近代转换(下)第一节从“华夷之辨”到近代民族主义一、元典的华夷观二、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第二节从原始民主和民本思想到近代民主主义一、中华元典所载之原始民主对近代民主主义的启示二、近代民主主义与元典民本思想的近似及二者间的扦格三、新学家对民本思想的近代化重铸[附]民生思想对元典精义的借鉴结语元典精神的现世启示文献索引跋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