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安轩图书专营店
  • 来自上面的革命: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n the period of gorbachev

来自上面的革命: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n the period of gorbachev

举报

正版新书 开电子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20112497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29.90 1.9折

定价 ¥1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2

    数量
    库存6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5.46% (2703笔)
    好评率
    99.86%
    发货时间
    14.77小时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政治
      货号:
      9157349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薛小荣,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苏联-俄罗斯政治、网络党建与网络社会治理、中国近代边海疆史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四项,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七部。其中,《网络党建能力论:信息时代执政党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被评为全国很好党建读物,《民族国家视野下中国近代国防的重构》被评为江苏省很好博士论文和全军很好博士论文,《中苏政治体制改革比较》被评为江苏省很好硕士论文。

       王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军政基础系副主任、教授,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主要从事军事政治、党史党建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和空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等课题八项,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六部。其中,《网络党建能力论:信息时代执政党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被评为全国很好党建读物、《红色基因》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高民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

      目录
      目 录
       
      导 言 “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人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败... 8
      第一章 “不能这样下去了”——改革的社会背景... 24
      一、“勃列日涅夫现象”与社会停滞... 25
      1.赫鲁晓夫的改革... 26
      2.权力的共同协定... 31
      3.停滞的社会状态... 35
      二、“安德罗波夫现象”与社会心理... 40
      1.安德罗波夫其人... 41
      2.短暂的安氏改革... 44
      3.安德罗波夫现象... 47
      三、“戈尔巴乔夫现象”与社会期望... 49
      1.受挫的心理:契尔年科上台... 50
      2.戈尔巴乔夫:精力充沛的人... 53
      3.政治代沟:不用为过去负责... 55
      第二章 “多一点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原则... 61
      一、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62
      1.破除对外部世界的扭曲观念... 63
      2.选择自由和不干涉他国内政... 69
      3.要限度地保证社会公正... 74
      4.:社会主义的新特征... 76
      二、新思维:意识形态改革... 78
      1.列宁改革的政治象征... 79
      2.赫鲁晓夫的改革意义... 84
      3.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87
      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90
      1.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回归... 91
      2.全人类利益:避免核战争... 94
      3.要使人民获得自由和尊严... 99
      四、战胜了马列主义... 104
      1.《苏共中央纲领》... 107
      2.《苏共民主纲领》... 107
      3.《马克思主义纲领》... 108
      第三章 “让人民参与政治”——改革的动力机制... 110
      一、公开性:人民有权了解真相... 111
      1.赫鲁晓夫式“梦魇”. 113
      2.绝不同意隐瞒真相... 115
      3.应该向人民讲真话... 120
      4.公开性能造就干部... 124
      5.如实恢复历史面目... 127
      二、民主化:要从下面发动起来... 134
      1.打破经济官僚垄断... 135
      2.要给社会输送氧气... 138
      3.选举就应该是选举... 142
      4.要给新闻界以自由... 145
      5.保障游行结社权利... 148
      三、知识分子:体制内的异见者... 152
      1.知识分子与异见者... 152
      2.报纸:意见多元化... 159
      3.舆论:思想的背弃... 165
      四、政治话语:从胜利走向失败... 168
      1.“胜利式话语”的特征... 169
      2.“胜利式话语”的成因... 173
      3.“胜利式话语”的失败... 178
      五、消极的大众:沉默的大多数... 182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183
      2.台上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185
      3.沉默:我们不需要改革... 188
      第四章 “没有现成的药方”——改革的方法策略... 192
      一、“对纪律的强调”:沿袭过去的传统做法... 193
      1.“新阶级”:行政命令体制... 193
      2.纪律与道德:反酗酒运动... 195
      3.障碍机制:向新状态转变... 198
      二、“不要崇拜计划”:要跟上现实生活节奏... 201
      1.从经济到政治:改革转向... 202
      2.学会在民主的条件下工作... 206
      3.要用协议的方法推动改革... 211
      三、“改革的杠杆”:发起对官僚特权的反对... 213
      1.“官名录”:特权阶层的形成... 213
      2.“反腐败”:改革的政治杠杆... 225
      四、“政治的考量”:谋求保守与激进的平衡... 230
      1.焦躁: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230
      2.与裁判者:改革中间派... 233
      3.改革:既以说开头也以说结束... 238
      第五章 “破除社会阻碍机制”——苏联共产党的改革... 244
      一、改革的保证人:苏联共产党... 244
      1.共产党与政权... 244
      2.改革就是革命... 248
      3.更新干部队伍... 250
      4.策略:拉住党... 254
      二、上面的革命:党的自我纯洁... 258
      1.不改革就得靠边站... 260
      2.允许政治派别存在... 266
      3.向多党体制的过渡... 272
      4.竞争选举下的失败... 276
      三、政治局、书记处与中央委员会... 279
      1.政治局:从团结到分裂... 281
      2.书记处:从执行到空置... 289
      3.中央委员会:咨询机构... 295
      四、全党意志:关键的代表大会... 302
      1.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304
      2.苏共第十九次党代表会议... 309
      3.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317
      五、党的反抗:反对戈尔巴乔夫... 323
      1.尼娜的信:《我不能放弃原则》... 323
      2.苏共纲领派的形成与政治主张... 330
      3.为什么不能放弃戈尔巴乔夫?... 340
      第六章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改革... 348
      一、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建设法制国家... 349
      1.重塑执政的政治合法性... 351
      2.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款... 361
      3.不能用武力来解决政治... 365
      二、苏维埃制度改革: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373
      1.第一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377
      2.第二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382
      3.第三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384
      4.第四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385
      5.第五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387
      三、部长会议—苏联内阁—苏联国务会议... 389
      1.部长会议... 389
      2.苏联内阁... 392
      3.苏联国务会议... 395
      四、权力转换的中介人:“-总统”... 397
      1.:中央... 398
      2.新职业:苏联总统... 401
      第七章 “志同道合者的事业”——改革领导集体分析... 413
      一、三架马车:戈尔巴乔夫、利加乔夫与雷日科夫... 413
      1.戈尔巴乔夫... 414
      2.利加乔夫... 419
      3.雷日科夫... 426
      二、左膀右臂:雅科夫列夫与谢瓦尔德纳泽... 427
      1.改革的“灵魂”:雅科夫列夫... 427
      2.外交“新思维”:谢瓦尔德纳泽... 439
      三、叶利钦: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竞争对手... 445
      1.莫斯科市委书记... 445
      2.政治局的出局者... 451
      3.政治反对派... 453
      4.俄罗斯位总统... 456
      四、政治智囊:博尔金、格拉乔夫与切尔尼亚耶夫... 462
      1.博尔金... 464
      2.格拉乔夫... 468
      3.切尔尼亚耶夫... 470
      五、“天使们的起义”:改革精英的集体背叛... 471
      1.苏联政治体制不可挽救吗?... 472
      2.苏联共产党是否不可改造?... 478
      3.戈尔巴乔夫有改革计划吗?... 485
      4.改革是否受到西方的诱惑?... 490
      5.叛变流行病:精英的共谋?... 499
      第八章 “建立主权国家联盟”——党-国联邦化失败... 507
      一、联邦党、联邦国:戈尔巴乔夫新构想... 507
      1.民族分裂与国家联邦化的构想... 508
      2.政治离心与苏共联邦化的构想... 518
      3全民公决与主权国家联盟努力... 522
      二、保卫联盟: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 528
      1.举棋不定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530
      2.挽救苏联的三天:“八一九事件”... 537
      3.“跪着的骚乱”:胜利还是失败?... 542
      三、政治的冷漠:危急关头的苏联共产党... 553
      1.分裂:中央书记处... 554
      2.辞职:中央... 558
      3.取缔:苏联共产党... 560
      4.自辩:戈尔巴乔夫... 563
      四、主权独立:加盟共和国的政治大分裂... 565
      1.别洛韦日协议... 567
      2.阿拉木图宣言... 571
      3.苏联总统辞职... 572
      结 语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575
      参考文献... 582
      附 录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大事记... 587


      内容摘要
       薛小荣、王萍著的《来自上面的革命: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内容为1985—1991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分别从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的思想原则、改革的动力机制、改革的方法策略、苏共的改革、国家政治制度改革、改革领导集团以及党-国联邦化八个方面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重点研究。本书既是对苏共执政与改革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又对当下正处于深水期和攻坚期的中国改革来说,提供有益的政治借鉴。


      主编推荐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改革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日益增大,汲取古今中外历的改革,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把握治国理政规律的重要途径。深刻总结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不是说苏联当时就怎么好,也不是要为苏联和苏共唱挽歌,而是说我们要注意在历史和现实的重大政治变局中认识和把握治国理政规律,善于认识和运用规律。不注重历史规律,总有一天要吃大亏!”
       
          “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研究”丛书(高民政 主编)主要研究了1985—1991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民主运动、苏联共产党与改革关系、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深刻指出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深层原因及其惨痛教训。
       

      精彩内容

          政治体制改革历来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存续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坚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改革失败的*教训就出在政治体制问题上。在“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旗号下,戈尔巴乔夫积极推进以苏联共产党让权放权弃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力图在法制国家框架下通过政治多元化和多党竞争的方式,恢复和重建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苏维埃政权的政治民主性。“如果想简要地说明政治改革的意思,它是怎样构思的,又是怎样实施的,可以说,就是把权力从操纵的共产党手中交到按宪法本应属于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的苏维埃手里。”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表明:苏维埃政权的稳固先并且决定性地取决于苏联共产党。当戈尔巴乔夫决定拆除苏联共产党这一苏维埃政权的政治核心部件时,他却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与之匹配的“民主代替品”,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苏联分崩离析、苏共土崩瓦解。就像斯大林所说的那样:“只要把党动摇一下,把党削弱一下,无产阶级专政马上就会动摇和削弱。”这一过程可以被称为“来自上面的革命”。


      媒体评论

      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能否顺利解决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的关系问题。国外转型社会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尤其是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社会转型中分崩离析的沉痛教训更是值得中国总结汲取。                   
                                            ——中国人民大学  高放教授
      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重大研究选题,也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勇敢面对和正在探索解决的巨大实践课题。相信“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研究丛书”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上海市政治学会名誉会长 王邦佐
      “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研究”丛书*辑以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改革问题为论述重点。这四本书犹如四部曲,环环相扣,层层展开,对于不断深化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相关性的研究是有益的。                                            
      ——华东师范大学 王斯德教授
      本丛书的*特点是视角比较新颖,专题以纵向、横向综合性研究切入,避免单纯按历史顺序的史学研究范式展开,能较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在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中的深层次问题,对我国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借鉴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  周尚文教授
      原苏联东欧国家在20世纪末的转型是世界历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对这一转型过程的研究可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有益镜鉴。此丛书聚焦于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对于当前的中国尤有现实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  余伟民教授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