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安轩图书专营店
  •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论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论

举报

正版新书 开电子发票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73527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03073527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257.90 6.5折

定价 ¥39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0

    数量
    库存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工程技术
      货号:
      12342113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第1篇  理论篇

      第1章  绪论  3

      1.1  黄河泥沙的特点  3

      1.2  黄河泥沙问题的产生过程及特点  7

      1.3  黄河泥沙问题的影响  9

      1.4  黄河泥沙的研究进展  12

      1.5  本章小结  21

      参考文献  21

      第2章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论的提出  24

      2.1  控制论的诞生、发展与应用  24

      2.2  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方法  25

      2.3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论概述  29

      2.4  本章小结  32

      参考文献  32

      第3章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技术体系  33

      3.1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的总体目标  33

      3.2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的基本原则  35

      3.3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的基本理论  36

      3.4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的主要模式  40

      3.5  本章小结  46

      参考文献  46

      第4章  黄河泥沙工程控制定量模拟系统  47

      4.1  流域暴雨产洪产沙模型  47

      4.2  流域泥沙配置模型  54

      4.3  入黄泥沙预测模型  62

      4.4  水库河道冲淤模型  68

      4.5  本章小结  90

      参考文献  91

      第2篇  入黄泥沙控制

      第5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97

      5.1  水土流失状况  97

      5.2  水土流失对入黄泥沙的影响  97

      5.3  水土流失治理历程  98

      5.4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00

      5.5  水土流失治理成就及经验  104

      5.6  本章小结  109

      参考文献  109

      第6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控制方法  111

      6.1  主要原则  111

      6.2  控制体系  111

      6.3  控制分区方法  112

      6.4  综合控制措施  115

      6.5  本章小结  116

      参考文献  116

      第7章  高标准新型淤地坝建设关键技术  117

      7.1  基本定义  117

      7.2  淤地坝边界上限洪水计算方法  124

      7.3  高标准新型淤地坝坝工结构  144

      7.4  固化黄土新型材料  161

      7.5  新型淤地坝施工工艺  170

      7.6  新型淤地坝建设实践  183

      参考文献  203

      第8章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205

      8.1  水土资源与生态系统格局优化配置技术  205

      8.2  “坡-沟-塬”联合治理技术  208

      8.3  林草植被结构定向调控技术  210

      8.4  黄土高原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  213

      8.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  217

      参考文献  222

      第9章  变化背景下黄河水沙变化趋势与调控  225

      9.1  黄河水沙特性及变化  225

      9.2  入黄泥沙调控  237

      9.3  本章小结  239

      参考文献  240

      第3篇  黄河水库泥沙控制

      第10章  水库工程泥沙研究现状  243

      10.1  水库“蓄水拦沙”设计运用  243

      10.2  水库“滞洪排沙”设计运用  244

      10.3  水库“蓄清排浑”设计运用  245

      10.4  水库“蓄清调浑”设计运用  247

      10.5  本章小结  249

      参考文献  250

      第11章  水库“蓄清调浑”关键技术  252

      11.1  水库“蓄清调浑”理论  252

      11.2  水库淤积形态设计技术  269

      11.3  库容分布设计技术  282

      11.4  拦沙库容再生利用技术  286

      11.5  水沙分置开发技术  289

      11.6  滩槽同步塑造技术  290

      11.7  本章小结  291

      参考文献  292

      第12章  多沙河流水库的“蓄清调浑”设计运用实践  294

      12.1  高含沙河流水库“蓄清调浑”设计运用实践  294

      12.2  超高含沙河流水库“蓄清调浑”设计运用实践  313

      12.3  特高含沙河流水库“蓄清调浑”设计运用实践  326

      12.4  本章小结  338

      参考文献  339

      第4篇  黄河河道泥沙控制

      第13章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现状与调控需求  345

      13.1  黄河下游河道基本特性  345

      13.2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50

      13.3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调控需求  354

      13.4  本章小结  360

      第14章  黄河下游河道生态治理新策略  361

      14.1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方案回顾  361

      14.2  黄河下游“三滩分治”生态治理新策略  363

      14.3  “三滩分治”的创新性及优越性  365

      14.4  本章小结  367

      第15章  黄河下游复合生态廊道构建技术  369

      15.1  高滩生态建镇技术  369

      15.2  二滩生态构建与格局重塑技术  375

      15.3  嫩滩生态修复与生境营造技术  384

      15.4  主槽稳定及生态航道构建技术  390

      15.5  试点应用  398

      15.6  本章小结  401

      第5篇  黄河口泥沙控制

      第16章  黄河口治理保护现状与调控需求  405

      16.1  黄河口基本特点  405

      16.2  黄河口治理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19

      16.3  黄河口泥沙调控需求  422

      16.4  本章小结  427

      第17章  黄河口生态保护与泥沙调控总体思路  428

      17.1  黄河口生态与水沙的响应关系  428

      17.2  黄河口泥沙调控总体思路  433

      17.3  黄河口泥沙调控措施  434

      17.4  本章小结  435

      第18章  黄河口流路及岸线空间均衡调控技术  436

      18.1  黄河口流路及岸线平衡与水沙响应的关系  436

      18.2  黄河口泥沙空间调控技术  437

      18.3  多目标协同的黄河入海流路调控方案  449

      18.4  本章小结  458

      参考文献  459

      第6篇  系统调控

      第19章  黄河流域河流健康诊断评价方法  463

      19.1  泥沙工程控制评价体系  464

      19.2  SRI评价分析  468

      19.3  本章小结  476

      参考文献  477

      第7篇  主要认识与展望

      第20章  主要认识  481

      第21章  展望  483

      内容摘要
      本书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围绕一定时期的建设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总体目标,从系统学、控制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黄河水沙情势及黄河治理现状,提出黄河泥沙生态控制论。黄河生态泥沙生态控制是从"入黄泥沙-干支流水库泥沙控制-河道泥沙调节-河口泥沙侵蚀基准控制"整个流域系统入手,分环节、分工程、分方式对泥沙进行调控,最终实现黄河水沙关系协调的目标。其中入黄泥沙控制通过水土保持措施从源头"拦"减入黄泥沙,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高标准新型淤地坝建设等。水库泥沙控制通过水库调度运用实现对泥沙的调控,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水库拦沙、调水调沙以及径流泥沙调控。河道泥沙控制主要通过干支流河道整治措施和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塑造适宜的河槽形态,以提高河槽的行洪输沙能力。河口泥沙控制主要通过河口治理、河口边界条件改善、生态保护等措施控制河口侵蚀基准面,减少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产生溯源淤积的反馈影响等。最终通过黄河贯穿泥沙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四级控制,以达到黄河泥沙与流域人类社会生存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宜的一种状态。

      精彩内容
      本书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围绕一定时期的建设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总体目标,从系统学、控制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黄河水沙情势及黄河治理现状,提出黄河泥沙生态控制论。黄河生态泥沙生态控制是从"入黄泥沙-干支流水库泥沙控制-河道泥沙调节-河口泥沙侵蚀基准控制"整个流域系统入手,分环节、分工程、分方式对泥沙进行调控,最终实现黄河水沙关系协调的目标。其中入黄泥沙控制通过水土保持措施从源头"拦"减入黄泥沙,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高标准新型淤地坝建设等。水库泥沙控制通过水库调度运用实现对泥沙的调控,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水库拦沙、调水调沙以及径流泥沙调控。河道泥沙控制主要通过干支流河道整治措施和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塑造适宜的河槽形态,以提高河槽的行洪输沙能力。河口泥沙控制主要通过河口治理、河口边界条件改善、生态保护等措施控制河口侵蚀基准面,减少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产生溯源淤积的反馈影响等。最终通过黄河贯穿泥沙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四级控制,以达到黄河泥沙与流域人类社会生存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宜的一种状态。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