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安轩图书专营店
  • 潘懋元文集(卷6讲课录)

潘懋元文集(卷6讲课录)

举报

正版新书 开电子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3616742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40.00 5.9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0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教育
      货号:
      9869972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潘懋元,192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兼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深圳大学等十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客座或兼职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教务处处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等。 潘懋元先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作为有名的教育理论家,潘懋元先生教育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为创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丰富和发展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杰出的教师,他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教育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为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和研究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位很好的教育活动家,他对我国若干重要教育改革决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潘懋元先生从1935年15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在15岁之前就已经进行创作和发表。涉及范围从很初的文学创作,到后来从事教育史研究、教育学研究,开创高等教育学科以及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等,时间跨度长达80多年,内容精彩,成果丰硕,卓有建树,其中尤以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为很。

      目录
      “高等教育学专题研究”课程说明
      专题1  基本概念与原理
        专题1.1  高等教育学若干基本概念辨析
        专题1.2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
        专题1.3  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兼论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
        专题1.4  论高等教育的主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人、教育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视角
        专题1.5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专题1.6  制约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潮——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
        专题1.7  大学的理念——高等教育价值观
        专题1.8  学术性、应用性和职业性——高等教育质量观I
        专题1.9  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观I
        专题1.10  根据教育基本规律,总结实践经验,探讨高等教育基本原~1
        专题1.11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探讨高等教育结构的动态优化
      专题2  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专题2.1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多学科观点的研究
        专题2.2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社会学视角之一)
        专题2.3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社会学视角之二)
        专题2.4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政治学视角之一)
        专题2.5  大学的学术自治与科层制(政治学视角之二)
        专题2.6  放管服结合与管办评分离(政治学视角之三)
        专题2.7  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经济学视角之一)
        专题2.8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视角之二)
        专题2.9  教育产业与教育产权(经济学视角之三)
        专题2.10  制约与中介、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学视角之一)
        专题2.11  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文化学视角之二)
        专题2.12  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与适应的关系(生态学视角)
        专题2.13  青年心理现象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心理学视角)
      专题3  课程与教学
        专题3.1  自由教育一通识教育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演变——兼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异同
        专题3.2  一种新的课程模式:STEM
        专题3.3  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向
        专题3.4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和模式的挑战
        专题3.5  慕课(MOOCs)的意义与问题
        专题3.6  “智慧教室”的功能
        专题3.7  “互联网+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走向
        专题3.8  教育现代化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挑战——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专题3.9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的评价与重构
        专题3.10  产学研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专题3.11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的创业教育
        专题3.12  学分制教学计划的理论与问题
        专题3.13  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方法改革
        专题3.14  回归“大学的根本”,重建基层教研组织
        专题3.15  学业考试的功能与问题
        专题3.16  根据“以生为本”的理念,探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
        专题3.17  校园文化在高等专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专题3.18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专题3.19  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
        专题3.20  转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专题3.21  高等学校章程的制定与执行
      专题4  高等教育宏观问题的国际比较
        专题4.1  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回顾
        专题4.2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作用的必然性与问题
        专题4.3  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要点
        专题4.4  2030年的高等教育愿景
        专题4.5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着重讨论国际化与民族化(本土化)
        专题4.6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留学教育与在地国际化教育
        专题4.7  国际标准分类与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着重讨论应用型大学的定位与建设问题
        专题4.8  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从“应试教育”中解放青少年
        专题4.9  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
        专题4.10  巨型大学的出现与问题
        专题4.11  综合性、多科性与特色型大学
        专题4.12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发展与问题——兼论中国的“双一流”建设
        专题4.13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比较
        专题4.14  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特点和问题——以教育专业博士(Ed.D)为例
        专题4.15  借鉴国外(境外)经验,建构职业教育体系
        专题4.16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专题4.17  社区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建设
        专题4.18  教师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演变
        专题4.19  女子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
        专题4.20  继续教育的国际比较
        专题4.21  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专题5  高等教育研究
        专题5.1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程、问题与前景
        专题5.2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的关系——兼论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与“领域”之争
        专题5.3  高等教育学科能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发展前景的问题
        专题5.4  院本研究(院校研究)的意义、方法与问题
        专题5.5  实践经验在高等教育研究上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专题5.6  量化、质性、思辨等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上的重要性与局限性——兼论“实证研究”
        专题5.7  依附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专题5.8  元教育学与元高等教育研究
        专题5.9  从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讨论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附录一  高等教育学若干基本概念辨析讲稿
      附录二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百岁感言
      编后记


      内容摘要
      专题1.1  高等教育学若干基本概念辨析在本门课程开讲之前,请大家做个关于如何理解一些常见的教育概念的小测验。测验不记名,下列各题,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常见教育概念测验题1.义务教育的义务是指(  )A.国家义务B.政府义务c.家长义务D.学生义务2.综合大学的本意是指(  )A.学科齐全的大学B.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C.规模宏大、学生众多的大学D.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大学3.第三级教育相当于(  )A.大学教育B.高等教育C.中学后教育4.继续教育是指(  )A.大学后的教育B.初始教育基础上的职后教育C.成人教育D.终身教育5.教育影响是指(  )A.有目的有意识的环境影响B.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c.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切中介因素D.教育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从小测验的结果看来,大家的选择分歧很大。这说明对于一些基本的或重要的概念进行辨析很重要,对学习和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般来说,最简单的概念、最常见的概念,往往也是最难讲清楚的概念。例如,什么是“教育”,小孩子都懂得,“上学读书呗”!但是,若要给“教育”下个科学的定义,还真不容易。概念的使用应当规范,尤其是我们理论工作者或政策制定者,更要规范概念的使用。然而我们很多人错误地理解概念,错误地使用概念。例如,刚才测验的“义务教育的义务”是指谁的义务?许多答案认为是“国家的义务”“政府的义务”。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国家、政府所拥有的是权力,所承担的是责任;公民所拥有的是权利,所承担的是义务。义务教育的主体只能是公民而非政府。中小学生年龄尚小,不能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要由他们的监护人家长承担。所以义务教育的义务所指的是“家长的义务”。国家、政府对义务教育承担的是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一般人说错情有可原,我们研究教育的,不应该弄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首先要从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说起。一般来说,基本概念在“高等教育学”专著或教材中,已经有所阐述。但书上所写的,往往只是作者研究的结论。至于如何得出这一结论,作者的思考、辨析过程,可能比写出来的多得多。例如,在编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出版后读者所提的意见,自己的认识过程等,没有必要对一般读者、学生说得太多,但对理论研究者,有必要把未写出来的某些东西(即所谓“书背后”)让研究者有所了解。现在的博士论文或其他研究著作,往往要在“引言”中把一些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尽可能详尽的“界定”,就是为了说明作者在本论文或本专著中使用某个概念所指的是什么意义,以免因为理解不同产生歧义。教育部接受国务院“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组织了一个“教育名词审定委员会”,进行教育名词的规范工作,为的是规范一些重要的名词的使用,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于2013年出版了《教育学名词》(高等教育出版社),收录了3 401条基本名词,但也无法一一详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规范,也无法代替论文或专著在特殊场合所做的“界定”。还有一些容易弄错的概念,如上述测验中的“综合大学”与“多科性大学”,以及“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都是容易弄错的。刚才的测验,对于“综合大学”的本意是指什么,许多人都填“学科齐全的大学”。学科齐全是多科性大学,综合大学应该是研究基础理论、高深学问的大学。蔡元培为大学所下的定义“研究高深学问”,就是从欧洲引进来的“大学”的概念。新中国成立前规定大学必须设文理两科,或至少有文科或理科之一再加上其他两个科,才能称为大学,就是因为文、理所研究的是基础理论而不是应用理论。苏联的“综合大学”,沿用欧洲大学的理念,规定设置的……

      主编推荐
      2020年,在潘先生百岁华诞暨从教85周年来临之际,出版《潘懋元文集》(第二版),分为9卷11册,在2020年6月推出。新版文集在*版的基础上收入潘先生2010—2019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再次对2009年以前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全面反映了潘懋元先生学术人生的精神风貌。

      精彩内容
          本书整理记录了潘懋元教授给2019级博士生讲授“高等教育学专题研究”课程内容的讲课实录。本书共有五大专题:基本概念与原理、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学科视角、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宏观问题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研究。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科若干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的研究,以加深高等教育理论认识,扩大高等教育研究视野,提高研究能力。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