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安轩图书专营店
  • 含泪的喜剧/当代中国戏剧家丛书

含泪的喜剧/当代中国戏剧家丛书

举报

新华集团 直发

售价 50.18 5.7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2-1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图书条目信息

      含泪的喜剧/当代中国戏剧家丛书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中国戏剧家丛书

      展开全部

      货号:
      3886721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含泪的喜剧》是著名滑稽戏编剧陆伦章的一部戏剧人的自述史,也是一部苏州城乡的人物史,更是一部作者心灵跋涉的成长史。全书分为:“血脉里的回望”、“乡村记忆”、“进城走了20年”、“戏里戏外的事情”、“幕间碎笔”、“下一个路口”、“获奖作品选”七个章节。剧本《青春跑道》、《顾家姆妈》、《探亲公寓》三部代表作分别获得了2006年、2010年、2014年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作者简介
      陆伦章,江苏无锡人,1943年11月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当过农民、临时工。1976年开始从事戏曲剧本创作,1981年入苏州市锡剧团,任编剧、副团长。1993年入苏州市文联,任副秘书长,创研部主任。
      主要作品:锡剧《快活的泥腿子》、《九品廉吏》,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青春跑道》、《顾家姆妈》、《探亲公寓》等20余部剧目及专著。曾三次获文化部“文华剧作奖”,三次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获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荣誉奖章”以及“苏州市杰出人才奖”。
      苏州市第八届政协委员,苏州市十一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目录
      第一部分  血脉里的回望
      回家过年
      我爷爷
      我的父亲母亲
      兄长

          第二部分  乡村记忆
      奶父
      雨中情
      代写书信
      一灯如豆
      迷人的操场
      追星追到大路旁
      双抢
      文艺宣传队
      岳母之死 
      烙印
      水缸汤罐煤炉
      袖套补丁假领头
      扁担
      小热昏卖梨膏糖

          第三部分  进城走了20年
      农民工进城
      申家巷46号

          第四部分  戏里戏外的事情
      《洞庭红》出局与《黄帽子》晋京 
      滑稽戏的上乘之作
      理想精神和批判笔触
      风过无痕
      迟到的悼念
      与梦共舞
      车祸日志

          第五部分  幕间碎笔
      登记
      遗嘱
      燃烧的流星
      巧遇章瑞英
      球迷侃戏
      蹬黄鱼车的“角儿”
      唤醒百花齐开放
      吹唢呐的女孩
      与《变脸》对望
      品味“水磨腔” 
      漏窗窥探 
      穿越沙尘暴 
      惊雷疾雨过苏州
      门里风景
      错位的喜剧
      依依“故乡”烟何处是家园
      融合:文化眼光与草根艺术
      贪廉一念间
      痴心不改乐在其中
      梨园戏《皂隶与女贼》:平民情韵,人间至真
      滑稽戏的生态与忧思

          第六部分  下一个路口
      三代人,关于理想的话题
      回不去的故乡
      最喜欢“爷爷”这个角色
      生前预嘱

          第七部分  获奖作品选
      青春跑道
      顾家姆妈
      探亲公寓

      内容摘要
      《含泪的喜剧》是个人戏剧作品集,收录了作者陆伦章撰写的一些与戏剧相关的随笔和几部地方戏戏曲剧本。是著名滑稽戏编剧陆伦章的一部戏剧人的自述史,也是一部苏州城乡的人物史,更是一部作者心灵跋涉的成长史。全书分为:“血脉里的回望”、“乡村记忆”、“进城走了20年”、“戏里戏外的事情”、“幕间碎笔”、“下一个路口”、“获奖作品选”七个章节。

      精彩内容
      1951年9月25日,不识字的母亲收到了无锡县人民法庭南泉分庭的一纸判决。
      判决之前,家里还有一张父亲被聘为无锡县第一
      届政协委员的聘书,聘书只有32K本大小,红色油印,一直保存到文革被我一烧了之。
      父亲走后2个月,农历十月24日午后,在老屋东楼,由河对面定风婆婆接产,母亲生下妹妹。一声响亮的啼哭,给接连生了五个儿子的母亲送来一缕阳光。风雨飘摇中的家庭又多了一名新成员。
      来的来,走的走,走的是我的大嫂。大嫂虽未完婚,陪伴在母亲身边已经三年。世道一变,大嫂就在六神无主的婆婆眼皮底下,卷走家里仅有的一点细软,义无反顾划清了界线。
      昔日门庭若市,如今门可罗雀。我记住的第一个成语就是“世态炎凉”。这个成语影响了我的一生。
      父亲经营的利民茧行,沿街楼房统统没收,挂上了供销合作社的牌子。留给娘儿7人的自用房没有一
      扇门。母亲在低矮的浴缸间敲了一个墙洞,供一家老
      小进出。
      所幸尚有三亩稻田半亩桑园,土改时评了个“中农”成分。三亩稻田除了交公粮,全家糊口无虞。养蚕则成了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
      昔日茧行老板娘,如今成了养蚕婆。
      那日,暮色渐浓,娘采桑未归。
      母亲去的桑园离家有一里多地,一个叫蒼坞里的地方。桑园周边有一些散落的坟墓,还有裹着芦菲裸搁的棺材,棺材底下的乱石堆里常有毒蛇出没。
      我对四哥说:“天黑了,我去看看姆妈。”11岁
      的四哥一声不吭,抱着妹妹坐在灶蒼里烧夜饭。我转身朝蒼坞里跑,刚过小学背后的宇路浜,远远看见一
      堆黑影在缓缓移动,用草绳捆住的桑梗条带着密密匝匝的桑叶,像“小山”一样驼在母亲背上,母亲的背弯成了一张弓。那年我才7岁,我扛不动母亲肩头的“小山”,只是跑到娘身边,陪着娘走完回家的路。
      晚饭后,母亲还要到观音堂接受批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掮着枪的民兵今天掮走一张八仙桌,明天抱走一只三五牌座钟。童养媳出身的母亲成了“反革命家属”。
      年幼无知的儿女们不知母亲已经动了轻生的念头。
      一次批斗会后,归途风雨交加,母亲弯着腰紧紧护着襁褓中的女儿,就在踏上离家不远的西大桥时,母亲停下脚步。这座桥,是父亲出资修建的,为造这座桥,曾压断了父亲的一条腿。桥上没有栏杆,就在离一了百了一步之遥的地方,就在母亲朝着迎面扑来的风刀剑雨纵身一跳的刹那间,黑暗中似有一只无形的手拽住了母亲。
      也许是冥冥之中爷爷的一声棒喝,母亲突然想到家里还有11岁和7岁的两个儿子,还在油灯下掰着桑叶等娘回来。如果天一亮找不到娘,两个儿子怎么办?还有怀中的女儿,丈夫有罪,女儿没有罪,是扔下她还是一起死?生也难,死也难,母亲面对生死,进退两难。母亲紧紧地搂住女儿,女儿是上苍赐给母亲的护身符。
      阻拦母亲纵身一跳的除了怀中的女儿,还有批斗会上的那一幕:轮到批斗母亲的时候,无人揭发,无人控诉,也没有苦大仇深的口号,会场一片沉寂。这沉寂,让怀中的女儿免于惊吓安然人梦。
      那个雨夜,母亲只有对舅妈说过。24岁守寡、终身吃素的舅妈抹着眼泪,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在母亲的讲述中,我记住了那个雨夜,记住了批斗会上的那一片沉寂,“人之初,性本善”。我感恩乡亲们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种下的善根。是那一片沉寂,终止了一个家破人亡的悲剧,延长了母亲18年的生命。
      废墟上的母亲顽强地活了下来,带领她的儿女们重建家园。
      母亲的伯母摘下自己的一对耳环,换了15元钱,帮我们在原先的柴问里砌了个灶头……P9-10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