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白鹭洲书院
  • 遗忘之场 胡恒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 遗忘之场 胡恒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 遗忘之场 胡恒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 遗忘之场 胡恒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遗忘之场 胡恒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举报

9787560879628

  • 作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5608796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5608796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91.6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2-01

    数量
    库存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语言文字
      货号:
      578702839390
      商品描述:
      书名:遗忘之场 语言:汉语 著者:胡恒 著 所属丛书:“当代史”丛书 丛书责任者:胡恒 主编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成品尺寸:170mm(W)× 230mm(H) 开本:16开 页数:192P 装帧方式:精装 书号:ISBN 978-7-5608-7962-8 定价:68.00元 出版时间:2018.9      《遗忘之场》是由南大建筑学院教授胡恒主编的“当代史”丛书的第一本。“当代史”丛书面对的是进行中的当下,目的是让那些给予我们冲击的、有意义的却正在被忘却的事,成为历史;它是一项历史逻辑的重建工作。丛书计划包含三本,由三位作者借助某些特殊的当下(也就是被人们快速遗忘中的事件)去展开一条历史脉络,通过一些或隐或显的历史节点串联起这条脉络,以此建立新的历史逻辑,更新历史的剧情。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将其抽离出时下语境,使之与历史产生联系,建构新的历史周期,使之成为历史脉络中的一个环节,进而产生历史意义。       胡恒: 湖北黄石人,当代建筑研究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已出版著作包括《不分类的建筑》《暗房》(合著),主编集刊《建筑文化研究》(第1至8辑),译著有《收缩的城市》。       “遗忘之场”即“当下之场”——当下的建筑、城市活动已不是单纯的学科或专业行为,它与社会的深层结构运动休戚相关,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胡恒在这本《遗忘之场》里,选取的是南京城里的当代建筑事件,以此自检、分析并清理“遗忘之场”,以求建立新的“记忆之场”。它将为我们打开看待当代城市变迁的另一种视角。     总序 自序当代史:一种建筑写作 第一章“场所精神”的回归 附1:《南都繁会图卷》与《康熙南巡图》(卷十) 附2:庶民的胜利 第二章中华路26号 第三章作为受虐狂的环境 附1:南湖新村/记忆地图(张熙慧编) 附2:南湖新村关键词(张熙慧编)                 “当代史”丛书总序 (胡恒)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过一篇小说《博闻强记的富内斯》。主人公是一个从马上摔下成了残疾的年轻人。一摔之下,他的“头脑清醒”了,从此可以记住一切发生过的事,看到之前从未发现的事物,他感觉“生活过的十九年仿佛是一场大梦”。某种意义上,这套“当代史”丛书做的事跟这位瘫痪青年有点相像:让被遗忘的事重现,让遗忘的原因重现,让遗忘的意义重现。我们都试着证 明,遗忘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们的“当代史”并非去重启尘封往事;它面对的是进行中的当下——让那些给予我们冲击的、有意义却正在被忘却之事,成为历史。当然,“当下的历史化”不是查漏补缺,也不是赋予对象以某种历史意义就算了事。它是一项历史逻辑的重建工作。我们借由某些特殊的当下(遗忘中的事件)去展开一条历史脉络,串联起这条脉络的是一些或隐或显的历史节点,节点之间的逻辑是当代史要去发掘与建构的。新的历史逻辑、脉络更新了历史的剧情,给予我们新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冲击我们的存在感(记忆之场)。一般而言,探索遗忘之场是艺术家的专属事宜,与常人无关——他们会有意识地去搜寻梦、潜意识这些大脑皮层上的隐晦区域,以此获取创作的灵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史研究与艺术创作有着些微相似。写作者需要确信在可见的世界之后还有另一层现实,并且他会动用所有的智慧与知识去呈现。而读者在阅读到这一层新的现实后,也将面临一个问题:是否加入其中,成为一份子?当代史是尚未截止的历史,它的画框一直拉到我们面前。我们对参与与否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当代史的形态、走向,甚至未来。 新的历史逻辑的建立,不是单纯的描述和揭显(诸如挖挖黑历史之类)。它是一项艰难的分析工程。福柯曾在一个访谈里说道:“我们应当谦逊地对自己说:哪怕不那么郑重其事,我们生活的时代仍是非常有趣的,它要求着分析。而且事实上我们就常常这样问自己——‘今天是什么?’” “今天是什么?”这句话可说是“当代史”丛书的题头语。在我们这里,“今天”是遗忘中的当下事件——它是某种内在的结构性冲突的反映,某一力量场失去平衡的“阈限”征兆,它的出现与消失同样迅速,令人深思。对于它,分析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其一,当下事件被遗忘,固然有着此在的原因,但同样与过去有着隐秘关联,这也许是遗忘的更深层的动机。这些或远或近的原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分析的第一个层面。其二,遗忘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运行机制。事件发生后,这一机制如何产生、启动、作用于我们身上达成“遗忘”的效果?这是分析的第二个层面。其三,理论上,历史逻辑的建构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也即,分析是无限的。如何控制住分析自身,避免“过度诠释”导致写作的整体性削弱,这是分析的第三个层面。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分析对象、分析者自身、分析技术。怎样将它们统辖好,是每个当代史研究者都必须解决的课题。 清理“遗忘之场”,建构新的历史逻辑,自检分析技术——这些当代史的工作并无一定之规,会因为写作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阿里阿德涅线团滚向何方,最终都需回到对历史本质的定义上来。在我看来,历史本质大体定义于三条轴线:喜剧性、悲剧性、荒诞性。我希望这个系列的写作能够回旋在这三根轴线上。如果某条历史之线在延展于某“本质轴”的同时还能穿行两者或三者之间,那就再好不过。当然,这项工作并不容易,或许得由多项写作的并置叠加才能达成。 博尔赫斯小说的那位主人公在“清醒”两年后就去世了。虽然这是小说情节,但也给了我一个启示。研究遗忘,打开遗忘之场,探询遗忘的意义,也许是件不无危险的事。至于是伤己还是伤人,以及伤到何种程度,我看都有可能。这是写作者需要提前估量的。估量不是为了回避,而是让写作者做好心理准备来迎接“意外之伤”——在坦然接受其之余,甚至可以沿着“伤之痕”更新写作路线与主题。“伤”意味着改变,而改变正是“当代史”的终极目标。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