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贾振勇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09-07 / 平装
售价 ¥ 10.00 2.9折
定价 ¥35.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6-1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
《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主要讲述了:20世纪文学的发展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精神风向标,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乃至左翼文学一直延续至今仍然具有大的生命力,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思考其中的奥秘,努力去探寻它的发展轨迹,从学术和学理上给出一个很准确的定性和定位。
贾振勇,男,1970年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中囡现代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协影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老。已出版学术著作5部:《述史理想与经典释义》、《郭沫若的最后29年》、《重叠的镜像:文学史理论与实践》、《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合著)、《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合著);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引言历史的激情与惆怅一、革命摧毁旧的幻象,又创造新的幻象二、岂有豪情似旧时,敢遣春温上笔端上篇理性与革命:左翼文学运动的精神指向第一章现代性平台上的理性与革命一、现代性:文学史视野与方法二、理性:革命文学的价值平台三、革命与文学:时代精神的现实演绎第二章政治文化语境与左翼文学创生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旅行二、政治遇挫与激情反弹三、创生:全球性想象与本土目标在文学领域汇流第三章理论斗争:文坛的奇特景观一、革命文学论争及左翼激进派对鲁迅、茅盾等人的批判二、鲁迅等左翼文人和新月派文人的较量三、从批判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文艺到文艺自由论辩四、“两个口号”论争及左翼文学主潮的终结第四章左翼文人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一、“理性的狡黠”及作为殊相的文学二、革命资格与话语权力三、文人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的双向选择中篇意识形态:左翼文学思潮的价值航标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学观的建构一、创造主体的重新塑造二、文学观念的重新建制三、接受传播领域的开拓第六章意识形态的肯定性用法与政治坐标一、从否定性概念到肯定性概念二、肯定性运用的问题框架三、政治判断标准引导意识形态实践四、政治与文艺:两种职能的失衡第七章意识形态的历史内涵与实践功能一、意识形态分析的学理逻辑二、信仰的系统化与理性化三、普遍性、合理性形象的现实化第八章理性的僭妄:意识形态与理想一、文艺的自律性与意识形态的总体性二、实用主义姿态与理想想象三、理性的僭妄与期待四、战胜精神专制的,正是精神的革命下篇理性与审美:左翼文学创作的优劣得失第九章审美观念再阐释与左翼文学的政治移情一、审美尺度与述史秩序二、审美观念再理解三、审美转换与政治移情第十章革命激情与文学审美新时尚一、政治对文学创作的理性要求二、革命罗曼蒂克的社会政治文化心理探询三、青年热血浇灌革命文学之花四、茅盾:激情经验与理性想象之间第十一章性与革命:作为主题与象征一、“性与革命”的集体无意识二、心路历程:追求一动摇一幻灭三、另类革命罗曼蒂克第十二章当审美遭遇政治,当娜拉遭遇革命一、政治理性与审美意识能否和谐共生二、革命引导下人性觉醒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选择三、革命启蒙的统摄性、包孕性与复杂性的艺术展现附录一鲁迅生命尽处的自我理性审视与调整一、“不宽恕”背后的内在多重动机二、生命尽处的思想转变意向三、政治人、社会人形象的自我定位附录二意识形态想象:文人郭沫若的史学研究一、作为问题框架的意识形态想象二、党派圣哲的追求三、真理战士的限度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