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通雅轩古籍书店
  • 历代咏史文献集成(16开精装 全100册)

历代咏史文献集成(16开精装 全100册)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4026038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63200.00 6.4折

定价 ¥9800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2-01-12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商品描述:
      qt
      詠史是以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爲吟詠對象,藉之以述懷敘志、寄託情感的一種文學體式。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以詠史爲主體的文獻頗多,其中又尤以詠史詩较爲常見。明人楊慎有詠史彈詞,但今見之詠史文獻仍多以詩歌爲載體。
      我國詠史詩濫觴可上溯至《詩經》,《大雅》中《文王》、《思齊》、《生民》等篇歌頌先祖,《蕩》則借周文王斥責殷紂王以諷今,頗具詠古性質。但《詩經》中的這些詩篇究竟不能算正式的詠史詩,我國真正的詠史詩,應該以東漢班固所作《詠史》爲起始。從漢至唐,詠史詩的數量非常有限,《文選》收有曹植、左思、顏延年、謝靈運等人詠史詩三十首;《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載唐前詠史詩約有三十位詩人六十餘首詩作,四百年間可檢詠史詩僅寥寥幾十首,可見這一體類在唐前基本處于草創階段。
      唐代是中國詩歌史上輝煌的時代,這一時期,詠史詩也得到了可觀的發展,據學者對《全唐詩》和《全唐詩補編》的統計,唐詩中的詠史題材在一千六百首以上,而涉及詠史創作的作者則達二百餘人。唐代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甫、陳子昂、劉禹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都有詠史詩歌,他們或寄寓感慨,或獨抒己見,或借古諷今,極大拓展了詠史詩的題材領域,提升了詠史詩的藝術水平。在唐代,專擅詠史的詩人和詠史專集也開始出現,晚唐詩人周曇、胡曾、孫元晏、汪遵即被稱爲『詠史四大家』,其中胡曾的《詠史詩》影響頗大,後世多有刻本與鈔本,其詩多次被講史藝人、歷史小説作者引用,在元代甚至被定爲蒙學教材,並影響了宋人詩風的審美取向,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意義。詠史專門之家和專集的出現,説明唐代詠史詩在發展中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效應。唐代詠史詩之所以興盛如此,正是因爲唐人注重經驗,尊崇古人的民族心理,而統治者亦重視『以史爲鑒』,史學空前發達,諷諫傳統和温柔敦厚的詩教成爲此期的重要思潮,另外,唐代疆域擴大,詩人們多具有廣泛的漫遊經歷與强烈的政治參與意識,這些都促使唐代詩人樂于詠史懷古以寄託和諷今。
      到了宋代,詩歌趨于學問化、議論化,表現在詠史詩中,宋人作品顯得議論縱横、評點精闢,王安石、蘇軾、黄庭堅、陸游等詩人的詠史詩都議論高奇、義理精深,徐鈞的詠史專集《史詠》則頗受後世出版者青睞。元代的詠史作家,則以楊維楨爲著名,以樂府詠史,雖然始自唐人,但真正爲時人和後人所稱道者,則爲楊維楨的《鐵厓樂府》。楊維楨的樂府對明人影響尤大,明初以來,受元末文學復古思潮影響,文人喜作擬古樂府者頗多,他們有的好以樂府題材詠今事、新事,有的則好以擬古樂府詠古、詠史,其中李東陽的《擬古樂府》即以詠古爲主,『取史册所載,忠臣義士,幽人夫婦,奇蹤異事』爲題材,李東陽作爲明代的政治家,提倡以史爲鏡,是以引古鑒今成爲《擬古樂府》核心的本質特征。明代詠史詩另外一個表現形式則是宫詞,明人承繼元人宫詞纪實、述史之論而更加深入,其中尤以晚明宫詞爲较佳。晚明時期黨爭激烈,思潮湧動,宫詞以纪實寫史抨擊諷喻時政者居多,蔣之翹的《天啓宫詞》、陳悰的《天啓宫詞百詠》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專集。
      史學和詩學在清代都進入了總結期,清代的詠史詩亦呈現出集大成的面貌。入清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詠史詩在不同階段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明清鼎革之際,由于明史學的興盛、清廷文化政策的刺激、詠史樂府詩體的發展,詠明史樂府創作尤爲興盛,以專集形式傳世者亦多,其中吴炎與潘檉章的《今樂府》、胡介祉的《茨村詠史新樂府》、萬斯同的《新樂府》、尤侗的《明史樂府》较爲典型。吴、潘、胡、萬、尤諸人生活年代雖相近,但所撰著的詠明史樂府却大有不同。明清易代引發了士人對歷史興亡的感歎和思考,一時出現『明史熱』,詠明史樂府迭出,這也讓詩歌擔負起了更多存史、補史的責任。明史樂府的創作者或爲心懷故國、意欲留存明史的遺民,或爲意在以史爲鑒、懷古抒情的仕清士人,身份與心境的不同,使得他們筆下的作品也大有差異。吴炎、潘檉章爲明遺民,故而他們的《今樂府》飽含對故國的深情與對亡國的反思,表現出濃烈不息的遺民精神氣節。萬斯同雖同爲明遺民,但由于地域文化、家世背景、生活處境等方面的差異,其《新樂府》則更多地體現出遺民經世致用的思想,萬斯同以遺民自居,不仕清廷而參修明史,《新樂府》正是其經世之志的載體。胡介祉與尤侗身爲清初新貴官員,他們的創作表現得和明朝更有『距離感』,詠明史對于他們而言,更多是爲了寄託一己之情或表達個人史觀,尤侗借明史澆一己之塊壘,胡介祉則以清人眼光審視明史,好辯論,注重彰顯自己清廷官員的身份。值得注意的是,吴炎、潘檉章、萬斯同、尤侗都曾有修史行爲,修史活動與詠史創作的互相影響與成就,足以顯示詠史文獻的史學價值。清代前期常有文字之禍,清人曹一士以『述懷詠史,不過詞人之習態,不可以爲援古刺今』之論來爲詠史創作開脱文字罪責,當時之統治者亦一時接受此種觀點,故詠史獲罪之幾率得以降低,詠史創作也相對繁榮。詠史詩發展到乾隆、嘉慶、道光時期,則進入頂峰,這一時期,詠史創作隊伍空前壯大,從内容上看,清人詠史較前代而言更加注重利用時代提供的便利條件,善于高屋建瓴式的宏觀歷史敘寫及鳥瞰式的通代總覽;從數量上看,詠史專集衆多,體量簡繁不一,少則幾十首,中則數百首,更有羅惇衍之《集義軒詠史詩鈔》,多達六十卷,計一千六百餘首。清代中期的詠史詩,善總結歷史經驗,借古鑒今,『興觀群怨』的詩教功能在詠史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而有蒙教作用,又補正史之缺,功莫大焉。清代晚期社會動蕩,詠史創作亦不及此前繁盛,這一時期詠史宫詞創作則頗多,胡延的《長安宫詞》、饒智元的《明宫雜詠》都是其中的代表專集。有清一代,詠史詩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除了規模之大、内容之精,甚至還出現了專題類詠史詩,譬如蕭重的《左傳樂府》、蔣廷黻的《讀左雜詠》等,女詩人趙棻的《南宋宫閨雜詠》則是女性詠史專集的代表。此外,詞至清代號爲中興,許多詞人亦好以詞詠史,尤其明末清初之際,大量遺民詞人如吴本泰、張岱、屈大均、王夫之、陳恭尹等,俱好寄託幽微情感于詠史詞中,但結有詠史詞集者却較爲鮮見。
      詠史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題材,詠史文獻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還有助于一探創作者幽微隱秘的内心思想,同時詠史文獻亦有不可取代的史學價值,足以補正史之缺漏。歷代之詠史文獻從古至今受到的關注頗多,許多詠史詩歌都分布于作者的詩文集中,知名作者的詠史詩在學界亦不乏專題研究。而歷代流傳下來的詠史專集則更可見創作者對詠史的嚴肅態度,對詠史專集文獻的整理亦能更好保存歷代的詠史文獻,因此本編蒐集歷代詠史文獻近百種,望對詩學與史學研究都能有所助益。編輯過程中或有疏漏之處,尚祈讀者不吝指正。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