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远洋文化
  • 正版图书003 刘兴雨集中国杂文百部卷五当代部分刘成信吉林出版集

正版图书003 刘兴雨集中国杂文百部卷五当代部分刘成信吉林出版集

举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0页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0页

售价 7.63 3.2折

定价 ¥23.8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22

    数量
    库存50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9787553416328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刘兴雨集中国杂文百部卷五当代部分刘成信吉林出版集团人气推荐图书籍
      定价:23.8元
      作者:刘兴雨, 刘成信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53416328
      字数: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国杂文(百部)卷五·当代部分:刘兴雨集》是《中国杂文》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刘兴雨近些年来的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提要
      《中国杂文(百部)卷五·当代部分:刘兴雨集》收录了作者刘兴雨近些年来的随笔杂文。这里有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最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安顿之所。《中国杂文(百部)卷五·当代部分:刘兴雨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论、有文采,是非常的杂文。
      目录
      老爸呀,你干啥辞官 乾隆致文人的一封信 得民心者得天下吗? 赫鲁晓夫的可爱之处 文化名人的悲哀 慈禧做的一件好事 吴刚捧出伤心酒 皇帝们的闹心事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岳飞死因探微 很遗憾,我只能牺牲一回 五四运动的背后 陈独秀为何不去延安 斯大林的微小缺点 林肯死因别解 我也有个发现 范仲淹看望小人首领 思想的作物这样生长 最后的试卷 应该让谁瞧得起 让庙里没有屈死的鬼 领导们共同的缺点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人何以变成禽兽 动人的排练 隋炀帝启示录 人的三根软肋 良知丢失在哪里 夫妻在一起有罪 杰弗逊的账单 差等生丘吉尔 假如江姐活到今天 三位一把手 和尚为何把经念歪 这个魔鬼怎样醒来 心平气和说出卖 为何视生命如儿戏 成熟,难矣哉 秦桧不跪的申请书 印象决定命运 请鲁迅原谅 可怕的循环 我愿丧失部分记忆 不必害怕野心家
      作者介绍
      刘兴雨,当代杂文家,名列中华杂文网89位中国杂文家行列。1955年12月出生于辽宁本溪,1983年毕业于辽宁师大中文系。连续9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杂文》等杂文选本,连续4年入选《中国年度文史精华》选本。有50多篇作品入选40多个选本。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贾植芳于仙逝前在网上发文称:“刘兴雨,好样的!文章谓天下一绝,鲁迅先生的骨髓流淌在现代人骨骼中的一种写照。”《追问历史》是他用5年时间写成的杂文随笔集。通过对历史上大家熟悉而有误解的事件和人物的剖析,结合现实,进行文化与人性的探讨。2003年10月出版,2004年再版两次,并有了盗版。多次荣登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图书排行榜。该书出版后,读书界反响强烈,成为《新书推荐》2004年期推荐的十本书之一。《中华读书报》、《创新作文》将他与铁凝、王朔、余华、王小波、孔庆东等6人的作品并列向读者推荐。翰林芬芳网站将他的书与柏杨、林语堂、余秋雨的书一起向大学生推荐。
      序言
      杂文近乎宗教    刘兴雨    人一下子从士兵突然当上了将军,那是什么感觉?听到《中国杂文》(百部)主编,我尊敬的刘成信老师告诉我这套书中有我一本时,我就有了这种感觉,兴奋而又惶恐。2010年夏天,参加完在北海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杂文笔会之后,我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杂文近乎宗教。    何以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看到,杂文编辑和作者们就像传教士,虽然面临不解的目光甚至面临被迫害的威胁,依然不改内心的追求,不改传道的热情。他们的教义就是真善美,是民主、法治、人权、公平与正义。杂文能说出人们的心声,给困惑而不平的人们带去抚慰、正义和同情。一本本杂文集就像经卷,一篇篇杂文好似经文,它不让人麻醉而叫人清醒,不让人沉沦,却使人振奋。    杂文是充满忧患与挚爱的心灵发出的并不悦耳的声音。有时是含泪的嬉笑,有时是忍痛的挑剔。杂文是自由的心灵写出的并不自由的文字,是一个人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用曹雪芹的话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按说,选择哪一种体裁进行写作完全是个人兴趣,就像我,当年就曾狂热地喜爱过诗歌,也热衷过文学评论,出过诗集,也出过评论集。可对杂文很长时间内都敬而远之,觉得可望而不可即。二十多年来,就不知好歹地写着。感谢各位勇敢的编辑,让这些东西没有成为抽屉文学。我知道,编辑往往承担着比作者更大的压力,所以对杂文编辑我一向怀着深深的敬意。    在我们这块土地上,什么都可能变得复杂起来。乖巧的人往往回避杂文这种体裁,因为它容易暴露自己的爱憎,表现内心的是非。选择杂文仿佛与仕途有碍,一般仕途顺遂的人往往回避它。选择杂文这种文体有时是需要一点儿勇气的。也许我终于六根不净,也不是走仕途的料,也没有修行到心如古井的程度,看到不公不平还忍不住要发声。尤其鲁迅要把无声的中国变成有声的中国的主张,浸入我的骨髓,使我不由自主地信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好的杂文要求于人的太多:勇气、人格、学识、智慧、文笔,几乎缺一不可。写杂文与编杂文的人都有点儿像前线的战士,有时他们拉响炸药包的时候,可能自己也跟着玉石俱焚。所以鲁迅主张堑壕战,没事可以放点儿冷枪,还可以在堑壕中娱乐。虽然如此,写杂文依旧是危险的行当。看到写杂文的前辈和同行不断落马,总是于心有戚戚焉。可我要说,写真正杂文的人都是民族的赤子,祖国母亲应该保护他。    说杂文近乎宗教,但毕竟与宗教不同。它不需要像教主一样被人供奉,顶礼膜拜。只要迎来了春天,哪怕自己过早凋谢,甚至化为尘土。    2012年8月17日于本溪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