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陈圣斌 编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2020-08 / 平装
售价 ¥ 316.1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1-1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装备保障特性设计技术与应用
《装备保障特性设计技术与应用》介绍了装备保障特性设计和应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装备保障特性设计技术及应用,涉及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安全性设计、保障性设计等,对装备保障特性设计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同时在每一部分后面给出了应用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保障特性设计技术,提高保障特性设计技术的可操作性。
《装备保障特性设计技术与应用》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装备管理机关及装备保障特性论证、研制、生产、试验、部署、使用与保障等部门和单位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对民用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保障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第1章 概述1.1 引言1.2 编写目标1.3 本书特点1.3.1 突出保障特性设计技术的工程化(实用具体化)1.3.2 突出保障特性的细节设计1.3.3 突出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先进设计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创新应用1.3.4 突出直升机的特点1.3.5 突出直升机型号的特点1.4 编写思路1.4.1 以直升机保障特性技术与应用,诠释装备的保障特性设计1.4.2 以论文或技术报告的形式,理论联系实践,详细而系统地论述保障特性设计技术与应用1.5 本书结构1.5.1 基本结构1.5.2 专门分类1.6 保障特性(通用质量特性)的工作目标及实施的工程技术1.7 保障特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方案论证)第2章 可靠性设计2.1 概述2.1.1 可靠性设计在保障特性设计中的引领作用2.1.2 可靠性设计是与产品故障作斗争的工程技术2.1.3 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验证方法2.1.4 可靠性工作的开展2.2 可靠性建模、分配、预计2.2.1 可靠性建模2.2.2 可靠性分配2.2.3 可靠性预计2.2.4 注意事项2.3 可靠性设计方法2.3.1 简化设计2.3.2 余度设计2.3.3 降额设计2.3.4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控制2.3.5 热设计2.3.6 耐环境设计(三防设计)2.3.7 安装设计2.3.8 防差错设计2.3.9 容错设计2.3.10 人机接口设计2.4 可靠性分析2.4.1 可靠性设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2.4.2 FME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2.4.3 故障树分析2.4.4 可靠性设计准则符合性分析2.4.5 可靠性关键件、重要件的确定和控制2.4.6 耐久性分析2.5 可靠性设计技术在直升机的应用2.5.1 可靠性设计分析流程2.5.2 方案设计阶段2.5.3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2.5.4 可靠性设计/确认2.5.5 使用维修保障阶段参考文献案例1:AH-64直升机可靠性、维修性探讨案例2:现代武装直升机可靠性和维修性的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案例3:直××直升机可靠性、维修性要求案例4:无人直升机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分析与研究案例5: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在直升机中的应用实践案例6:直升机系统级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研究案例7:容错技术在直升机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案例8:可靠性增长模型在直升机可靠性评定中的应用案例9:基于神经网络的直升机可靠性增长预测和评估案例10:直升机可靠性和维修性型号规范的编制案例11:直升机型号可靠性建模分配预计工作的经验教训案例12:直11型机可靠性初步评估案例13:预防性维修对可靠性影响的分析和计算案例14:直升机系统部件/设备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分析和研究案例15:可靠性信息在直11型机功能一可靠性适航审定中的应用案例16:人的失误研究及机组人员资源管理案例17:直升机驾驶人员的可靠性分析与研究案例18:直升机驾驶舱人机接口设计差错或缺陷研究案例19:基于模糊理论的直升机驾驶舱人机接口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案例20:故障物理和可靠性物理技术与应用研究案例21:直升机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计算案例22: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直升机可维修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计算案例23:美国新的可靠性大纲标准的应用分析和研究第3章 维修性、测试性设计3.1 概述3.1.1 维修与维修性3.1.2 维修的作用和维修的意义3.1.3 维修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3.1.4 维修性设计分析工作3.1.5 维修性工作的开展3.2 维修性建模分配预计3.2.1 维修性建模3.2.2 维修性分配3.2.3 维修性预计3.3 维修性设计方法3.3.1 可达性设计3.3.2 测试性设计3.3.3 可更换性设计3.3.4 可调整性设计3.4 维修性分析技术3.4.1 维修性设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3.4.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3.4.3 维修性设计准则的符合性分析3.5 维修性设计技术在直升机的应用3.5.1 维修性设计分析的流程3.5.2 方案设计阶段3.5.3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3.5.4 维修性试验与评估3.5.5 使用维修保障阶段参考文献案例24:维修性建模分配预计技术在直升机中的应用案例25:维修性设计技术在直升机研制中的应用研究案例26:直11型机维修性设计技术的工程实践案例27:直11型机机载设备维修改革和延寿问题研究案例28:直升机健康和使用监控系统(HUMS)技术综述案例29:直升机结构部件和动部件维修改革研究案例30:基于故障树的直升机维修差错分析方法研究案例31:基于状态维修的直升机滑油在线状态监控系统的开发案例32:老龄直升机机体结构状态/腐蚀分析评估技术应用研究案例33:直升机战伤评估及战伤修理案例34:实现二级维修保障体制的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案例35:基于状态维修技术的最新发展案例36:地面健康和维修推理机的研发和试验案例37:旋翼系统诊断、预测和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案例38:直升机旋翼载荷和运动无线监控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案例39:诊断、预测和系统健康管理技术在直升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应用研究第4章 安全性设计4.1 概述4.1.1 飞行安全是一永恒的话题4.1.2 航空器的设计目标――追求更高的飞行安全性4.1.3 安全性设计分析技术在直升机中的应用4.1.4 安全性设计分析工作的开展4.2 安全性设计要求4.2.1 现代航空器(固定翼和旋翼航空器的安全性设计要求)4.2.2 旋翼航空器的安全性低于固定翼4.2.3 20世纪90年代直升机的安全性水平与之后10年的要求4.2.4 民用直升机安全性风险分类4.2.5 军用直升机事故/事件分类4.2.6 提高旋翼航空器(直升机)安全性的措施4.3 安全性设计4.3.1 安全性设计的一般要求4.3.2 安全性设计方法4.3.3 安全性设计方法的应用实例4.4 安全性分析4.4.1 概述4.4.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4.4.3 功能危险分析4.4.4 共模分析4.4.5 特殊风险分析4.4.6 区域安全性分析4.4.7 故障树分析4.5 安全性设计分析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4.5.1 安全性设计分析流程4.5.2 方案论证阶段4.5.3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阶段4.5.4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阶段4.5.5 确认/验证阶段参考文献案例40:民用飞机安全性分析技术在军用直升机中的应用案例41:功能危险分析在直升机研制中的应用研究案例42:故障树分析技术及其在直升机中的应用案例43:共模故障分析在直升机研制中的应用与研究案例44:特殊风险分析技术在直升机中的应用案例45:区域安全性分析技术在直升机中的应用研究案例46:直升机软件安全性分析技术及应用案例47:基于贝叶斯可信度的直升机安全性分析第5章 保障性分析与保障资源5.1 概述5.1.1 装备保障和保障性的认识5.1.2 国内保障性技术的应用5.1.3 直升机保障性设计工作5.1.4 直升机保障性工作的开展5.2 保障性与综合保障5.2.1 保障性的定义和其内涵5.2.2 保障性参数体系5.3 保障性要求5.3.1 保障性定量要求5.3.2 影响ADT的因素5.3.3 保障资源的确定模型5.4 保障性分析5.4.1 保障性分析的目的和作用5.4.2 保障性分析技术之间的关系5.4.3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5.4.4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5.4.5 维修级别分析5.4.6 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5.4.7 保障性设计5.5 保障性设计分析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5.5.1 保障性设计分析流程5.5.2 方案论证阶段5.5.3 方案设计阶段5.5.4 工程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5.5.5 确认/验证阶段5.5.6 交付使用阶段参考文献案例48:直升机保障特性综合研究案例49:武装直升机野外保障性要求案例50:直升机特性参数综合和效能分析/评估案例51:直升机使用维修保障一体化分析案例52:直升机性能与RMS综合一体化设计案例5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翻修在直升机中的应用案例54:基于状态维修与供应链连接分析第6章 总结与展望6.1 历史与回顾6.2 成就和获益6.3 开拓与创新6.3.1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6.3.2 直升机人因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的研究6.3.3 民用飞机安全性分析技术在直升机设计的研究6.3.4 使用维修保障一体化设计分析研究6.3.5 型号研制中的课题研究6.3.6 其他研究6.3.7 经验与教训6.4 未来和发展6.4.1 美国采用新的可靠性大纲6.4.2 实现“无故障工作”目标6.4.3 未来国内工作设想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