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上海晨鸣书店
  • 全新 中美关系转折:赫尔利使华

全新 中美关系转折:赫尔利使华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远东出版社
  • ISBN:    978754761168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远东出版社
  • ISBN:  978754761168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112.10 4.7折

定价 ¥238.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9-19

    数量
    库存3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8945740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吕彤邻,系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之女、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习教授,多年从事中美关系及抗战史研究并成果显著,颇具影响。

      贾钦涵,是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历史学博士,发表多篇论文,乃学界新秀。

      目录
      1 赫尔利(Patrick Hurley)等与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就中国形势会谈备忘录(1944年8月31日)

      2 致赫尔利与纳尔逊(Donald M.Nelson)电报(1944年9月10日)

      3 赫尔利致重庆大使馆电报(1944年9月12日)

      4 高斯(Clarence E.Gauss)致国务卿与总统的电报概述(1944年9月25日)

      附:高斯致国务卿与总统的电报全文(1944年9月16日)

      5 赫尔利转发给总统三份文件与自己的评论(1944年10月10日)

      附1:宋子文致赫尔利信(1944年10月9日)

      附2:蒋介石回复总统信(1944年10月9日)

      附3:蒋介石致赫尔利备忘录(1944年10月9日)

      6 白修德(David Barrett)与访谈记录稿(1944年11月2日)

      7 赫尔利延安之行报告(1944年11月8日)

      8 国共五点协议草案[原件](1944年11月10日)

      9 高斯致国务卿电报(1944年11月13日)

      10 戴维斯(John Patton Davies)致范宣德(John C.Vincent)备忘录(1944年11月14日)

      11 赫尔利致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电报(1944年11月16日)

      12 致赫尔利信件[附中文原件](1944年12月8日)

      13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4年12月13日)

      14 赫尔利致国务卿航空邮电(1944年12月14日)

      15 致戴克斯海默(W.A.Dexheimer)少校电报[转交致赫尔利信件](1944年12月23日)

      16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4年12月24日)

      17 范宣德备忘录(1944年12月26日)

      18 范宣德致罗斯福备忘录:论国共关系(1945年1月1日)

      附:赫尔利12月24日电报概略(1944年12月30日)

      19 斯退丁纽斯(Edward R.Stettinius)所作总统备忘录(1945年1月4日)

      附:赫尔利12月24日电报概略

      20 格鲁(Joseph Grew)与张嘉璈等人的会谈备忘录(1945年1月4日)

      21 赫尔利致罗斯福电报(1945年1月14日)

      22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1月24日)

      23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第一部分[三份](1945年1月31日)

      24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第二部分(1945年1月31日)

      25 格鲁致赫尔利电报(1945年2月1日)

      26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二份](1945年2月7日)

      27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2月12日)

      28 包兰亭(Joseph W.Ballantine)致格鲁电报(1945年2月13日)

      29 格鲁致重庆大使馆电报(1945年2月16日)

      30 宋子文致赫尔利备忘录(1945年2月16日)

      31 蒋介石与赫尔利会谈备忘录(1945年2月16日)

      32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午2月17日)

      33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2月18日)

      34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2月19日)

      35 谢伟思(John S.Service)概括:论中国与美国(1945年3月13日)

      附:谢伟思与会谈记录(1945年3月13日)

      36 范宣德致赫尔利备忘录(1945年4月2日)

      附1:国共双方前后谈判提案

      附2:罗斯福提供的日伪情报

      37 赫尔利在华盛顿新闻发布会发言的文字稿(1945年4月2日)

      38 艾奇逊(George Atcheson)致国务卿备忘录:中国媒体关于4月2日赫尔利新闻发布会的评论(1945年4月9日)

      39 奥尔曼(Waldermar J.Gallman)致国务卿航空邮报:在[英]外交部关于中国问题的谈话(1945年4月9日)

      40 魏德迈(Albert Wedemeyer)致赫尔利电报(1945年4月13日)

      41 总统备忘录(1945年4月18日)

      附1:赫尔利自波斯湾致国务卿报告(1945年4月14日)

      附2:凯南(George F.Kennan)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4月17日)

      42 索斯伯瑞(Laurence Salisbury)致斯退丁纽斯信件(1945年4月19日)

      附:《远东调查报》剪报(1945年4月25日)

      43 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与斯坦顿(Stanton)会谈备忘录(1945年4月19日)

      44 斯退丁纽斯致赫尔利电报(1945年4月23日)

      45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5月3日)

      46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5月4日)

      47 赫尔利致杜鲁门(Harry S.Truman)信件(1945年5月13日)

      48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5月15日)

      49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5月19日)

      50 赫尔利致杜鲁门电报(1945年5月21日)

      51 杜鲁门致赫尔利回信(1945年)

      52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6月9日)

      53 格鲁致杜鲁门备忘录(1945年6月11日)

      附1: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6月9日)

      附2:国务卿对赫尔利的回复(1945年6月11日)

      54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6月13日)

      55 格鲁致重庆驻华大使馆电报(1945年6月15日)

      56 赫尔利致蒋介石信件(1945年6月15日)

      57 赫尔利致杜鲁门电报(1945年6月15日)

      58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6月16日)

      59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6月19日)

      60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原件与修正件](1945年6月26日)

      附:庄莱德(EverettF.Drumright)备忘录:新疆局势进展(1945年7月3日)

      61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6月28日)

      62 庄莱德备忘录(1945年6月28日)

      63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6月30日)

      64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7月7日)

      65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7月10日)

      66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7月30日)

      67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8月7日)

      附:国务卿伯恩斯(James F.Byrnes)致赫尔利回电(1945年8月11日)

      68 中国宪政党驻美代表戴明礼等致赫尔利电报(1945年8月16日)

      69 与蒋介石重庆会谈备忘录(1945年9月2日)

      70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9月4日)

      71 致赫尔利备忘录(1945年9月16日)

      72 蒋介石致赫尔利备忘录(1945年9月19日)

      73 赫尔利致信件(1945年9月19日)

      74 赫尔利致国务卿电报(1945午9月23日)

      75 罗伯逊(Robertson)致国务卿电报(1945年9月27日)

      76 新华社广播备忘录(1945年11月17日)

      77 赫尔利致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发言稿(1945年12月5日)

      78 托马斯·康纳利(Thomas Terry connally)致伯恩斯信件(1945午12月5日)

      79 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部致战争部电报(1945年12月9日)

      中外译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赫尔利使华期间,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中国国内形势经历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
      是美国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的转折阶段,因而围绕“赫尔利使华”进行相关史料的整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贾钦涵编著的《中美关系转折——赫尔利使华》是“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系列丛书之一。赫尔利,1944年9月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出访中国,11月接替高斯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直至1945年11月27日辞去大使之职。在赫尔利出使中国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直接参与了史迪威事件、国共和谈、重庆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外交事件。
      本辑收录的内容来自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比瑟
      尔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资料。前者非常完整地保留了赫尔利职业生涯内的各类私人文书和公务档案,有关他出使中国的文献尤为丰富。其中,赫尔利与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宋子文、罗斯福、杜鲁
      门等重要人物之间的往来函电,少见于其他已公布的政府档案和私人文件,因此格外珍贵;后者所藏文件虽大部分内容均已解密,或者有些文件曾被部分、甚或全文刊载过,但仍有相当重要的报告、函电未曾公诸于世,更为重要的是,原始档案的史料价值是文字录入稿和中文翻译文件无法比拟的。

      主编推荐
      赫尔利使华期间,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中国国内形势经历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美国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的转折阶段,因而围绕“赫尔利使华”进行相关史料的整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精彩内容
      本书是“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系列丛书之一。赫尔利,1944年9月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出访中国,11月接替高斯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直至1945年11月27日辞去大使之职。在赫尔利出使中国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直接参与了史迪威事件、国共和谈、重庆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外交事件。
      本辑收录的内容来自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比瑟尔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资料。前者完整地保留了赫尔利职业生涯内的各类私人文书和公务档案,有关他出使中国的文献尤为丰富。其中,赫尔利与*、、蒋介石、宋子文、罗斯福、杜鲁门等重要人物之间的往来函电,少见于其他已公布的政府档案和私人文件,因此格外珍贵;后者所藏文件虽大部分内容均已解密,或者有些文件曾被部分、甚或全文刊载过,但仍有相当重要的报告、函电未曾公诸于世,更为重要的是,原始档案的史料价值是文字录入稿和中文翻译文件无法比拟的。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