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叶华谷 、 徐正春 、吴敏 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3-06 / 精装
售价 ¥ 111.20 4.0折
定价 ¥278.0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广州风水林
“风水林”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受传统风水观支配。所谓风水观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长期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意识,其目的是追求理想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依据地形地势,充分利用天然林或人工林,在村庄、房屋、陵墓等建筑体的选址与布局时,结合朴素的植物学、建筑学、美学、园林园艺学等学科理论,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风水林”(代晓康,2011)。我国民间的风水意识认为,优越的生存环境必须具备藏风、纳水、生气、聚财等基本功能,对阳宅、阴宅、寺庙庵地址的选择,强调地形地貌对这4种功能的影响。若某些场地在风水学方面有所欠缺,则特别重视利用高大森林进行弥补,采取一些保护森林、种植林木等措施来达到挡风、聚气、纳水的风水效果,并通过乡规民约的方式使民众自觉地对风水林进行保护和管理,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风水林”主要有阳宅(村落宅)风水林,阴宅(坟园、墓地)风水林,寺、庙、庵风水林等基本类型。而一些水口林和社坛林等,严格来说不太符合“风水林”的范围,因为这些类型,常常仅由几棵甚至一棵大树,不能形成植物群落,难以实现群落的自我演替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
叶华谷,男,1956年2月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区系、物种多样性研究。有近30年的野外工作实践,对华南地区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新种和新记录植物数十种,发表论文66篇,其中SCI文章8篇。专著20多部(主编4部、副主编4部)。有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已培养硕士生1名,现指导硕士生1名。招生专业为植物学,方向为保护生物学、植物分类学、园林植物学。
第一章广州风水林植被第二章广州风水林植物区系第一节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概况第二节广州市风水林植物调查分析第三节广州市风水林植物区系分析第四节广州市风水林外来入侵种第五节结论第三章广州风水林植物资源第一节植物资源第二节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第四章广州风水林珍稀濒危植物第一节风水林珍稀濒危植物的定义和评价第二节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现状第三节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利用第五章广州风水林植物参考文献索引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