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处世的学问—《论语》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
-
作者:
于淮仁
-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
ISBN:
9787542318558
-
出版时间:
2008
-
印刷时间:
2011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198页
-
字数:
230千字
-
作者:
于淮仁
-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
ISBN:
9787542318558
-
出版时间:
2008
-
印刷时间:
2011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198页
-
字数:
230千字
售价
¥
5.00
2.5折
定价
¥20.00
品相
九五品
上书时间2019-05-2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印张:12.75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结孔子言论而成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人的圣经。本书所选是《论语》中的一部分,着眼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言指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之内;解析除阐明符合于时代发展的今义之外,还注意到揭示孔子思想的内在脉络,指出孔子的局限所在,力图使人们对于孔子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公允的以及比较全面的认识。前言:《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共有20篇、512章;论其字,15900有奇,当今一篇长文而已。然而自其诞生以来,历朝历代,为其注疏阐发者,数不胜数。据一位日本人早年统计,单是成书就有3000余种。由此可见人们对它的厚爱和推崇。这样,久而久之,经过两千多年对人的耳濡目染、乳养浸润,孔子的许多思想已经融化于中华民族的血脉,熔铸入中华民族的灵魂,尽管现在看来,有些已经与时不合,需要加以扬弃;有些似乎鱼龙混杂,需要批判地继承。 民族存在的标志在于她的文化特征和民俗传统,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论语》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中华语言宝库,不到两万字的一部著作,给后代子孙所提供的成语或者由它而引申出的成语竟然是数以百计,至于箴言、典故、警句以及格言,乃至于堪为座右铭需要永生牢记的绝妙好辞俯拾尽有,比比皆是。呜呼!吾不知还有哪一部著作能与《论语》肩齐。 这本小册子名为《立身处世的学问——(论语)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所选是《论语》中的一部分,着眼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言指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之内;解析除阐明符合于时代发展的今义之外,还注意到揭示孔子思想的内在脉络,指出孔子的局限所在,力图使人们对于孔子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公允的以及比较全面的认识。历史上,批孔者代不乏人,然《论语》总泰然自若,巍然傲立,自有它的魅力。相信只要不是有意抱定成见,读了之后,都会受益,所别大者小者、多者少者而已矣。 说是“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盖言之矣,其实“箴谏”中包括有警示禁戒之言,“名言”中亦不乏格言、铭座以及口头熟语。每一词条下含有语分、语出、语义,他有语评、语注、语补不等。“语分”是词条的成语、典故、箴谏、名言的分类,因为居于前端,位置比较突出,故不作标示;“语出”指示词语所在篇章,为了使读者能够对于词语所处环境有个总体把握,全章录出,以供参考;“语义”是对词语的解释,有引申和比喻较远的,以及凡典故词条,为便于读者的理解体会,尽可能加有例句,例句绝大多数取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86年11月至1993年11月出齐第一版,共12册);“语评”是笔者阅读的感受、思考和对词语意义的阐发;“语注”是对词语中疑难字词的解释;“语补”是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说明和补充。 本书的特点,笔者自以为在于它的通俗性、辞书性、资料性、研究性和创新性。“通俗性”主要表现在语译中,古汉语言简意赅,因此翻译的时候尽可能揭示出其内在的包含,用通俗的语言把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辞书性”表现在这本书实际上是《论语》成语典故的小词典,书后附有成语典故索引,很容易全观《论语》中所有的成语典故,而箴谏名言索引又大体概括了《论语》的精华部分,与成语典故相结合,则有利于读者对于《论语》思想内容的总体把握;“资料性”表现在“语评”和“语补”中对于《论语》一书相同和相关内容的适当集中,使人对孔子的某种思想认识或某个方面的观点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性”是指在已经相对集中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则会有益于个人的一些研究和独出,得出自己的一些个性结论;“创新性”是指笔者在词语的译解上,并不完全依同于前人,有一些则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前进。 本书共收入《论语》成语475条,典故80条,箴谏39条,名言86条,总计680条。成语的认定主要是根据《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和《中华成语全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条目编排依循((论语》传统篇章划分次序列出,篇章序号依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所行标示。 攻治《论语》,系在耳顺之后,血气既衰,偶尔为之,且乏学而不厌、忘食忘忧之志。想来定有贻笑大方,诚请仁入学士屈尊垂青,不吝教指。 编者 2008年1月后记2003年9月,我的儿子于炜和他的妻子卞凤玲到韩国去进修。我在他们离开祖国之前赶着编了一本和《论语》有关的小册子,名之曰《(论语)成语典故箴言警句选注》,另外加了一个副标题为“立身处世的学问”。那是一个很薄的小册子,而且说是“选注”,其实是有选无注,实在是来不及去做;请人打印的,五号宋体,十六开本。前面有一篇《前言》,与现在这本书的《前言》前后部分基本相同。编那样的一个东西给儿子,当时有着两点思考:一是想着可以减少他在异国他乡人生地生、言语图书目录:学而篇第一 (成语39,典故3,名言7)为政篇第二 (成语35,典故7,箴谏1,名言10)八佾篇第三 (成语21,典故3,名言4)里仁篇第四 (成语18,典故2,箴谏6,名言8)公冶长篇第五 (成语25,典故9,箴谏2,名言2)雍也篇第六 (成语33,典故8,箴谏5,名言2)述而篇第七 (成语45,典故5,箴谏3,名言5)泰伯篇第八 (成语14,典故2,箴谏1,名言4)子罕篇第九 (成语24,典故2,箴谏1,名言6)乡党篇第十 (成语5,箴言2)先进篇第十一 (成语19,典故5,名言1)颜渊篇第十二 (成语32,典故2,箴谏3,名言4)子路篇第十三 (成语23,典故4,箴谏3,名言4)宪问篇第十四 (成语28,箴谏3,名言7)卫灵公篇第十五 (成语29,典故1,箴谏4,名言7)季氏篇第十六 (成语25,典故10,箴言3,名言5)阳货篇第十七 (成语28,典故11,箴谏1,名言5)微子篇第十八 (成语14,典故3)子张篇第十九 (成语13,典故3,箴谏1,名言5)尧日篇第二十 (成语5)成语典故索引箴谏名言索引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