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悦霖图书
  • 文学研究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姚永朴
  • 文学研究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姚永朴
  • 文学研究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姚永朴
  • 文学研究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姚永朴

文学研究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姚永朴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
  • ISBN:  978753875741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

售价 13.90 2.8折

定价 ¥49.8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05

    数量
    库存2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6.81% (1408笔)
    好评率
    99.64%
    发货时间
    27.56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411_9787538757415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文学研究法卷一起原根本范围纲领门类功效文学研究法卷二运会-派别著述告语记载诗歌文学研究法卷三情神理气味格律声文学研究法卷四刚柔奇正一雅俗-繁简疵瑕工夫结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旧学与新学交替之际,桐城派作家姚永朴阐述桐城派文论的专著,对桐城派文论做了新的整理和阐述。该书在体例上模仿文心雕龙,内容上强调文学和语言学的结合,强调文学风格存在于作品和创作主体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将桐城文论与时代接轨,开了中国传统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向的先河。

      作者简介:

      姚永朴(18939),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桐城派后期大师。他早年冶诗,文,后专读经,于注疏及宋元明清诸懦经说无不融会贯通,旁及诸史.音韵,自成一家。当时学者评价他说:“先生根底盘深,流露于诗文者,蔚为大观,自成一家之言。而义法谨严之中,饶有渊懿冲淡之致,此为先生之所独绝也。”

      精彩内容:

       起 原昔尚书帝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关雎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朱子(熹)诗集传序云:“人生而静,天之也;感于物而动,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为作也。”然则文字之源,其基于言语乎;言语其发于声音乎;声音其根于知觉乎。大凡盈天地间者,皆物也。物之号有万,其由气而凝为质者为矿物,有生意者为植物,有知觉者为动物。动物之中,惟人也得五行之秀气而灵。故鸟兽虽有知觉,而狭而不广。偏而不全;人则既广且全,广故大,全故周。自堕地以来,即呱呱而泣,盖已有所欲矣;继而解笑,又继而解言;至能言而思无不达、求无不遂矣。故不惟一己之欲可以表示;且人与人之欲,亦可以相为感通。然而能宣之于觌面者,究不能推之于万里,是行于近而隔于远也:能著之于一旦者,究不能求之于百年,是通于暂而滞于久也。使终古如斯,将思之达者仍有所不达,求之遂者仍有所不遂。有聪明睿智者出焉,于是作书契以易结绳之治,百官以理,万民以察。盖至是而人类之作用乃益宏,文字之功效,乃不可胜数矣。昔扬子云(雄)法言.问神篇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徐伟长(干)中论贵验篇引子思云:“事,自名也;声,自呼也。”孔冲远(颖达)尚书序疏云:“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韩退之(愈)送孟东野(郊)序云:“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程子(颐)语录云:“凡物之名字,自与音义气理相通。天未名时,本亦无名,只是苍苍然也。何以便有此名?盖出自然之理,声音发于其气,遂有此名此字。”然则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形象寄于点画,点画之联属而字成,字之联属而句成,句之联属而篇成,文学起源,其在斯乎!其在斯乎!粤稽“庖牺氏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系辞下)。又“因而重之”(系辞传),为六十四卦。盖天地万物之情状,已隐然括于其中矣。及黄帝时,史臣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乃造书契。其初但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而谓之字;著于竹帛,则谓之书。周礼地官保氏教国子有六书,所谓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借是也。许叔重(慎)说文解字序云:“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二二是也(二二即上下)。‘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月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老是也。‘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汉书艺文志又云:“六书谓象形、......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