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26年(闫潜丘先生年谱)四卷二册全,白纸好品相。
举报
-
作者:
张穆
-
出版人:
粤雅堂
-
年代:
道光二十六年 (丙午1846)
-
纸张:
白纸
-
刻印方式:
木刻
-
装帧:
线装
-
四部分类:
史部 > 传记类 > 名人
-
尺寸:
19.5 × 12.2 × 2.3 cm
-
册数:
2册
-
作者:
张穆
-
出版人:
粤雅堂
-
年代:
道光二十六年 (丙午1846)
-
四部分类:
史部 > 传记类 > 名人
-
尺寸:
19.5 × 12.2 × 2.3 cm
-
册数:
2册
上书时间2022-09-2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张穆(1805年11月29日 --1849年12月22日 ),山西平定人,近代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生于嘉庆十年(1805)。鸦片战争中,他曾抱着爱国热情,上书言事,奔走呼号,联络在京友人,通过纪念顾炎武的活动,振奋人心。此后,他本着张扬国威,抵御沙俄侵略的目的,致力于西北边疆地理和蒙古史的研究。1849年12月22日(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己酉年丙子月壬寅日)卒于京师,享年四十五岁 。1850年归葬故乡 。
阎若璩,1636年十月十四日(11月11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太原西寨村人),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
阎若璩
著有《敬刑录》、《计辽始末》诸书。父亲阎修龄,字再彭,号饮牛叟,明末贡生,以词章名,著有《眷西堂诗文》、《红鸥亭祠》行世。母亲丁氏亦能诗文。家学渊源,使阎若璩自幼就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之中,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他幼年体弱多病,口吃,秉性迟钝,甚至"读书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犹未熟"。但仍自强不息,勤勉不怠,"潜心钻研,扶精剔髓,思成一家之言"。每当同学日暮抱书归家之后,他仍"独吟不置,必背诵如翻水乃已",甚至"发愤将书拆散,读一页辄用面糊粘几背,既熟即焚去"。水滴石穿,积思自悟,他终于在15岁的一个冬夜"心忽开朗,如门牖顿辟,屏障壁落"。从此颖悟绝人,读书过目不忘。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15岁的阎若璩以商籍补山阳县学生员,此后更是钻研经史,深造自得。他立志博览群书,曾经集陶宏景、皇甫谧的名言"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题于柱上,以此来鞭策自己发奋学习。多年孜孜不倦的潜心研读,使他成为才富学赡的青年士子,为他日后卓然成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时海内名流过淮,皆与之交接,当地的学者如李明睿、方文、阎尔梅等,亦折辈和他来往,一起讨考古今,切磋学问,使他获益匪浅。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