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北极书局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贫士画家李恩绩民国佚著—爱俪园梦影录—被柯灵珍藏30年、劫后余生手稿首刊——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三联书店1984年【0-1-A】

举报
  • 年代:    不详
  • 装帧:    平装
  • 年代:  不详
  • 装帧:  平装

售价 138.00

品相 八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0-06-14

    数量
    库存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9.83% (61笔)
    好评率
    99.31%
    发货时间
    14.23小时
    店主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商品描述:
                                                      李恩绩与 《爱俪园梦影录》

                                                                       娄 国忠
      李恩绩(1908 —1976),绍兴县安昌镇人。曾用笔名凡鸟。其父李汉青(字庆宵)是上海哈同花园(即爱
      俪园)画师。恩绩 14 岁(1921)进爱俪园,从父学画就读。因谋 生乏术 ,曾被送 到常熟 一家典当铺做
      小郎 ,学朝奉 。后典 当铺倒 闭。他失 业重 回爱俪 园,在 文海 阁编藏书 目录。这给了他摩挲古籍、
      潜心研读的机会。他擅长书画,懂得词章和文字学,还通甲骨文 ,但多才多艺也无补于他的潦倒。他
      后期在爱俪园的主要工作是写字作画 ,但他 的作 品虽在社会上流传 ,真实姓名却从不露面 ,因为他
      只是爱俪园总管姬觉弥的一名幕后捉刀人 。
             1943 年,柯灵接编《万象》杂志,在堆积如山的读者来稿中,发现了李恩绩的一篇阐述殷墟 甲骨
      文的学术论文,因内容不合《万象》杂志作为通俗读物的特色,被打人冷宫多时。当看到通讯处是“静
      安寺路爱俪园”,觉得可以让他写些有关哈同与爱俪园的文章。于是柯灵便写信向他约稿,结果就有了
      后来在《万象》上刊出的长篇掌故《爱俪园——海上的迷宫》,用的笔名为“凡鸟”。爱俪园 ,即哈
       同花园。哈 同(Silas Attron H ardoon ,1847—1931),英国籍犹太富翁 ,一位典型的西方“冒险家”
      ,他在近代中国的上海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爱俪园则是他梦中的现实。爱俪园种种扑朔迷离的传说 ,
      成为上海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世人的猎奇心理及道听途说 ,使爱俪园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而李恩绩的文
      字与众不同,实事求是,不哗众取宠,以他 自己的所见所闻,揭开爱俪园神秘的面纱。文章连载近一年,
      好评如潮。后来李恩绩因故搁笔。柯灵为此专门去爱俪园登门拜访,希望他不要辍笔。当时爱俪园因男女
      主人的去世,早已风光不再 ,显得冷落荒凉。见面时正值壮年的李恩绩显得有些苍老,一领蓝布长衫 
      ,一口绍兴乡音,一句“写稿子赚勿落格啦”,给柯灵 留下了深刻印象。案头摊满了琳琅满 目的摺扇画,
      是用 以疗饥的。稿子当然没有约成,柯灵也无可奈何。抗战胜利后,李恩绩 回到家乡绍兴安昌,偃蹇困
      居 ,将近十年,有时一天只吃两顿粥。但他却并未忘记勤学苦研,其间把历年积存的甲骨文拓片和摹本
      加以整理校勘,共有四百余张,并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 ,装订成册 ,寄给 了郭 沫若 ,但无 下
      文 。同时他也 开始撰写《爱俪园——海上的迷宫》的姐妹篇《爱俪园梦影录》,完稿后把毛笔楷书的
      手稿分订两册,寄给了柯灵。但因其内容与建国初的时尚格格不合,落人了长期待字闺中的命运。
      1955 年,李恩绩重回上海,寓居南市贫民区,和几个无名画家组织书画社 ,在贫病交迫中卖画糊口,老伴
      则在弄堂 口摆 烟摊 。“文革”中,李 恩绩被抄 家揪 斗 ,默默死去 。
           幸运的是,历尽劫难,《爱俪园梦影录》这部稿子却奇迹般地留存下来。柯灵为其一误数十年的命运而深
      深自责,在为它谋求出路的同时,辗转打听李恩绩的下落。在柯灵的不懈努力下,《爱俪园梦影录》后来得以
      在香港的《百花》周刊连载,并于 1982 年由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深受读者喜爱。此书对犹太人哈
      同在上海滩从落魄到发迹的一生做了生动有趣、令人喷饭的实录。爱俪园的前尘影事,历历如绘,文笔平
      实,像绍兴的霉干菜一样有点老,却有嚼头。而荫在背景下的时代氛围、社会风貌、人情世态,灼然可见 ,其中
      还有许多关于当时学术界、美术界鲜为人知的遗闻轶事——例如关于王国维在爱俪园的事迹 ,就是未经人
      道的,为世人提供了当时上海的另一幅世态像,极富史料和艺术价值,柯灵誉为关于爱俪园的“第一种可靠的
      信史”。此书稿为柯灵先生珍藏三十年,劫后余生,侥幸未曾湮灭。柯灵说 :“《梦影灵》所表现的才华学养 ,
      是可无怀疑的⋯⋯盛名之下,其实不副 ;而有真才实学的却没世而名不影,这真是艺术世界最大的悲剧 !”
      李恩绩没有儿女,老伴吴式坤是个半文盲,晚年靠政府救济打发残年。
      (作者所在地:浙江绍兴)

      柯灵与《爱俪园梦影录》的卅载寄托
      中华读书报杨建民2013-07-29 17:01我要分享0
      [导读]《爱俪园梦影录》虽然是谈论这座私人花园的著述,却不是道听途说文字。它的作者本身有相当的学问根底,最重要的是他长期居留在“爱俪园”中,因之能以自身所见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爱俪园”来。

      柯灵与《爱俪园梦影录》的卅载寄托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名为《爱俪园梦影录》的作品由三联书店出版。当时正值新时期出版业欣欣向荣,这部作者姓名颇为陌生,内容又属忆旧谈往的著作印出四万多册。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很叫人庆幸,但该书能与世人见面,经历曲折,说来比那个印数更值得欣幸。

      “爱俪园”是20世纪上海一座极为著名的“迷宫”。这座“迷宫”在百姓口中名随主人———哈同花园。哈同是英国籍犹太人,上世纪初来到中国从事多种生意,“爱俪园”就是他在上海所建的私人花园。由于“爱俪园”宏大幽深,加之当时人们对商人、尤其外国商人的陌生,围绕着它便有着种种传说。

      《爱俪园梦影录》虽然是谈论这座私人花园的著述,却不是道听途说文字。它的作者本身有相当的学问根底,能画善写,最重要的是他长期居留在“爱俪园”中,因之能以自身所见、所闻、所感,加之以识见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爱俪园”来。

      这部作品的产生由来与作家、编辑柯灵有重要关系。在1943年夏天,柯灵接编了《万象》杂志。这本杂志原先是通俗读物,可是柯灵在清理废稿时却发现一篇署名“李恩绩”的有关阐述殷墟文字的学术论文。该论文有相当的研究深度,但将这篇属冷僻内容的学术论文寄给一家通俗杂志,可见作者性格有些迂阔。在前任主编手里,它自然只能作废稿处理。

      柯灵感到此文虽不适合《万象》,但作者却是个可以约稿的对象。他又看到稿末通讯处署着“静安寺路爱俪园”,便更加心动。于是,柯灵便将手上的这篇论文退给作者,并写信说明情况,同时希望李恩绩能够就地取材,写点有关“爱俪园”的文章。

      由于柯灵的恳切,作者同意了这一建议。不久,《万象》杂志就开始连载起由李恩绩撰述的长篇掌故《爱俪园———海上的迷宫》来。这部连载写了许多人们感兴趣的题目,如“这究竟是怎样的所在?”“哈同———一个幸运的冒险家”等。其中对这位犹太冒险家的刻画颇为具体。例如,哈同在经营地产的初年,经常自己带一个雇用的中国孩子到处收房租。从态度看,还非常和蔼,可谁要想短他一个子儿,那可不行。据说,他每次收了地租,总要拍拍人家的肩胛:“发财、发财”。这两个字,是哈同唯一常用恭维中国人的中国话。此外,哈同的金钱对等意识很强。

      这么大的园子,管理起来自然不易。何况主人家附庸风雅,要办学,要出版经典古籍……这些没有通人不行,请来通人无力办事亦不成。于是,种种莫名人物、异事层出不穷。作者举出一个例子:因为女主人举奉佛事,便有编写大藏经目录索引工作。编大藏经目录索引者,是他人举荐而来的一个绍兴师爷。此人常与他人吹嘘,自己曾办过案子若干,如何如何……可读过书的人却知道,他说办的案子,大都是一本《洗冤录》书中的记载。这样吹牛,能力可想而知。人们看见,此人“三年来的成绩,仅仅写了铜辅币大小的字八十余行。”

      文章还写到王国维先生。王国维曾在此办的仓圣明智大学教过短时期的课,不过也许内容深邃,这里学生不够格,所以并不欢迎他。但是,这个园子中的主人和同事,却“每个人对他都极尊敬的”。王国维是学者,所以他的“物质生活,是很随随便便,决没有一点遗老或者名流的气味。看上去有点象旧时商店里的小伙计。”这应该很符合这位学问极大,极高,总沉浸在学术中的学者形象。文章中的一些记述,对我们了解王国维性格很有帮助。譬如说:他对人不很会将应酬话,更不会客气。举例说:“假使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假使说是‘靠不住的’,那个人无论找出一些这样真实证据的话来,例如色泽的如何古雅,青绿的如何莹澈,文字的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著录。将这些话提供给他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是‘靠不住的’四个字答复,也不附和人,也不和人驳难。”将一个真正学者在学术上的直率和现实生活中的情态描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颇有味道的掌故文字在连载了近一年时,作者突然不乐意写下去了。为了解情况,柯灵专程拜访了作者。李恩绩当时正在作画。因为手头上有许多画件,又加之“文章不值钱”,所以作者没时间,也不愿再写下去了。柯灵这次没有说动作者,却观光了爱俪园。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及他眼中的“爱俪园”:

      “那时哈同下世已越十年,他的遗孀罗迦陵也已在珍珠港事变前夕死去,爱俪园冷落荒凉,已不是当年的繁华景象。什么‘巢云’、‘听涛’、‘一带春’、‘梦夏湖’一类风雅的名胜,都成陈迹;题为‘天演界’、‘欧风东渐’、‘大好河山’这样反映清末时尚的景物,也已渺不可寻。”

      虽然参观了爱俪园,但由于没有约到李恩绩的稿子,柯灵非常遗憾。事情并没有结束,过了六、七年,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初,柯灵忽然接到李恩绩从绍兴安昌镇寄来的一卷手稿。该手稿分订成两册,题名为《爱俪园梦影录》。这部手稿与先前《爱俪园———海上的迷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海上的迷宫”基本是客观叙述,而这部《梦影录》却通过个人角度,以回忆录形式来写。其中前尘旧事,历历如在目前,社会风貌,人情世态,也清晰可见。按理,这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作品。但当时新中国初建,这种作品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所以,它便存在了柯灵手中。

      三十余年后,保存着这部手稿的柯灵深恐稿子在自己手中再耽误,于是一面为稿子寻找出路,一面寻找作者。经过努力,香港《文汇报》金尧如、曾敏之决定在“百花”周刊上连载该稿,三联书店也决定出版;而作者,柯灵经过一年多时间才打听到他的下落。

      原来,李恩绩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他是爱俪园的一位画家。他的画虽在社会上流传,署的却是爱俪园总管姬觉弥的名。抗日战争后,李恩绩回到家乡绍兴,生活窘迫,但他仍干一些相当专业的学术工作。例

      如他整理校勘了历年积存的甲骨文拓片和摹本四百余张,装订成册,寄给郭沫若;又写成了这部《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李恩绩是那个时代非常有个性的文化人。1955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上海,寓居南市贫民区,与几位无名画家组成书画合作社,在贫病交迫中卖画糊口。但就在一个城市中,他也没有与当时有相当名气的柯灵互通音讯,甚至没有问一问自己稿件的下落。柯灵把这看作李恩绩对长期托付手稿的信赖。所以,为这部著作联系出路,成了柯灵几十年后十分急切的工作。

      这部作品后来得以在香港《文汇报》连载,得以在三联书店出版,都有赖于柯灵的努力。由此中我们既可看到李恩绩这样一位能绘善写的文化人在当时的境遇和疏荡性格,更可看出柯灵为人处事的品格。在为这部作品写的序言中,柯灵说:“《梦影录》所表现的才华学养,是无可怀疑的……而有真才实学的却没世而名不彰,这真是艺术世界最大的悲剧。”“爱俪园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场噩梦,现在永远过去了。李恩绩的遭遇是旧社会加给知识分子的一场噩梦,解放后理应梦觉而继续魔魇,这是不能不使人深感遗憾的。只要草芥人才,特别是暴殄天才的现象继续存在,就证明我们的社会离健全与完美还很遥远,有心人应该对此付与充分的关切!”返回腾讯网首页>>

      李恩绩:贫士“遗珠”
        40年前,当柯灵把李恩绩30年前托付给他的手稿《爱俪园梦影录》,在香港《文汇报》连载后,他长吁一口气道:“盛名之下,其实不副;而有真才实学的却殁世而不彰,这真是艺术世界的一大悲剧。” 
        不过,更悲剧的是,当文章刊发时,柯灵经过年余的辗转打听,获悉李恩绩已经不幸在“文革”中谢世,且无儿无女,只遗下一个半文盲的老伴。

        一

        ●记者 沈卫莉

        

        一

        李恩绩是柯桥区安昌人,与越城区斗门人柯灵是绍兴老乡。不过两人在1944年的相识,纯粹是普通的编读往来。

        当时,柯灵在上海主编《万象》,在堆积如山的读者来稿中,发现了署名李恩绩的文章,毛笔楷书,字绩娟秀,行文熟练,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腹笥宽广”,内容是阐述殷墟文字,属于阳春白雪,显然不适合刊发在通俗读物《万象》。

        不过名编到底不一般,他看到文末的通讯地址是“上海静安寺爱俪园”,就写信给作者,不仅告诉他退稿原因,另建议他可就地取材,写写他所在的爱俪园。

        上海爱俪园是何地?民国时期,上海最大最豪华的私家花园,由近代上海的英国籍犹太裔房地产大亨哈同兴建,俗称“哈同花园”。1940年后,哈同夫妇俩去世后,爱俪园逐渐没落、消失了。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个被朱漆大门沉沉锁住的风光旖旎、充满诡奇和神秘色彩的近代“大观园”,被世人的想象和扑朔迷离的传说所笼罩,成为上海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李恩绩长期生活在爱俪园,最有这个资格谈论园子的风物与历史,且他的朴茂文字,可以作信史来读。

        对于柯灵的这一建议,李恩绩同意了,开始在《万象》上刊发长篇掌故《爱俪园——海上的迷宫》。可惜连载不到一年,戛然而止,原因是李恩绩不愿写下去了。

        柯灵“生平难得的一次”登门拜访,希望说服李恩绩不要辍笔。

        在爱俪园的一所古旧小轩,两人见面了。李恩绩,一领蓝布长衫、一口绍兴话,时值壮年但显苍老。他说“写稿子赚勿落格啦”(写文章不赚钱),柯灵一听这话,知道无法勉强,废然而返。

        新中国成立后,一天,柯灵突然收到一卷手稿,是李恩绩从绍兴安昌寄来的,仍然是毛笔楷书,分订两册,题为《爱俪园梦影录》。这是《爱俪园——海上的迷宫》姐妹篇。略为不同的是,《爱俪园梦影录》通过作者的视角,来写爱俪园;而《爱俪园——海上的迷宫》是客观的叙述。

        记者翻看这本1984年出版的薄薄小书,有关爱俪园的前尘往事,历历如绘,其中有不少学术界、美术界没人提过的遗闻轶事。

        李恩绩这样写王国维的为人:“他对人不很会讲应酬话。更不会客气。假使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假使说是‘靠不住的’,那个人无论找出一些怎样真实证据的话来,例如色泽的如何古雅,青绿的如何莹澈,文字的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著录。将这些话提供给他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是‘靠不住的’四个字答复,也不附和人,也不和人驳难。”

        又一篇写:“吴昌硕有一次画了一张柏树,柏树叶子浑点点得有银角子那么大。在还没题款的时候,买主和他商量,想把画先倒过来,再题上款字去。吴昌硕问他是什么意思?买主说:我可以把它当做葡萄,葡萄岂不总是向下垂的么?吴昌硕当然不肯服输,他说:在我总是柏树,总是向上生的。你喜欢颠倒挂,那也可以。”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天地为之一新,这本写前朝旧事的《爱俪园梦影录》,恰似“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般不合时宜,也只好待字闺中。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柯灵先生为这部珍藏30年、劫后余生的手稿找到了出路。  

        二

        李恩绩,一生寂寂无名,柯灵为之忿忿不平。

        他,1907年出生在绍兴安昌。父亲李汉青(1870~1944),是上海爱俪园的一位画师,篆刻家;善绘事,花卉习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恽南田的风格,山水工稳,治印如秦汉之风,善鼓琴,且能修补琴。

        李恩绩14岁到上海跟随父亲习画,就读于爱俪园创办的仓圣明智大学,毕业后因为谋生乏术,被送到常熟一家典当里做小郎学朝奉。后来典当倒闭,他重回爱俪园找到一枝之栖,其职务是在文海阁编藏书目录,这就给了他摩娑古籍、潜心研读的机会。

        李恩绩后期在爱俪园的主要工作是写字和作画,替爱俪园总管姬觉弥幕后捉刀。尽管他擅长书画,懂得词章和文字学,还通甲骨文,但他在园内与那些家佣和园丁们没什么两样,多才多艺却无补于他的穷困潦倒。

        “姬觉弥权倾一时,名满上海,还以书画家的身份附庸风雅,厕身艺坛,而世人只知有姬觉弥,不知有李恩绩。”柯灵慨叹。

        新中国成立后,李恩绩这位旧式的穷酸文人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他一天只吃两顿粥,仍心心念念着那些“雅好”,又将多年积藏的甲骨文拓本和摹本整理校勘四百余张,用粥液代替浆糊,依次粘贴装订成册,寄给了郭沫若。其间他还完成了《爱俪园梦影录》,寄给柯灵。

        1955年,生计无着落的李恩绩重新来到上海,寓居南市贫民区,和几个无名画家组织了书画合作社,在贫病交加中卖画糊口,老伴吴式坤在弄堂口摆香烟摊补助生计。

        “文革”中,李恩绩的甲骨文原件、拓本和著作,统统落入“造反派”手中,下落全无。而他本人,也在抄家和揪斗中默默去世,无人知道确切死期。

        近来,在一些拍卖网上,有关李恩绩画作的拍卖多了起来,多是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各种精装日记本上的虫草花鸟插图,有人称他为“民国绍兴才子”。

        有位画家曾这样回忆李恩绩的画作:“小时候,无意在旧书堆中,翻到一本笔记本,见里面有许多幅彩色的插页图画:蔷薇蜂窝,池塘水禽,月季鸡雏,第一次看到眼前的生活情景被图画再现,多么地亲切,也无意中坚信我要作小画家的念头。画上的署名:‘绍兴李恩绩’几个字也深契记忆之中。”

        李恩绩最大的幸运是:把作品托付给柯灵先生,若非柯灵,怕他早就被万丈红尘淹没。今年是柯灵去世20周年,翻开柯灵的文集,意外发现他为一位寂寂无名的绍兴人李恩绩写过这样一篇悼念文章,让我们至少可以在《爱俪园梦影录》中凭吊这位贫士遗珠。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