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北极书局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清代西南巨儒 莫友芝 著的晚清一部著名音韵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韵学源流 ——(清) 莫友芝 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举报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年代:  不详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188.00

品相 八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0-02-18

    数量
    库存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商品描述: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
      黔北名人编辑
      莫友芝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其父莫与俦(字犹人),清道光三年(1823) 随父母来遵义。拜沙滩黎陶为师,与郑珍、黎兆勋同窗共读。道光六年取秀才,十一年中举人。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遵义府学教授,著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贞定先生遗集》等书。 [2] 
      莫友芝三岁识字,七岁读《毛诗》、《尚书》。道光八年(1828)考取秀才。道光十一年(1831)考取第十一名举人,后屡试不第。道光二十一年(1841)与郑珍撰成《遵义府志》48卷,33目,附目14,共80余万字。与同时代的其它志书相比,《遵义府志》体例完备,材料翔实,史学界认为可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齐名,梁启超称之为“天下笫一府志”,莫友芝与郑珍也因此声名大震,被人并称为“西南巨儒”。张裕钊说:“子偲之学,于苍雅、故训、六经、名物、制度,靡所不探讨。旁及金石目录家言之说,尤究极其奥颐,疏导源流,辨析正伪,无铢寸差失。所为诗及杂文,皆出于人,而天诗治之益淇深。又工真行隶篆书,求者肩相于门。”
      道光二十七年(1847)客居曾国藩幕府。代曾氏收购江南遗书,后又为曾国藩督领江南官书局,担任校勘经史之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潜心于版本目录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莫友芝目录学代表作有二:一是《宋元旧本书经眼录》,这是他从同治乙丑(1865)至己巳(1869)数年间客游上海等地时所见宋、金、元、明椠本及旧抄本、稿本的记录,后由其子莫绳孙汇编成册;一是《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这是他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所作的版本笺注,是版本目录学史上的扛鼎之作。
      十七年,与郑珍一同进京会试,次年,二人落第返回,受知府之聘,共同编纂《遵义府志》。历三年成书。二十二年,受聘主讲湘川书院。二十六年,再度进京会试,余暇至书肆购买书籍,因此邂逅结交曾国藩。咸丰八年 (1858) 再次进京会试,均未如愿。遵父遗训,不务功名。滞留京师年余后,放弃候选,南下游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从曾国藩幕府逾十年。广交文人学士,搜集古籍珍本与金石书画。其才华学识,广受赞许。其间,曾于武昌为胡林翼刊校《读史兵略》,受聘苏州、扬州几家书局校刊古籍,至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访求散佚典籍,去上元、句容访寻六朝齐梁碑碣石刻。遍历江南藏书文斋,着重研究版本目录学和金石学。
      同治二年 (1863), 祁隽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征用,莫友芝辞谢不就。仍潜心致力于学问。
      同治四年(1865)莫友芝任金陵书局总编校,定居金陵,以“影山草堂”作为书屋的名字。影山草堂收藏的书籍以明清精刻、精抄、精校本为多,尤其以唐写本《说文解字》残本最为珍贵,是唐宪宗元和年间遗物,曾国藩见此书后,赞叹不已,即命刻版传世,并为之题词:“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同治九年(1870)莫友芝任扬州书局主校刊,李鸿章、张之洞邀其为武昌书院主讲,他以衰老为由推辞不就。次年,至扬州、兴化寻找文宗、文汇两阁被焚后散失的图书,突感风寒,高烧不退,病逝船中,归葬于遵义新舟青田山。曾国藩亲笔书写了一幅挽联:京华一见便倾心,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早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上,酒樽和泪,来吊诗魂。
      十年年秋,与其子莫绳孙同往扬州,途中突患急病,逝于舟中,终年61岁。时任两江 总督的曾国藩率下属官员数百人前往祭奠,送挽联云:“京华一见使倾心 , 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平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上,酒樽和泪,来吊诗人。”
      清史文载编辑
      莫友芝
      莫友芝
      父庶吉士与俦,官遵义府学教授,日倡导朴学。先生为人默然湛深,笃治许、郑之学。当其时,郑珍亦从教授游,同志相友善,历五六年,业益进,黔中士林官师举交口推郑、莫,而两人遂名冠西南。
      家贫嗜古,喜聚珍本书。积既久,读之恒彻旦暮不息,寝食并废。爰通苍雅故训,六经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率究及其奥颐。疏导源流,辨析正伪,鲜铢寸差失。复工诗善书,求者沓至。居常好游览,喜谈论,遇人无贵贱贤惠,一接以和。暇日相与商较古今,评骘术业高下,娓娓忘倦。顾外虽乐易,而中实介然有以自守。
      自道光辛卯举于乡,其后连岁走京师,朝贵争欲罗致,必慎择其可,否即婉谢之。会试报罢,签取知县,且选官,意不所乐辄弃去。往从胡文忠于太湖,为校刻《读史兵略》。既又从曾文正安庆、金陵。凡客文正所者逾十年,江南底定,寓妻子于白下,通走江淮吴越间,尽识其魁儒硕彦。同治四年,苏抚李鸿章请州县吏于朝,有诏征用,卒不出。十年以往,求文宗、文汇两阁书,赴扬州,抵兴化,病卒,年六十一。
      先生生平志存文献,思为《黔志》一书,润色边裔。道光中,偕郑珍同撰《遵义府志》,博采汉唐以来图书地志,荒经野史,援证精确,体例谨核,成书四十八卷。时论以配《水经注》《华阳国志》。又辑明代黔人诗歌,因事存人,因人考事,为《黔诗纪略》三十二卷。贵州文献始灿然可述。
      居金陵,得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自谓“此吾西州漆书也”。以举正段、严二家校注,撰《筹异》一卷。至句容山中,搜讨《梁碑》,躬自监拓,惟恐一字见遗,撰《梁石记》一卷。
      其余有《声韵考略》四卷,《过庭碎录》十二卷,《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一卷,《樗萌谱注》一卷,《郘亭诗抄》六卷,《郘亭遗文》八卷,遗诗人卷。编订未竟者,则《郘亭经说》、《书典经眼录》、《旧本未见书经眼录》、《影山词》各若干卷。
      文学成就编辑
      莫友芝撰《御亭知见传》
      莫友芝撰《御亭知见传》
      莫友芝著述甚多,他的《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及附录、《知见传本书目》、《恃静斋藏纪要》,为目录版本学者所重视;《韵学源流》、《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一卷等,为声韵、训诂研究作出了贡献;他的文学作品格调高,产量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他的《郘亭遗诗》八卷,收集诗作546首,《郘亭诗抄》六卷,收401首,《影山词》二卷,外集一卷,收集词作百馀阕,另有《素阴杂记》一卷,《樗茧谱注》一卷(按:《樗茧谱》一卷,郑珍著。),《资治通鉴索隐》等。此外,他还收集了贵州266家诗人的诗2290馀首,编成《黔诗纪略》三十三卷。这些著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由于生前所刊著作极少,大量日记、书信、稿本、钞本分散于全国各地,今人对莫友芝生平及学术成就缺乏基本准确的了解。中华书局《莫友芝年谱长编》(张剑编著)编入存世的所有《郘亭日记》及200余封郘亭书信,吸收近百种莫友芝刊本、稿本和钞本文献,对莫友芝的事迹、著述作了详细编年,对全面了解莫友芝应有帮助。 [3] 
      其次子莫绳孙编有《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可说是补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之不足。
      满门风华编辑
      莫友芝家族多出文化名人,其父莫与俦,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举人,次年进士。嘉庆六年(1801),由庶吉士出任四川盐源县知县,多有政绩。莫与俦在遵义教授19年,以许慎、郑玄为宗、兼及南宋理学,莫友芝、郑珍等“西南巨儒”都是他的弟子。他擅长考据学,对贵州历史地理很有研究,著有《都匀南齐以上地理考》、《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诗文杂稿》等。他去世后,曾国藩亲自为他作《莫与俦墓表》,“曾门四弟子”之一的著名外交家、散文家贵州人黎庶昌也为他作墓志铭,称他“以朴学倡导士林,洗南中之陋”。
      莫庭芝,莫友芝之弟。从小受父兄和郑珍之教,擅长诗词古文,以教育文学名世。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拔贡生,次年参加京城应礼部试落第。便绝意仕途,专心研究学问。他和黎汝谦编辑了《黔诗纪略后编》33卷,为贵州清代诗歌总集,与莫友芝所辑的《黔诗纪略》有双璧之誉。著有《青田山庐诗钞》、《青田山庐词钞》,黎莼斋在日本为他刻印,风致真朴。工小篆及八分书,自得天趣。
      莫祥芝,莫友芝之弟。在江浙为官20年,有政绩,曾任上海知县。沈宝桢以“风骨遒劲”向朝廷举荐他。后主修《上元县志》和《江宁县志》。
      莫绳孙,莫友芝次子。知府衔。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随刘瑞芬出使俄国与法国,任参赞。因刚直不阿受责去职,长期独居扬州,整理和刻印祖父与父亲遗著,集成《独山莫氏遗书》66卷。自编有《影山草堂书目》。
      莫棠,莫祥芝之子。早年游宦两广十余年,与我国最早介绍“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人黎汝谦情谊深笃。莫棠晚年家住苏州,娴于目录版本之学,喜好收录刊刻家乡人的著述,收集郑子尹《巢经巢遗诗》,编辑《巢经巢遗集》24卷,勘定遵义赵嵩《含光石室诗草》等,自编有《文渊楼藏书目》,著有《铜井文房书跋》一书。
      个人书法编辑
      莫友芝篆书轴
      莫友芝篆书轴
      莫友芝精于书法,为有清一代十大书法家之一。黎庶昌评其书“分篆高骞,冰斯雄睨”。 当代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在其《近三百年书学》一文中评道:“学邓石如篆书的莫友芝最好,赵之谦、吴熙载其次”。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陈振濂先生对其书评道:“贵州曾出了一个莫友芝,其作品精到之处,不在赵之谦,杨守敬、张裕钊之下而或有胜之”。不同时代的学者、这样高规格的书家,如此异口同声的盛赞,可见莫友芝的书法成就决非浪得虚名。民国八年上海有正书局曾有《莫友芝真草隶篆墨迹》出版发行,并多次再版。在国家文物局限制出境的书画家作品中,莫友芝名列其中。在现当代书法和篆刻名家中,姚华、陈子奋、王朝瑞均受过其书风影响。
      莫友芝书法四体皆精,而最为人称道者是他的篆书。他的篆书,取法颇丰。杨守敬评:“子偲书 学《少室碑》取法甚高”。他也“……尝集汉碑头篆刻百余通,所作篆书 多从此出。”。
      篆书四条屏
      篆书四条屏
      在清代以篆书名世者,如钱坫、王澍、孙星衍、洪亮吉等人皆以硬笔、短毫、枯墨作篆,用笔结体专以工稳、匀称为能事。而莫友芝继承了邓石如以长锋羊毫,浓墨悬腕作书的方法。用笔舒徐流走,一波三折,遒丽厚重甚为精到;结体上紧下松;章法、行列有致,风格平和简静,气宇轩然,遒丽天成。于名家林立的清代书坛中独树一帜。在隶书方面,莫友芝也是颇有成就的。其风格高古,喻巧于拙,笔势方圆互用,结体因字立形,一扫长期以来隶必扁长的积习。其章法,多以纵向取势而气韵生动,显得格调高古,气象浑穆。由于莫友芝喜收藏,眼界所及异乎常人,故从其书中无不打下许多名碑的印记,如《礼器碑》的飘逸、《张迁碑》的古拙、《衡方碑》的浑穆、《夏承碑》的使转以及《天发神谶碑》的用笔、《白石神君碑》的结体。其成就当颉颃于汀州和子贞。在行、楷方面,虽然他的影响远不及其篆、隶书那样巨大。但他在以魏入行的探索上似有筚路蓝缕之功。由于其作品遗留较少,我们只能从他的一些书信,题跋等手扎中去管窥其成就。其苍率用笔似漫不经心,却有自然飞动之妙。章法行气一气呵成,大小相间参差错落。既有山重水复之跌宕,复具柳暗花明之开朗。得鱼忘筌,神完气足,韵味幽长。其楷书以鲁公为根底,融会汉、魏显得气象浑朴,自出机纾,书卷气实足。莫友芝虽然出生僻壤,但他勤于学术、长于诗词、精于收藏,朋辈中又多社会贤达、学界泰斗,故而能够“学”“识”相长,使其得以雄视阔步,特立独行书坛。他也曾云:“书本心画,可以观人;书家但笔墨专精取胜,而昔人道德文章政事风节著者,虽书不名家,而一种真气流溢,每每在书家之上”。莫友芝一生甘于淡泊,专于学问。书法上无意名家,却备受后世推崇。有清一代论书者多以邓石如为书坛冠冕,却又不约而同把莫友芝与其相提并论,使莫友芝成为一面旗帜,在书坛的制高点上高高的飘扬,让后人有高山仰止之叹!
      藏书大家编辑
      清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领江南书局数年,并往文宗阁、文汇阁观览所藏古今书籍。与江南藏书家张文虎、刘履芬、汪士铎、郁松年、丁日昌等往来密切,并多遍览各藏家藏书。博学多通,善书法,精文学,与郑珍有“郑莫”之称。藏书极富,太平天国时,遍游江、淮、吴、越,结交名士,搜访奇书,所藏宋、元、金、明清刻本、抄校本、稿本极多,计有165箱,精品有《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此本写于唐元和十五年(820),乃惊世秘籍,为此他著有《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一书。藏书处有“郘亭”、“影山草堂”,取晋代诗人谢眺诗“竹外山犹影”意景,将书斋名为“影山草堂”。藏书印有“莫氏秘籍之印”、“影山草堂藏”、“游方之外”等10数枚。校勘精善。于版本、目录学有深研,编著有《郘亭知见传本书目》16卷,叙述鉴别古籍版本真伪及源流,对鉴定古书有独到见解。其《宋元旧本经眼录》3卷附录2卷,是他在同治年间记其所见宋、金、元、明各代椠本、抄本和稿本,共130种,除考证优劣外,在书中附有解题,可作为考订善本时参考,对后人剖析源流及研究金石碑帖有帮助。另有家藏书目《影山草堂书目》稿本2册,著录2 600余种,《郘亭行箧书目》著录图书3 000余种。子莫绳孙,字仲武,号省教,继承其影山草堂藏书,并陆续有书购进。莫友芝著述有《郘亭书画经眼录》、《资治通鉴索隐》、《郘亭诗抄》、《郘亭遗文》、《黔诗纪略》、《过庭碎录》、《影山词》、《声韵考略》、《樗茧谱志》、《石梁记》等多种,与郑珍合纂有《遵义府志》。为丁日昌编撰有《持静斋藏书纪要》上下卷,是丁日昌所藏宋元善本的书目解题。 [4] 
      个人轶事编辑
      一、祖居兔场
      莫友芝像
      莫友芝像 [5]
      莫氏祖居独山兔场(现更名为影山镇),自六世莫佳能始,为莫友芝曾祖父。友芝父莫与俦(字犹人),于嘉庆十年(1805年)离四川盐源知县任返家复丧,后以奉养高龄老母为由不复职,在家乡以授徒讲学为业,并主讲独山紫泉书院。
      二、友芝出世
      莫友芝,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五月初三时降生贵州独山州(今独山县)城北三十里的兔场(现更名为影山镇)上街家中。
      三、耕读传家
      友芝降生时,家中有祖母及三个兄长,三个姐姐,加上长嫂,全家共计十二口人,耕读传家,颇为兴旺。
      四、草堂春暖
      友芝自幼聪慧,三岁能识字。其课读的草堂在住宅后院,环境优美。有时父亲赴独山书院讲学时,家中便由三哥方芝代为教读。
      影山得意编辑
      友芝七岁时已能背诵不少诗词。一天,他看到草堂外竹林深处,隐现出远山的影子,忽然想起晋代诗人谢眺(字元晖)竹外山犹影的诗句,便请父亲将他们读书的草屋取名影山草堂。从此影山草堂远近闻名。
      六、就学紫泉
      友芝九岁时,祖母去逝。父与俦仍在紫泉书院讲学,友芝随读,结识不少师友,受益匪浅。
      七、八岁出众
      八岁时,除《六经》外,增读《四书》并开始学《苍雅》文字之学,由于他聪慧,记忆力强,进步很快,常受到长辈嘉奖。加上自小尊老爱幼,深得乡里好评。
      八、嘱咐订亲
      一天,父亲的同年好友夏鸿时来访,见友芝在读《尚书》,于是举书中成语命对。友芝所答深称夏意,当即答应将其三女许配给友芝为妻。这年,友芝十一岁。
      九、移家遵义
      友芝十三岁,父莫与俦被选为遵义府学教授,友芝与母亲及弟妹共八口人随父到遵义上任。嫡母及兄长仍留在兔场家中。
      棠荫攻读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