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孙家红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1-01 / 精装
售价 ¥ 75.00 5.4折
定价 ¥138.0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2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散佚与重现:从薛允升遗稿看晚清律学
《读例存疑》一书作为晚清刑部尚书薛允升的代表性律学作品,不仅萃聚薛氏一生律学著述之精华,集中国古代律学之大成,更为晚清法律改革奠定坚实的知识储备。本书以新近在北京、东京、上海三地发现的十数册《读例存疑》稿本为契机,对于以薛允升为代表的晚清律学研习活动、律学作品创作传播,以及法律学派的形成互动,进行了详细具体、丰富生动的讨论和揭示,在相当程度上更新了当今学界关于晚清法律改革前后历史的诸多陈旧见解,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检讨晚清法律改革以来的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创新探索。
孙家红,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法律历史研究,出版个人专著《清代的死刑监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通往经世济民之路——北京大学经济学科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荣获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2014),第七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6)。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若干篇,整理出版法律历史文献若干部,逾千万字。
Preface One Pierre-tienne Will (魏丕信) 序二 黄源盛 序三洞烛幽微见真知 王志强 第一章北京、东京、上海三地馆藏薛允升《读例存疑》稿本发现与研究 绪论薛允升及其著述 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读例存疑》稿本二册 (一)二册稿本之发现 (二)初窥《读例存疑》之成书 (三)稿本的抄录者——郭昭 二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藏《读例存疑》稿本八册 (一)八册遗稿之发现 (二)再窥《读例存疑》之成书 (三)《读例存疑》与《唐明律合编》之同源 三上海图书馆藏《读例存疑》稿本六册 (一)以往研究之检讨 (二)六册稿本之重审 (三)稿本中新见诸刑官 结论从薛允升《读例存疑》看晚清刑部之律学创作 (一)关于薛允升及其律学之评价 (二)从《读例存疑》看晚清刑部之律学创作 第二章薛允升《定例汇编》之重见——兼论田藏《唐明清三律汇编》之文献属性 (一)田藏《唐明清三律汇编》及其由来 (二)《唐明清三律汇编》与《唐明律合编》、《读例存疑》之关联 (三)《定例汇编》:破解《唐明清三律汇编》内容之谜 第三章沈家本《薛大司寇遗稿序》之生成——兼论晚清刑部官员之律学研习 (一)一个偶然发现 (二)从《妇女实发律例汇说》到《薛大司寇遗稿》 (三)从《妇女实发律例汇说》看晚清刑部官员之律学研习 第四章从《读例存疑》看清代律例条文的继承和演变 (一)缘起与检讨 (二)清代律文的继承和演变 (三)清代例文的继承和演变 (四)世变:清代律例演变的日暮穷途 第五章薛允升遗著《秋审略例》的散佚与重现 (一)小引 (二)《秋审略例》的散佚与重现 (三)略论《秋审略例》的成书时代 征引文献 一历史资料 二今人著述 后记 图目录 图1-1《宝坻档案》28-1-54-38封面、第2-3页/15 图1-2《宝坻档案》28-1-54-40封面、第2-3页/22 图1-3郭昭手书目录三行/24 图1-4《宝坻档案》28-1-54-38第23、26页/27 图1-5《读例存疑》刊本与稿本之比较/28 图1-6《宝坻档案》28-1-54-40所附签条举例/30 图1-7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书影/34 图1-8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律文“265常人盗仓库钱粮”/40 图1-9《宝坻档案》28-1-54-38 第2页/41 图1-10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第二册不同笔迹举例/43 图1-11仁井田文库稿本薛允升墨笔和朱笔修改举例/45 图1-12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第一册律文065、第三册例文118-04按语,及《宝坻档案》(28-01-54-38)所收《读例存疑》稿本例文266-49按语/46 图1-13仁井田文库稿本第四册例文131-01/47 图1-14、图1-15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第七册沈氏签条/49 图1-16、图1-17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第一册首页/50 图1-18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第七册首页/51 图1-19律文“371奸部民妻女”与律文“372居丧及僧道犯奸”/52 图1-20《读例存疑》正式刊本与稿本之比较/52 图1-21薛氏原稿及沈加注语/53 图1-22、图1-23《宝坻档案》28-1-54-40,第1-2页/56 图1-24、图1-25 《宝坻档案》28-1-54-40,第110-111页/57 图1-26、图1-27《唐明律合编》稿本“听讼回避”条/59 图1-28、图1-29《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稿本》与沈刻《唐律疏议》比较/61 图1-30、图1-31《读例存疑》稿本“事应奏不奏”条下完整抄录《唐律》条文及按语/70 图1-32《律例校勘记》卷首按语/107 图1-331865-1901年刑部陕、豫、浙、直四省任职人员数量统计/130 图2-1、图2-2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062制书有违”部分残稿/150 图2-3《唐明清三律汇编》第131页所载“制书有违”条/151 图2-4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153 图2-5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例文067-01之一页/154 图3-1、图3-2沈家本撰《妇女实发律例汇说序》(局部)/176 图3-3《妇女实发律例汇说》正文首页/176 图3-4《薛大司寇遗稿序》(局部,中华书局《寄簃文存》点校本)/176 图3-5、图3-6、图3-7《妇女实发律例汇说》中沈家本三段关键按语/180 图3-8、图3-9、图3-10《薛大司寇审办太监李苌材等奏底》扉页、首页及末页/187 图3-11、图3-12、图3-13沈家本《重刻唐律疏议序》原稿局部/196 图3-14、图3-15、图3-16沈家本《故杀余论》局部(《北洋法政学报》第130册)/199 图4-1清代改定律文所属门类图/213 图4-2《读例存疑》所见沿袭明代的清代例文情况示意图/241 图4-3清朝不同时期例文确定数量统计图/256 图4-4《读例存疑》所见道光朝各年修例频次示意图/264 表目录 表1-1参与整理校订《读例存疑》之刑部职员名单/9 表1-2《宝坻档案》与《读例存疑》刊本内容对比/23 表1-3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与刊本比较/36 表1-4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各册笔迹统计/42 表1-5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各册稿本所见沈家本签条统计/47 表1-6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与内藤文库《唐明律合编》稿本比较/66 表1-7上海图书馆《读例存疑》稿本与正式刊本之比较/83 表1-8上海图书馆《读例存疑》稿本各册内容重新排序/87 表1-91865-1901年刑部陕、豫、浙、直四省任职人员数量统计/128 表2-1《唐明清三律汇编》与“宝坻档”28-1-54-40之对比/156 表2-2仁井田文库稿本上函第一至四册比《唐明清三律汇编》多出律目/160 表2-3《唐明清三律汇编》中所见《定例汇编》内容统计/162 表2-4仁井田文库《读例存疑》稿本下函第六至七册中《定例汇编》内容统计/164 表3-1《薛赵二尚书遗稿》中薛允升部分拟稿信息(第3至第10折)/184 表3-2《妇女实发律例汇说》内容统计/190 表4-1《读例存疑》律文确定时间/212 表4-2《读例存疑》所见清代条例分合变异情况/222 表4-3《读例存疑》所见清代例文删除情况/225 表4-4《读例存疑》所见沿袭明代的清代例文情况/228 表4-5 清代各朝确定例文情况/234 表4-6《读例存疑》所见康熙朝新增例文情况/238 表4-7《读例存疑》所见谕旨改定成例情况/240 表4-8《读例存疑》所见雍正朝修订顺治朝新定例文/242 表4-9《读例存疑》所见雍正朝修订康熙例情况/243 表4-10《读例存疑》所见雍正朝修订前朝例文方式情况/244 表4-11《读例存疑》所见雍正五年后定例/245 表4-12《读例存疑》所见乾隆朝直接修改源自明代例文情况/248 表4-13《读例存疑》所见乾隆朝修例中的“移门”情况/250 表4-14《读例存疑》所见乾隆朝修例中“由注改例”或“由注生例”/253 表4-15《读例存疑》所见乾隆朝新增定例/254 表4-16《读例存疑》所见嘉庆朝修例中的“移门”情况/257 表4-17《读例存疑》所见嘉庆朝新增定例/259 表4-18《读例存疑》所见道光朝修例“移门”情况/262 表4-19《读例存疑》所见道光朝新定例文分类/262 表4-20《读例存疑》所见道光朝各年修例频次/263 表4-21《读例存疑》所见道光朝修例门类/265 表4-22《读例存疑》所见咸丰朝新增定例分类/267 表4-23《读例存疑》所见咸丰朝新增定例所属律牌/267 表4-24《读例存疑》所见同治朝新增例文/268 表4-25《大清律例会通新纂》、《读例存疑》所见同治朝修订例文对比/272 表4-26《读例存疑》所见清代“临时性条例”/280 表5-1已知薛允升著述简表/288 表5-2江联葑刊《秋审略例》目录/294 表5-3四种《秋审略例》版本目录对比/296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