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以图片为准,正版现货,原书实拍,内页完好,当天发货!上架图书均已全面消毒!请放心购买!
陈永 主编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2006
售价 ¥ 6.00 1.7折
定价 ¥36.00
品相 八五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南方农村报》记者与农民全接触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后农业税时代,主要包括免税:两千年中国农村未有之大变局;镇村财政:僧多粥少背后的隐忧;土地:频受威胁的农民生命线;下编是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农业增效:口号下的“三农重点”;农业安全:充满风险却少有保险等内容。
br/>序一 新闻,是他们参与社会的途径 江艺平 序二 “因为热爱,所以真诚 于建嵘 上编后农业税时代 第一篇 免税:两千年中国农村未有之大变局 一、后农业税时代的农业、农民、农村 二、基层代表看免税 三、记者看“三农”:税改后,农村发展靠什么? 第二篇 镇村财政:僧多粥少背后的隐忧 一、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镇村财政 二、来自农村基层的乡镇财政调查 三、记者看“三农”:穷庙与不思进取的富方丈 第三篇 土地:频受威胁的农民生命线 一、违法(违规)征地案例剖析 二、土地经营权流转透视 三、后农业税时代土地新问题 四、记者看“三农”:解决土地问题从何下手? 下编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 农业增效:口号下的“三农重点” 一、农业新政 二、农业困境 三、记者看“三农”:市场经济的今天,不能忘记农业服务 第五篇 农业安全:充满风险却少有保险 一、农业风险 二、农业保险 三、记者看“三农”:政策性农险何时得推行? 第六篇 农村金融:生长在贫瘠的土壤 一、小额农贷 二、农村借贷 三、记者看“三农”:建设新农村需要怎样的小额农贷? 一、思路迭出的扶贫工作 二、来自贫困山区的调查报告 三、记者看“三农”:农村扶贫要有新思维 第八篇 农民工:踏人天堂与地狱之门 一、农村劳务输出’ 二、农民工维权 三、记者看“三农”:农民工:何日走出宿命怪圈? 第九篇 代耕农:这些“打农”的人 一、走近代耕农 二、代耕农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专家视点 四、记者看“三农”:他们的梦,我们的痛 第十篇 村民自治:农民当家作主 一、村民自治带来的新气象 二、村民自治与体制惯性的较量 三、“恶人治村” 四、专家眼中的村民自治 五、记者看“三农”:恶人治村与强人治村 第十一篇 合作组织:大风起于青蘋之末 一、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 三、专家视点 四、记者看“三农”:摸索中前行 第十二篇 农村社会保障:“养子防老”何日消弭? 一、农村合作医疗 二、农村养老和低保 三、记者看“三农”: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十三篇 学校:寄托农民希望的地方 一、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现状 二、农村青少年出路 三、专家视点 四、记者看“三农”:教育是台抽水机 第十四篇 乡村文化:在主流和大众之问 一、笙歌处处的农村文化 二、农村文化的“荒漠” 三、记者看“三农”:传统文化的坚守者现代文明的弱势群 第十五篇 城镇化:各方利益的博弈 一、方兴未艾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激流中的农民 三、专家视点 四、记者看“三农”:城市化随想 第十六篇 农村环保:当危险逼近农民 —、招商带来的环保难题 二、农村环保的解决困境 三、记者看“三农”:为何总是下雨天 附录:专家论“三农” 给农民更多优惠 陆学艺 “三农”问题源于“老板缺位” 张晓山 村民自治出现拐点 徐勇 村民自治终会衰弱 党国英 城市化最大问题是农民权益保护 于建嵘 村民自治走到十字路口 李昌平 跋 用心和脚步写成的书,发出了农民的声音 李昌平 后记内容摘要书摘 在不少农民工遭遇侵权的案件中,一些人会把责任归咎于农民的素质,文化程度不高、法盲,云云。诚然,其中有些道理,然而我认为,发话者大多数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君不见,当下的用人单位已占尽优势,在“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农民工”的情况下,哪个农民工敢强硬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签劳动合同,必须买保险,必须依法定时间作息,必须按时发放工资呢?农民的妥协是基于现实产生的,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请再次看看“三水二友公司矽肺病事件”吧。在媒体介入,部分重症患者获赔之后,却有不少疑似病例的农民工放弃了维权。千万不要说他们是法盲,相反,他们是当下劳务市场潜规则的洞悉者。他们从自己磨砺多年的经验,从同行口耳相传的经验出发,能够准确判断事件的最终处理方向和结果。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难以预料的赔偿结果,在原地干耗。谁有这个时问和精力呢?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还要养家糊口,耗在原地谁发工资?无独有偶,3年前,我在深圳市还接触了一例类似个案。那例个案事后闻名全国。宝安区一家手表厂为防窃,竟然把摄像头装进农民工男厕!后来,十几名农民工联合起来,起诉该手表厂,并有律师对其进行法律援助。数月后,一审判决有果,但没有完全支持农民工的诉讼请求。就在代理律师准备提起上诉时,却发现一个尴尬现象:十几名原告只能找到一名,其他的都远走谋生去了。很显然,他们不可能就地等待判决,维持基本生活才是最紧迫的事。最后,这起臭名昭著的摄像头装进男厕的官司终于以不了了之而收场。 比较上述两例个案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农民工的境遇在本质上何其相似,而这一辛酸的相似性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不错,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但他们绝对不是弱智。他们除了具有与生俱来的淳朴,还有艰难生活锻炼出来的趋利避害的天性,或者说是精明。游走于城市的空隙当中,算账算得不清是不行的。我是一名记者,一个所谓的白领,也经常为农民工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智性感到吃惊。比如,农民工在向我报料时,便会比较《南方农村报》和兄弟媒体《南方都市报》、在影响力方面的优劣势,考虑两者的报道,哪一个会对他们相关事件的处理更为有利。农民工的选择正在某种程度上教育了我,并影响着我的人生观。 与强烈反对把农民工弱智化一样,我还强烈反对把农民工妖魔化。尽管农民工的进入的确给城市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是,这些负面效应与他们给城市所作的贡献相媒体评论在不少农民工遭遇侵权的案件中,一些人会把责任归咎于农民的素质,文化程度不高、法盲,云云。诚然,其中有些道理,然而我认为,发话者大多数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君不见,当下的用人单位已占尽优势,在“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农民工”的情况下,哪个农民工敢强硬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签劳动合同,必须买保险,必须依法定时间作息,必须按时发放工资呢?农民的妥协是基于现实产生的,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请再次看看“三水二友公司矽肺病事件”吧。在媒体介入,部分重症患者获赔之后,却有不少疑似病例的农民工放弃了维权。千万不要说他们是法盲,相反,他们是当下劳务市场潜规则的洞悉者。他们从自己磨砺多年的经验,从同行口耳相传的经验出发,能够准确判断事件的最终处理方向和结果。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难以预料的赔偿结果,在原地干耗。谁有这个时问和精力呢?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还要养家糊口,耗在原地谁发工资?无独有偶,3年前,我在深圳市还接触了一例类似个案。那例个案事后闻名全国。宝安区一家手表厂为防窃,竟然把摄像头装进农民工男厕!后来,十几名农民工联合起来,起诉该手表厂,并有律师对其进行法律援助。数月后,一审判决有果,但没有完全支持农民工的诉讼请求。就在代理律师准备提起上诉时,却发现一个尴尬现象:十几名原告只能找到一名,其他的都远走谋生去了。很显然,他们不可能就地等待判决,维持基本生活才是最紧迫的事。最后,这起臭名昭著的摄像头装进男厕的官司终于以不了了之而收场。 比较上述两例个案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农民工的境遇在本质上何其相似,而这一辛酸的相似性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不错,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但他们绝对不是弱智。他们除了具有与生俱来的淳朴,还有艰难生活锻炼出来的趋利避害的天性,或者说是精明。游走于城市的空隙当中,算账算得不清是不行的。我是一名记者,一个所谓的白领,也经常为农民工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智性感到吃惊。比如,农民工在向我报料时,便会比较《南方农村报》和兄弟媒体《南方都市报》、在影响力方面的优劣势,考虑两者的报道,哪一个会对他们相关事件的处理更为有利。农民工的选择正在某种程度上教育了我,并影响着我的人生观。 与强烈反对把农民工弱智化一样,我还强烈反对把农民工妖魔化。尽管农民工的进入的确给城市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是,这些负面效应与他们给城市所作的贡献相比,简直就是微乎其微。并且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