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正版 精装.
段吉方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7-07 / 精装
售价 ¥ 18.00 2.3折
定价 ¥7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8-15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文化唯物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与经验研究
本成果围绕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系统阐释考德威尔、雷蒙•威廉斯、E.P.汤普森、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托尼•本尼特等人的文学批评理论观念,整体把握就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面貌与思想精神。本成果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上找到了准确定位与理论解析路径,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有效地把握当下文学经验与文化现实有一定意义。
段吉方(1975— ),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文学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出版专著3部,在《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论著研究会理事,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编委,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导 论 问题与方法: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缘起 第一章 文化与社会: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背景与发展第一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背景第二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 第二章 “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生成与理论创构 第一节 雷蒙·威廉斯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构第二节 “大众文化转向”与文化唯物主义的批评实践第三节 “文化唯物主义”与“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第三章 审美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美学问题第一节 “审美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及其理论表达方式第二节 雷蒙·威廉斯的“感觉结构”理论与审美意识形态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批评 第四章 “葛兰西转向”的问题形式及其理论意义第一节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理论影响第二节 “葛兰西转向”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更新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文化治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的历史维度 第五章 悲剧与现代性:现代悲剧研究的问题领域及其提问方式第一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感觉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 第三节 神义论、反讽与马克思主义:特里·伊格尔顿的悲剧研究 第六章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异质发展到理论对话第一节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异质发展到理论对话的路径与方式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特里·伊格尔顿对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批判第三节 超越“文本形而上学”:托尼·本尼特对形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第七章 理论面向现实: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性”第一节 审美幻象研究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性”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理论之后”:英国文化研究的中国接受与反思第四节 语境与问题:文化唯物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