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孙孔懿 著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8-07 / 其他
售价 ¥ 20.00 3.4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八五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2-03-2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
孙孔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早期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21世纪初,开始集中研究苏联时期乌克兰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关键人物访谈等途径,全方位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和教育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苏霍姆林斯基评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素质教育论》《教育失误论》《论教育家》等。曾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大学著作奖”一等奖,四次荣获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五次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br/>导论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依托关键词新解的理论创新第一章 “教育学就是人学”:人,人的教育,受过教育的人 一、教育视野中的人:教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人的根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二)人的可能性:丰富性、独特性、潜在性与可开发性 (三)人的矛盾性、复杂性:决定教育的必要性、创造性 二、“教育”:“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和更新的词” (一)教育:“发掘每个人身上……的宝贵素质和才能” (二)教育:把“人的毛坯全都造就成真正的人” (三)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四)教育:“就是赋予人以高尚的精神” (五)教育: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生成与发展优化 三、“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个人都幸福” (一)使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幸福” (三)使每个人在为人民创造幸福时“自己也得到幸福” 四、“受过教育的人”:共同特征与个性价值 (一)“受过教育的人”:名义的与实质的 (二)“受过教育的人”之共同特征 (三)“受过教育的人”之个性价值第二章 儿童:未成年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者,教育者 一、“儿童还不是未来的人,但已经是今天的人” (一)“儿童之发现”:纯朴本性与神圣权利 (二)儿童是具体的、各不相同、各有所长的人 (三)潜能一旦发挥,就能让人刮目相看的人 (四)无意中做错事,一经教育便能改正的人 (五)失足儿童也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人” 二、“受教育者”:文明进程赋予人类个体的第一角色 (一)“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二)可教育性:源于自尊心、求知欲、敏感性 (三)积极向上的乐观氛围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 三、“自我教育者”:学生的主动性比受动性更重要 (一)学会自我教育,“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自尊:自重自爱的源泉,“自我教育之母” (三)让“每一个学生能像照镜子一样洞察自己” (四)自我激励:“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四、学习当“教育者”:“往别人的心灵倾注自己的点滴心血” (一)集体生活中,人人都能积极地影响他人 (二)组织高年级学生担任中低年级的辅导员 (三)“后喻”之光:子女对父母的积极影响 (四)参与社会教育,担任精神文明传播者 (五)将心灵献给他人,完善自己,快乐自己第三章 家庭:学校指导下的“一种高尚的教育力量” 一、家庭的教育功能:“培养公民意识的最初摇篮” (一)家庭:“人类真正爱的一座学校” (二)“子女是家长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 (三)对违法和犯罪少年的家庭状况的忧思 二、学校的重要职责:帮助家长增进教育素养 (一)创办面向全体家长及“准家长”的家长学校 (二)倡导“母育学校”:指导年轻母亲优化婴幼儿教育内容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时期乌克兰籍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改革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理论家,生前与帕夫雷什中学全体教师肝胆相照,坚持在日常情境中开展教育实验,对教育学一系列关键词逐一进行审问、验证、出新,同时创生出若干新的关键词,进而构建起独树一帜且底蕴丰厚的“我的教育学”。孙孔懿著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精)》力求忠实地展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完整体系,提炼其理论精髓,彰显其创新精神与理论特色,揭示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理论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的贡献、影响与地位。全书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既具理论深度,又具可读性,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师范院校师生阅读。本书作者以13年时间完成本书与《苏霍姆林斯基评传》两部姊妹作,读者若结合阅读,可收相得益彰之效。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