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德] 顾彬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8-11 / 平装
售价 ¥ 28.00 7.2折
定价 ¥39.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2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中国古典散文: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散文、游记、笔记和书信
本书从散文、游记、笔记和书信四种文体分门别类梳理各类散文作品变迁。古典散文(狭义的文学性散文):从区分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入手,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性散文的发展以韩愈等的古文运动为发端,在唐宋八大家达到高峰,并在明清有进一步发展,游记作为散文文学的一部分,详细阐述其成为独立文体的过程及其兴衰的表现与背后的动因,并将研究视野延伸入加世纪,展现了现代游记的新图景;古典笔记发源于两汉,历经南朝唐代的流变,在宋朝成为独立的文体;书信尽现中国古人的人情世态、义胆柔情,艺术性和个人性成为书信文本作为文学文本的两大特色,有时甚至艺术性超过了交流的实用性。本书纵观古今横鉴时局阐兴衰缘起,集西方汉学专门研究成果,采经典文本细究审美特性。
顾彬,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德国著名汉学家、诗人、翻译家。其研究领域以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思想史为主。
前言 顾彬:古典散文 一 导言:散文、随笔 二 在概念语境中的散文 三 中世纪 (一)韩愈 (二)柳宗元 四 近代早期 (一)欧阳修 (二)苏东坡 (三)王安石 (四)曾巩 五 展望:近代后期 (一)袁宏道 (二)李渔 参考文献 梅绮雯:游记 一 游记是散文文学的一部分 二 散文—游记文学的雏形及其早期实例 (一)构成范式的文本 (二)游记散文的早期实例 (三)早期的地理著作 (四)佛教游记 三 类别形成时期:8—9世纪 (一)条件和雏形 (二)柳宗元和游记类别的形成 (三)李翱和第一篇文人行记 四 类别巩固时期:11—13世纪 (一)游记和地方的记录:陈述内容在区分过程中的分化和独立 (二)行记 五 潜在的发展时期:13—15世纪 (一)远程游记 (二)游记文学:功能的加强和第一批文本目录 六 游记的复兴:15—16世纪 (一)旅游的解放2 (二)传记与灵性—16世纪晚期的游记文学 (三)从考察自己到考察世界 七 游记文学的繁荣期:17世纪早期 (一)游记中的文学独创性 (二)边境旅行:旅游日记和远程旅行 八 明朝灭亡后的中国国内游记文学 (一)地理学的转折点 (二)旅行从娱乐到负担 (三)游记作为哀丧之事 九 旅行的复兴:18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游记作为限定的艺术形式 (二)移民占地和远程旅行 十 新的地平线:到西方去旅行 附:展望:20世纪的游记文学 参考文献 陶德文:古典笔记 一 导言 二 起源与开端 三 自成一体的随笔记录:宋朝 四 从元朝至明朝末年 五 传统笔记文体的最后发展阶段:清朝 参考文献 司马涛:书信 一 导言 二 中国早期书信:汉朝至六朝 (一)一个令人震惊的个人文档 (二)付诸信纸的自我辩护 (三)软硬兼施的威胁信 (四)两位学者间的通信 (五)借信诉苦的丈夫 (六)为友人与酒而作 (七)位高权重者会在信中说 (八)绝交信 三 作为艺术形式的书信:唐朝至宋朝 (一)几封请求信 (二)来自异地的书信 (三)批判性的自我审查 (四)信念的力量 四 转向抒情:明朝至清朝2耶 (一)批评与寻觅 (二)警世者言 (三)一次揭露 (四)知心谈话 (五)内心冲突 (六)针砭时弊 (七)真情告白及爱情 (八)遗书 五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