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目录页有一页有伤看图。
郑志明 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8-08 / 平装
售价 ¥ 38.00 9.7折
定价 ¥39.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12-3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佛教生死学
《佛教生死学》在生死学上不仅自成体系,且非常独特,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对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证悟无限的生命,要以修持来化解人的无明愚痴,熄灭一切烦恼与生死诸苦。在缘起性空的体证下,不以色身为真实的我,只求以善行来圆满生命,在涅槃的悟中放任色身自然老死。
郑志明,1957年生于台湾省新竹市,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曾任南华大学通识学院院长、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嘉义师院语教系主任。专研中国宗教哲学、民俗学、神话学,近年来偏重在道教生死学、佛教生死学、医学理论等课题。著有《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注释》、《台湾传统信仰的鬼神崇拜》、《宗教组织的发展趋势》、《宗教神话与崇拜的起源》、《宗教与民俗医疗》、《宗教的医疗观与生命教育》、《宗教神话与巫术仪式》:《宗教与生命关怀》、《传统宗教的传播》等三十余种。
第一章绪论——佛教的生死关怀一、前言二、佛教对生的体认三、佛教对病的医疗四、佛教对老死的关怀五、结论第二章《杂阿含经》的瞻病关怀一、前言二、瞻病的教法三、瞻病说法与闻法的功德四、瞻病自杀的问题五、结论第三章佛教经典的胚胎生命观一、前言二、入胎的因缘三、成胎的历程四、出胎的生死五、结论第四章《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的敛葬观一、前言二、佛陀临终的敛葬礼仪三、钵的礼敬与教化四、舍利的礼敬与教化五、结论第五章《善生经》的生命修持观一、前言二、我与六方的对应关系三、我与四事的自求多福四、我与六非道的消灾解厄五、结论第六章《优婆塞戒经》的生命修持观一、前言二、方位象征的扩大诠释三、方位认知的扩大运用四、我与方位的扩大实践五、结论第七章《佛说佛医经》的生命医疗一、前言二、人身起病说三、得病因缘说四、离罪医治说五、结论第八章《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净土观一、前言二、药王与药上菩萨的本行因缘三、药王与药上菩萨的观法四、药王与药上菩萨的念佛闻法五、结论第九章《占察善恶业报经》的修持行法一、前言二、地藏法门的生命关怀三、木轮相法的占卜过程四、木轮相法的忏悔修行五、结论第十章《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的生命护持一、前言二、此经的缘由本事三、此经对童子的救护四、此经对众生的生命护持五、结论第十一章《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的生命礼仪一、前言二、人身修福法门三、居家礼仪四、殡葬礼仪五、婚姻礼仪六、身心的信仰境界七、结论第十二章敦煌写卷“患文”的宗教医疗观一、前言二、敦煌患文的病因观三、敦煌患文的治疗术四、敦煌患文的礼忏法五、结论第十三章敦煌写卷“亡文”的生命教育一、前言二、亡文的伦常教化三、亡文的生命关怀四、亡文的仪式功能五、结论第十四章宋代契嵩《孝论》的生命关怀一、前言二、以孝为戒三、以佛为孝四、以行为孝五、结论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