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东德书局
  • 塑封全新|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 塑封全新|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 塑封全新|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 塑封全新|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塑封全新|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举报

夜上海作为真正消费天堂的时代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6页
  • 字数:    345千字
  • 版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6页
  • 字数:  345千字

售价 78.00

定价 ¥69.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5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品相描述:全新
      塑封全新正版现货
      商品描述:
      [本书简介]
      豆瓣评分:9.5
      作者: 柯尔佛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年: 2016-01
      页数: 544
      定价: 48.00 元
      装帧: 平装

      以“消费主义”为核心概念,探讨百货公司在近代中国的意义,特别思考这种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如何借由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传播现代消费主义。百货公司与传统商 店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规模:建筑之大,往往占据整个街区;商品之多,足以涵盖人生所有需求;而其经营原则乃以交易量最大化,来达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过,百货公司 不只是人与物的集散地,也是观察社会关系的视镜及权力再现的空间。由于这个行业在 阶级、国族、性别等层面有较为复杂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借此打破许多既定的界线, 重新析论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涵。从“人”的角度来看,百货公司原意是对所有人出售所有物品的“环球供货商”,是华人/洋人、男人/女人、中产阶级/劳工阶级的交会处,然而在消费主义的运作逻辑下,不同的人群却得到不同的待遇。从“物”的角度来看, 表面上看似“中性”的商品与消费行为,却在消费主义的实践中,被贴上阶级、国籍、 性别的属性卷标。因此,五光十色的百货公司不仅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展示橱窗,也是我们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近代上海的传奇建立在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人、 物关系上,而百货公司正是人、物互动的实践场域,既充满了魅惑与欲望,也承载着矛盾和争议。

      [本书书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走豆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69438/

        

      作为研究方法的“百货公司”

         此书成功地融入了企业史、城市史、文化史的研究,但很难说这究竟是一部企业史、城市史还是文化史著作。它的复杂性不仅在于这三个方面均有涉猎,更在于书中所有的亮点其实是这几个方向同类型研究的填补,而非系统的梳理。此书构建的“百货公司”或者说“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百货公司”,实际上研究对象并非作为企业的百货公司、城市中的百货公司、亦或者百货公司中的文化,此书实际是通过百货公司这个媒介研究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观念。

          此研究的主研究对象是百货公司,而以往对于百货公司的研究集中在企业本身。学术前史中介绍了企业史的三种模式:公司经营的角度;商人的角度;国家的角度。作者认为这三种传统的研究路径趋于线性解释(P16),因而希望用文化的角度重新探索。不过从第一章来看,作者并未完全避开对企业的研究,第一章描绘的南京路上的百货公司,不仅介绍了介绍了百货公司这个行业的兴起,更分别介绍了福利、惠罗、先施、永安、新新与大新这几家百货公司的企业发展史(P64-81)。在第五章中又用《永安月刊》来探索公司杂志对企业形象的塑造的作用。

        从城市史的角度来看,在作者此书的导论中提到关于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研究的两部著作: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与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在作者看来,二者对上海的描绘“南辕北辙”,前者是世界主义盛行的现代都会,后者则为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城市。一座城市拥有着不同面向不足为奇,二者结合来看能更完整地了解民国上海的风貌。不过,这二者对于同一个城市的描述似乎完全站在了民国上海的不同阶级上,李以富人为视角,而卢则以平民为视角。如将这两个不同视角的描述拼凑起来看做上海当时的城市风貌,就会发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不是上海图景本身,而是这二者之间巨大的撕裂感。传统性与现代性、贫富阶级等似乎天然地被隔离了。这种分裂感,让民国的上海城市图景中缺失了过渡的“中间地带”。作者抓住了这两部城市史之间的研究的空白,描绘一座逐步建设“公共性”的现代城市,其公共场域下不同阶级的行为及表现,作为上海城市史中这方面的一个填补。 

         作者以“百货公司”为观察场域,观察不同阶层的人群在此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在同一场域中体会当时上海城市当中阶级界线的“模糊性”与“清晰性”。如第二章“欲望的民主化”当中,百货公司所塑造的消费环境、消费设施、消费体验具有“公共性”特质,如橱窗,柜台,电扶梯,展销表演活动等。又如第三章,“游戏场:走向平民的消费场”描绘了不同于国外百货公司的“屋顶游戏场”,其门票价位是一般店员和工厂员工都承受得起的,事实上他们也是“屋顶游戏场”的主要消费者(P186)。这些体验和消费行为没有特定阶层,使得不同阶层在百货公司能得以共处,且在享受这些消费产品时不分阶级。而另一方面,在扩大消费阶层的同时,百货公司也通过一定的方式维持阶级界限,如廉价部的设置地点(P162)与游戏场的入口与百货公司主体的隔离(P187)又表现出了阶级的可辨性。

         在城市史视角下此书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从消费的角度来描绘民国上海的“中产阶级”。因为即使中产阶层的判定莫衷一是,但“从消费的角度来看,这些人都是百货公司的顾客群” (P47)。此书默认百货公司的主要消费群体为“中上阶层”、“中产阶层”(文中多处使用二词),并以消费行为、消费文化、与消费所带来的观念与审美来描绘当时上海“新兴中产阶层”的观念与生活:如其消费观念转变成“趋新”,“新潮”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认为生活中“娱乐”是有价值的,“逛公司”也变成了一种娱乐方式;重视“科学”、“小家庭”、“个人性”等现代元素。甚至,在第六章还展示了一部分“中产女性”在百货公司的工作场景中受到“性别消费”的干扰。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此书的目的不在于建构或解构百货公司经营过程中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而是以“百货公司”为线索工具,搜寻当中的“文化符号”并加以研究,阐释其背后整个城市乃至整个时代的文化观念及权力关系。渗透了国族、广告、性别、消费观念、报刊、知识结构、审美等多种文化元素的研究。在此书中各种文化元素并未按照时间、空间等线索来梳理,而是通过作者的延展分析,分布在此书的不同部分及章节,因此显得非常琐碎。

         按照作者此书的布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消费空间,从城市到商店再到游戏场,由远及进,由大至小,意图通过消费空间的变化一步步引导读者从外到内走进百货公司。第二部分:消费观念,通过广告、公司志及部分个人日记等文字或图像材料来分析百货公司如何塑造“现代”意识形态。乍一看,消费空间一部分,是分析物的变化;消费观念一部分则分析人的变化,不过深入来看,这两部分都随处穿插着对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观念的分析。

         以第一部分举例,人与物的关系,如第一部分第二章商店“奇观式展销活动”中描绘了百货公司香皂制造表演的营销,并揭示“整个展演活动的重心似乎不在香皂本身,而是机器”(P141);“报刊及百货公司介绍各种物品的制造法,所传递的不只是所制造之‘物’本身的只是,也包括制造法背后所隐含的‘实证科学’概念”(P143)。人与人的关系则在“消费欲望的民主化”中呈现,作者认为“可视化”(包括橱窗柜台等)宣传媒介打破了阶级界限。人的观念,例如人们对同样处于在百货公司娱乐场中的舞厅与跑冰场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相较于跳舞被人认为是引人堕落的‘逸乐’,跑冰则是有益于身体与智慧的‘运动’,可以训练耐心与恒心。(P197)”第二部分中引人注意的是人与国货的关系;在消费文化中华人与洋人界限的模糊、女性在消费文化中身份及形象的转变等等。这些分析在书中随处可见,并不以消费空间及消费观念为界限。

         关于近代上海的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上海交大的夏伟认为,李欧梵的《上海摩登》通过对“都市叙事群”(即选取了:施蛰存、刘呐欧、穆时英、邵洵美、叶灵风与张爱玲六位作家,通过其作品探索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了“身份——性压抑”与“批判性缺失”两种“非西方的现代性”。而卢汉超的《霓虹灯外》更侧重于通过上海平民和移民的生活、城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关注在现代性强势来袭时传统性的力量。

         作者在尾声论及百货公司的三点现代性特征:被“中介”的现代性、承载不一致的概念及不协调的实践具有游移性和歧义性、对消费文化高度歧义的想象,期待及诠释。从整本书来看,跳出百货公司这个研究媒介,作者所关注的其实是,现代性在本土化过程中的表现。不管是“逛公司”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方式,还是与他国百货公司不同出现的“屋顶游乐场”(既混杂中外文化产品:赏花会、地方戏、各国新戏新剧,又模糊消费阶级),或者是在国货运动中洋货的宣传方式等等,都在探究上海在构建现代城市时其内在的复杂过程。意图展现的,正是人与物、华与洋、男与女、传统与现代之间非界限分明固定关系。这种复杂性渗透进了作者的分析与写作当中,还原了一种“复杂”的真实。

      -东德书局
      用心为您描述每件宝贝
      只有精品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