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厉声 ; 孙宏年 ; 张永攀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2011-06 / 平装
售价 ¥ 6.00 1.2折
定价 ¥48.00
品相 九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0-05-31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达赖喇嘛人和事
《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达赖喇嘛人和事》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世(十四世)达赖喇嘛从1935年出生直到2011年70多年间的人生境况、其前功后过的人生经历的图书。 十四世达赖的寻访、认定和早年生活(1935~1949年) 从“亲政”到流亡:爱国与分裂的摇摆(1950~1959年) “冷战”阴影下的流亡(1959~1978年) 从派遣参观团到放弃“中间路线”(1979~1999年) 21世纪初的达赖喇嘛(2000~2007年) 达赖的行动与微笑(2008年以来) 这样的叙述,足以帮助读者了解现世达赖喇嘛本人七十多年间的言行及其前后变化,进而认识这个我们耳熟能详但未必真正了解的十四世达赖喇嘛。
厉声,1949年8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俄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新疆大学兼职教授、云南大学兼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石河子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疆域史、西北边疆历史与现状、中亚近现代历史研究,著有相关著作12部、论文80余篇。
绪言 第一章 十四世达赖的寻访、认定和早年生活(1935~1949年) 1935年7月6日(藏历第十六绕迥木猪年5月5日),在青海省湟中县的祁家川(今属青海省平安县),拉木登珠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三年后,他被确认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后来经过中国中央(国民)政府的确认和批准,成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这个青海的普通农家子弟是如何被确认为灵童的?如何获得中央对他“达赖喇嘛”名号的册封,从而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大活佛的?其早年的生活又是如何的 西藏噶厦内部斗争与热振的观湖和寻访 拉木登珠及其家庭 拉木登珠赴藏 初入西藏与中央派员入藏 免予灵童金瓶掣签 坐床仪式前后 坐床后的童年生涯 与美国人的“结缘” 父亲亡故 第二章 从“亲政”到流亡:爱国与分裂的摇摆(1950~1959年) 1950年11月,年仅16岁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开始“亲政”,走上了政治舞台。他曾经坚定拥护和平解放,与各界爱国力量一起参与西藏反分裂的斗争;千里晋京参与国事,当选为国家领导人,坚决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拥护中央在西藏的各项政策;他真诚歌颂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热爱和赞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甚至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他作为筹备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曾经参与各项领导工作,对西藏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他又时时在各种反动势力包围之下,无法抵制“西藏独立”谬论的干扰,不愿顺应人民意愿进行改革,更不愿实践佛家“普度众生”的精神,放弃旧制度给他和他所属于的群体带来的既得利益,以惠及千千万万的农奴。因此,他在爱国与分裂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在1959年与叛乱分子一起,在彷徨不定的心境中走上流亡之路。 “神明”指路:未成年的达赖开始亲政 出走亚东:亲政之初的彷徨 历史性的决断:拥护十七条协议 平静与波澜:学经、执政及其转变 坚定的决断:不顾阻挠,出藏晋京 参政中央: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景仰与歌颂:毛主席令达赖终生难忘 参观祖国各地,感受建设成就 画像、法轮见证:歌颂毛主席,拥护共产党 欣然履新:出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 访印前后:西藏筹委会主任的摇摆 从彷徨到流亡:被胁出藏 第三章 “冷战”阴影下的流亡(1959~1978年) 1959年3月31日,达赖在分裂叛乱分子“保护”之下进入印度,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在流亡之初就“发表”声明宣布“西藏独立”立场,接着成立了“流亡政府”,而中央人民政府依然以无比的宽容,希望他“回头是岸”。但是,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他和“藏独分子”长期寄人篱下,幻想在西方反华势力支持下实现“藏独”。1974年前后,美国放弃了对“藏独”武装的“援助”,他开始感叹:自己不过是西方反华的一个工具。 “声明”的背后:流亡之初的彷徨 宽容与耐心:中央的等待 诉诸联合国及出访:“国际公关”活动的开始 “西藏流亡政府”:政教合一的民主政府 “暴力求独”的受挫: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合作 第三章 从派遣参观团到放弃 “中间路线”(1979~1999年) “文革”结束后,在短暂的徘徊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综合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都不断增强,地处西南边疆地区的西藏也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对于达赖和境外的流亡藏胞,中国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开启了与达赖代表接触商谈的大门,使达赖有了返回祖国的可能。面对这一重大变化,达赖有哪些反应呢? 参观团背后的阴谋 从“五点计划”到“七条建议” 回国契机与意外的收获 1990~1999年:放弃“中间路线” 第四章 21世纪初的达赖喇嘛(2000~2007年) 2000年,当人们喜迎新千年的时候,在境外流亡了40多年的达赖喇嘛感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也感受到了身边流亡藏人的变化。面对21世纪之初世界大势的转变,他在派代表与中央政府接触商谈的同时,仍然带着“招牌式”的微笑在世界各地游走,依旧发表着各种吸引眼球又自相矛盾的言论,以便赢得西方某些势力的支持,并为自己的将来谋划…… 达赖的健康与政治口号的转变 暴力活动与“非暴力”主张 与中央政府的“沟通”态度 “稳定与团结”:联合“台独”与“汉藏和解” 寻求“外援”:频繁的“国际公关活动” 夹杂政治、经济目的的“弘法”活动 寄人篱下:拉拢和讨好印度政府 排除异己:宗教信仰的“自由” 任人唯系:达赖的权力圈子 与纳粹、邪教组织的纠葛 第五章 行动与微笑(2008年以来) 2008年3月,拉萨发生了严重暴力事件,随后波及甘肃、青海、四川等省的藏族居住区,中国的驻外使领馆又受到“藏独”分子冲击,正在进行的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受到影响,而欧美一些国家借此干涉中国内政,西方反华势力还叫嚣抵制奥运会要挟我国政府。这些都使达赖和“西藏问题”备受人们关注,达赖多次出面讲话、访问各国,“藏独”势力大小头目纷纷“现身”。面对暴力和血腥,面对无辜者遭受的伤害乃至死亡,达赖依然微笑着四处“访问”,善良的人们不禁愤怒地喊出:“达赖:你的微笑很迷人,你的行动很伤人!(Dalai: your smiles charm but your actions harm)” 阳光下的血腥:拉萨、甘南和境外的暴力事件 “非暴力”的谎言 应和与怒吼:达赖能否微笑依旧 奥运会之梦:达赖无缘开幕式 与中央政府的接触商谈 “志同道合”:与“疆独”、“台独”分子的往来 游走世界:达赖“国际公关”的得与失 “印度之子”:无心之语,还是真实之意? 结语 何处是归途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