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长林书店
  • 【原版】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第五版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版】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第五版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举报

978704017789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04017789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61.92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3-13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525222795198
      商品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第五版) 
        
       
        
          
        
        
       
        
       作者: 康华光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177893 
       开本: 16开 
        
        
       出版日期: 
       装帧: 平装 
        
        
       定价: 63.90 
       版次: 5 
        
        
       字数: 700千字 
       是否套装: 否 
        
        
       页码: 612 
       套装数量: 0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前版荣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其特点如下:1.加强了信号与电子系统的基本知识;2.对每一问题的讲述,先以概念引路,然后逐步展开分析与讨论,例如器件的建模,由物理概念讲述其参数,从而得出电路模型;3.坚持以集成电路为主线,加强CMOS器件等新内容;4.基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含电气类、电子类)等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 注:本书全部习题未经编者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习题解答等形式出版发行,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本书封底贴有高等教育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前辅文 
      1 绪论 
        1.1 信号 
        1.2 信号的频谱 
        1.3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4 放大电路模型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小结 
        习题 
      2 运算放大器 
        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2.2 理想运算放大器 
        2.3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 
         2.3.1 同相放大电路 
         2.3.2 反相放大电路 
        2.4 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的其他应用 
         2.4.1 求差电路 
         2.4.2 仪用放大器 
         2.4.3 求和电路 
         2.4.4 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 
        2.5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3.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3.1.1 半导体材料 
         3.1.2 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 
         3.1.3 本征半导体?空穴及其导电作用 
         3.1.4 杂质半导体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3.2.2 PN结的形成 
         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2.4 PN结的反向击穿 
         3.2.5 PN结的电容效应 
        3.3 二极管 
         3.3.1 二极管的结构 
         3.3.2 二极管的V-I特性 
         3.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3.4 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4.1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 
         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 
        3.5 特殊二极管 
         3.5.1 齐纳二极管 
         3.5.2 变容二极管 
         3.5.3 肖特基二极管(SBD) 
         3.5.4 光电子器件 
        3.6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4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4.1 BJT 
         4.1.1 BJT的结构简介 
         4.1.2 放大状态下BJT的工作原理 
         4.1.3 BJT的V-I特性曲线 
         4.1.4 BJT的主要参数 
         4.1.5 温度对BJT参数及特性的影响 
        4.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4.2.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4.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4.3.1 图解分析法 
         4.3.2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4.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4.4.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4.4.2 射极偏置电路 
        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4.5.1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5.2 共基极放大电路 
         4.5.3 BJT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 
        4.6 组合放大电路 
         4.6.1 共射-共基放大电路 
         4.6.2 共集-共集放大电路 
        4.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7.1 单时间常数RC电路的频率响应 
         4.7.2 BJT的高频小信号模型及频率参数 
         4.7.3 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7.4 单级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4.7.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8 单级放大电路的瞬态响应 
        4.9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5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5.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管 
         5.1.1 N沟道增强型MOSFET 
         5.1.2 N沟道耗尽型MOSFET 
         5.1.3 P沟道MOSFET 
         5.1.4 沟道长度调制效应 
         5.1.5 MOSFET的主要参数 
        5.2 MOSFET放大电路 
         5.2.1 MOSFET放大电路 
         *5.2.2 带PMOS负载的NMOS放大电路(CMOS共源放大电路) 
        5.3 结型场效应管(JFET) 
         5.3.1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3.2 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5.3.3 JFET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5.4 砷化镓金属-半导体场效应管 
        5.5 各种放大器件电路性能比较 
         5.5.1 各种FET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 
         5.5.2 各种放大器件电路性能比较 
        5.6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6 模拟集成电路 
        6.1 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直流偏置技术 
         6.1.1 BJT电流源电路 
         6.1.2 FET电流源 
        6.2 差分式放大电路 
         6.2.1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一般结构 
         6.2.2 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 
         6.2.3 源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 
        6.3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 
        6.4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4.1 CMOS MC14573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4.2 BJTLM741集成运算放大器 
        6.5 实际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和对应用电路的影响 
         6.5.1 实际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6.5.2 集成运放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6.6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 
         6.6.1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 
         6.6.2 模拟乘法器的应用 
        6.7 放大电路中的噪声与干扰 
         6.7.1 放大电路中的噪声 
         6.7.2 放大电路中的干扰 
         6.7.3 低噪声放大电路举例 
        6.8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7 反馈放大电路 
        7.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7.1.1 什么是反馈 
         7.1.2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7.1.3 正反馈与负反馈 
         7.1.4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7.1.5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7.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7.2.1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2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3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4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3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7.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7.4.1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 
         7.4.2 减小非线性失真 
         7.4.3 抑制反馈环内噪声 
         7.4.4 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7.5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7.6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7.6.1 设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步骤 
         7.6.2 设计举例 
        7.7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7.7.1 频率响应的一般表达式 
         7.7.2 增益-带宽积 
        7.8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7.8.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稳定工作的条件 
         *7.8.2 频率补偿 
        7.9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8 功率放大电路 
        8.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8.2 射极输出器——甲类放大的实例 
        8.3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3.1 电路组成 
         8.3.2 分析计算 
         8.3.3 功率BJT的选择 
        8.4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4.1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8.4.2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8.5 集成功率放大器 
         8.5.1 功率器件的散热与功率BJT的二次击穿问题 
         8.5.2 功率VMOSFET和DMOSFET 
         8.5.3 以MOS功率管作输出级的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8.5.4 BJT集成功率放大器举例 
        8.6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9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9.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9.2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9.3 高阶有源滤波电路 
         9.3.1 有源低通滤波电路 
         9.3.2 有源高通滤波电路 
         9.3.3 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9.3.4 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 
        *9.4 开关电容滤波器 
        9.5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9.6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9.7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9.7.1 LC选频放大电路 
         9.7.2 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 
         9.7.3 三点式LC振荡电路 
         9.7.4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9.8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9.8.1 电压比较器 
         9.8.2 方波产生电路 
         9.8.3 锯齿波产生电路 
        9.9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10 直流稳压电源 
        10.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10.1.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0.1.2 滤波电路 
         10.1.3 倍压整流电路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10.2.1 稳压电源的质量指标 
         10.2.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10.2.3 三端集成稳压器 
         10.2.4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10.3 开关式稳压电路 
         10.3.1 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10.3.2 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型电源 
        10.4 SPICE仿真例题 
        小结 
        习题 
      11 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 
        11.1 电子电路SPICE程序辅助分析 
        11.2 电子电路SPICE程序辅助设计 
      附录A PSPICE/SPICE软件简介 
        A.1 PSpice A/D仿真功能简介 
        A.2 Capture中的电路描述 
        A.3 Capture/PSpice A/D集成环境 
        A.4 PSpice A/D中的有关规定 
      附录B 电路理论简明复习 
        B.1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B.2 叠加原理 
        B.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B.3.1 戴维宁定理 
         B.3.2 诺顿定理 
        B.4 密勒定理 
      附录C 电阻的彩色编码和标称阻值 
      参考文献 
      索引(汉英对照) 
      部分习题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多年传承的经典教材  
        
        
       
        
        
        
        
        
        
        康华光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子技术教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1953年院系调整到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委员。曾任国家教委高校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 
      由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部分)第一、二、三、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982、1988、1999年)曾先后于1988、1992、1996、2002年荣获四次国家级奖励,含优秀教材奖、优秀教材特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研究的“优化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项目,荣获1989年国家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奖。 
      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如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与分析以及细胞电生理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细胞信使实验室。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绩卓著。培养了博士、硕士生40余名。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2年)。  
        
        
       
        
        
        
         
        
        
       
        
        
        
        
        
        
         
        
        
       
        
        
        
        
        
        
        本书第一、二、三、四、五版曾先后于1988、1992、1996、2002年荣获四次国家级奖励,含优秀教材奖、优秀教材特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优秀教材一等奖。  
        
        
       
        
        
        
        
        
        
        本版是在前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电子技术基础(A)课程基本要求》,提出了如下的思路:精选内容,推陈出新;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于较简单的电路,可用手工的方法进行近似计算;对于较复杂的电路, 则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和设计。具体考虑有如下几点:1.简述信号与电子系统的概念,为学习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提供引导性的背景知识。2.由于微电子学与制造工艺的进步,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与双极型器件的性能相比,MOS器件具有明显的优势。3.在模拟电路中增加了器件建模的内容,并利用SPICE软件对电路作具体的仿真分析与设计。在数字电路中增加了用Verilog语言建模的内容,借助QuartusⅡ集成开发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与设计。现在,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均属硬件,在利用软件对电路进行辅助设计时,不能轻视硬件,应引导学生全面发展。4.重新改编了例题、复习思考题和习题,以便读者深入理解教材内容。SPICE部分和Verilog语言部分的内容, 供各院校师生灵活选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