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张和龙 著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7-05 / 平装
售价 ¥ 85.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0-05-2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约翰·福尔斯小说研究
约翰·福尔斯于1926年生于伦敦郊外埃塞克斯郡的一座小镇,父亲是进口雪茄的商人。13岁起就读伦敦重点私立学校贝福德中学。二战时进爱丁堡大学短暂学习,不久后被征召入伍,两年内升任海军陆战队中尉。二战结束后,他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当时,法国存在主义文学风行一时,萨特和加缪是他最喜欢的两位小说家。1950年大学毕业后,他到法国和希腊教授英语。在希腊工作期间,他开始进行小说创作,并极力模仿文学大师如福楼拜、劳伦斯、笛福、海明威等人。1953年他回到伦敦继续以教书为业。1961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捕蝶者》(TheCollector1953),讲述一个有关畸恋、绑架、囚禁与死亡的阴郁故事。这部作品让小说家一举成名。《捕蝶者》初版后的六个月内,连续加印过多次,仅在英美两国就售出数十万册。到1971年,销售量已达100万册。这部小说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美国好莱坞成功地拍成了电影。1965年,他的第二部小说《魔法师》(TheMagus,1961)出版。这个“神戏”心理剧很快风靡英美大学校园,福尔斯成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狂热的崇拜对象。此后,他辞去了教师工作,专职从事文学创作。
绪论第一章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第一节自我的定义第二节自我形象的嬗变第三节后现代语境中的福尔斯第二章幽闭的自我畸变的心灵第一节“晚期资本主义”的幽闭症第二节人性的当代困境第三节叙事的对应第三章“乌木塔”:艺术家的困境第一节身陷“乌木塔”第二节让真实的自我自由奔放第三节后现代艺术观批判第四章冲不破的“语言的牢笼”?第一节危险的“牢笼”第二节语言的内在二重性第三节后现代主义语言论批判第五章精神分裂症第一节精神分裂的两种方式第二节内心的“分界线”第三节“时代的痼疾”第六章自我的分裂第一节对“完整视阈”的追求第二节分裂主体与语言符号、想像力第三节分裂叙事第七章神秘主义与自我的不确定性第一节福尔斯的神秘主义思想第二节神秘的“魔法师”第三节在不确定中追寻自我第八章女性自我:遮蔽与反抗第一节神秘的萨拉一神秘:男性观看的产物二遮蔽:多重男性话语的运作三反抗:维持女性自我的支点四超越“花木兰式境遇”:女权主义者的进路与策略第二节爱丽森、凯瑟琳、伊莎贝尔一作为欲望对象的“他者”二女性之“谜”第九章“逆某”、存在的虚空异化第十章福尔斯艺术思想批判附录一约翰·福尔斯生平简明年表附录二约翰·福尔斯小说研究辑录附录三约翰·福尔斯谈录附录四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